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数据的出现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新闻报道在大数据的背景下不单要对新闻内容的由来、传播方式进行整合,对网络新闻编辑的创新思维和优化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紧跟行业发展的步伐,网络新闻编辑需要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素质,主要策略有提升网络新闻编辑能力,增强编辑创新水平、视角多元化,优化新闻电子宣传内容以及全面发展,丰富新闻电子表达形式。网络新闻编辑面对新形势新要求,要从自身出发,由点及面地提升行业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2.
张捧  陈淼 《编辑学刊》2021,(6):30-34
后真相语境下,受众往往从情感出发,对所关注的新闻进行情感宣泄和表达.由于新媒体的话语赋权给了受众更为自由的发言权和传播权,新闻生产与传播方式朝着多元化方向转变,网络新闻编辑审核新闻信息缺乏甄别和多维分析意识等原因,导致了模糊性新闻、拼凑性新闻、煽惰性新闻等异化现象层出不穷.网络新闻编辑防范新闻异化需要强化意识,坚守新闻真实原则,提高媒介素养,转换自身角色,关注受众情感,做好引导工作,提升把关能力.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推动了网络新闻行业的发展,使网络新闻在新闻传播方式、节目制作等方面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提升了网络新闻信息传播的时效性,拓展了网络新闻信息传播的方式。本文就"互联网+"时代下,如何做好网络新闻编辑工作,有效提升网络新闻的编辑能力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4.
大数据背景下,以"今日头条"为代表的搜索、推荐类新闻客户端凭借技术优势成为业界焦点.回顾国内网络新闻发展历程,从编辑核心时代到"搜索引擎+人工编辑"时代,再到机器彻底取代编辑时代的到来,每一个阶段的变化无不是互联网技术、社会大环境和用户需求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编辑或许面临着其职业生涯最为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5.
本文是在媒介融合的传播语境下,以新浪网“日本大地震”网络新闻专题为个案,通过内容分析法,从网页策划设计、新闻内容发布、特色栏目运用、直播互动模式的创新等角度出发,研究网络新闻专题对突发事件的报道方式。文章结合个案的缺点和不足,提出了优化网页设计、加强编辑把关、规范微博转发三个提升网络新闻专题报道方式的策略,以提升网络新闻专题的整体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6.
郑一强 《中国编辑》2014,(2):60-62,90
网络新闻编辑在互联网新闻的采集、编发和推送给受众群的整个链条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互联网新闻行业里守住"七条底线",首先应该从网络新闻编辑做起。网络新闻编辑应该在选择新闻来源、编辑制作新闻标题、做好新闻的推荐等三个重要环节守住"七条底线"。  相似文献   

7.
基于互联网新闻特点和新闻编辑业务的要求,网络新闻编辑在工作中,需要具备大历史观、大社会观、大时空观、受众意识四大的编辑思想,来开展日常新闻编辑工作,这对网络新闻编辑的责任意识、把关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媒介融合发展成为常态的新闻生产环境下,新闻的制作、传播和呈现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新闻编辑应当顺应媒介环境的变化,掌握融媒体新闻制作的专业技能,实现转型升级.本文首先介绍了融媒体时代新闻编辑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接着论述融媒体时代新闻编辑优化转型的重要性,最后探讨了融媒体时代新闻编辑优化转型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9.
面对媒介融合这一报道模式下纷繁复杂的新闻原材料,编辑主观能动性的加强则意味着编辑在对新闻事实的解释上更容易出现偏差.基于此,本论文从编辑工作本身必然存在解释上的偏差风险、媒介融合加剧编辑解释上的偏差风险的具体体现以及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三个方面对这一论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吕红英 《新闻世界》2011,(9):117-118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媒体的影响力与日俱增。这使得网络新闻编辑的工作受到了人们的关注,而有关网络新闻编辑所产生的问题也日益突显。本文在对网络新闻编辑与传统媒体新闻编辑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网络新闻编辑角色的多元性、整合性以及交互性等三个方面,对网络新闻编辑的角色特性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以期对提高网络新闻编辑的工作质量和水平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新闻工作中,新闻编辑是新闻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当前,在媒介整合和媒介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新闻编辑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对新闻编辑所具备的素质进行了梳理,从职业道德素质、专业技能素质以及创新素质三个方面对新闻编辑的素质提升进行了策略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互联网应用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以手机为主的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得网络信息与绝大多数人都息息相关。与传统的纸质新闻媒体相比,网络新闻的传播渠道更广阔,传播方式更便捷。但网络新闻也存在诸多的弊端,有着明显的缺陷。通过对传统新闻编辑与网络新闻编辑的比较,有助于对当代新闻编辑工作有一个更为深入和理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杨妍 《新闻世界》2011,(10):119-120
网络新闻中泛滥的网络热词以及随波逐流的审美趋势、粘贴新闻的盛行、网络新闻紧密跟随受众的反应倾向都是网络新闻中的从众现象,这些现象体现出网络新闻编辑具有从众心理。广泛的信息性社会影响以及大众媒介环境的催化性是这种心理产生的主要原因。该心理会造成的效应有:新闻语言词汇的准确性下降及单一化倾向、社会偏见、新闻娱乐化、新闻缺乏深度等。  相似文献   

14.
网络新闻可信度关乎网络出版产品质量和信誉,关乎网络公信力。网络编辑应将保证并提升网络新闻的可信度作为工作重心。具体可从可信度评判主体及概念维度两方面着手,准确把握社会转型期网络分众的不同认知心理,通过注明消息来源、力求公正无偏、杜绝虚假不良新闻、在深度上下工夫、坚持媒介操守、加强版面设计等途径来提高新闻可信度。  相似文献   

15.
数字化变革与中观层面新闻编辑理论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媒的数字化变革带来了新闻业新的运作模式,编辑工作的工具、工作对象、工作方式,编辑人员的角色职能、人员分层、技能要求都发生了变化,信息传播规律、媒介特点、编辑思想等有了新内容.这些变化,使中观层面新闻编辑理论的研究价值得以凸显,目前其研究可从5个方面展开:新闻生产与编辑工具、介质特点与新闻呈现、媒介产品的依存与转换、信息增值与媒介产品开发、媒介的生产组织单元.  相似文献   

16.
媒介融合是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放松规制的语境下,不同传媒产业通过并购、重组和整合,达到内容、渠道、组织和终端融合,实现数字化、互动化、集约化的融合新闻生产的过程。在不同的语境中,媒介融合具有多维内涵。媒介融合需要再造编辑流程和组织架构,创新新闻生产的流程,建构融合新闻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17.
常昕 《编辑之友》2018,(2):87-90
网络新闻聚合平台既要满足用户激增的信息量需求,又要在内容上体现原创价值,这需要网络新闻编辑打破传统编辑理念格局并进行策略调整.以赫芬顿邮报为代表的增量原创内容和以澎湃新闻为代表的增加聚合敞口,是当前新闻聚合平台在处理内容来源时的两种典型.前者在编辑技术上采取的嵌入式超链接是提高新闻利用效率的有效做法,但这种技术手段的应用需要编辑人员具备更成熟的资源盘活意识.后者扩充新闻来源能够有效扩容,但也需要编辑人员具备更明晰的把关意识.  相似文献   

18.
常江 《编辑之友》2018,(2):80-86
新闻聚合服务的崛起和主流化对传统及数字新闻编辑行业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新闻编辑日常实践、新闻编辑角色定位,以及新闻编辑与新闻行业的关系三个维度上.文章基于在瑞士一家本地新闻网站展开的田野调查,结合通过互联网检索获得的相关行业自述文本,尝试对上述影响做出清晰而准确的剖析.在“联接为王”及其他与之类似的话语的支配下,数字新闻行业开始全面重视编辑业务在聚合时代扮演的重要角色;一种新的、基于数字化平台和聚合逻辑的专业主义新闻编辑理念和新闻编辑身份认同也在逐渐形成;而编辑群体是否能够顺利完成从“内容生产者”到“内容策略设计者”的角色转型,将是决定整个行业生态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王炜 《今传媒》2015,(2):65-66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整个社会的信息系统带来翻天覆地的巨变,新的工具及实践彻底颠覆了传统新闻生产模式。网民群体参与新闻生产的过程,使网络新闻生产呈现出一系列新特征。本文尝试借用"媒体奇观"理论对网络新闻生产过程进行梳理、分析与解释,认为这种新闻生产方式的变革是对"媒体奇观"的再造。最后,文章分析了网络新闻生产背后的社会心理、场域规训和媒介素养等三大影响因素并提出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20.
网络新闻专题的发展折射出网络新闻编辑观的演变。这与网站新闻发展模式的探求相吻合,体现了中国网络媒体从“文摘”模式向“原创”模式的转变。作为四大门户网站,网易和搜狐的专题很好的体现了网站的编辑观,而这种编辑观又反映并影响网络新闻专题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