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俊卿 《今传媒》2016,(6):40-42
现阶段我国的阅读时间呈现出碎片化的特点。此时有声读物的出现缓解了这一问题,帮助人们在碎片化的时间中可以有效地利用听书这一新兴的方式来达到阅读目的。就目前而言,我国有声读物发展尚未成熟,很多问题有待解决。本文通过对现阶段有声读物的发展状况以及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作出分析,期待在未来的发展中,有声读物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为读者提供更优质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孙宇 《出版参考》2018,(6):43-44,68
听书正成为越来越流行的阅读方式,出版机构将纸质图书内容做有声阅读二次开发已不再新鲜,用来分发资源的各类平台也已不胜枚举.从国外市场成功先例,到政府支持,国内听书市场看似一片大好,实际仍然机遇与挑战并存.本文分析了国内听书市场的现状及普遍存在的问题,给出解决方案,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孙诺 《传媒》2015,(15):52-53
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数字有声读物在移动终端渠道拥有了良好的传播基础,而4G技术的成熟则为高质量的数字有声读物的传播提供了渠道.无线网络传输速度越来越快,移动终端越来越智能化,数字有声读物作为一种对纸质书阅读和电子书阅读的补充形式,成为必不可少的、被越来越多用户所接受的阅读方式.移动流媒体技术使得数字有声读物的传输更加快捷,未来数字有声读物将会更加贴近人们生活,符合人类新型的阅读需求.  相似文献   

4.
现今,用耳朵"听书"这种阅读方式,已被越来越多的家庭认可。我国儿童"听书"产业的发展与国外相比,虽未形成完善的市场体系,但前景广阔。数字化出版背景下,发掘儿童电子听书终端资源潜力,提高编辑制作水平,拓展多样化销售市场,有利于儿童有声读物走向成熟,从而成为具有无限潜力的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5.
张虎 《出版参考》2021,(7):40-42,60
在出版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中,打遣基于移动端的有声阅读平台成为一种选择.那么,对于出版企业来说,该如何打遣并运营一个有竞争力的有声阅读平台呢?本文以山东教育出版社打造的有声阅读平台"小荷听书"为例,对其如何通过战略聚焦、落实用户思维与构建增长模式来实现平台的顺利运营进行分析,以期为其他出版企业打造有声阅读平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有声读物的蓬勃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国民阅读已开始迈入有声阅读时代,给以提供视觉阅读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图书馆带来了挑战和机遇。分析有声阅读的衍变历程、网络环境下有声阅读的特点,明晰有声阅读在图书馆阅读推广中的作用及定位,探寻图书馆利用有声阅读创新阅读推广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数字有声读物在移动终端的传播得到了良好条件。而3G技术的成熟则为高质量的数字有声读物的传播提供了渠道。随着无线网络传输速度越来越快,移动终端越来越智能化,数字有声读物作为一种对纸质书阅读和电子书阅读的补充形式,成为必不可少的、被越来越多受众所接受的阅读方式。移动流媒体技术使得数字有声读物的传输更加快捷,未来数字有声读物将会更加贴近人们生活,符合人们新型的阅读需求。  相似文献   

8.
近日,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与江苏常州经济开发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而随着当当科文(常州)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完成注册,标志着当当数字出版华东总部也正式落户常州. 2010年,当当网开始布局数字阅读领域,并在2011年初成立了数字业务事业部.经过5年多的探索,当当数字阅读形成了以数字内容和IP版权为核心,PC、手机客户端和电子阅读器三大平台协同发展的新格局."目前,当当数字阅读拥有当当读书、当读小说、悦耳听书、宝宝天天听和翻片儿等5款客户端软件,总用户数超过4000万,月活跃用户数达800万,欲在3年内占领国内正版数字阅读市场60%的份额."当当网首席执行官李国庆说.  相似文献   

9.
张岩 《编辑之友》2016,(6):23-27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在新的阅读主体、新的接受心理、新的价值评价体系上重新促发了对有声读物的阅读需求,“伴随型”阅读日益成为新的消费需求和阅读模式,数字时代的有声读物整装重生,而自助出版在实现对资源优化配置的思路下重构了有声读物出版产业形态.对于数字有声读物自助出版平台的分析和数字媒介视域下主体功能特征的研讨,能够进一步丰富对我国有声读物市场的产业形态的理论认知和实践设计,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我国有声读物的市场空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声读物是指"其中包含不低于51%的文字内容,复制和包装成盒式磁带、高密度光盘或者单纯数字文件等形式进行销售的任何录音产品"(美国有声读物协会对有声读物的定义).它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经过40年的发展,美国已经形成了成熟的有声读物出版市场,有声读物成为其出版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每年有声读物在美国有25亿美元的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11.
张颖 《出版广角》2013,(18):36-39
在这场流动的盛宴中,我们期望的已不仅仅是能有效引进经典童书的版权,我们更期望国内的原创童书市场能够在世界童书的大范畴内有效蔓延并深入人心。当数字阅读开始慢慢取代传统阅读,当儿童读物开始渐渐混淆成人读物,甚至当彩色完胜黑白,有声读物赶超无声读物之时,我们心目中曾经最为纯净的经典童书该如何维系?又当五花八门,形色各异的大批量童书——版权  相似文献   

12.
文章基于UTAUT2模型与感知互动理论构建研究模型,对听书平台的大学生用户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法分析影响大学生选择听书平台意愿的因素,进而对听书平台提出了加强娱乐性与互动性建设、完善内容资源、合理定价、创新听书实现方式的建议,同时对图书馆发展有声阅读推广提出了打造自有听书平台、丰富自身听书资源、积极开展三方合作的建议,以期为听书平台和图书馆有声阅读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以自媒体为代表的互联网技术影响下,图书馆文献形式逐渐呈现出动态、多元特征,有声读物的出现大大突破了传统文本阅读对视觉的依赖,满足了更多潜在群体的学习需求,促进了阅读形式的泛在化.对当前有声读物市场发展状况进行比较,分析有声读物资源建设对促进全民阅读起到的推动作用.从图书馆主体层面提出强化有声读物资源自主建设,加强线上、线下整合力度,利用社交化网络社区推动图书馆资源结构和服务方式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国有声读物市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有声读物,也叫“听书”,英文是“Spoken words”或“audio—books”,指包含文字朗诵作品的录音产品。美国有声读物协会对有声读物的定义是:“其中包含不低于51%的文字内容,复制和包装成盒式磁带、高密度光盘或者单纯数字文件等形式进行销售的录音产品。”  相似文献   

15.
杨航 《编辑之友》2011,(8):73-76
近年来,听书成为一种时尚潮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有声读物,听书成为在公交车上打发时间,在睡觉前放松心情,在做家务时添乐的全新娱乐方式。PChome.net网站在《今年暑假为什么听书网如此火爆》中谈到,2008年暑假中,通过问卷调查方式,排在大部分大中学生的假期娱乐活动的前三甲是:看奥运,听书,玩网游。听书在我们国内作为一种新式  相似文献   

16.
书业内外     
《出版参考》2012,(10):7
正有声书市场潜力看涨盗版成发展瓶颈《出版商务周报》报道:用耳朵阅读?并非异想天开。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有声阅读"也被越来越多地广泛应用。有声读物市场究竟有多大?目前,尚未见到权威部门发布的相关数据。但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有声书业人士称,目前  相似文献   

17.
有声读物是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的重要数字资源,为新时代背景下图书馆阅读推广注入了新鲜活力.文章基于对CNKI中图书馆有声读物相关文献的分析,总结梳理图书馆建设和推广有声读物研究脉络,发现研究成果可从资源、服务、推广和受众四个维度进行解构,并对此分别展开深入探讨.在此基础上,总结研究进展和不足之处,以期为图书馆有声读物未来...  相似文献   

18.
丁洪玲 《兰台世界》2016,(12):70-72
此次调研主要通过对国外有声读物概况的了解,和对我国省级和市级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网站的访问,通过在CNKI知网、万方数据库检索"听书"、"有声读物"等关键词,把国内外有声读物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汇总和分析,同时对建立"有声图书"项目的实施方式、项目费用预算情况进行调研,在此基础上,提出陕西省图书馆建设"有声图书"项目的构想。  相似文献   

19.
以"有声共读"活动为例,探讨高校图书馆"朗读+听书"阅读推广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提出改进建议,以期更好地将传统阅读推广同数字化阅读推广相结合.  相似文献   

20.
余苗  马璇 《科技与出版》2021,(7):155-160
数字时代的来临,深刻地改变着视障群体的阅读范式,推动无障碍阅读朝着有声化的方向发展.本文阐释无障碍阅读的有声变革表征,提出我国在无障碍有声读物制作、监管、扶持、传播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推动数字时代无障碍阅读的作品版权保护、内容延伸与录制规范.数字时代无障碍有声阅读的发展进路在于强化人文关怀、便捷生活使用、丰富审美体验.具体实践策略在于加强国家立法、加大扶持力度以维持出版有序,避免泛化投入、创新精细化服务以坚守资源理性,提供技术支持、落地阅读保障以重申合作还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