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孟炯  郭春霞 《软科学》2017,(1):39-43
基于中国3D打印制造模式创新的现实需求,应用新兴产业创新管理的基本思想,通过对大量现实案例的总结,识别了3D打印分布式智能制造模式的关键要素,揭示了3D打印分布式智能制造模式的管理特征,基于传统集中智能制造参照模式提出了全价值链整体解决方案下的3D打印分布式智能制造创新模式、跨界平台服务模式下的3D打印分布式智能制造创新模式。最后,给出了推进我国3D打印分布式智能制造模式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刘云  桂秉修  王小黎 《科研管理》2022,43(11):32-44
技术的发展路径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追溯、探明和发现技术的发展方向,为技术预测提供支持,颠覆性技术作为当前国家战略的关注热点,从发展路径角度分析其特征,探寻其规律,为最终服务颠覆性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三方组结构模型的引文网络分析方法,结合三方组与网络遍历权值的关系,构建了基于网络论文重要性的技术颠覆性程度测度模型,实证研究了3D打印技术的三方组结构特征、网络特征及发展路径特征。研究表明,所构建的颠覆性技术发展路径测度方法能够动态测度较稳定的3D打印颠覆性程度,3D打印技术的颠覆性程度统计峰值出现在2003年,在2003年前稳步提升,2003年后保持稳定;通过三方组分析、网络分析和路径分析表明,在3D打印整体技术的一次颠覆过程中,伴随着其内部子技术的多次颠覆;在内部子技术方面,通过主路径分析发现3D打印技术的“选择性激光烧结”子技术经历了材料应用层面的多次颠覆。  相似文献   

3.
3D打印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快速成型技术,近一段时间以来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3D打印被誉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3D打印技术的问世,是一项具有工业革命意义的高新制造技术,同时也是代表了世界制造业最新发展趋势,本文对3D打印的产业发展前景和发展趋势做了预见性分析,通过分析3D打印即使的应用以及所存在的问题,研究我国3D打印的发展前景,为我国的3D打印产业的长远发展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4.
3D打印作为近年世界科技发展重要领域被越来越多国家重视,韩国亦将其作为国家未来五大发展领域,针对国际国内市场制定一系列振兴计划。以韩国3D打印产业及技术发展水平为切入点,采用文献研究及定量研究方法,剖析韩国3D打印产业发展现状;同时,结合韩国产业规划政策文件对其3D打印产业未来发展展开研究,以期助力我国3D产业发展及政策应对。  相似文献   

5.
3D打印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根据客户要求定制生产,是工业4. 0下我国智能制造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制造业升级变革的重要依托。3D打印的技术创新是服务主导逻辑下制造业服务化的要求,驱动了商业模式的创新与变革。论文基于服务主导逻辑的思想,系统分析了服务主导逻辑下3D打印的创新逻辑,讨论了平台型的3D打印商业模式的创新。论文在比较分析国内外现有主流3D打印平台的基础上,提出了设计共享社区、按需打印的交易服务、3D打印市场整合、众包以及生态系统等平台型的3D打印商业模式创新,并基于商业模式创新从扶持3D打印平台的创新发展、启动3D打印的创新培育工程以及完善3D打印的创新生态系统等方面对促进我国3D打印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3D打印市场     
正3D打印是一项综合性技术,它集设计、制造、产品、应用于一身。如今,无论是美欧还是中国,从国家地区政策、行业投入和市场表现上看,3D打印均呈现处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3D打印概念股表现活跃。在此大背景下,3D打印产业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7.
3D打印技术既不需要通过相应的模具加工,也不需要通过机械进行加工,是一种新兴的加工制造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都开始高度重视3D打印技术的发展。本文主要对国内外3D打印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对国内外的3D打印技术在航空航天以及生物医学等方面的发展进行了论述分析,并对其在我国的发展趋势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8.
3D打印技术(又称3D快速成型技术或增材制造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兴起的一项新型制造技术。打印材料是影响3D打印效果的关键因素,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3D打印材料的研究及发展状况,并对未来打印材料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17,(26)
随着当期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3D打印技术水平得了一定的提升。关于3D打印技术,其主要应用于实验室、企业或者家庭等不同的领域当中。通过3D技术来加工曲面是,其具有其他成型加工方法不能够相比的优势。在当前的模具行业中,3D技术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我国在制造上的水平。本文就对当前3D打印技术在模具行业中的应用来进行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制造业中的"量产市场的80/20法则"与"长尾理论所强调的利基市场"是可以相容并存的。《国家增材制造产业发展推进计划(2015—2016年)》的发布和"中国制造2025"理念的传播,进一步促进了我国3D打印行业创新浪潮的涌起,也对3D打印行业中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中聚焦于国内3D打印设备制造企业这一新兴的科技研发类小微企业,通过文献综述、专家咨询以及案例分析建立了理论模型,并对西安、重庆、成都的3D打印设备制造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利用数据统计软件SPSS进行分析,提炼出3D打印设备制造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因素,将调研成果转化为实际效益,为3D打印制造企业在设计可创造高绩效的商业模式方面提供案例参考和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王灿友  苏秦  赵丁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24):153-158
基于对3D打印技术应用和制造模式演化的梳理与总结,着重探讨3D打印对制造模式和组织变革的影响,阐述3D打印制造模式的概念模型,最后提出未来3D打印制造模式的运行框架。3D打印制造模式的核心在于“个性化定制”和“社会化制造”,将顾客全程参与的理念融入到企业的价值链,通过重新定义顾客、设计师和企业的角色来实现资源整合、价值增值和知识创新,增强企业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2.
当前,全球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孕育,3D打印(又名"增材制造")技术作为一项代表性技术,其创新应用的领域和范围不断深化扩大,世界各主要国家纷纷将增材制造作为重点培养和发展的产业方向。因此,目前3D打印材料产业的发展阶段和产业竞争环境如何,产业近年来围绕的技术研发热点和趋势是什么,我国的创新主体应当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模式和路径均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0):I0012-I0013
<正>[导读]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和麻省理工学院近期对外宣布,已通过微型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中新网6月24日电据中国国防科技信息网报道,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和麻省理工学院近期对外宣布,已通过微型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面投影微立体光刻技术,开发了一种超轻型新材料,该种材  相似文献   

14.
我国对于作为第三次工业革命最具代表性技术之一的3D打印技术还处于探索阶段。针对材料选择、尺寸限制、安全性检验等阻碍推进3D打印技术在我国建筑领域应用的重大障碍,通过对3D打印技术在建筑领域适用性的分析及国内外的应用现状对比,从全寿命的角度出发梳理3D打印技术在决策阶段、实施阶段和使用阶段存在的问题,提出3D打印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可以分成全尺寸打印、分段打印后现场装配和群组机器人打印3种模式;并建议未来进一步从材料、机器设备、标准体系、先进性技术、与传统建造方式协同发展等方向进行研究,促进3D打印技术在建筑领域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
3D打印技术作为新时代的产物,其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之中,3D打印建筑、3D打印汽车零部件等均属于当前热门研究领域。3D打印技术作为一门新技术,其在汽车制造行业得以广泛应用,同时在汽车维修时采用3D打印技术可以打印出与零配件一致的零件,对于汽车维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3D打印技术在汽车制造与维修领域方面的应用进行探讨,为进一步对3D打印技术深入认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快速成形技术经过30多年发展,在不同行业产品开发制造痛点市场驱动之下,从源头方法创新到商业化运营,再到各个行业应用推广,形成了产业链雏形。文中为进一步揭示该技术创新、应用进化过程,以链式创新为目标,通过分析3D打印创新发展的技术内核支撑逻辑,结合基础3D打印产业链进化动态,提出了3D打印产业链各阶段的不同目标,剖析行业创新应用关键。产业链上游为源于产品制造和市场需求的问题驱动的科学技术研究与关键技术突破,分析了基于光固化AM原理所研发的七种前沿技术以及空间打印技术,属技术源头创新;中游以不同工艺种类演化进展为主线,分析了其可加工材科从非金属高分子、陶瓷到金属材料的拓展过程,并给出了3D打印工艺下典型材料的质量精度和性能指标;下游从产业应用创新出发,分析了3D打印新产品设计开发流程,引入增材拓扑优化建模设计创新概念,以客户对产品的刚性指标开展设计研发,重视客户满意度因素:质量、周期、成本,从而实现工艺冻结,产品量产。文中最后基于3D打印产业链式创新,从筹划"备胎"保障产业运行安全、针对产业痛点,开展专业化合作协同等方面对促进我国3D打印产业发展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3D打印技术具有制造成本低、研制周期短、生产效率高等明显优势,已成为引领未来全球制造业发展趋势的关键词,广泛应用于传统制造业、航空航天、生物医学等领域。在对国内外3D打印技术的发展概况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黑龙江省实际情况,提出黑龙江省3D打印技术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3D打印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科技的快速进步,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先进医疗技术,作为典型增材制造技术3D打印是其中最耀眼的一种。3D打印技术起源机械设计制造技术,伴随着机械产品逆向工程快速发展;基于三坐标扫描的逆向工程可无纸化完成机械产品的抄数,进而通过三维建模软件设计出被测量产品一样的数字化模型,导入3D打印机可实现产品重建。3D打印的越性使得其不再局限于汽车、航空、机械方面,已经广泛的应用的医疗的多个方面。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对3D打印技术在医学的应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9.
随着3D打印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在汽车、医疗、航空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介绍了汽车模具领域最常用的三种3D打印技术,对3D打印技术在各类汽车模具研发和制造工程中运用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通过实例,分析了光敏树脂选择性固化工艺(SLA)、粉末材料选择性烧结工艺(SLS)和三维粉末黏结工艺(3DP)在汽车模具领域的应用现状。虽然3D打印技术无法完全替代传统汽车模具的设计和制造,但是未来3D打印技术在汽车模具领域,将朝着个性化、创新化和网络化三个方向发展,提高模具设计和加工过程的效率。  相似文献   

20.
3D打印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打印技术,此技术应用的基础为数字模型文件,构造物体的材料为塑料或者粉末状金属可粘合材料,打印方式为逐层堆叠积累,应用此技术可以制造出各种模型,如建筑模型、手术模型等,从而帮助相关行业人员提前对设计效果进行明确,及时发现问题,对设计方案不断优化,避免物品生产发现问题造成重大损失。因此,3D打印技术在多个行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我国,3D打印技术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为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和进步。同时也应该看到,今日我国的3D打印技术仍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与欧美发达国家尚有不小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