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刊讯 截至8月10日,“第九届输出版、引进版优秀图书评选”的征集工作全部结束,共收到来自166家出版单位815种图书,版权经理人、推动版权输出引进的典型人物资料80份。与上届相比,申报的图书种类增加205种,版权经理人、推动版权输出引进的典型人物增加26人。本届评选活动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2.
“第十届输出版、引进版优秀图书评选活动”自2011年5月初开始,截至8月10日,评选活动的征集工作已全部结束。据统计,本届评选活动共收到来自172家出版单位报送的896种图书,与上届相比,申报的出版单位增加6家,申报的图书种类增加81种,版权经理人、推动版权输出引进的典型人物相比上届也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3.
“第十届输出版、引进版优秀图书评选活动”自2011年5月初开始,截至8月10日,评选活动的征集工作已全部结束。据统计,本届评选活动共收到来自172家出版单位报送的896种图书,与上届相比,申报的出版单位增加6家,申报的图书种类增加81种,版权经理人、推动版权输出引进的典型人物相比上届也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记者 邸荣芬)截至8月10日,"第8届输出版、引进版优秀图书评选"的征集工作已经结束,共收到来自150余家出版单位610种图书,版权经理人、推动版权输出引进的典型人物资料54份.与往届相比,图书种类和质量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所引进的图书版权中,社科类图书的比例高达42%,是我国图书版权引进工作最重要的部分。据我国文化教育部门统计,1980年,全国出版单位引进社科类图书版权仅0.71万种,而2010年竞达到3.42万种,且每年以约25%的速度递增。社科类图书版权的引进,不仅丰富了我国文化产业,而且还促进了我国文化和科技的进步,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  相似文献   

6.
张晔 《出版参考》2011,(34):16-17
在我国所引进的图书版权中,社科类图书的比例高达42%,是我国图书版权引进工作最重要的部分。据我国文化教育部门统计,1980年,全国出版单位引进社科类图书版权仅0.71万种,而2010年竞达到3.42万种,且每年以约25%的速度递增。社科类图书版权的引进,不仅丰富了我国文化产业,而且还促进了我国文化和科技的进步,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  相似文献   

7.
邸荣芬 《出版参考》2009,(16):18-18
本刊讯(记者 邸荣芬)截至8月10日,“第8届输出版、引进版优秀图书评选”的征集工作已经结束,共收到来自150余家出版单位610种图书,版权经理人、推动版权输出引进的典型人物资料54份。与往届相比,图书种类和质量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本届评选活动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8.
输出版引进版优秀图书推介活动,是一项展示我国版权贸易成就,推动版权贸易工作的重要活动,也是出版走出去的一个重要抓手,已成为行业内最有影响的年度活动之一.近年来,为配合出版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活动主办单位不断严格推介标准、规范推介程序,增加了版权输出推介的数量,加强了获奖图书、获奖单位和获奖个人的宣传力度,得到了出版单位的积极响应和高度重视,引起了业界广泛的关注和好评.本次活动评出的100种输出版优秀图书,50种引进版社科类图书,30种引进版科技类图书,10名典型人物,10名优秀版权经理人,反映了2013年度我国引进版和输出版图书的重要成果,体现了我国图书版贸工作的主要成绩. 关于如何进一步做好版权贸易工作,推动中国出版走出去,我谈两个方面的情况和意见,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版权贸易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在版权引进方面呈现大幅度上升的态势。仅去年全国各地出版单位引进的图书版权达5400多种,比上年增长70%。出版单位坚持正确方向,有选择地引进外国优秀文明成果和先进科学技术以及具有借鉴意义的经济管理经验,对于丰富和繁荣我国图书市场,更好地满足广大读者多方位、多层次的需求,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我国开展对外版权贸易毕竟由于时间不长,经验不多,当前也还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输出版引进版优秀图书推介活动,是一项展示我国版权贸易成就,推动版权贸易工作的重要活动,也是出版走出去的一个重要抓手,已成为行业内最有影响的年度活动之一。近年来,为配合出版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活动主办单位不断严格推介标准、规范推介程序,增加了版权输出推介的数量,加强了获奖图书、获奖单位和获奖个人的宣传力度,得到了出版单位的积极响应和高度重视,引起了业界广泛的关注和  相似文献   

11.
根据自身的定位和特点,有的放矢地引进版权 放弃本土原创图书资源的挖掘,盲目追风引进外版是非理性的:是否引进和引进什么要依据出版单位自身的定位和特点.出版社要重点关注适合本社的某类图书,短期内争取聚焦形成精品套系或者单本畅销书.选择明确的目标,为未来的图书营销和宣传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记者 王化兵)8月22日,"第八届输出版、引进版优秀图书评选"活动举行了评审会,本次评审会特点纷呈,亮点精彩. 在评审工作会议上,评审活动组委会主任--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所长郝振省首先介绍了征集工作的情况.截至8月lO日,"第八届输出版、引进版优秀图书评选"的征集工作结束,共收到来自150余家出版单位610种图书,版权经理人、推动版权输出引进的典型人物资料54份.  相似文献   

13.
强化引进版权图书出版的编辑意识姚文瑞我国加入国际著作权公约已经5年了。5年来,随着我国出版事业的蓬勃发展和中外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图书版权贸易事业越来越兴旺,引进版权图书的出版成为繁荣和发展我国出版事业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以至近年来引进版权图书范围不...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由国家版权局主办,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承办的“2007北京国际版权贸易研讨会”于4月11日-12日在北京会议中心举行。在我国政府鼓励出版单位全方位“走出去”的大环境下,国内出版社在版权的输出和引进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  相似文献   

15.
版权贸易是出版领域中重要的一块领地。无论是从国外引进图书版权,还是向国外输出图书版权,都是扩大图书出版领地、赢得市场份额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我国图书市场化、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引进版权的图书出版和图书版权的海外销售,已经成为很多出版社日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里介绍的十本优秀图书的版权故事,是我们特约出版社一线版权人士或编辑亲笔撰写的文章。尽管每本图书的版权交易各不相同,但从中我们仍然可以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为我国图书版权贸易把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图书版权贸易版权输出总量近年来取得了较快增长,但跟版权引进数量之间仍存在较大逆差。通过对最近几年图书版权引进输出数据的比较和分析可以作出这样的评判:图书版权贸易输出引进失衡是一定阶段的正常现象,但对社会、阅读和我国本土出版业存在负面影响。影响图书版权输出的因素有很多,对图书版权输出失衡也有应对之道。作为一项神圣职责,出版人有义务和责任将图书版权输出工作做好。  相似文献   

17.
正本刊讯7月4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召开版权贸易专题研讨会,来自10家版权贸易重点单位的有关专家与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中国新闻出版业国际竞争力与影响力动态监测数据库》课题组成员共同探讨了我国图书版权输出的现状与进展。会议分为"少儿、文学图书版权贸易"和"对丝路国家版权贸易"两个专题进行。根据与会专家介绍情况来看,随着我国图书版权输出规模不断扩大,版权输出结构不断完善,出版单位对版权输出日  相似文献   

18.
关于图书版权引进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入世”意味着中国出版将同世界出版接轨。在这种形势下,图书版权引进对出版业的发展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无论对出版产业结构的优化、新的市场机制培育、出版理念更新,还是对出版实力的发展壮大等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目前,国内版权引进工作已开展多年,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是,从世界出版大环境和大趋势来看,与形势的要求相比,还有不尽如人意之处,首先是版权意识不够强,有的出版单位仅仅把引进版权作为获取部分经济效益的一种方式,而看不到它的深层次上的战略意义;二是组织管理上不完善,全国尚未建立有效的行业规范,缺乏专…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版协国际合作出版工作委员会、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出版参考杂志社联合发起主办的“年度输出版引进版优秀图书”推介活动,迄今已经成功地举办了十三届,引起了国内外出版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日前,第十三届输出版引进版优秀图书推介活动落下帷幕,获奖优秀图书名单公布.组委会对各出版单位推荐的图书按照评选标准进行入围资格审核,经过专家的专业评审,本次活动最终评选出2013年度输出版优秀图书100种,引进版优秀图书社科类50种,引进版优秀图书科技类30种,2013年度推动输出引进的典型人物10名,2013年度优秀版权经理人10名.  相似文献   

20.
版权贸易是出版领域中重要的一块领地。无论是从国外引进图书版权,还是向国外输出图书版权,都是扩大图书出版领地、赢得市场份额的重要手段之一。 随着我国图书市场化、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引进版权的图书出版和图书版权的海外销售,已经成为很多出版社日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这里介绍的十本优秀图书的版权故事,是我们特约出版社一线版权人士或编辑亲笔撰写的文章。尽管每本图书的版权交易各不相同,但从中我们仍然可以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