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与禅有着不解之缘。他的特殊经历使他逐渐接近并笃信禅宗,禅宗不仅影响了他的生活,还深刻影响了他的思想及思维方式。但我们还应认识到,禅宗对他的影响并非无处不在,他的山水田园诗创作是在禅道融通的背景下完成的。  相似文献   

2.
黄宗羲是明清之际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史学家和坚贞的爱国者,同时,也是一位诗人。他的诗题材广泛,有记载诗人抗清斗争生活、述怀言志的,有怀念故友、感慨往事的,有描绘农村生活风貌的……山水纪游诗也是他诗作的重要组成部份。黄宗羲的山水纪游诗就意境而论,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明丽清新,充满生活情趣,另一类则无不带有伤感色彩,寄托着对故国的怀恋,暗寓着对清潮统治者的愤恨和  相似文献   

3.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具有禅意并非新论了,但是禅意怎样参与了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美学建构,却仍是一个新鲜的问题。王维多年虔心信佛的佛学修养和宗教兴趣禅化了他的艺术心灵和艺术感觉,他又常在山水田园中进行习静悟禅的宗教实践,使他具备了融山水禅入山水田园诗的主客观条件。王维在山水田园中的禅定修练使他的诗具有了静穆情调,其禅意修练则使他的山水田园诗具有了景物在静穆中迁流不息为特色的意象,从而使他的山水田园诗既静穆宁谧而自然生命又变动不居,具有了出神入化的特殊意境。其山水田园诗的奥秘在于:定、慧境界既是禅意境界,又是诗意境界,王维通过定、慧境界使禅意转化为山水田园诗的美学构成。  相似文献   

4.
一、山水题材与山水诗的区别和联系所谓题材,是指构成文学和艺术作品的材料,即作品具体描绘的生活事件或生活现象。山水题材,就是作为材料而出现在作品中的对山水的描绘。诗歌中有山水题材并不表明即是山水诗。作为山水诗至少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第一、诗中对山水的描绘较多,山水是该诗的主要表现对象。第二、山水是该诗的主  相似文献   

5.
苏轼一生宦海沉浮,命运多舛。在政治与生活的双重压力下,仍能泰然处之,与他接触佛学参禅悟道有着密切关系。佛学成为苏轼多难人生的精神支柱,他游历山水,借山水景物阐发佛理。他的禅诗寄寓了深邃的人生哲理,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6.
一、山水题材与山水诗的区别和联系 所谓题材,是指构成文学和艺术作品的材料,即作品具体描绘的生活事件或生活现象。山水题材,就是作为材料而出现在作品中的对山水的描绘。诗歌中有山水题材并不表明即是山水诗。作为山水诗至少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第一、诗中对山水的描绘较多,山水是该诗的主要表现对象。第二、山水是该诗的主要审美对象。  相似文献   

7.
《过故人庄》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写的一首五律。孟浩然一生主要是在隐居和漫游中度过的,他继陶渊明之后,大力写作田园、隐逸题材的诗,并将之与谢灵运所开创、谢眺所发展的山水、行旅题材的诗结合起来,开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先河。他的诗中,大多是描写山林幽静的景物,田家怡然自乐的生活,个人求官不遂的苦闷,洁身自好的孤高  相似文献   

8.
明代诗人李蓘及其诗歌创作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Gun是明代后期较名的南阳诗人。他富于才华,为人清高、胸襟开阔,一生喜游山历水,向往恬淡的田园生活。他四十岁以前为官但官职一直低微,颇不得志,四十岁后如愿归隐田园。他的诗可分为感遇诗、山水诗和田园诗等,表达了对游宦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山水、田园生活的赞美与陶醉,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9.
中唐诗人张祜以宫词、山水题咏诗著名,他还创作了许多乐舞诗,其中笛诗更是别具特色.笛诗既有抒写思乡之情的,也有叙写帝妃生活的作品,后者极具史学价值;张祜以诗绘乐、以形状声,创作技巧十分精湛.  相似文献   

10.
山水田园诗指以自然界的山水风光、乡村田园的悠闲生活等为主要内容,表现诗人对山水美景的热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生活的不满等情感的诗歌。山水田园诗中常用的意象可以归类为:  相似文献   

11.
庚肩吾是名的宫体诗作家,传世诗内容丰富。他的应制诗和企慕隐逸诗多以山水描写为主,对唐代山水诗派产生了很大影响。他还是继承永明诗歌理论的探索和实践,为唐代近体诗繁荣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2.
从内容看,李元阳的诗可分三类:第一类是反映社会现实的诗;第二类是写隐居生活的;第三类是描写自然山水的诗。李元阳的散文主要以游记与序跋为主,他的散文大部分都写得直抒胸臆。  相似文献   

13.
李艳霞 《考试周刊》2008,(3):176-177
孟浩然(689-740)是唐代第一个大量写山水田园诗的人,存诗260多首,多为五言律诗.孟浩然的山水诗多是写他故乡襄阳的名胜,像<秋登兰山寄张五>、<夜归鹿门歌>、<江山思归>等,将襄阳的山水、烟树、新月、小舟描绘得平常而亲切.他的田园诗数量不多,但生活气息浓厚,如<过故人庄>、<游精思观回珀云在后>等,农家生活的简朴,故人情谊的深厚,乡村气氛的和谐,都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他的一些小诗,如<春晓>也写得含蓄清丽、韵味悠长.孟诗风格以清旷冲淡为主,但冲淡中亦有壮逸之气.本文从孟浩然的两望庐山看他对山水的情怀.  相似文献   

14.
孟浩然作为一位大半生都过着隐逸的山水田园生活的诗人,他的诗却并没有隐没在深山之中。到现在,我们对他的诗也是耳熟能详。文章旨在孟浩然的人际关系方面探讨其诗歌的传播途径,也揭示了人际传播对增加文学作品影响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山水自然,诗人悲遇的寄托之所。中国古代很多诗人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下,寄情自然山水,以山水为诗,以自然物象抒情,赋予了山水自然丰厚的人文色彩。山水自然以其特有的丽质影响着诗人的生活、意志,化解着诗人心中的悲苦。所以山水自然在古人的诗中,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6.
王维是盛唐时期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运用了诗歌,绘画、音乐等全部艺术手段来创作山水田园诗,把山水田园诗的创作引向了一个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17.
秦观前期诗,以田园、山水、酬唱为主要内容,风格不一。秦观在重大政治关头曾写过一些讽刺诗,数量虽少,但却振聋发聩,令人耳目一新,使人看到他在静穆之中又有着金刚怒目式的抗争。秦观后期诗,以贬谪生活为主题,以哀怨加悲愤为基调,严重高古,自成一家,是秦观一生思想和艺术成熟的结晶,形成了秦观诗的主旋律和主体流向。因此,“女郎诗”不是秦观诗的主调。  相似文献   

18.
清代诗人厉鹗是中期浙诗派的灵魂,他留下了大量描写山水的诗作,可谓"十诗九山水",其中以僧侣、寺庙、佛禅思想为内容,并以此为依托抒发遁世情怀的佛寺诗别具风格,从他的佛寺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山僧厉鹗的影子,是荒寒孤峤中对自我心灵的慰藉。他时常置身于山林佛院,以自持心态体悟着自然之真谛、内心之空明淡泊,以自适心态抚平着内心的波澜,享受着闲适自如的生活,以出世心态传达出一种摆脱尘世、超凡脱俗的情怀。  相似文献   

19.
陶渊明——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他的田园诗成就无人能及。本文从其人格方面入手,探讨其山水田园诗的语言特色和艺术风格,从而解析山水田园诗在其创作过程中的发展与演变。  相似文献   

20.
文章主要论述了宋代文人山水禅诗产生和时兴的社会背景、文化因缘以及禅诗中透露出的深刻丰富的内涵,揭示了一代文人学士独特的生活体验、卓越的生命境界以及从山水中悟得的对于生活的巨大信心和勇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