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一语文教参在分析《关于建设一个新世界》一文的写作特点时,认为该文主要运用了比喻论证方法,并进一步解释说:“比喻论证属于类比论证中的一种,……”这就是说,类比论证和比喻论证这两个概念是包含和被包含关系。我认为这种认识殊为不当。试作区别如下: 1.比喻论证。比喻论证的最大特点就是“比喻”二字。宋代学者朱熹是这样来给比喻下定义的:“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我们今天对比喻的通俗理解就是打比方。比喻论证方法就是在议论性文章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段,即用打比方的方法来说明事理,表明观点,是比喻这种修辞手法在说理中的具体运用。它能够使抽象的道理具体化,复杂的道理简单  相似文献   

2.
樊明 《现代语文》2014,(7):65-66
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文艺随笔的阅读理解及比喻(二)过程与方法1.了解本文的行文特点和结构方法,理清课文的结构层次。2.通过对课文的一些主要内容和观点展开讨论,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诗歌的热爱之情;2.明确古典诗歌的特征,提高对我国古典诗歌的审美能力。学习重点:1.了解文章的行文特点和结构方法,理清课文的结构层次。2.学习用比喻说理的论证方法。  相似文献   

3.
类比论证和比喻论证是议论文中常见的两种论证方法。这两种论证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有时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因此,不少文章常把二者混为一谈。新编高中语文第一册《教学参考书》中,把比喻论证归为类比论证的一种,即反映了这种现象。笔者认为,类比论证和比喻论证是两种根本不同的论证方法,如不能把二者区分开来,而取用似是而非的笼统概念,在教学过程中势必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消化。  相似文献   

4.
本单元的教学核心点是:学习驳论文的结构方式和反驳方法。 反驳的技法有多种,常用直驳法、反证法、归谬法等。由于“驳”中有“立”,所以还常常综合运用引证、例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这些章法和技法的运用,在各篇课文中又呈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周化昆 《考试周刊》2013,(46):50-50
<正>《拿来主义》是高中语文的经典。学生在重点研读了课文的八九两节后,敏锐地发现"譬如"的比喻很好地诠释了鲁迅先生对待外来文化的主张:原来作者谈如何对待大宅子其实就是在谈如何对待外来文化,只是用一个生动形象的比方来阐述一个道理罢了。比喻论证就是用比喻的方法论证,它能把深奥的道理简单化、形象化,便于理解。  相似文献   

6.
一、教学目标的层次性教学目标的层次性体现在教学目标的确定能兼顾各层次的学生 ,课堂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不仅要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 ,还要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 ,准确、恰当地制定相同的和不同的教学目标。如《拿来主义》一课的教学目标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确定出共同的和不同的教学目标。共同的教学目标 :理解文化遗产应该批判地继承的观点 ,学习比喻、因果论证方法的运用。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 :差生 :了解文章的观点和结构以及比喻、因果论证方法 ;中等生 :懂得文章的观点和结构 ,理解比喻、因果论证方法 ;优秀生 :理解文章…  相似文献   

7.
高考对写作部分的总体要求是“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表达运用E”。而论述类是考生的主流文体,其本质特征是论述,学生常采用以大量论据为前提的摆事实讲道理的例证方式论述,这种单一的论证思维,不仅受限于积累的论据,还使得文章论证力度不够,说服力不强,遇到任务驱动型作文更是无计可施。因此,学生需要掌握引证、比喻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这会让写作更加轻松,文章论证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8.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方法,中学语文课文里例子甚多。比喻由本体、喻体、比喻词三者构成;根据三者在句中出现情况,又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类。这些常识都是学生所熟知的。这里就比喻在不同文体的文章中所起的不同作用试作浅析。  相似文献   

9.
题目从“上网利弊谈”“事物的正确答案只要一个吗”“关于克隆的争议”中选择一个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500字左右。要求观点明确,材料充实,条理清楚。(新人教版)提示:在议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恰当运用论证方法是很重要的。初中阶段我们要学习的论证方法主要有道理论证、事实论证、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道理论证,就是运用道理论据进行论证,事实论证是运用事实论据进行论证,这二者结合起来,就是“摆事实、讲道理”。这是初中学生写议论文最基本的方法。但只摆出事实和引用理论是不够的,必须加以分析,分析透彻了,文章才有说服力。对比论证…  相似文献   

10.
比喻是一种最普通而又最实用的修辞手法,也是议论文最基本的一种论证方法。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感知及赏析比喻的美,达到对比喻的初步认识;引导学生创造比喻句,能够灵活而又准确地运用比喻句,并通过拓展和延伸,将其运用在整篇作文之中。  相似文献   

11.
教材版本人教版四下第六单元设计理念《牧场之国》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描写了荷兰美丽的田园风光,课文运用拟人、比喻等生动形象的描写方法,四次赞叹这就是真正的荷兰。本设计遵循得意、得言、得法的理念,以  相似文献   

12.
<正>比喻论证是高中议论文写作时的常用论证方法,用得恰当,可以为议论文增添文采和说服力。学生在作文中常使用,但却因用得不恰当、不到位而达不到相应的效果。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修正学生作文中的问题,本人有针对性的上了这次"议论文比喻论证训练指导",教学的目标主要有两点,一是感受比喻论证的说理效果,二是通过训练,掌握比喻论证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和技巧,使说理变得形象生动。一、感受魅力,明确目标  相似文献   

13.
比喻论证是议论文中一种形象的论证方法,但只是一种间接论证,而不能代替直接论证,只能与其他论证方法结合运用.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6,(A4):59-60
<正>高中议论文写作对于学生高考复习而言充满困难,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构思并完成一篇高质量的优秀作文是广大学生及教师的关键任务。在传统的论证方法中,学生熟知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证法、比喻论证等,但在运用过程中仍然出现论证没有说服力的情况,针对此状,我们需简便易行又效果显著的实用法则充实议论文内容。一、突破引证法,巧用学术理论学生习惯运用的引证法,是将积累背诵的名人名言运用到议论文中,以加大论证力度,但是错用及滥用名言现象已经  相似文献   

15.
【习作要求】新疆的王磊同学写给好朋友李阳的信中不但描绘了家乡迷人的风光,而且介绍了家乡古老的风俗。同学们,你的家乡肯定也有与众不同之处。请以书信的格式,向远方的亲朋好友介绍一下自己的家乡。【创意一法】巧用比喻来写景在描写景物的文章中,适当运用比喻,能把景物描写得更加生动。比喻,在描写景物的课文中常常出现,  相似文献   

16.
本单元三篇课文都是议论文,就文体教学要求而言,教学中应该抓住议论文的三个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引导学生分析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但是,根据教材的编排系列和本单元在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地位,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应该是学习议论文准确、鲜明、概括、生动的语言特点和多种论证方法的综合运用。 议论文的语言以严谨、缜密而有别于其它文体,它所论之“理”大都较抽象,它必须借助准确、鲜明、慨括、生动的语言,把丰富的思想内容表达出来。本单元两篇讲读课文思想深刻,语言极富特点。鲁迅先生的《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中比喻的生动形象、  相似文献   

17.
比喻论证是议论文中一种形象的论证方法,但只是一种间接论证,而不能代替直接论证,只能与其他论证方法结合运用。  相似文献   

18.
比喻和类比     
“比喻”和“类比”是两个不同学科的术语.近年来一些教学参考书把论证方法列为比喻论证和类比论证.人教社编高中语文第一册的“知识短文”就这么说.而在实际分析中,又是众说纷云,使学生难以掌握.例如《邹忌讽齐王讷谏》一文的议论,甘肃出版的书说用了“类比”,教科书上则说用了“比喻论证”.我们从教学实践中体会到,所谓类比和比喻论证,其实质是一样的.只不过类比偏重于推理形式,比喻偏重于形象罢了.因而将比喻论证法归入类比论证更科学更明确,而不能将两者视为并列关系.分析议论文,主要是让学生  相似文献   

19.
一单元教学设想教学本单元课文的读写训练主要是“把握观点和材料的关系”。围绕这个中心,要引导学生结合具体课文研究: 1.议论文如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掌握文章的结构,理清作者的思路。 2.议论文表达什么观点,运用哪些材料,怎样证明观点,搞清楚论点、论据与论证之间的逻辑联系,即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 3.作者运用什么样的论证方法和语言表达艺术来阐明自己的思想,增强说理效果。在学习本单元课文的过程中,要本着教书育人的目的,遵循文道统一的原则,强化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注意突出以下重点:  相似文献   

20.
用比喻法论证,无论是先秦还是当今,无论是文章中还是生活中都极为常见。比喻论证的方法看似简单,其实它有它独特的复杂的原理。例如《劝学》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作为论据,它与“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这论点,并无直接关系,它是怎么证明论点的呢?首先,运用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