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20世纪末(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物理学界围绕"对称与物理学"这一中心议题,进行了一场影响深远的讨论,提出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根据对称为美的原则进行理论研究.本文将这种从现代物理学理论研究中抽象分离出来的研究方法称为"对称原则".认为该方法植根于现代美学,是一种美学研究方法.并阐述了它与现代美学及物理学传统实在论思想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追求美是人类的共性,创造美是人类的心愿。艺术是美,文学是美,科学也是美。那么,我们纵览物理学理论,处处都体现出和谐、简洁、对称、统一的美学原则。例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使世界不再那样神秘莫测,他的质能方程E=mc~2把质量与能量的关系揭示得淋漓尽致,使人们能够从中认识其内在的科学与美的价值,给人一种美的享受。马克思认为人类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世界的。美的规律就是人类在进行自由的、有意识的、合乎目的的创造性实践中,符合客观物质运动的各种规律。在物理学理论中,物理学家必须考虑到自然界客观事物的对称、协调、和谐、自然的完美性等美学属性。 1 美学原则体现在物理学理论中 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起因于其美学素质,他对规律的一种天才猜测,或是从理论的  相似文献   

3.
美学与物理     
科学真理是对现象本质的揭示,真实普遍的反映,物理学研究的是自然现象的普遍规律,从古到今的许多物理学家,在揭示自然规律时大都遵循着对称、协调、和谐、自然的完美性美学原则。因此,美学思维渗透在物理学理论研究中。  相似文献   

4.
设计关学是在现代设计理论和应用的基础上,结合美学与艺术研究的传统理论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在所研究范围中体育场地和器材设计对于设计美学体现得非常明鲜,尤其是其中的对称美设计理念.对称关是一种独具一格的“平静之美”,能给人们带来愉悦感,满足人们向往和谐的心理.本文通过对设计美学的解读,对体育场地、器材中的对称美类型给予了重点分析.研究发现,体育场地、器材所体现的对称美可以分为完全对称美、同心对称美和轴对称美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5.
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传入中国大陆,反本质主义成为一种时髦的口号,“美的本质”也被某些人视为“伪命题”,“没有意义”,力图逐出美学领域.但是,作为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美的本质”是不可回避的,正是“美的本质”的基本确定规定了一种美学研究的基本性质、基本导向、基本原则,美的本质问题恰恰是美学研究的灵魂.“美的本质”的基本观点是任何一种美学体系的理论前提和理论悬设.关键在于,以什么观点、立场、方法来研究美的本质.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实践转向”已经颠覆和消解了传统古典美学的形而上学的美的本质观,由实体本体论和二元对立认识论转向了关系本体论和实践认识论,把美的本质与人的本质紧密联系起来,给“美的本质”注入了新的生机.20世纪90年代的“后现代实践转向”则把“美的本质”引向了多层次、多视角、开放性的研究和探索途径,给“美的本质”打开了新思路.实践转向和实践分析给“美的本质”的解密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6.
柏海宵 《考试周刊》2012,(86):122-122
物理学的目的在于认识自然把握自然。面对复杂多变的自然界,人们在着手研究时,总是遵循从简到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的原则。根据这条原则,为了便于分析与研究,物理学中常常采用“简化”的方法,对实际问题进行科学抽象的处理。基于这样的一个思维过程,人们创建了“物理模型”,这是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描述。利用模型来揭示原形的特征、状态、本质、规律的方法被称为模型方法。  相似文献   

7.
朱欣 《物理教师》2003,24(10):15-19
从某种意义上讲,物理学中许多问题都有美学思想在其中体现.从美学角度,用审美观点和审美原则思考物理问题,将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种美学思想的思维方法是物理思想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大自然奇妙而又神秘的对称美普遍存在于各种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和物理规律中,用对称美的思想去审题,从对称性角度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解题方法.本文通过对对称美在研究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问题的应用举例分析,来体会其中的美学思想和感受.  相似文献   

8.
物理学是一个充满生机和魅力的学科,它自身就蕴含着许多美学元素.两千多年前,中华民族的先哲庄子“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的古训,启示人们要考察天地之美,通晓万物之理.现代美学理论更从本质上揭示了自然科学的美学属性,揭示了物理教学应遵循的美学原理,也揭示了物理教学与审美教学之间的关系.物理教育中的美育应根据学科教育目标,结合中学生审美心理特点,通过揭示物理学的“真”与“美”使广大中学生开阔视野,和谐关系,陶治心灵,增强情趣.  相似文献   

9.
强化主体意识、发展意识、创新意识,这是现代教育理念的核心。现代接受美学“走向读者”“空白论”等重要的理论支点,为中学语文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实践现代教育理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和方法论启示。基于此,我们在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探索和理论思考。“走向学生”,确立主体意识接受美学与其他各美学流派相比最显著的特征是把读者提升到突出重要的地位,确立了读者主体性原则。接受美学的奠基者前西德的姚斯认为:“在这个作者、作品和大众的三角形之中,大众并不是被动的部分,并不仅仅作为一种反应,相反,它自身就是历史的一个能动…  相似文献   

10.
作为科学美的分支,物理美在其每一形态(实验美,公式美、理论美)之中都同时表现着多种特征:简单而深远、和谐而奇异、对称加破缺…….物理学史证明,物理美特征具有方法论意义:对物理美特征的追求是物理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巨大动力和方向;物理美特征可成为科学家建立并检验物理理论的原则和标准:物理美特征可演变为具体的科研方法.未来的物理学方法论,必将给物理美学方法留出重要的一席!  相似文献   

11.
在电磁学研究及教学中,对称性分析是常用并行之有效的一种分析方法.本文阐明对称性原理在电磁学中的应用,通过几个典型例题说明求解电磁学问题的简明性.  相似文献   

12.
现代审美是现代性的一个表征与进入的途径。如何理解现代性,理解现代审美,传统审美是一个有效的参照系。因此,反观前现代时期的传统审美,从现代与前现代的差异中寻找现代性的特质,有助于我们更深刻的理解它。传统审美是他律的,而现代审美是自律的,传统审美中主体是缺失的,现代审美中却有主体的自觉,同时古典与浪漫的美学表征差异,也构筑了现代与传统之间的审美差异。现代性的一些特质也就在这些差异中更为清晰地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初,中国美学进入了从古典向现代的转型时期.促成美学的转型有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其中传播手段的革命是至关重要的.在西学东渐大潮中兴起的近代报刊改变了传统的审美机制,使美学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而促成了中国美学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14.
阐释“新美学”流行的语境及其出场的历史的现实的机缘,结合美学思想史对其作了剖析。大众文化语境中美的内涵及显现形态发生了转向,以所谓“日常生活审美化”成为当下社会运作的“组织原则”。就其精神风格而言,它是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修辞;究其价值底蕴,这种新生成的美学受制于现代技术(技术—审美的),它借助技术揭蔽的力量大肆流行。表面的审美膨胀掩饰着内在价值的迷失和“乏力”。  相似文献   

15.
梁漱溟是现代新儒家的开山人物,中国生命美学的开拓者。他的生命美学融合了儒学、王阳明心学及西方柏格森的生命哲学思想。他视宇宙为一大生命,建立了"尽宇宙是一生活"的世界观,并系统地提出了人类文化的根源在于"意欲"的文化观和艺术的本质在于生命本性的流畅的观点。因此,梁氏生命美学思想对我国当代生命美学理论建构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大众艺术本身,就是一种“后现代”的美学。在美学史的前现代及现代阶段,理论家们对“美学”学科的理解一直是片面、狭窄的,集中表现在将理性与感性、艺术与生活、内容与形式、作与读主观“放对”,人为地将之置入到几个“二元”结构系统中去。大众艺术则反对这样的“美学”,甚至反对任何一种企图借“规范”之名施“约束”之实的理论。但在对传统和现代主义“二元”理路的实践性反驳中,它依然表彰了一种“后现代”的美学观。  相似文献   

17.
语文口语审美化教学,是指经过美学加工的口语教学。它是美学原理在口语教学中的渗入和具体运用。具体地说,口语审美化教学是教师按照口语的审美要求,充分挖掘口语施教媒介的审美因素,向学生施加审美影响,从而开启其内在情智、创造美的口语的一种最优化教学。口语审美化教学应该遵循主体性原则、语言美和心灵美统一的原则、情感性原则、个性特征原则、直觉思维原则和综合性原则。  相似文献   

18.
这十七回《红楼梦》是由《红楼梦》创作灵感创作而成的。创作灵感乃是文艺创作里一个难解之谜。研究清楚这十七回《红楼梦》创作问题,对于了解《红楼梦》创作灵感及其创作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十七回《红楼梦》创作体现了格式塔美学精神,而格式塔美学通过这十七回创作问题而得到验证。这一切标志着红学研究开始进入现代化殿堂。因为国学现代化问题,就是用现代化科学理论科学阐释国学问题。  相似文献   

19.
审美制度概念的提出标志着人类学与美学尤其是与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深层整合,其基本理论内涵是化体系中的规则与禁忌在现实生活中活化为各种具体形态。弄屯黑衣壮审美制度正处于历史转折的关键时期,复杂的权力结构和现实社会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该社区族群传统化的原始和谐状态。土地公的激情、老歌师的沉默和土司的追述,都是弄屯黑衣壮现实生活的真切体验。在传统伦理要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交汇中,黑衣壮审美制度不断进行自我调整,演绎着日常生活的具体形态。  相似文献   

20.
现代性的多元制度分析——论吉登斯的现代性思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现代性是社会学的中心主题 ,是贯穿古典社会学、现代社会学和后现代社会学的一根主线。在研究现代性问题的社会学家中 ,吉登斯的现代性思想可谓独树一帜。本文从四个方面概括了吉登斯的现代性思想 ,并对吉登斯研究现代性的立场、方法和视角等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