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特级教师潘凤湘从60年代初期开始实验研究“把读书方法交给学生”,30多年,经过五轮实验,终于创立了语文教读法。现在潘凤湘写成了专著——《我的教读法》,由江西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了。这是潘老师“惨淡经营几十年的心血结晶”,也是我省语文教学改革结出的丰硕成果。《我的教读法》是一本值得一读的语文教学专著(以下简称“潘著”)。 “教读法”的核心是“教会学生读书”。潘著说,教读法的特定功能是:“在初中阶段教会学生读书,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潘凤湘为这个课题奋斗了一辈子,投入了全部精力和智慧。  相似文献   

2.
江西南昌二中特级教师潘凤湘的“初中语文教读法”,从1963年开始实验,至今已有25年。其间一共实验了五轮,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系统、完整的训练体系。这里,仅谈谈“教读法”对深化语文教学改革所作出的贡献。首先是在教学指导思想上,“教读法”适应了教育要实现“转轨”的需要。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都是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轨道上运行。语文教学则是为“考”而教,为“考”而学,于是死背硬记一大堆现成的语文知识,重知识轻能力;重视训练学生写作文而轻视阅读能力的训练等现象比比皆是。现在,教育要转  相似文献   

3.
南昌二中特级教师潘凤湘先生于上世纪60年代初,创立了语文教读法,在中学语文界独树一帜。1984年5月,江西省教研室、南昌市教研室和南昌二中联合举行“教读法实验汇报鉴定会”,来自全国21省市的171名代表、专家、教授参与了鉴定,给予教读法高度赞誉和评价。1984年秋,年届花甲的潘先生开始了第五轮也是最后一轮教读法实验,直到1987年暑期结束。1989年,65岁的潘先生才退休。1993年9月,专著《我的教读法》由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2006年2月,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他的新著《教读耕耘录》。  相似文献   

4.
江西省首批特级教师、南昌二中语文教师潘凤湘,是我市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先锋。他从1963年即开始了“教读法”实验,除“文革”中断外,至1987年共进行了五轮。由此而创立的“教读法”,把读书方法交给学生,指导学生从事读书实践,从而教会学生读书、写作、治学和做人。几十年来,“教读法”实验取得了丰硕成果,得到了全国中学语文界高度评价。1994年,潘凤湘老师出版了《我的教读法》一书。令年2月,年逾八十且双目失明的潘凤潮老师,又以惊人的毅力,通过口述笔录,推出了新作《教读耕耘录》。潘风湘老师穷其半生、殚思极虑、毕力于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精神和成就,可钦可佩,可赞可扬。[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今年五月十日至十三日,江西省教育厅教研室,南昌市教育局教研室,南昌二中联合举行了江西省特级教师潘凤湘语文教读法鉴定汇报会。这次会议,是在全国出现改革热潮的形势鼓舞下,为了鉴定语文教读法四轮实验的成果,进一步推动语文教学改革深入发展,开创语文教学的新局面而召开的。“语文教读法”,是潘凤湘老师经过长期探索,总结出的一套新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6.
教读法经过三轮半试验,已逐步形成体系,有分步设计,总体设想,有各步骤之间顺序、串连的构思。总之,形成了自己的序列,具有了独特的结构模式。实践中,它显示了优势,很令人鼓舞。几天学习,使我们看到教读法的主要好处是:抓住主要矛盾,立足于能力培养,着眼于长远。  相似文献   

7.
“基础音节换韵直读法”教学简介河南安阳市安阳桥小学直读课题组一、易教易学,突破难点“基础音节换韵直读法”在声母教学中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不单独教声母,声母教学融在基础音节教学之中。如教音节“bo”,告诉学生音节由声母和韵母组成,后面“o”是韵母,前...  相似文献   

8.
“教读法”是把读书方法交给学生,教会学生读书,让学生有能力不断追求知识和探索真理的一种方法。我对教读法已经进行了五轮实验。第一轮,1963年秋到1966年春,一个班。实验内容:运用工具书认字解词;从结构入手分析课文;小组讨论;每两周作文一次;练习钢笔正楷字。实验结果:学生愿意自己读书,能把课文读懂;能写一手漂亮的钢笔正楷字。第二轮,1977年秋到1978年春,一个班。实验内容:按读书步骤读书;做课文浅析,分组检查浅析练习;背诵;练习仿宋字。实验结果:读书能力显著提高,作业书写端正、整洁。第三轮,1978年秋到1981年春,一个班。实验内容:继续按步骤读书,从结构入手分析课文,概括段、节大意,归纳中心;考试考核读书能力;练习毛笔正楷字;进行“以读带写”实验。实验结果:学生有了读书习惯,写作水平相应提高,能写毛笔正楷字。第四轮,1981年秋到1984年春,一个班。实验内容:从  相似文献   

9.
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六册第一单元“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中,教材先安排了含万级数的读法和写法,然后是含亿级数的读法和写法。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改变了教材中的教学顺序,先把多位数的读法集中到一起来教,尔后再软写法。如果按教材的编排顺序教学, "读法"需要三至四课时,而现在经过调整,只需要一课时就可以完成教学任务了。  相似文献   

10.
黎锦熙先生谈“话法教学”和“读法教学”安徽师范大学李锦英"话法教学"就是现在语文教学中的听说教学。早在半个多世纪以前,黎锦熙先生就已强调指出"话法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他说:"读法是教学生'阅看文字',话法是教学生'运用语言';儿童运用语言的...  相似文献   

11.
[小引] 我的学生是经过三轮筛选之后留下来的,进中学时,写作文多数根本不动笔。如今,经过将近两年的实验,居然走上了“作文成功之路”……我们走上“作文成功之路”以后谁都知道,语文教师怵头教作文,学生讨厌写作文。为  相似文献   

12.
“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实验,已经历了十年。1979~1980学年度,作了有关的调查研究,为实验作了一定准备。从1980年下半年开始,在整个初中阶段连续进行了三轮实验:第一轮着重探索其可行性;第二轮着重研究其科学性;第三轮着重探讨其系统性。除了这纵向的连续三轮实验外,在第三轮实验的同时,我们江苏省南通市扩大到23个班  相似文献   

13.
教改动态     
本刊获悉: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潘凤湘老师,又开始在一九八四年秋季始学的初中一年级进行“语文教读法第五轮实验”.这项实验已进行了四轮(从初一到初三为一轮),一九八四年五月在江西召开的鉴定会上,受到与会专家、学者和老教师代表的一致肯定,认为方向对头、路子正确、效果显著,能达到由教到不需要教,有利培养能力,开  相似文献   

14.
从1982年秋季开始,我们在五年制四年级一个教学班开始试行小学语文“能力训练”实验,至今进行到第三轮,经历了一个由不自觉到比较自觉的认识与实践的过程,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我们实验的步骤与做法是: 一、端正教学思想。正确的教学思想是实验工作顺利进行、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贯穿在实验中的教学思想的主旨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成为学习上的小主人。其中包括:(一)克服重“教”轻“学”,重“知”轻“能”,重“灌”轻“导”,重“讲”轻“练”的倾  相似文献   

15.
换韵直读法的缘起汉语拼音为小学生识字创造了有利条件。但由于在教学中基本上采用拼读法,拼读时呼必有三,如读出“爸”字,需经“b—a—ba”这个过程。当学生阅读由几个音节组成的句子时,就会出现前言不搭后语,读了后面忘了前面的弊端。即使勉强读准每个字音,可句子的意思仍难以理解,给学生的阅读带来困难。为此自1987年开始在国家语委尹斌庸先生等专家主持下进行对比类推直读法实验,经三年研究探索取得可喜成绩,为直呼音节闯出了一条路子。然而对比类推直读法仍有不足之处:其一,是用名称音教字母  相似文献   

16.
关于教学方法的改革──语文教学改革的回顾与展望之四西北师大中文系吴春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本来就多种多样。近十多年来,人们在继承传统的优秀的教学方法的同时,经过一系列的改革实验,又创造出许多“新方法”,诸如自读法、教读法、引读法、导读法、点拨教学法、“读...  相似文献   

17.
文言文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故如何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培养中学生良好的文言素养,提升其古文阅读能力是每一位中学语文教师面临的重大挑战。猜读法是科学的文言文教学方法,在文言文教学中渗透猜读法对教师“教”和学生“学”具有双向促进意义。本文阐述了猜读法运用于文言文教学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巧用猜读法的有效策略,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指导中学生学会阅读,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是中学阅读教学最重要的目标。如何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我们想起了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潘凤湘老师于上世纪80年代创造的“教读法”。潘风湘老师的教读法,其实质就是教学生学会阅读。为了教会学生阅读,潘老师在初中三年的语文教学中一共安排了十二项读书练习,包括查阅工具书的练习、概括课文大意的练习、归纳各部分要点的练习、归纳中心思想的练习等。  相似文献   

19.
“选择式”讲读法是指教每篇课文时,不是从头到尾地讲读,而是有选择地讲读。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哪些地方是关键,就从哪里开始启发学生阅读思考。“一课一讲”,“一课一得”,把大量时间省出来让学生自读、自练、自学。“选择式”讲读法大致有以下几种方法: 1.从解题入手。譬如教《黄山奇石》一课抓住中心词“奇”。启发学生:“奇”是什么意思?“奇石”又怎么理解?然后引导学生结合课题想想黄山的石头到底“奇”在什么地方呢?学起于思,此  相似文献   

20.
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现代诗歌的教学却一直被“边缘化”,究竞怎样教?教什么?本文从笔者所在学校的“提出问题-独立学习-合作交流-展示反馈-拓展提高”五环节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下,浅谈四读法,试图能使现代诗歌教学更加简单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