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解放战争时期,为加强对外宣传工作,新华社开始在海外建立分社组织。从1947年5月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新华社陆续在境外创建了香港、伦敦、布拉格、平壤4个分社,其中平壤分社是新中国成立前建立的最后一个境外分社。1949年9月16目,中共中央宣传部致电东北局:“派丁雪松同志为新华社特派员,刘桂梁同志为记者,前往朝鲜工作。”5天后,新华社平壤分社成立。  相似文献   

2.
1949年11月初,人民解放军发起解放大西南战役.不久,四川、贵州、云南、西康(民国时期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早期的一个省,所辖地主要为现在的川西和西藏东部地区,1955年9月底撤销)各省相继解放.12月4日,新华社西南总分社在重庆成立,这是20世纪40年代新华社在国内创建的最后一个大的地区总分社.当时,新华社还在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北等地区建有总分社,并在人民解放军4个野战军建有总分社.  相似文献   

3.
《甘惜分文集(三卷本)》出版暨庆贺甘惜分教授96岁华诞研讨会4月14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甘惜分教授是中国著名新闻理论家,中国新闻理论的奠基人之一,他于1938年奔赴延安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八路军120师政治部任高级干部学习班政治教员和政策研究员、新华社任记者和编辑,1949年任新华社西南总分社采  相似文献   

4.
老照片     
翻阅这张23年前的老照片,引出一段回忆。那时,我作为新华社新疆分社维吾尔族记者,和新华总社记者刘茂俭一起到新疆吐鲁番火焰山公社进行调查研究,吃住在一位贫苦的维族农民家里。火焰山公社位于高昌故国城堡旧址旁。唐朝名僧玄奘西去取经时曾路过这里,得到过高昌国王的资助。《西游记》将此编写成十分有趣的神话故  相似文献   

5.
邓拓是一位著名的新闻工作者.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他曾主持中共晋察冀边区党的机关报《晋察冀日报》的工作,同时,还参与了新华社晋察冀分社及总分社的创建与发展,并兼任新华社晋察冀总分社社长.  相似文献   

6.
甘惜分先生1916年生于四川省邻水县,今年是甘惜分教授90周年寿诞。甘惜分于1938年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后进入抗日军政大学(马列学院),开始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抗日期间他在晋西北党校工作担任政治教员和政策研究员。1946年后开始从事新闻工作,做过记者和编辑,任新华通讯社绥蒙分社记者,参加《绥蒙日报》的创办工作。1947年任新华社晋绥分社编辑。1949年任新华社西南总分社采编部主任。1954年调北京大学任中文系新闻专业副教授,从此开始转向新闻学教育和新闻学理论研究,至今已经50余年。此后,在1958年的院系调整时,甘惜分随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  相似文献   

7.
王文杰     
王文杰,1949年10月生,河北省元氏县人,大专学历,现任新华社山西分社社长、党组书记、高级记者,山西省第八届政协委员。 1968年参加工作,当教员。1970年至1978年在解放军高炮部队,先后任报道员、报道组长、新闻干事。1978年12月正式调入新华社河北分社,先后任记者、工业组组长,并兼任石家庄记者站站长。1992年12月任新华社河北分社副社长、党组成员。1996年2月至1998年5月任新华社甘肃分社副社长、党  相似文献   

8.
刘勇强  李炳侯 《档案天地》2012,(12):31-32,44
1948年9月30日,我随东北野战军辽沈战役前线指挥所秘密列车,从双城堡出发,沿西满交通线驶向锦州。那一幕至今难以忘怀。1948年8月(辽沈战役准备期间),我从长春前线东北野战军12纵队,调回到哈尔滨新华社东北总分社。8月下旬,  相似文献   

9.
参加本期"笔谈"的三位作者是:新华社江苏分社代社长周昭先、新华社上海分社社长徐光春、新华社新疆分社社长康国志。  相似文献   

10.
图片报道     
(新华社照片,莫斯科)7月13日,新华社亚欧总分社在莫斯科成立。新华社副总编辑俱孟军(左二)、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临时代办李惠来为新华社亚欧总分社揭牌。当日,新华社亚欧总分社在莫斯科成立。这是新华社在海外建立的第七个总分社,负责在欧亚大陆的11个国家进行多媒体新闻信息采集和用户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1.
参加本期“笔谈”的三位作者是:新华社江苏分社代社长周昭先、新华社上海分社社长徐光春、新华社新疆分社社长康国志。  相似文献   

12.
参加本期"笔谈"的三位作者是:新华社江苏分社代社长周昭先、新华社上海分社社长徐光春、新华社新疆分社社长康国志。  相似文献   

13.
1945年10月,抗日战争的烽火,随着敌人的投降刚刚熄灭,党中央即从延安抽调大批干部前往东北,其中包括一个由新华社、《解放日报》16人组成的小分队。这个小分队由当时新华社副社长吴文焘率领,是准备去东北建立总分社的,我也是其中的成员之一。10月初,我们从延安步行奔波了三个多  相似文献   

14.
我和张家炽同志认识是在1949年秋。那时,北平刚刚解放不久,张家炽从人民日报调到新华社,在总社采访部任记者。1951年,我到新华社华东总分社(后改组为上海分社)工作,张家炽夫妇也随即调到上海,尔后又从上海回到北京,前后37个年头,一直在一起工作。因此,我们之间有着深厚的友谊,对他的不幸过早去世,我是十分悲痛的。张家炽早年在西南联大和清华大学学习英国文学,是40年代蒋管区进步学生运动中的积极分子。解放后,他服从工作需要,当了一名新闻记者,在新华社30多年,大部分时间从事经济报道,对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及其经过的曲折历程有较深入的了解,在新闻学理论方面也颇多建树。本书收集张家炽从事新闻工作  相似文献   

15.
1997年9月初,刚到新华社非洲总分社工作不到3个月的我,突然接到分社领导的指示,要我和分社摄影记者在几天内尽快办好签证,买好机票,与我驻赞比亚分社的记者王能标在马拉维的布兰太尔市会合,参加定于8日在那里举行的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SADC)首脑会议,并尽量了解马拉维新闻市场,可能的话在那里发展新华社的新闻用户。  相似文献   

16.
从南京到沈阳 1949年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时候,我是新华社第三野战军总分社22支社的记者。我们随军解放浙江,打到海边停下来,准备进军海上,解放被国民党盘踞的舟山群岛。随后就是打大榭岛,打金塘岛,打册子山,向舟山主岛定海逼近。1950年5月中旬,盘踞舟山的12万国民党军在我军压力下弃岛南逃台湾,舟山群岛全部解放。这年8月,我和王玉章同志奉调回当时驻在南京的新华社三  相似文献   

17.
1983年8月28日上午10时,新华社驻马那瓜分社向总社发出了第一条消息。下午又发出了第二条和第三条消息。开张大吉的第一天,分社发出的这三条消息,意味着新华社依靠外电编发尼加拉瓜消息的日子从此结束,意味着新华社正朝着世界性大通讯社的目标勇往直前。岁月流逝,转瞬已五年多。分社记者已轮换三批。马那瓜的消息源源不断地发往总社,汇集到大广播和各条专线中去由总社发往世界各地。作为马那瓜分社的第一任常驻记者,我在那里工作了两年多,经历了分社创业的艰辛阶段。回忆那难忘的日日夜夜,历历在目,感触万千。  相似文献   

18.
刘人杰     
刘人杰,1936年4月生,山西平定县人。新华社山西分社副社长,高级记者,政协山西省第七届委员会委员。他从1954年起一直在新华社工作,至今已四十二个春秋。先后在三个分社工作过,其中:1964年以前在上海分社任记者;1964年至1983年在山西分社,先后任记者、记者组长、分社领导组成员;1983年被任命为青海分社副社长,1985年任代社长、党组书记,主持分社工作,为时三年多;1988年调回山西分社,后任副社长、党组成员,直至今年年初退休。  相似文献   

19.
正1945年,我由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毕业,被分配到新华社晋冀鲁豫总分社工作,在领导和资深记者的指导培育下,成长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河北日报社年轻的记者编辑知道了我的这段经历后,每逢邀我介绍成长的轨迹时,我都是"先将前事错传与后人知"。1945年秋,我调入新华社晋冀鲁豫总分社时,年仅20岁。总认为仅凭着革  相似文献   

20.
1951年7月,举世瞩目的朝鲜停战谈判在来凤庄拉开帷幕。我国新闻总署组织了近20名中外记者赴朝采访,当时的《东北日报》总编辑张沛被指定为团长。记者团于1951年7月25日抵达开城,在朝鲜度过了数十个难忘的日日夜夜。今年5月,新华社主任编辑刘茂俭(当年作为译电员赴朝)在《北京科技报》上发表了《十五瓦收发报机》一文,回顾了当年开城采访的一些场景。《文摘报》很快作了转载。现任《中国企业家》杂志顾问的张沛见到此文后,与刘茂俭协商,决定设法召集一次聚会。在中华全国新闻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