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9 毫秒
1.
刘晓丹 《收藏》2007,(5):86-90
中国油田只有近百年的历史,而中国不代油画市场的兴起仅仅十余年,但已呈现出明显的购藏趣味格局。深入解析当前油画市场对“写实画风”“前卫画风”三种样式的接受偏好,将有助于购藏者了解中国油画审美风尚的形成过程和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2.
程肇琳 《收藏》2008,(3):97-98
2005年11月4日至7日,由中国嘉德拍卖公司主办的中国嘉德2005秋季拍卖会在北京昆仑饭店举办,这个大型拍卖会有14个拍卖专场。与其他专场一样,其中的“中国油画及雕塑”专场也是引人注目,因为参拍的220件作品全是当代中国的油画和雕塑精品。由于其中不少作品问世于“文革”时期,曾经产生过特殊的影响,今日更有了特殊的收藏价值甚至文物价值。  相似文献   

3.
油画的发展自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经济、外交的限制,我国的油画发展全盘苏化,美术教育事业一味的模仿苏联的教学体系,自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在中西文化交流大背景下,中国文化艺术和思想观念发生了一系列巨大变革。中国的油画发展借鉴和学习了西方的现代主义,油画发展也呈现百花齐放的现象,风格的多样化、样式的繁多、画派的层出。20世纪90年代以后文艺政策进一步提出“主旋律”与“多样化”的发展局面,[1]油画发展也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西方现代主义绘画的影响,油画发展进一步向现代主义绘画探索和发展。在全球化文化语境下中国当代油画也走向世界。但是中国当代油画发展依然受到“架上绘画”死亡论和“照相科技”的抨击。面对艺术市场的火爆,评价标准的多元化,我们如何去认识当代油画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是本文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刘晓丹 《收藏》2006,(8):106-109
继2003年中国油车市场好转以来,2005年中国油画价格再度上扬、嘉德秋拍油画成交额突破亿元大关,占其总成交额六分之一;徐悲鸿的《珍妮小姐画像》和陈衍宁的《毛主度视察广东农村》分别拍至2200万元和1012万元。对于这样一次重大飞跃,很多人担心是市场炒作或价格泡沫。而笔者认为,中国油画价格潜力的勃发,是中国绘画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艺术市场的必然趋向,是在“大中国画”视野下中国油画价值的必然体现。  相似文献   

5.
《收藏》2010,(7):170-170
由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中国艺术市场》杂志主办的“碰撞——刘世彪油画展”5月23日在北京今日美术馆开幕。刘世彪为近来油画市场异军突起的一股新兴力量的代表人物之一,受到理论界与市场的广泛关注。本次展览共展出画家新近创作的油画作品40余幅,展示了画家近年来在油画创新与探索上的艺术成果,也是画家一次重要的学术活动。由我国多名著名理论家参加的刘世彪油画艺术理论研讨会也于展览开幕式当天举行。  相似文献   

6.
《收藏界》2006,(12)
中国保利2006广州冬季拍卖会将于2006年12月12日在广州白天鹅宾馆隆重举行,此次拍卖会分别由“中国近现代书画”、“中国当代书画”、“油画、雕塑、版画暨广东油画、水彩”共三个专场组成。  相似文献   

7.
吴志菲 《收藏》2010,(10):34-37
曾有吴冠中是“中国最贵画家”之说。2006年末,他的油画《长江万里图》在北京一个拍卖会上以3795万元成交。在“2008胡润当代艺术榜”上,吴冠中名列榜首,当年公开拍卖作品的总成交额达3.7亿元。2010年,他的油画长卷《长江万里图》在北京翰海春季拍卖会上拍出了5712万元的最高价,  相似文献   

8.
董凡 《收藏界》2014,(1):104-105
艺术档案:1991年,油画作品《泸沽湖畔的普米姑娘》参加“首届中国油画年展”;  相似文献   

9.
据《周礼》、《汉书》等文献所记,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已有用“油”绘画的历史,按此种说法来定义油画的话.中国的油画最早是出现在棺椁器具之中了。而真正的西方油画传入中国已有400余年的历史,据载最早的油画是由西方传教士带入中国,有的传教士还被聘为宫廷画  相似文献   

10.
周炜 《收藏》2008,(3):92-95
“红色经典”油画的称谓最先是自油画拍卖市场启动之后,各大拍卖行为方便商业运作,对其革命性历史性题材的拍品进行的一种内容描述和板块划分,随后,这一名称在相关新闻报道和学术评论中频频出现,逐渐成为通用词语。拍卖市场上,“红色经典”板块的拍品多为建国初期和“文革”时期的作品,反映重大的革命、历史、政治事件,具有中国某特定时期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11.
张敬丽 《收藏》2008,(10):59-64
2006年12月,上海嘉泰拍卖公司在油画拍卖专场设置了“流金岁月——早期油画先驱篇”专题,其中就有湮没已久的女画家唐蕴玉的38幅作品。这38幅作品中有29幅被拍走,获得了成交率76%的好成绩,也唤起了人们对早期优秀画家唐蕴玉的记忆。上海大学研究中国早期油画的李超老师表示,发现唐蕴玉的旧作对学术界也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发掘唐蕴玉就是发掘一个时代,这是唐蕴玉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2.
《收藏》2007,(9):85-85
由中国对外艺术展览中心、中国书画博览杂志社主办的“融合·消解”2007中国当代油画邀请展于7月8~13日在北京798艺术园区时态空间举办。此次邀请展旨在展示当代文化语境下中青年画家在融合西方文化,消解油画的异域特征方面的探索成果,展览强调作品的当代性,强调视觉表达的独特性,注重发掘艺术新人,  相似文献   

13.
西沐 《收藏》2010,(10):28-33
2010年6月25日,中国画坛发生强烈地震,91岁的画家吴冠中在北京溘然长逝。吴冠中在近一个世纪里.涉.奋力践行着他“油画民族化中墨西彩.水陆兼程”,艰难跋“中国画现代化”的崇高理想。  相似文献   

14.
《收藏界》2006,(12)
近年来,中国油画在艺术品市场中迅速崛起,在国内外的拍卖中均创下佳绩。可以认为,眼下中国油画的收藏已形成一个良好的氛围,在京沪及全国各地的艺术博览会及拍卖会上,中国油画都成为新亮点,并被收藏家追捧为艺术品投资的“新板块”。  相似文献   

15.
郭浩满 《收藏》2008,(12):25-25
经过2005年中国画的急速上升周期以及近两年的“当代中国油画”的国际炒作热潮,中国书画市场明显又进入了一个新的转折点。在异常的市场大环境和书画市场内部调整的内外夹击之下,中国艺术市场、中国绘画界产生一个个巨大的问号:2008年后,中国绘画艺术的主流是什么?  相似文献   

16.
自2009年秋季以来,书画拍卖市场可谓“冰火两重天”。中国名家字画价格屡创新高,红色题材油画备受市场追捧。而在西方被称为“画中女王”、地位与油画并驾齐驱的画苑奇葩--水彩画在火热的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上却依然是一只不受重视的“丑小鸭”,名家水彩画板块最终能否脱颖而出,成为未来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大“黑马”,升格成一只人见人爱的“白天鹅”呢?  相似文献   

17.
王永林 《收藏》2008,(11):24-24
当今中国的艺术品市场进入“战国时代”,中国书画一家独大的局面已被打破。21世纪初“非典”刚过,中国书画呈现“井喷”式的短暂疯狂后,便从巅峰快速跌入“调整”的谷底,让中国书画如坐过山车一般,这一突如其来的机遇,给油画、当代艺术、佛像、玉器、瓷杂带来了绝地反击的机会,在这些艺术品门类的大举夹攻之下,中国书画一直“回暖”乏力。  相似文献   

18.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国人审美观念的日益变化,油画在中国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关注和喜爱。随着油画收藏投资价值的日益显现,无论是藏市,还是拍市,油画都是势头两旺,逐年升温。2005年中国油画市场更是空前火爆,已经成为艺术品市场新的热点。新年伊始,本刊应广大藏友及读者要求,特开辟了“油画艺术特区”专栏,推荐名家新作和画坛新秀,展现油画艺术魅力,敬请读者、藏家及画家关注。  相似文献   

19.
廖国柱 《收藏》2006,(8):64-67
“文革”时期的油画《毛主席视察广东农村》,在2005年嘉德秋拍上,以1012万元的拍卖成交价,刷新了保持10年之久的另一幅“文革”油画《毛主席去安源》的价格纪录,拉开了红色题材收藏热的序幕。由于近年艺术品市场的热点转换到“红色题材”,一些 重点反映领袖革命活动的美术作品,成了今天最为抢手的“红色经典”,海内外藏家纷纷看重这类作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不异重金购买。  相似文献   

20.
水天 《收藏》2006,(7):138-143
20世纪90年代,国内的油画市场并不景气。最初京沪两地有多家拍卖行开拍中国油画,由于藏家、买家很少,致使不少拍卖行放弃了中国油画的拍卖,能坚持的恐怕只有嘉德等极少数拍卖行。近几年,随着中国艺术品行情急剧升温,各路藏家对中国油画价值的认识发生了转变,不少藏家认为油画是一种国际性的收藏品,已故的世界级名家作品价格常高达百万乃至千万美元,而在世有成就的油画家作品价格也大都动辄数十万乃至上百万美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