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祝福》是鲁迅的代表作品之一。在这篇小说中,鲁迅塑造了祥林嫂这样一位20世纪初生活在中国乡镇社会底层的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小说对这一人物的塑造是极其成功的,也是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典范之一,这一人物形象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她已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宝库中的一个艺术典型。读这篇小说,仿佛置身于这里描写的环境之中,自己似乎凭着所见所闻所感,成了祥林嫂悲惨  相似文献   

2.
鲁迅小说《祝福》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农村妇女祥林嫂的典型,这一典型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千千万万劳动妇女的悲剧。造成祥林嫂悲剧的原凶是封建礼教,封建礼教在作品中具体表现为封建的五权:夫权、父权、族权、神权、政权。就是这五根绳联合绞杀了祥林嫂。  相似文献   

3.
鲁迅的小说,是我国现代化文学的瑰宝,为我们塑造了许多不朽的典型.茅公曾说:“在中国文坛上,鲁迅君常常是创造新形式的先锋,……几乎是一篇有一篇的新形式.”孔乙己和祥林嫂在人物刻画上,特色突出,常为研究者所称道.这两篇都是用第一人称,在人物刻画上都是用“点睛”之法,结局又都是悲剧,在作者笔下,把两个人写的各尽其能,栩栩如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相似文献   

4.
正小说是综合运用语言艺术的各种表现手法塑造人物形象或表现人物心理,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人物、环境、情节是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是小说描写的主要对象,是小说构思和结构的轴心。分析人物形象是小说教学的中心任务。鲁迅的小说《祝福》塑造了"祥林嫂"这一劳动妇女的悲惨形象,揭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分析"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呢?一、通过典型环境关照人物性格  相似文献   

5.
肖像描写是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塑造人物的重要手段之一,运用得好,就能创造出栩栩如生,有血有肉的典型形象,使其永远活在读者心中.鲁迅先生正是借助其独具特色的肖像描写,才为我国现代文学的人物画廊,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光彩夺目的艺术典型:阿Q、孔乙己、祥林嫂、闰土、……这些人物形象,已成为广大读者有口皆碑的不朽艺术典型,但鲁讯小说,在肖像描写上究竟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独到之处呢?本文试就这一问题略作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6.
《祝福》是鲁迅先生小说中的名篇,长期被中学语文教材采用。小说的主人公祥林嫂是被封建礼教害死的劳动妇女的典型。祥林嫂有没有反抗精神,历来没有统一的看法,新旧教参上也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7.
20世纪 2 0年代 ,正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时期。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科学” ,而阻碍中国进入民主、科学时代的最大障碍 ,就是中国两千年遗留下来的腐朽、愚昧的封建思想。中国妇女则是中国封建思想最大的受害者。要想对中国封建文化思想的流弊和余毒进行深刻揭露 ,在文学作品中创作反映社会现实的妇女典型形象 ,是重要的手段之一。鲁迅先生用他那敏锐的眼光洞察到这一点 ,创作了小说《祝福》 ,可谓匠心独运。在这篇小说中鲁迅先生创作了不少妇女形象 ,如祥林嫂、四婶、卫老婆子、祥林嫂的婆婆和柳妈。下面从中选取三位有代表性的妇…  相似文献   

8.
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不仅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强烈的战斗性,而且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作者以独巨匠心的艺术手法,塑造了祥林嫂这一栩栩如生的典型形象,揭示了令人深省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9.
赵吉文 《课外阅读》2011,(10):319-319
鲁迅先生一生写作600万字,其中著作500万字,辑校和书信100万字。鲁迅在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鲁迅的小说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鲁迅先生学习西方小说结构经济、灵便、多样的优点,打破中国传统的章回小说单一的形式,创造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新形态。称鲁迅是中国现代小说之父,也不过份。鲁迅是塑造典型人物形象的文学大家,为中国现代文学的艺术殿堂塑造了第一批永垂不朽的典型形象,如阿Q、闰土、祥林嫂、吕纬甫、子君、孔乙己、四铭等。曾经收入初中语文课本的有《孔乙己》、《社戏》、《故乡》、《药》、《一件小事》、《阿Q正传》、《祝福》等。对于初中语文教学及初中学生实际,要学好鲁迅的文章,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点进行把握。  相似文献   

10.
鲁迅是“五四”时期最早关注农村妇女命运的作家之一。他的小说《祝福》塑造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成功的农村劳动妇女典型——祥林嫂。祥林嫂是辛亥革命后贫穷落后的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她勤劳、善良、质朴、顽强,但在旧社会,她不但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反而成了一个被践踏、被迫害、被愚弄、被鄙视的人物,以至最后被旧社会所吞噬。造成祥林嫂悲剧的根源是什么?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1.
《祝福》是鲁迅的代表小说之一,文章应用明暗两条线索进行组织。祥林嫂死于中国人民的相互祝福声中;旧中国的劳动人民死于封建、资本主义的祝福声中,祥林嫂更死于她自己的魔掌中,她更是在自己对自己的祝福声中匆匆地离去,留给他们的除了她的那些“阿毛的故事”外,别的一无所有。鲁迅写这篇小说的真实目的是对封建礼教的控诉,揭露了封建枷锁下的劳动人民的真实处境。也许他在文章写作之初并非考虑这么多,真没想到一个祥林嫂足以揭露整个封建礼会,但实际效果却达到了。这充分地展示了鲁迅对中国劳苦大众的厚爱。而在封建社会,主要的经济是“自…  相似文献   

12.
鲁迅的小说《祝福》,塑造了一个悲剧形象——祥林嫂,我们在审视祥林嫂的抗争时,却能看到她的抗争恰恰是对其奴隶地位的维护和争取,这就使祥林嫂的悲剧具有了更深刻的意义,也能看出鲁迅疗治中国人的灵魂的清醒和深刻。  相似文献   

13.
<祝福>是鲁迅最优秀的短篇小说之一,其最突出的成就,是塑造了祥林嫂这个在夫权、父权、族权、神权的交替压迫下,被摧残致死的典型的中国封建妇女的形象.  相似文献   

14.
王新年 《语文天地》2013,(15):24-25
小说"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而这个典型人物怎么出场,却很有讲究。一代文学大师鲁迅的小说作品不多,但是其中人物的出场却别具一格,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值得我们认真揣摩。《祝福》是鲁迅先生小说的精品之一,这篇  相似文献   

15.
祥林嫂是鲁迅小说中一个典型的悲剧人物,对其悲剧形象的分析,以及对她的死因的探索早有"四权"说的定论,然而从现代婚姻爱情观、女性意识、性格命运的角度来解读,也会有新的发现。本文正是从这几个角度进行切入分析,以现代人的意识观念去解读祥林嫂,找出祥林嫂悲剧产生的另一因素,得出祥林嫂的悲剧产生的必然性,其目的是为了重新认识鲁迅在《祝福》中所塑造的悲剧性形象以及产生悲剧的思想意义,去体会祥林嫂这个人物的不朽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6.
在鲁迅反映妇女问题的小说中,主要塑造了单四嫂、祥林嫂、子君和爱姑等四个妇女典型。这几个形象既是独立的,也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本文拟通过分析这四个妇女形象,揭示旧中国劳动妇女从麻木到觉醒到反抗的斗争历程,并从中了解鲁迅先生对旧中国妇女解放道路的探索进程。  相似文献   

17.
郑志雄 《考试周刊》2008,(48):180-181
一、祥林嫂的出身问题鲁迅在小说《祝福》中成功地塑造祥林嫂这一勤劳、质朴的农村妇女形象。祥林嫂在小说中出场的最小年龄是她初到鲁镇之时,"大约二十六七",她丈夫"比她小十岁",是当年春天死去的,死时应该是十六七岁,而这时,  相似文献   

18.
《孔乙己》是鲁迅先生创作的为数不多但却质量很高的小说之一,也是鲁迅最喜欢的一篇。作品仅用了不到两千八百字的短小篇幅,就为世界文学画廊成功地塑造了一位性格鲜明、内涵丰富的艺术典型——孔乙己,这同小说高度的艺术技巧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9.
陈琳同学问:读鲁迅的小说《祝福》,总觉得作品中的“我”有点阴阳怪气,很不是滋味。究竟应该如何理解“我”这个人物呢? 《祝福》这篇小说是通过对祥林嫂这一艺术形象的刻画,来深刻地反映封建礼教摧残下旧中国劳动妇女的悲  相似文献   

20.
鲁迅笔下塑造了许多病态人物,阿Q和祥林嫂就是旧中国病态社会滋生的病态人物中的两个典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