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世纪之交,面对"入世"、"减负"等冲击波,我国图书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已进入短兵相接的"白热化"阶段,图书竞争更多地表现为图书营销策略的竞争,越来越多的出版社从编辑本位转向读者本位、市场本位,加大营销的策划含量,在营销创意中巧妙地利用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整合出版资源,使出版资源在更高的营销层面和更广阔的时空中得到更优化的配置,提高图书出版的投入和产出的比值,让有限的出版资源在"魔方"般的重组中"裂变"出更多的"市场宠儿",取得出版效益的最大化.新时期图书营销大趋势表现在以下十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计算机图书市场的竞争已呈硝烟弥漫的状态,很多专业出版社都在感慨这一领域越来越难做,市场越来越小,产品越来越多.美国亚马逊的畅销排行榜,每天都有无数出版社的编辑盯着,大家都希望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值得引进的畅销图书.可是这又何尝容易,很多权威知名作者写的书在还没出版之前版权就已经销售出去了,那么对于广大专业出版社来说,又该如何在茫茫书海之中去找到蓝海呢.出版行业的蓝海战略,更多的是创新战略与细分市场战略的结合体,如果再具体到图书策划层面,笔者认为是以创新的思想贯彻产品策划及营销,使策划出版的图书能够在细分市场中占据领先的位置.  相似文献   

3.
杜娟 《出版广角》2016,(2):66-68
社会化媒体时代,图书社群营销悄然怒放。社会化思维引发营销传播方式的变革,大数据技术成为营销的引擎,多元化的内容引爆营销服务平台。以思维、技术、内容三位一体为核心的图书社群营销正在勾勒新的图书营销生态与价值。  相似文献   

4.
葛洪波 《新闻界》2012,(1):21-23
媒体的发展催生了新的营销传播模式,以社会化媒体为主导的新的营销平台逐渐建立,并向综合化方向发展。本文分析了"三屏联动"的社会化媒体营销传播模式的特点和作用,探讨了新的营销传播模式下的一些应对措施,尝试为"三屏联动"在社会化媒体应用方面提出可参考的意见。  相似文献   

5.
社会化媒体时代带来读者消费行为模式的转变,AISAS模式逐渐取代AIDMA模式成为主流的消费行为模式。基于实例研究,本文提出了专业图书的出版人因应变革需要更新出版理念,采取有效的营销措施。  相似文献   

6.
黄检文 《出版广角》2016,(22):61-62
近年来,女性阅读市场日益成为各大出版企业关注的重点.在女性图书市场蓬勃发展的同时,跟风出版、内容缺乏深度和出版媒介单一等问题也随之而来.微信作为人们使用频率最高的社交媒体之一,其公众号内容推送的精准性,用户对公众号的依赖性等,使得微信公众号在女性图书出版营销市场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文章以当下热门的图书出版公众号为例,并结合女性阅读的行为特征、微信公众号的社会化分销特点等,与出版同人探讨微信公众号在女性图书出版营销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与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品牌既是出版社产品和服务的特有标志,在某种程度上又是一种标准和承诺。在图书市场中,如何创造与对手的差异是图书营销中的一大焦点。因此,专业出版社品牌只要定位明确,出版真正为自己细分市场读者所欢迎的图书产品.定能在市场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相似文献   

8.
齐心 《出版广角》2012,(8):64-65
动漫产业已成为我国重点扶持的领域。少儿动漫图书的出版作为我国动漫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迈入更为科学、系统的发展阶段。以营销管理理念为指导,从市场细分入手,将营销组合策略融入少儿动漫图书出版的各个环节,对推动动漫出版的发展及健全动漫市场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由于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社会化媒体营销开始被各行各业重视和应用,在循环经济越来越受到资本和市场青睐的背景下,多家二手图书电商平台迅速崛起,其中,“多抓鱼”结合品牌特性进行的社会化媒体营销成功吸引了大批年轻用户,不仅扩大了品牌规模,还改变了大众对二手图书的旧有观念。本文根据营销SICAS模型,分析以“多抓鱼”为代表的二手图书电商如何在各个阶段展开行之有效的营销策略及不足之处,以促进文化产业电商品牌与用户的良性互动,提高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钱方针  陈鑫 《出版广角》2016,(21):13-15
学术图书如何进行专业营销一直是学术出版的难点.文章通过对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大飞机出版工程"丛书、"复合材料手册"丛书和"光物理前沿系列"丛书等优势学术图书营销实践的分析,探索学术图书的特点、营销的必要性、营销的特点以及营销渠道,讨论目前国内学术图书专业营销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1.
社交出版是以用户为核心,强调用户之间的分享、互动、传播和社交的全新阅读模式.与传统出版相比,社交出版具有去组织化、网络化、数字化、社会化、平等性、互动性等特点,可实现社会化写作、社会化讨论和社会化营销等功能.通过图书内容的社会化生产、社会化传播、社会化营销,社交出版推动了传统出版业的创新,是图书出版业的新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2.
"圈子营销"理念是最近在营销界比较流行的新思想.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解密圈子与圈子营销》一书对"圈子营销"进行了详细解读.读罢此书,笔者深深觉得"圈子营销"理念非常适合专业图书的营销.虽然书中案例并未提及专业图书的营销,但其营销理念对于解决目前专业图书营销中面临的现实问题的确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本文就尝试探讨一下如何将圈子营销理念引入专业图书营销.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的发展促使出版业进入融媒体时代,新技术的发展为传统图书营销提供了新渠道、新方法.文章就融合出版时代的图书营销模式进行研究,指出跨界转型是图书营销的发展趋势,直播带货、视频传播和有声书已成为传统图书营销跨界转型的重要渠道,有助于提升图书营销效果,增强传统图书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笔者所在出版社已经出版的畅销法律专业图书为例,来分析在新媒体时代如何为优质的专业图书选择合适的营销路径,使优质图书能被更多的读者看到,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品牌。  相似文献   

15.
一、图书营销组合策略的理论含义出版物作为特殊商品,其生产与流通、市场建设与经营管理以及营销策略必然成为出版发行者长期认真研究和解决的课题。改革开放以来,出版物的生产、流通、销售等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且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使出版业逐步产业化。新的观念、新的组织、新的结构、新的系统正在建立、形成和发展,新的市场意识和经营理念正被引入原有的出版发行管理特别是图书营销活动中。图书营销是书业企业的一项基本活动,其以市场为中心,以有效满足广大读者对图书商品的需求为宗旨,内容非常丰富。具体地讲,图书营销主要有以下内容:图书营销原理、图书营销环境、市场需求及读者分析、图书市场调研、市场预测、图书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图书产品策略、图书价格策略、图书分销渠道策略、图书促销策略、营销计划与控制、国际市场营销等。其中的图书营销策略集中表现为图书营销组合策略。营销界著名的营销组合“4Ps”策略最初是由美国的麦卡锡教授于1975年提出的,这一组合策略由产品策略、价格策略、分销渠道策略、促销策略组成。由于这四种营销策略的英文字头都是P,即产品(product)、价格(price)、分销(place)、促销(promotion),因此,营...  相似文献   

16.
社交媒体时代传统出版业发生大变革,用户变得至关重要,本文对社交媒体用户数据进行了划分并分析用户数据的价值,提出了出版机构整合社交媒体数据的四条渠道.文章指出传统出版利用社交媒体用户数据的几条路径和技巧:利用社交平台数据,辅助图书选题策划;细分个性用户数据,开展图书精准营销;跟踪用户反馈数据,延长图书IP价值链;进行深度数据挖掘,拓展蓝海内容产品;整合平台用户数据,构建知识内容服务.  相似文献   

17.
毛菁华 《出版科学》2007,15(2):76-79
图书库存量持续上升和读者"买书难"现象并存,反映了出版社在图书营销中没有形成有效的区隔,主要表现为:产品低水平重复生产过剩,促销手段模式化,营销传播缺乏针对性和创新性.因此,出版社在营销中应注重以对市场的细分构建读者区隔,以对市场专长的清晰界定构建产品区隔,以策略性的传达构建营销传播区隔.  相似文献   

18.
走进书店,能看到各种翻译名著琳琅满目.除了老牌文学翻译出版社人民文学、译林、上海译文的名著系列,一些并不专业从事文学翻译类图书出版的出版社和书商也纷纷出版动辄上百种的世界名著,抱着站稳脚跟,长期竞争,或捞一票就走人的心态,加入了这个细分市场的角逐.然而,在名目繁杂的名著中,总有几个品种,依靠扎实的内容和高超的营销技巧,经过了市场检验,为读者广泛接受."译林名著精选"就是这样一套图书.  相似文献   

19.
伍静 《出版广角》2015,(17):142-143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微博成为重要的社会化媒体之一,并且拥有巨大的用户群体与良好的发展势头,因此,微博具有极大的营销价值。微博的快速发展为出版行业的图书营销搭建了全新的平台。当前,国内各大出版社努力赶上“微时代”的脚步,运用多种形式在微博平台上开展图书营销,并取得较好的效果。基于此,本文对出版社微博营销的意义与现状进行概述,并提出相应的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20.
龙启 《声屏世界》2015,(1):61-63
当媒体也在去中心化,细分自己的目标人群的时候,企业就得面临消费者碎片化、渠道碎片化、传播碎片化带来的营销难题。如今的市场正在前所未有地碎片化,"细分"提供给消费者更多的选择,但过度的细分也让企业的营销变得越来越艰难,这已不再是用广告砸就出效果的事,有钱,也不能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