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网络化浪潮缔造了虚拟的网络空间,人们在通过网络与外界交往的过程中形成了新型的网络社会,然而,对于网络社会虚拟与现实的讨论在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在网络社会中,虚拟与现实是一对辩证统一的范畴,网络社会的本质属性是形式的虚拟性和本质上的现实性的结合,人在网络社会中的活动也必须遵循这一原则,在现实社会的基础上,创造具有主体性的人格,并积极在虚拟与现实之间寻求平衡。  相似文献   

2.
与现实交往相比,网络技术支持下的虚拟交往降低了交往的成本,交往主体的隐匿化与虚拟性在人的主体性提升、促进社会沟通等方面有积极作用,但也正是基于这种虚拟与隐匿,以及由此扩大的交往自由度,可能导致交往主体的"自我迷失"、在情感上对虚拟世界产生眷恋和过分依赖、虚拟交往的道德淡漠等失范问题。发挥教育合力,可以从融合多种监管方式,有意识控制虚拟交往的时长,加强社会虚拟空间治理;开发社会交往资源,分清虚拟世界与现实生活的差别,解除对虚拟交往中非理性的"虚拟自我"的过度依恋;培养虚拟交往伦理,提升虚拟主体的主体性等方面发挥社会教育的效用。  相似文献   

3.
网络社会的伦理不同于现实社会的伦理,具有自主性、开放性和多元性的特征。一方面,由于网络社会的虚拟性特征,由现实社会的"人—人"变成"人—机—符号—人"的交往方式,从而创造了一个更大的伦理弱化的可能性空间;另一方面,网络社会的文化也深深地影响着网络主体的规范意识、认知方式和行为模式。  相似文献   

4.
网络互动微场域是现实交往空间的延伸和拓展,因其内在的去身体性、去屏障性和去中心性特征,已成为青年开展交往活动的重要场所。青年在网络互动中实现人际关系之拓展、认知视野之开阔以及兴趣圈层之建构的同时,也陷入了技术异化、人格异化和交往异化的困境。对青年网络异化产生的深层原因主要从技术维度、社会维度以及文化维度进行深度解析,继而从虚拟存在与现实存在、虚拟交往与现实交往、虚拟自由与现实自由的二重矛盾中探究消除青年网络互动异化的科学进路。  相似文献   

5.
一、现代社会:一个高度虚拟的网络社会 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虚拟的网络社会,虚拟性是网络社会最为显著的特征. 所谓"虚拟",原本是与"现实"相对立的一个概念.一般来说,虚拟是对现实性的超越,而且这种超越是有等级和层次的.按照由低级到高级的序列,可以将虚拟分成三种不同的形式:(1)对实存事物的虚拟,即对象性虚拟或现实性虚拟;(2)对现实超越性的虚拟,即对可能性或可能性空间的虚拟;(3)对现实背离的虚拟,一种对现实而言是悖论的或荒诞的虚拟,即对现实的不可能的虚拟.[1]  相似文献   

6.
网络虚拟现实技术的实践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计算机技术正在各个方面改变着人类的社会生活方式,虚拟现实技术就是由计算机创造出一个类似于真实的"现实”环境,人们可以在这个"虚拟”的环境中生活、工作及从事其他社会活动,以此形成了新的网络虚拟交往方式和生活实践方式.因此,由计算机(及网络)虚拟现实技术所产生的人类实践方式也出现了许多以往"现实”实践方式所没有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问卷调查所得的客观数据出发,探讨了现实与网络的关系,强调网络虚拟交往病症的根源来自于现实.网络交往虽然与现实交往有区别,并引发新的道德问题,但网络道德与传统道德之间有着许多联系,并反思传统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8.
电脑网络的日益普及,使成千上万的中学生走进了计算机网络构建的虚拟社会。"网络社会"虽为虚拟,但参与这个社会中的人是现实的,信息、知识、技术,甚至情感,都以现实为基础。因此,人们要在这个虚拟社会中生活,就必须有必要的道德规范来约束其网络行为。否则,网络空间所具有的自由性、开放性、虚拟性特点,也会给正处于  相似文献   

9.
"虚拟主体"是指以TCP/IP协议为基础在互联网上虚构、假设的网络行为的实施者.在处理网络争端的过程中,人们提出:虚拟空间中虚拟的"人"能否人格化,从而成为法律"人"?通过对法律人格内涵、标准的分析发现,虽然法律人格在现代社会呈现扩张的趋势,但赋予"虚拟主体"法律人格的设想没有法律上的进路."虚拟主体"是民事主体在网络环境下的身份,它代表了不同的现实主体在网络活动中不同的地位并体现了他们的特定的利益.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类进入信息时代,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容不仅是指现实社会的和谐,还应该包括网络虚拟社会的和谐。因为虚拟社会出现的许多问题正是现实社会问题的折射,如果不加以重视和解决,还会影响现实社会的和谐。可以说,虚拟社会和谐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程度。本文就是专门探讨网络社会的和谐问题,认为,要克服网络虚拟社会的种种无序与失范,构建和谐的虚拟社会,更基本的途径是加强网络精神文明建设,这是由虚拟社会的特殊性决定的。而网络精神文明建设的着力点应该放在网络价值观、网络生活方式、网络道德文明、网民心理健康和人格完善、网络语言文明、网络交往文明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网络虚拟交往中的主体性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社会人的主体性对“物”的依赖,在今天突出表现为对网络的依赖,尤其在网络虚拟交往中人的主体性增强的同时更面临严重的困境。在大学生虚拟交往中,虚拟交往主体的符号化和语言即身份以及大学生主体性由“自我”走进“自失”走向“自觉”,使大学生的主体性面临以下困境:主体性成为“中介”的俘虏;个人与他者交往理性的缺失;个人与自我关系的扭曲。摆脱困境的根本在于大学生主体的自觉即认识自我的自觉、现实交往的自觉和交往理性的自觉,三者是紧密相连的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虚拟的网络社会对现实社会的巨大影响逐步显现,其中"网络暴力"现象对现实社会的冲击尤为强烈.这一现象喧嚣的背后,实有民主、政治、文化等诸多因素掺杂其间,需要积极疏导、有效化解、趋利避害,以保证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都能健康而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13.
网络虚拟社会具有不同于现实社会的特征,并不断面临有别于现实社会管理的新问题和挑战。为了适应网络虚拟社会管理的需要以及针对网络虚拟社会管理中出现的诸如观念薄弱、技术陈旧、法规滞后等一系列不适应性问题,通过增强虚拟社会管理观念、加快网络立法进程以及设计和建构多方参与的网络监管模式等途径实现对网络虚拟社会有效管理,是网络虚拟社会走出管理日益式微乏力的实践理路,也是遏制网络治理性危机、走向网络善治的最佳维度。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观和道德观的形成时期,是人生中的关键期和危险期.这个时期,青少年伦理道德倾向尚未定型,是塑造良好和健全人格的重要时期,特别是我们的盲孩子,更极易受到一些不良信息的误导而步入歧途.我们知道,道德的产生与形成,是由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需要共同约束,而网络的诞生,在现实社会之外又缔造了一个完全没有地域限制的虚拟社会.  相似文献   

15.
一国的虚拟社会治理不仅要具有国家特色而且要兼备世界特征,但怎样获得这两种禀赋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社会选择过程。现实中,虚拟社会治理不仅受制于网络工具逻辑和虚拟行为特性,而且与国际政治生态有关。虚拟社会治理是虚拟实践有序化与合秩序状态的实现过程,其微观形态是网民生活样态的范式化、宏观形态是网络合作关系的模式化、历史形态是自由与秩序的网络均衡。由于国家干预和政府管理遭遇了"合法性危机",因此网络规制的正当性应是分析虚拟社会治理问题的始端。与此相联系,其核心议题包括虚拟社会治理的边界划分、权力结构以及国家民族特色等。  相似文献   

16.
一、现代社会:一个高度虚拟的网络社会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虚拟的网络社会,虚拟性是网络社会最为显著的特征。所谓“虚拟”,原本是与“现实”相对立的一个概念。一般来说,虚拟是对现实性  相似文献   

17.
网络主体身份和角色的确立不是根据其在现实社会的身份和角色,而是根据其在虚拟空间中所表达的话语.网络交往的双重人格是网络人格的虚拟化,其实质是现实角色与虚拟角色的扮演冲突.这种冲突能够导致自我认知、性格、个人思维与人际关系的不同异化,为此需要从心理、认知、行为、人际关系四个层面来调和网络行为主体双重人格的冲突.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某研究生班级为研究对象,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强情感支持和弱情感支持两个方面对学生在现实社会与虚拟社会中的人际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当前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呈现了一些新的特征;虚拟社会的人际关系是现实社会人际关系的延伸;同时,强情感关系与弱情感关系之间亦具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随着网络的普及,虚拟交往已成为大学生上网的最主要内容,但其对象的虚拟性和复杂性给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带来一系列的挑战。通过探讨大学生虚拟交往对现实交往中的人际信任、情感平衡的影响,以期能全面分析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状况,改善大学生的人际关系。调查研究发现:(1)在人际信任度上,女生在现实交往和虚拟交往两个维度上的得分均普遍高于男生;(2)不同年级大学生在虚拟交往和现实交往两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随着年级的升高,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度逐渐升高;(3)大一学生情感平衡得分最高,随年级的升高呈递减的趋势;(4)大学生网络人际信任与现实人际信任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回归分析表明,网络人际信任对现实人际信任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0.
网络交往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小元 《教育探索》2009,(3):103-105
网络交往作为一种新型的交往方式,对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角色能力等方面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也阻碍了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的发展.利用网络交往促进大学生社会化的对策是,要将学校引导和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将网络交往与现实交往相统一、将网络伦理与现实社会道德规范相结合、将网络文化与校园文化相结合、将智力教育与心理教育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