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 毫秒
1.
一、问题的提出本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随着认知理论在教育实践和教育研究中逐渐占据主导地拉,对学习的认知过程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的探讨也愈益深入(Mayer,1992)。元认知(metacognition)一般被定义为个体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和认知策略的知觉,并能使个体主动地掌握、控制和监控自己的认知过程。包括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体验两个方面,前者指个体获得的有关认知的知识,后者指有关认知活动的认知体验或情感体验(Flavell,1976)。元认知在解决问题和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对自己认知活动的自我反思(self—reflection)(S…  相似文献   

2.
元认知概念是本世纪70年代初,由美国心理学家弗莱维尔(J.H.Flavell)首先提出的.元认知的研究在理论上对丰富和发展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在实践上对开发学生智力,解决“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等问题都有十分重要意义,因此这个理论的研究受到世界各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的重视.简单地说,元认知就是认知的认知,也就是指我们对自己的认识过程的认知与控制,着重表现在通过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来调节自己的认知活动,反映的是个人自身的认知活动和情感体验,其实质就是人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自我监控与自我调节.在化学…  相似文献   

3.
元认知是弗拉维尔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提出的一个概念,他认为,元认知是个人对自己的认知加工过程的自我觉察、自我评价、自我调节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即对认知的认知。元认知包括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控制。例如在教育心理学中常提到学习如何学习,指的就是这种次认知。元认知的实质是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元认知策略是指学生对自己整个学习过程的有效监视及控制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近十几年来,国内外认知心理学派对元认知理论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开辟了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新领域。如何把这些研究成果应用于学科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应是学科教育学界进行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试就元认知理论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的作用与  相似文献   

5.
数学教学中元认知能力培养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 ,国内外对元认知能力与学习成绩提高的实验研究 ,已经取得了许多阶段性成果 ,如何将这些成果尽快地应用于学科教育 ,以提高教学质量 ,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试就元认知在数学问题解决中的作用及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做一些初步探讨。  一、元认知的基本含义  元认知 (metacognition)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关于自己思维活动和学习活动的知识及实施的控制。简单地说 ,元认知就是认知的认知 ,是个体对自己的认知加工过程的自我觉察、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具体地讲包括三个部分 :1 元认知知识。个体对于…  相似文献   

6.
一、元认知理论研究概述元认知又称反审认知,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费拉维尔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来的。元认知是一个人所具有的关于自己思维活动和学习活动的知识及实施的控制。简单地说,元认知就是认知的认知,是人体对自己的认知加工过程的自我觉察、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元认知理论确信人是积极能动的主体,在学习活动中,人不仅能计划未来,而且能够监视现在,有效地控制正在进行的学习过程,一般认为,元认知包括三个部分: 1.元认知知识元认知知识是关于人的认知活动、过程、结果以及相关的信息或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元认知知识具体表现为:对个人学习能力、学习特点、学习方式的认知,对学习业务、学习目标以及制约学习任务完成因素的认识,对学  相似文献   

7.
认识在认知结构理论中,元认知指人对自己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到自我调整,对学生而言,指学生个体对自己认知活动过程主观思维观念和客观行为观念的自觉意识程度,其本身就是一种认知能力。学生个性认知过程的效率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元认知过程的监控水平,因为,在整个认知活动的智力过程中,元认知处于支配地位。教育心理学研究结果已证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在有关学习的元认知方面发展水平较高,他们具有丰富的元知认识,并通过这种知识,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灵活运用各种策略迅速有效地达到学习目标。因此,心理学家的结论是,要使学生很好完成学…  相似文献   

8.
郑国清 《成才之路》2011,(18):51-51
元认知作为教育心理学的术语,其核心意义是"关于认知的认知",其实质是人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近年的研究成果表明,元认知对许多学习活动都有积极的影响。本文结合高中英语教学实际,提出将元认知训练纳入英语阅读教学,让学生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增强元认知体验,使他们学会自我监控,提高元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9.
小学生矫正数学差错中元认知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国内外认知心理学领域应用元认知理论在实践上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开发智力,教学生有效地学习等方面的研究,逐渐为广大理论和实践工作者所重视。所谓元认知,又称反省认知或反审认知。它是指人对自己认知过程和结果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整。因此,元认知对于各种认知活动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它在人的整个智力活动中处于支配位置。元认知水平直接制约着能力的发展。根据目前对元认知的研究,元认知包括三大成份:(一)元认知知识:即人关于自  相似文献   

10.
元认知理论和归因理论是当代教育心理学用以解释学生学习最重要的理论,对学业困难学生的元认知训练和学业归因训练实质上就是主体教育,因此,自我理论近十几年来一直是分析学生学习不良的重要理论工具。我们认为,对其学业能力的自我否定,是这类学生学习不良的根本原因。本文试图从自我角度来分析这类学生的消极的自我否定及其表现。1-自我认知自我认知是主我对客我的认知与评价,是在对自己身心特征认识的基础上对自己做出的某种判断。而很多学习不良学生都相信自己能力差,不了解自己的认知能力的特点,不了解自己擅长哪些方面,不擅…  相似文献   

11.
美国儿童心理学专家弗拉维尔(Flavell)在其《认知发展》一书中,把认知主体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认知称为元认知。它包括认知主体对正在发生的认知过程(动志)和自我的认知能力(静态)以及两者作用的认知。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能不能引导学生运用元认知理论实施反省自控学习,实现“学会学习”的目标呢?我们根据中国管理科学院思维科学研究所陶同教授提出的思维自控训练方法,以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课题项目中编制的小学数学学习标准,将现代认知学说中的元认知理论引人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之中,开展教学实验研究,积极…  相似文献   

12.
元认知理论与化学教学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元认知理论是 2 0世纪 70年代中叶由美国的心理学家弗拉威尔 (J·H·Flavell)提出的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心理学理论 ,在这里弗拉威尔首先使用了元认知 (metacognition)的概念。元认知的提出可以使我们从更深的层次上理解人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把握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实质 ,因而它对于教育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近年来 ,随着终身学习、学会生存、使学生学会学习等一些新教育理念的提出 ,元认知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一、元认知理论元认知是指人类对其自身认知活动的认知 ,即认知…  相似文献   

13.
元认知就是认识的认知,也就是指我们对自己的认识与控制,着重表现在通过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来调节自己的认知活动,反映的是个人自身的认知活动和情感体会,其实质就是人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自我控制与自我调节。元认知概念是本世纪70年代初,由美国心理学家弗莱维尔(J.H.Flavell)首先提出的。元认知的研究在理论上对丰富和发展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在实践上对开发学生智力,解决“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等问题有十分重要意义,因此这个理论的研究受到世界各  相似文献   

14.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元认知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弗莱维尔在《认知发展》一书中指出:“元认知就是主体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认识,其中包括对当前正在发生的认知过程(动态)和自我的认知能力(静态)以及两者相互作用的认知。”元认知的实质就是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元认知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元认知的学习能力可分为三个方面八个维度:(1)学习活动前的自我监控;包括计划性、准备性;(2)学习活动中的自我监控,包括意识性、方法性。执行性;(3)学习活动后的自我监控,包括反馈性、补救性、总结性。一、优化电化教学课堂结构模式,实施阅读理解监…  相似文献   

15.
元认知(Metacognition)是指学习者对自己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过程。它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元认知知识,是学习者关于自己或他人的认知过程、活动、结果以及相关信息的知识;元认知体验是学习者随着认知活动而产生的一种认知体验或情感体验;元认知监控是学习者为使认知活动达到预定目标而对认知活动所进行的监测和调控。针对以往学生在复习中主动性差、依赖性强的现象,笔者引入元认知的相关理论和训练方法,希望能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进一步提高复习质量。  相似文献   

16.
刘明祥 《数学教学研究》2001,(5):F002-F002,3,4
元认知概念是在 2 0世纪 70年代初 ,由美国心理学家弗莱维尔首先提出来的 .它的研究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心理学的学习理论 ,在实践上对开发学生智力 ,特别是解决“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等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结合数学学科特点 ,探讨元认知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以及如何培养数学元认知能力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 .1 元认知的含义元认知是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认知 ,包括对当前正在进行的认知过程 (动态 )和自我认知能力 (静态 )以及两者相互作用的认知 .主要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三个成分 ,它们是相互联系、密不可…  相似文献   

17.
元认知(Metacognition)是指学习者对自己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过程。它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元认知知识,是学习者关于自己或他人的认知过程、活动、结果以及相关信息的知识;元认知体验是学习者随着认知活动而产生的一种认知体验或情感体验;元认知监控是学习者为使认知活动达到预定目标而对认知活动所进行的监测和调控。针对以往学生在复习中主动性差、依赖性强的现象,笔者引入元认知的相关理论和训练方法,希望能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进一步提高复习质量。  相似文献   

18.
在外语学习中,听力作为一种输入性技能在语言习得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根据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语言的输入是语言习得最基本的条件,因此在外语教学中,要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能力,熟练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听力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在听力理解中运用学习策略有助于提高听力理解能力,其中,原认知策略的运用尤为重要,对元认知策略在英语听力理解中的作用的研究起源于Thompson&Rubin,本文借助心理学有关元认知方面的研究成果探讨了元认知理论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1元认知理论Flavell于20世纪70年代首先提出了元认知(metacogni-tion)概念。所谓元认知是主体对自己的认知活动的认识,元认知以认知过程和结果为对象,以对认知活动的调节和监控为外在表现。元认知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调控,其实质是人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控。元认知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具体表现为对个人学习能力、学习特点、学习方式的认识;对学习任务、学习目标以及制约学习任务完成因素的认识;对学习策略种类以及各个策略特点的认识等。元认知体验是个体伴随着认知活动而产生的认知体验或情感体验,元认知体验的出现与学生在认知活动中的位置、已经取得...  相似文献   

19.
一、元认知的理论、元认知是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F1aveu)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提出来的,它是个体以自身认知活动为对象的认知,是对自己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自我体验、自我调节和自我监控。从本质上来讲,元认知不是一种知识体系,而是一种活动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四个部分:①制订计划。指认知主体为自己制订学习任务。②实行监控。在认知活动过程中,学生依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及时评价,反馈认知活动进行时的各种情况。③检查结果。按照认知计划,在认知活动即将结束时,检查学习效果如何,总结得失。④采取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20.
元认识(mdtacogiton)就是个人对自己的认知加工过程的自我觉察、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元学习则是元认知研究衍生的在学习心理学领域中出现的研究内容。元学习主要研究人是如何“意识”和“控制”自己的学习行为。有意识地培养中专学生的元学力能力是完全可行的,而且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