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五代十国时期的手工业和唐代相比,有哪些变化与发展?其基本状况如何?以往极少有人全面地论述过。一些历史教科书也往往因这一时期历时短,且处于分裂割据状态,而仅仅叙述这一时期政权的更替,对于这一时期的社会经济特别是手工业的状况则很少述及。本文拾遗补阙,就五代时期手工业各行业的情况进行考察,并在与唐代比较的基础上探讨其发展水平,以期对全面了解这一时期社会经济状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公元九六○年,赵匡胤举行军事政变,夺取了后周的政权,建立宋朝。此后十多年间,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混乱局面。全国除辽(包括燕云十六州)和西夏以外,大部分地区得到统一。宋在建立政权以后围绕巩固封建统治、强化中央集权,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在经济方面,恢复、发展农业生产。五代十国以来,因长期分裂混乱,社会生产遭  相似文献   

3.
回纥是我国北方草原地带的古老民族。其源于北狄,祖于高车国袁纥氏,立国于唐代中期,崩溃于唐代晚期。历五代十国、宋至元,与汉、蒙古、维吾尔等族融合。在开发商西伯利亚及西北地区、大漠南北经济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朝代经     
中国历史悠久,朝代演变频仍。同时,中国历史还因有着好几个大的分裂时期,如三国、东晋十六国、南北期、五代十国等,这样,朝代的演变有时显得相当纷乱和复杂。因此,好多学生常常不能自始至终地正确讲出我国历史上各朝代(包括各分裂时期名称)的演变来。至于各分裂时期中出现的好些个政权以及这些政权或前后更迭或同时并存等种种关系,那就更不甚了然了。为了让学生能正确而迅速地掌握我国历史朝代的演变情况,我在历史教学中专门作了一次试验:把包括各分裂时期诸政权在内的,上起“五帝”下至明清的朝代演变经过,编成了一首二十八行的朝代经。编时,注意了两点:  相似文献   

5.
五代十国的国号一般与地域名称有关。本文拟对这个问题做些说明,并附带论及中国古代政治地理演变的一个规律以及五代十国时期分裂表象掩盖下的统一趋势问题。五代十国15个政权的国号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直接取所在的地域名称为国号,另一类是间接取所在的地域名称为国号。间接地域名称国号指的是,国号虽然来源于传统地域名称,但是政权的疆域与传统地域范围由于种种原因,并不完全吻合。为了说明问题,我们先粗略考察一下五代十国的地理分布。大体说来,梁、唐、晋、汉、周五个政权勉强支撑着唐朝末年的  相似文献   

6.
宋元时期的历史特点是:由分裂割据、民族政权并立到全国统一;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对外贸易更加发达;文化高度繁荣。 唐朝灭亡后,中国进入五代十国分裂割据时期。  相似文献   

7.
不屈的雪     
《红领巾》2006,(12)
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浩荡百川流。鲸饮未吞海,剑气已横秋。——宋·辛弃疾自极盛的唐代和混乱的五代十国时期之后,中国进入了政治贫弱、狼烟不断的宋代。  相似文献   

8.
部曲群体从东汉产生延续至魏晋南北朝时期,身份一直是私人所属家兵,其后在统一的隋唐时期主要是从事生产生活的家仆。安史之乱后,部曲群体身份逐步开始向多样化发展。由于募兵制取代府兵制、两税法推行、世家地主势力瓦解、社会礼法制度断裂等原因,部曲群体开始寻求自我解放,从单一性质走向多样化转变。这使得唐代部曲在安史之乱后对于地主阶级的人身依附性减弱,社会政治地位提高,进一步加剧了唐末五代十国分裂割据局面的形成,促进了社会各阶层结构间人员的流动。  相似文献   

9.
词从唐代萌芽,经五代十国,至宋成蔚蔚大观,作为我国文学史中的一朵奇葩,歌者在诸多方面,对词的发展与繁荣都产生了一定影响。但综观历代词论家对词的研究,却忽视了这一事实。为了还原词的形成发展史的本来面貌,本文的研究,试图填补这一缺憾。  相似文献   

10.
本节教材的重点是"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关于中央集权的加强,修订本教材作了较大的改动.教师在教学中,既要讲清北宋的建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采取加强中央集权的方针,是符合当时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的;又要揭示北宋这一方针对于日后庞大官僚机器的出现和军队战斗力的严重削弱所起的消极作用.本文主要对这一内容作些分析.一五代十国五代十国是唐朝后期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在唐末统治阶级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又产生了许多新的藩镇,分裂割据局面更加严重.朱温降唐以后做了唐的节度使,盘踞河南、河北、山东一带,势力逐渐强  相似文献   

11.
四、宋元时期: 巨大的起义浪潮,滚滚直下冲垮了腐朽的唐王朝,农民起义、军阀混战、边疆少数民族也不断扰乱中原,中国社会出现了巨大的动荡,造成了历史上称之为“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战争给人民带来痛  相似文献   

12.
五代是一个短暂分裂的时期,一般不为史家所重视,五代十国的宗教政策和佛教的发展情况也很,少有人探究,自五十年代迄今几乎没有一篇专门讨论五代佛教的文章。然而与传统的看法相反的是,五代佛教在我国佛教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代表着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本文试结合五代时期各分裂政权的宗教政策,对这一时期佛教的发展作一些叙述性探讨,不妥之处求识者指正。  相似文献   

13.
许洞《虎钤经》是官修《武经总要》面世以前北宋一部重要的兵书。本文对现存明清时期刻本与抄本《虎钤经》卷6进行初步校勘,并考察其内容,指出《虎钤经》有沿袭唐代兵书、对个别战争工具一知半解的一面,但当中涉及旋风砲、虎蹲砲与将军砲,是《太白阴经》等唐代兵书所无,大抵与唐后期至五代十国时期城市攻防战频繁,守城技术发达,攻城方依赖抛石机等远射武器的历史背景相吻合。  相似文献   

14.
由于唐代科举所处的特殊社会政治环境,尤其是中晚唐以后的社会政治日趋分裂,使它的积极作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对唐代社会政治的分裂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自公元九○七年朱全忠废唐建梁(史称后梁),至公元九六○年赵匡胤陈桥兵变,代周(史称后周)建宋,这段时间,历史上称为“五代”。与此同时,南北各地又曾先后出现一批割据政权,史称“十国”。所以历史上把这个时期称为“五代十国”。五代十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社会动荡的年代,政治上是分裂割据的局面,也是中国社会经济重心和文化中心进一步南移的重要时期。刻板刊印经籍则是这一时期雕版印书史上的一桩大事。  相似文献   

16.
有句俗话说: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后治,其意思是说四川因为地理条件得天独厚,加上土地肥沃,经济发达。历来被称为天府之国,所以历史中只要一到分裂时期,这里就出现独立的政权,比如乱哄哄的五代十国时期,四川这  相似文献   

17.
五代十国是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的第三次大分裂时期。这一时期在我国历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它不仅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重心南迁的过渡时期,也是中国古代文化重心南移的开始阶段,突出地表现在后蜀和南唐经济文化的发展上,南唐,包括今江苏、安徽、湖北的一部分和江西的全部。那么,南唐江西经济文化发展的状况如何呢?本文试据有关材科,就此问题作一个论述。  相似文献   

18.
有人说五代十国的纷扰割据局而是唐代方镇割据的继续和发展,这种看法并不错。但持这种看法的同志,在论述五代历史时只注意到当时的阶级矛盾与阶级关系,而忽略当时的民旅矛盾与民族关系。范文澜同志在《中国通史简编》中说,唐朝初期的强盛,使西方和北  相似文献   

19.
五代十国时期,前后不过短短的60年,但是朝代更迭频繁,军阀割据严重,华夏大地呈分裂局面.然而这一时期的文学艺术(尤其是在南方诸国)却没有因为处于乱世而止步不前.相反,在词、诗歌、小说以及音乐、绘画等方面,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宝贵的遗产.  相似文献   

20.
隋唐五代是前后相续的几个不同的朝代,在这几个朝代中,隋代是在魏晋南北朝长期战乱分裂之后建立起来的一个统一王朝,但它却只存活了38年(581—618)时间。五代又称五代十国,是在大唐王朝灭亡后天下陷入混乱状态下建立起来的几个割据分裂的短命王朝:在中原,先后有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王朝走马灯似地转换更替;在南方,还有吴、南唐、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