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校办产业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浙江工大林宝琨一、科研管理与校办产业管理的一体化科技经济一体化的改革思路是高校科研与产业、乃至整个办学过程中面向经济、面向社会、而向市场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也是高校贯彻“经济建设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和“发...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已逐步深入人心。高校校办产业发展较快,有的已逐步形成集团化、国际化经营,走向国际市场;但仍有相当多的校办产业,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高校校办工厂,既受着市场经济的影响,也受着计划管理的控制,生产规模、效益、管理、发展都不尽理想。展望未来,高校校办工厂的管理还需进一步改革、探索,使其  相似文献   

3.
论高等学校校办科技产业的发展趋势东北大学王春清,罗宗岳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和科研体制改革呈现从未有过的好形势。在“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战略方针指导下,我国高等院校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发挥高校科技和人...  相似文献   

4.
一、高校校办产业的特性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高校从传统的教学、科研二元办学结构,进入了教学、科研、产业三元结构的办学模式。这对高校自身的发展和对社会的贡献起了重要的作用。高校的校办产业,有以下主要特性:(1)将高校的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为国家经济建设主战场服务,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2)将高校校办产业的利润补充教育经费的不足;(3)高校校办产业是教学、科研的实践基地,促进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4)高校校办产业是高校与社会增强相互联系的“窗口”,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积极贯彻“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认真落实邓小平同志“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指示精神,充分发挥本院校的科技优势,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进程,大力发展校办科技产业,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科学技术是关键,基础在教育.为实现九十年代的奋斗目标,必须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校办产业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认真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为经济建设服务,促进生产力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校办产业蓬勃发展,它在经济建设和高校改革与发展中的作用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85年中央做出关于科技体制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以后,高校校办产业的发展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许多高校在对原有校办工厂进行技术改造,调整产品结构,使其向科技产业转轨的同时,还出现了一批以技术推广、咨询、培训为内客的技术服务型和知识型产业,使高校校办产业进入了以发展科技产业为主体的新时期.高校校办产业,尤其是科技产业的发展壮大,必然促进科技与经济的进一步结合,它对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一、高校校办产业的地位、作用及存在问题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和我国经济建设的成就已经证明:科学技术是第一主产力.众所周知,高校具有明显的科技、人才、信息等综合优势,是潜在的第一生产力的拥有者,  相似文献   

8.
大力发展校办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是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的必然趋势,是贯彻中央“国家经济建设主要依靠教育和科技进步,科技和教育要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方针的重要途径。校办产业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学校综合体制的深化改革,因此,发展高校校办产业已受到各方面越来越多的关注。我院产业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广大教职员工的大力支持,已成为学校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1.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从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开始近几年来,高校校办产业有了较快发展,大家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高校同社会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校办产业作为学校同社会联系的纽带日趋明显。发展校办产业尤其是科技产业,不仅有利于社会经济建设,也有利于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树立多渠道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新观念,明确发展校办产业的地位、作用及其重要意义,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把发展校办产业做为教育改革,转化科研成果,培养新型合格人才,增强自身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为了贯彻党中央关于“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全国的高等院校在与经济结合的途径上作了有益的探索,各具特色的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应运而生,高科技产业在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得到了新的发展,成为高校参加经济建设的重要渠道。本文就高校面临的形势和矛盾,以及如何发展产业谈几点想法。一、高校面临的形势和矛盾 (一)高校面临着科技进步、人才急需和市场经济发展的挑战。本世纪中叶以来,世界进入了科技革命的新时代,特别是近一、二十年,飞跃发展的科学技术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引起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西方发达国  相似文献   

1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是国家强盛的决定性因素。保持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校办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振兴校办产业,实现校办产业的大发展,也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尤其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高新技术的兴起,我省校办高新技术产业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是时代赋于大中专院校特别是高等院校的新的历史使命。从我省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来看,如何采取措施,加快校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步伐,是当前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问题。一、我省校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与分析我省校办科技产业发展于五十年代末期,当时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方针的指引下,部分高校创办了校办工厂或实验厂,但这些校办工厂的职能主要是为学生提供生产实习和教学试验基地。进入八十年代以后,根据党的“科学技术必须面  相似文献   

13.
正确把握高校产业的发展方向黄炎成八十年代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等方针指导下,在经济、科技、教育体制改革大潮的推动下,我国高校产业蓬勃发展,不少高校在开展技术转让、咨询、培训、服务的同时,着力创...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开辟了新的前景,也为高校校办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高校校办产业持别是高科技产业的兴起与发展。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结果,是高等教育、科学技术自然发展的必然趋势,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十四大以来,我省高校积极转变观念,适应新形势,主动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校办产业的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好势头。到1993年初,我省42所普通高校共有校办产业418家,其中高校技术产业57家;职工总数14 496人,其中科技人员2673人,高级职称372人;拥有固定资产21105元,销售经营收入  相似文献   

15.
试谈高校校办产业的发展环境江苏教育学院蒋云尔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的校办产业得到了蓬勃发展,通过校办产业将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经济建设,同时也推动了高校自身的改革和发展。然而,高校的校办产业不同于社会上的一般性企业,综观高校校办产业的...  相似文献   

16.
高校校办产业发展中若干问题的思考李上福广西大学高校校办产业,在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如何进一步搞好校办产业,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与关注。本文拟就高校校办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作些探讨。一、统一兴办校办产业的思想高校校办产业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企业化管理 集团化发展——东南大学校办产业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5年中央作出关于科技体制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以来,高校校办产业蓬勃发展,尤其是科技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它对高等教育深化改革和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笔者拟结合我校校办产业的集团化改革,谈谈校办产业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具体做法。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和我国经济建设的历程已经证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众所周  相似文献   

18.
上海高校产业跨世纪发展的构想校产管理处“九五”伊始,上海高校产业面临新的要求、,新的挑战和新的发展机遇。在新的起点上,上海高校要认真总结“八五”校办产业的经验,以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支持上海的教育事业和经济建设,再创新的辉煌。一、“八五”期间上...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平度市教育系统校办产业发展很快,不但增强了学校自身的“造血”功能,改善了办学条件,而且进一步深化了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了教育资源配置,推动了全市教育事业和经济的发展。十五大的召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知识经济的兴起,为学校校办产业工作赋予了新的内涵,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当前形势下,校办产业要更快更好地发展,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更新观念,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搞好校办产业的途径和方式,以更加主动的姿态参与全市经济建设。只有这样,校办产业才会永葆生机和活力,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和未来…  相似文献   

20.
周铁农副省长在全省高校校办产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一、进一步提高对发展校办产业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一)发展校办产业是我省经济发展上新台阶的需要,是高等学校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的必然选择。高校直接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有多种形式,从实践的结果看,在目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