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有一个梦     
我有一个梦,一个简单的梦———当一个农民。人们也许会惊讶万分地说:“当农民有什么好的?整天在田地里忙,还要穷得叮当响,多难受啊!”是的,农民是“忙”!但我还是要实实在在地告诉您———我亲爱的朋友,我还是想要当农民!当农民当然十分辛苦,但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换来了金黄稻谷堆满仓,换来了天下人碗里的粮,这不是很值得骄傲吗?是的,农民是“穷”!但我还是要实实在在地告诉您———我亲爱的朋友,我还是想要当农民!因为我向往的是平静、安宁、安贫乐道的生活方式,不喜欢世俗的追名逐利。我用的是干净的钱。我享受的是清静的田园生活。我认为,…  相似文献   

2.
感受农民     
美术课上,一个特殊的机会,我扮演了一个特殊的角色———农民。课堂内容是人物素描,需要找一位面貌酷似农民的人来装扮。老师在扫视着我们,看谁合适当这个模特。开始,我若无其事,因为我觉得一定不会挑选我。但是,出乎我的意料,老师所选的人正是我。当着众多同学的面,我在教室里站了多半节课的时间。同学们都在展开纸用心地作画,而我却在不好意思的思考一些问题:农民,多么熟悉而又陌生的字眼呀,很多人在需要他们的时候却又不经意地疏远了他们。在一些人的意识里(包括我在内),觉得农民“不讲卫生,文化浅薄,不懂得文明”,觉得他们“太土气”、…  相似文献   

3.
观摩了一节班会,心里颇为沉重。班会的主题是“我的理想是……”孩子们争先恐后。有的想当科学家,有的要当大作家、董事长、市长……气氛可谓热烈,可不知为什么,始终无法调动我的兴趣。“老师,我长大了要当一名农民!”一个孩子的大胆回答仿佛让我找到了心中所期翼的东西。可接下来的却让我一下子又跌入了低谷——他的回答招来了其他孩子嘲讽般的笑声。问及原因,孩子们的回答竟然那般轻描淡写:“谁还当农民呀?太苦太累,还被人瞧不起!”我不禁哑然,沉痛地感觉到:“平凡意识”已经在逐渐淡出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和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4.
家长的职业     
爷爷对小强说:“小明、小华、小.勇的爸爸中,一个是教师。一个是工人,一个是农民。又知:小明的爸爸不是工人,小华的爸爸不是农民。三人的爸爸在一起时,小明和小华的爸爸都认真地听一位当教师的爸爸介绍家庭教育经验。请告诉我,他们三人的爸爸各是干什么的。”  相似文献   

5.
感恩母亲     
《新作文》2006,(4)
在我心目中母亲永远是伟大的,也是我最先应该感激的人。什么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东西呢?是辛勤的农民朴实的耕种吗?是大自然对人类无私的奉献吗?是上帝的智慧创造了世间万物吗?不,世界上最伟大的东西不是独立着的朴实、奉献或创造,而是由它们合并而成的一种爱——母爱。母爱是朴实的,简单而又平凡。当母亲为我准备早餐时,当母亲教导我怎样做人和学习时,我感受到了母亲的朴实。母亲奉献的,美丽而又无私。当母亲抱着年幼生病的我跌跌撞撞地去医院看病时,当母亲熬夜在病床前照顾我时,我感受到了母爱的奉献。母爱是创造的,艰难而又喜悦。我们每…  相似文献   

6.
讲台情     
走上讲台已有十多个春秋。十多年来,我一个又一个学校地辗转,一年又一年地重复着以学生为伴的生活;一次又一次分享着学生进步的喜悦,也一次又一次咀嚼着学生淘气的苦恼。在这喜悦与苦恼的体验中,一天比一天更坚定的,是我对学生、对讲台那一片难以割舍的爱,难以离弃的情。我出生在父母都是农民的家庭。在我很小的时候,父亲就一遍又一遍地告诉我:我的爷爷和曾祖都是教私塾的,还有一个叔叔也是教书的。每当这时,父亲就有一种喜形于色的自豪感,好像教书是一门了不起的职业。在父亲的影响下,我幼小的心灵里,对当老师有一种朦胧的喜爱。1982年,我初中毕业,毫不犹豫地报考了师范。三年的中师生活,我如饥似渴地寻找着当一位好老师的秘诀,但直到毕业实习,也没有找到完整的答案,倒是那两个多月的实习,使我第一次产生了对学生、对讲台的无限依恋。  相似文献   

7.
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是让我做绿叶的事业吧!她总是谦逊地专心地■)荫的。——泰戈尔在这如花似锦的青春岁月里,我们在梦中用鲜花为自己编织了一个个理想的花环。可当我处在人生的转折点时,我却一遍又一遍地听到:’当教师苦,当小学教师更苦!’咀嚼这些令人寻思的话题,渐渐地,我明白了:‘工人忙,流的是汗,农民累,淌的是汗;教师苦,呕出的是血——心血啊!’  相似文献   

8.
假如我是风     
假如我是风,我会带给人们好运。当我看见宁夏土地干旱、庄稼枯萎、人们正为吃水发愁时,我就使出吃奶的劲儿,拼命地吹,把云彩凑齐,让风起云涌,天空中下起瓢泼大雨。农民们在雨中欢呼雀跃,庄稼也挺直了腰杆。当我路经麦田,看见农民伯伯挥汗如雨时,我就会轻轻地吹。虽然风很微弱,但我给农民伯伯们带来了丝丝的凉爽。我心满意足地悄悄离开了。  相似文献   

9.
驻村手记     
苏卫 《广东教育》2007,(2):68-68
我回来了,自繁华、喧嚣的省城来到南海之滨,来到海山村,一条靠近我粤西故乡的村。我又回到了乡村,回到农民当  相似文献   

10.
春韵     
春天的景色是我的至爱。早在严冬之时,我常常在梦中邂逅那柳絮飘散、莺飞草长的江南之春。当银装素裹的树木又艰难地展露出一丝新绿,当封冻已久的小河又顽强地推动着坚寒的碎冰,我便不由自主地欣喜“:春啊,你来了。”最美莫过于郊外踏青了。撑起一把伞,踏上一条小径,在烟雨氵蒙  相似文献   

11.
妈妈说,山的那边是海。于是我怀着一种对隐秘的向往,爬上了那座山,却几乎绝望着回来。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妈妈说的那片海呢?为了寻找那片海,我爬上了一座又一座山。失败一次又一次地向我袭来,我只好一次又一次地鼓起勇气。我的心灵渐渐被润湿,我依稀听到了大海的呼唤。终于有一天,当我再次爬上山顶时,  相似文献   

12.
我的爸爸是个普通的农民,他36岁了,圆圆的脸上早已有几条深深的皱纹,经常沾着些泥巴的头发早早地添上了几根银发,显得很苍老。记得我5岁时,妈妈因嫌爸爸太穷,跟别的男人跑了,从此,爸爸便又当爸又当妈。有一次,老师叫我们交5元钱买书,我回到家里正要开口向爸爸要钱,看见他在编篮子,手上打出了一颗颗的血泡。这一切都是为了供我读书呀!想到这里我又把到嘴边的话咽了下去。那天晚上,我怎么也睡不着。我想到爸爸要顶着六月的火辣辣的太阳干农活,还要编篮子拿出去卖,他起早贪黑,挣钱养我,真不容易,想着这些,我心里很难受。第二天,老师又催我交钱…  相似文献   

13.
“哦,太好啦!我成了小辅导员啦!”当大队辅导员把小辅导员证拄在我的胸前时,我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我心中暗想:当小辅导员是一份荣誉也是一份责任,这份工作承载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信任与期盼,我一定要当好小辅导员!其实,对于这份陌生而又让我向往的工作,我内心的感受复杂极了,既担心又兴奋,既紧张又激动。  相似文献   

14.
本学期初,学校领导安排我去当一名特岗教师。想到农村学校条件落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我犹豫了。当看到市教育局针对特岗教师出台的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时,我心动了。当特岗教师的两三个月里,我经历了许多事情,点点滴滴,一次又一次地让我深思:有许多事情让我感动,大大小小,一次又一次地震撼着我。  相似文献   

15.
当我老了     
当我老了,不再是原来的我。请理解我,对我有一点儿耐心。当我把菜汤洒到自己衣服上时,当我忘记怎样系鞋带时,请想一想当初我是如何手把手地教你。当我一遍又一遍地重复你早已听腻的话语,请耐心地听我说,不要打断我。你小时候,我不得不重复那个讲过千百遍的故事,直到你入梦。  相似文献   

16.
妈妈常说:“没当妈,盼当妈,可当了妈后,又不想当妈。”一次,妈妈对我又说起了这句话,我顺势来了一句:。当妈妈又有什么不好!你要是不介意,明天我当‘妈’,你当我的‘女儿’怎么样?”没想到妈妈竞爽快地举起了双手。  相似文献   

17.
我的父亲是个农民,但是他不甘做那种地地道道的传统式的农民。于是一件件令村里人不敢想的事发生在父亲的身上。结果却如村里人所害怕的那样,一个个致富梦一次又一次地在父亲身上破灭。在我的记忆中,父亲是由于我的出生失业的,母亲也是因我而病倒的。我是家里一切灾难的祸根,却又是家中五个孩子中  相似文献   

18.
中共河南省周口地委书记张文韵同志十分重视农民教育工作。前不久,他到商水县黄寨乡刘井村检查工作。当他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这个村在解放初期就办起来的农民业余学校又恢复办学,广大农民学文化学科学的热情十分高涨时,很高兴。兴致勃勃地登上讲台,亲自给扫盲学员讲课。张书记讲的是扫盲课本中《扫邪气,树新风》一课。他先教学员一遍又一遍地学生字,浅显易懂地解释生词,又领着朗读课文。这一课由于张书记讲得生动形象,十个生字,全班学员很快就掌握了。当张文韵同志了解到这些学员大都是因为家中劳力少,弟妹多而成为文盲、半文盲时,语重心长地  相似文献   

19.
在即将进行毕业分配的时候,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向党请战,坚决要求毕业后重返我曾经接受过再教育的农村去,当一名新型农民,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自己的一切。 我家住在一个城镇上。中学毕业后,我响应了毛主席的伟大号召,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后来,贫下中农推荐我进了工厂;一九七二年,工人又送我进了大学。我之所以选择大学毕业当农民的道路,是在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指示鼓舞下向朝农学员的革命精神学习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我是一棵树     
<正>我是一棵树,一棵松树。当我还是粒小种子的时候,一个年轻的农民把我买了回去,他把我种在他们家的后院。他没有规律地给我浇水,而且,每次浇的多少也不一样。我知道,他是为了让我学会自己在土里寻找水源,让我的根牢牢地抓住泥土。我庆幸自己有一个这么好的主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