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朴槿惠是一位有着传奇经历的女总统.很多人认识她,或者因为她有一位做总统的父亲,或者因为她是"嫁给国家"的"三无女人",再或者她的当选标志着一个时代的开启等等.然而,我对于这个人物的兴趣,来自于她对中国哲学的热爱.2007年3月,韩国《每日经济》的记者采访朴槿惠时,她谈到:"二十多岁时,我曾面临难以承受的考验和痛苦.父母都被枪杀,曾经信任的人离开,连呼吸都觉得困难.当时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这本书改变了我的人生."这段话在我心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中国哲学追求"内圣外王",终究是要落实到个人的修养和社会的功用中的,这是一种对万物、对众生的有系统的反思.  相似文献   

2.
咏慷 《出版参考》2010,(6):20-21
徐向前元帅夫人黄杰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女性。为逃婚考上“黄埔6期”黄杰是1909年11月16日出生在湖北省江陵县郝穴镇的。她从小便颇多不幸,2岁时父亲早早撒手人世,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  相似文献   

3.
朴槿惠2月25日宣誓就职。韩国《朝鲜日报》评论说:"这可谓是韩国65年宪政史上极其特殊的事件。"从全球看,她是儒家文化圈中首位民选女总统。《时代周刊》曾以《实权者的女儿》为题,登出了朴槿惠的封面照。对于韩国"五六十岁那代人",朴槿惠总能牵动人心。前总统朴正熙也被称为军政强人,他于1961年开始独裁统治韩国,直至1979年遇刺。在此期间,其女朴槿惠是韩国的"第一小姐"。作为一种象征,朴槿惠是全国人看着长大  相似文献   

4.
二战结束后,美国上演了一部好莱坞拍摄的电影,片名为《我是一个美国间谍》。出演影电中主角的,是一位名叫克拉拉·菲利普斯的女士。令人叫绝的是:电影就是以她的事迹为素材,以她本人为原型,又由她本人主演而拍摄的,因为她就是那个美国间谍。高衣袋的来历是因为胸罩故事发生在菲律宾,一个由7000多岛屿组成的美丽的群岛,是太平洋、南中国海和印度洋的交通要道;是日本—东南亚—澳大利亚海上交通枢纽。日本为了实现南进战略,必须将菲律宾据为已有,1941年底,日寇击败了美菲联军,二战结束后,美国上演了一部好莱坞拍摄的电影,片名为《我是一个美国间谍》。出演影电中主角的,是一位名叫克拉拉·菲利普斯的女士。令人叫绝的是:电影就是以她的事迹为素材,以她本人为原型,又由她本人主演而拍摄的,因为她就是那个美国间谍。高衣袋的来历是因为胸罩故事发生在菲律宾,一个由7000多岛屿组成的美丽的群岛,是太平洋、南中国海和印度洋的交通要道;是日本—东南亚—澳大利亚海上交通枢纽。日本为了实现南进战略,必须将菲律宾据为已有,1941年底,日寇击败了美菲联军,占领了它。1942年5月,就在菲律宾首府马尼拉,有一个神秘的女人,组织了一个地下小组,开始进行艰难...  相似文献   

5.
<正>她女扮男装从军,九死一生被授予"特等战斗英雄"称号,成为我军历史上唯一获此殊荣的女性,并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著名战斗故事片《战火中的青春》就是以她的故事为原型拍摄。她叫郭俊卿,一个一生充满着传奇的女性。女扮男装1930年,郭俊卿出生在辽宁省凌源县三十家乡北店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7年,因家境贫寒随父亲逃荒到内蒙古巴林左旗,童年生活历尽艰辛磨难。1944年,父亲被地主逼死,郭俊卿为了养活母亲和弟弟,剃光了头,扮成男孩外出打工。15岁时,郭俊卿眼见庆祝抗日战争胜利的苏联红军中  相似文献   

6.
中共一大代表邓恩铭对于今天的广大国人来说是那样的陌生.他是一大13名代表中唯一的一位少数民族,虽然就义时只有30岁.但短暂的人生却充满了几分传奇.他先后三次被捕.第三次被捕关押期间.凭机智他组织犯人越狱两次,却因为身患绝症没能逃脱.最后英勇就义.  相似文献   

7.
青城  黎义全 《出版参考》2008,(12):36-36
她躺在病床上,胸部因为乳腺癌切除手术而平坦,而我是吃她的奶汁长大的——  相似文献   

8.
阿新 《档案时空》2007,(9):20-23
她只是初中毕业,却自学"催乳术",并留学取得"催乳师"洋文凭回国创业;她是一个下岗工人,却又创建了中国第一家"催乳"专业公司,并出任总经理;她灵巧的双手总是与乳房打交道,她手里的乳房托出的不仅仅是喷薄而出的乳汁,更是一个个年轻生命的健康和希望……她就是中国第一位"催乳师"李虹.  相似文献   

9.
《出版参考》2013,(10):22
本刊讯(记者韩阳)3月20日,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绝望创造希望:朴槿惠的传奇人生》新书发布会在韩国文化院举行,韩国驻华大使李揆亨出席活动并致辞,外交部朝鲜半岛事务副代表徐步、原新闻出版总署对外交流与合作司司长张福海、人民出版社社长黄书元出席活动并讲话。2012年12月19日,朴槿惠以过半数的选票成功当选为韩国总统,她是韩  相似文献   

10.
朋友失恋了.与之相恋两年男友突然去追一个爸爸极富的女孩--对某些人,金钱的感召力总是胜过真情.我一早去看她时,她将自己娇小的身体藏在宽大的晨褛下,屈腿抱膝,脂粉不施,缩在沙发的怀抱里.我因为刚爬了六级楼梯,脸上红扑扑的,与画惯了妆的朋友一对比,但见她无精打采,萎萎蔫蔫,似一朵缺了养份的花,可怜兮兮.  相似文献   

11.
冬冬 《档案与史学》2014,(11):44-47
她是一位目不识丁的旧中国妇女,1927年参加革命时,已将近50岁了,被革命同志们亲热地称为“朱老太”、她没有名字,后来因为工作需要,才将夫家与娘家的姓氏合并,起名为朱姚这位质朴、善良、正直的老太太带着全家投身革命,几十年出生入死,献出了自己一个又一个亲人与此同时,她先后掩护过刘瑞龙、李超时、邓中夏、黄霖、朱镜我、瞿秋白的夫人杨之华等党的领导干部从事秘密工作,她还收养过刘少奇同志的儿子刘允若(毛毛)和彭湃同志的小儿子彭小沛(阿松)……  相似文献   

12.
周洁  李叶硕 《今传媒》2007,(2):61-61
"财富故事会"是央视二套倾力打造的一档财富类栏目.它以讲故事为主要表现形式,向人们讲述了由"财富"而引发的各类传奇故事,为我们道出了一个个财富背后的传奇人生,道出了一个个主人公健康的财富观.在我看来,正是因为它的与众不同,才使得它在众多喧嚣热闹、时尚华丽的栏目中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3.
成放 《新闻实践》2010,(9):79-80
从人民日报上看到作家袁鹰为《各具生花笔一枝——高集与高汾》(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写的书评后,就急切地想求得此书。因为,书中提到的高汾,我有幸与她同在大公报有过一段短暂的共事;高集是早年大公报著名记者,后来的人民日报大记者,早知其名,却缘悭一面。于是,就向此书的作者去电索书,不久书就寄至我手中,一读为快。  相似文献   

14.
一名赴京采访全国两会的地方报记者,在火车上用餐时,一位省领导走过来和她握手,其感受是我好紧张,赶紧握手,说了句谢谢。在今年全国两会结束后,央视著名节目主持人崔永元谈起主持小崔会客节目时,有一段幕后感言:一开始采访的时候,挺紧张的,因为我也没有什么背景,见这些大官儿也特别紧张,不知道第一句话跟他们说什么好。而如果留心媒体,记者一见高官就紧张,或者一见高官就  相似文献   

15.
佚名  丽仁 《出版参考》2007,(12):44-44
住在狭小的一居室里,吴晶要母亲鲍霞把自己的照片贴满了一整面墙。无论坐在树上,还是穿旗袍吹笛子的艺术照,都笑得眉目弯弯。她的眼睛又黑又深.其实什么也看不见。她的病.俗称“眼癌”.3岁前已经摘除了眼球。吴晶戴的假眼每只400元.有时需要拿出来清洗.“清水泡泡就好”,鲍霞说的仿佛是洗隐形眼镜。21岁的吴晶目前在亚特兰大参加美国盲人年会.  相似文献   

16.
娟子 《新闻世界》2005,(5):23-25
20年前,她曾是大上海的千万富姐;20年后,她是郑州市一名厕所清洁工。她的人生是一部悲壮而感人的传奇。从高高的顶峰到万丈底谷,从昔日的阔绰名流到今日的爱心老人,这缘于女儿的一个遗愿,那份情感穿越时空穿越生死……  相似文献   

17.
读书与人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海这个地方,我与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在自己学艺过程中,最重要的两个老师:一位是潘一鸣老师,另一位是全国钢琴界的“第一把手”、教授、学者朱工一先生,他们都是上海人。在向他们学习的过程中,学钢琴、学音乐是一部分,更多的是学做人,学习他们做任何事情都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精神。读书与人生@滕矢初$中国广播艺术团  相似文献   

18.
2008年年初,有一位大师哥,在央视做编导,给我推荐了一位年轻的女编导小张,因为我在凤凰卫视的《携手2008》需要扩充编导队伍。见面之后,我对她比较有好感,因为她有些个性化的思维,也是成熟编导,做过类似的访谈节目,又在央视锤炼过,我就让她开始做节目了,没想到,越深入合作,越发现她不适合凤凰卫视。  相似文献   

19.
人生的意义     
前些日子,我在同一份报纸上,于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连续读到两篇谈及人生意义的文章.其中一篇的题目是<人生意义不复杂>,全文照抄如下-- 朋友问我:"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我说:"人生的意义太宽泛,最好分几个阶段讨论.做学生时只想到玩,人生的目的集中在怎样毕业,或者如何逃学.刚入社会打拼,物质享受并不重要,只想争取更多的机会.  相似文献   

20.
曹丹 《上海档案》2007,(2):11-12
采访沙老师是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位同样从事档案工作的朋友打来电话,让我一定要去见一位老师。她说和这位老师聊过后肯定会大受启发,于是便约了2006年的最后一天前去拜访。说实话,刚看到沙老师的时候,一点都不觉得她是档案人。在我心目中的档案工作者应该都是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