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丽娟 《考试周刊》2011,(34):222-223
学生犯了错误,就要批评教育。但是对学生的批评教育一定要慎重,让被批评者既能接受教育又不伤害被批评者的心理。否则的话,就会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根据不同的批评对象,因人而异,循序渐进,逐渐改变学生不良的行为习惯,净化他们的心灵,规范他们的行为,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教育,使所有学生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进步、有所提高,最后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批评是一种必要手段,正确运用这一手段,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并改正错误.但由于批评具有负面性,在使用批评这个手段时,我们要格外注意,必须分析和研究被批评者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点,掌握批评的艺术,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批评方法,这样才能让学生乐于接受.  相似文献   

3.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03年第9期刊登的《批评的艺术及功用》一文,介绍了十四种批评的方法及功用,为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引导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有效的方法。但教师要真正领略批评艺术的真谛,还需要掌握一些批评的心理原理,使批评更有针对性、实效性。下面介绍十二种批评的心理效应及具体策略。一、首因效应首因效应是由第一印象产生的作用。第一印象是指两个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面时所形成的印象。这种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能在感知者心中保留较长时间,且不易改变。教师在对学生的感知过程中,也会产生这种印象。如某生给教师留下好的第一印…  相似文献   

4.
学生犯错误后,教师的批评不是终极目的,而是一种促使其改正错误的教育手段。心理学告诉我们: 人们习惯上总是爱听好话,恭维话, 而把批评看作贬义的,所以听到批评后,感情上不免发怒、不平、焦虑等,也往往会使批评者与被批评者之间产生隔阂、矛盾甚至怨恨等。作为教师,要想办法消除这种由批评带来的副作用,进而使之产生积极作用,除了批评要实事求是,掌握分寸和时机、注意方式方法外,还要努力作好批评的善后工作。  相似文献   

5.
教师批评教育学生总是脱离不了三个环境,即人际环境、时间环境和语言环境。每一环境,都会使学生产生相应的心理效应。这种心理效应又可分为正效应心理和负效应心理。正效应心理能使学生接受教师的批评,而负效应心理则使学生不能接受教师的批评。凡是批评教育学生,教师的出发点都是为了转变学生的思想,使其修正错误,积极向前,即能使学生产生正效应心理。只要避开产生负效应心理的环境,就能达到转变学生思想的目的。那么,何种情况下易使学生产生负效应心理呢?  相似文献   

6.
教师批评学生的语言,是唤起学生对自己不良行为的警觉,终止不良行为,朝着正确方向前进的心理刺激素,是教育学生的常规方法。恰当使用,能指点迷津,启迪心智。但事物总是辩证的。直来直去、直言不讳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心底坦荡,待人真诚,常常被认为是一个人的优点,即使对对方有所冒犯,也会因为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而得到谅解。但直言并非处处适用,事事都行,如教师在批评学生时使用不当,不但达不到教育的目的,还可能引起教师与学生之间产生隔阂。真正富有教育魅力的批评,不是伤害学生心灵的刑具、批评者广施威风、使被批评者无地自容,而是培养学生的尊严感,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促使学生道德上的自勉。因此,批评不但是教育人的一种手段,也是一门艺术。笔者根据自己教学经验,谈谈如何让学生在微笑中接受批评。  相似文献   

7.
1.参与式批评教育.批评教育学1生时,如果教师仅以教育者的身份去进行,学生常常会产生反感.如果教师参与其中,把自己和学生一起做一个被批评者,就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谈谈教师的批评艺术郭玉珍常听一些班主任抱怨学生听不进自己的批评。其实,原因并非全在学生身上,有时与班主任教师的批评方式不当,批评缺乏艺术性关系很大。批评是在被批评的一方有了错误的思想或行为后发生的。批评的进行是由批评者向被批评者提出意见,分析产生错误...  相似文献   

9.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证实了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可以起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有助于学生学习的进步。教师期望的这种效应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我们应该静心思考:我们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平等中的首席",对孩子的赏识、激励抑或批评、惩罚究竟在孩子身上会产生多大地影响呢?  相似文献   

10.
1.参与式批评教育。批评教育学生时,如果教师仅以教育者的身份去进行,学生常常会产生反感。如果教师参与其中,把自己和学生一起做一个被批评者,就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所教的班级中,学生王权民经常  相似文献   

11.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课程改革中,教师要注意表扬、鼓励学生,以此培养学生的成功感、自信心。但是我以为批评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教育手段,它甚至可以说是一门艺术。在实际教育工作中,我们不难发现,同一种内容的批评,用不同的方法去表示,往往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自觉而认真地研究学生的心理,充分利用各种教育心理效应,来提升自己的批评技巧,有效地发挥批评的积极效应,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12.
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发生学生与教师“顶牛”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的。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被教育者)的逆反心理在作崇。逆反心理不仅会抵消批评的教育效果,导致批评者与被批评者之间人际关系的不相容,有时甚至会造成批评者与被批评者之间激烈的矛盾冲突。因此,作为教育者,要注重教育语言的艺术性,用“巧言”、“妙  相似文献   

13.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课程改革中,教师要注意表扬,鼓励学生,以此培养学生的成功感,自信心,但是我以为批评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教育手段,它甚至可以说是一门艺术,在实际教育工作中,我们不难发现,同一种内容的批评,用不同的方法去表示,往往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自觉而认真地研究学生的心理,充分利用各种教育心理效应,来提升自己的批评技巧,有效地发挥批评的积极效应,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14.
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有时会碰到这种情况:教师对一个学生的批评和处理会影响一批学生的情绪;或者是教师与有影响力的学生发生心理冲突,一次偏激的谈话,也可能造成教师与班级群体  相似文献   

15.
批评的目的是要触动学生的心灵,改变其错误的生活与行为方式,在这一过程中,被批评者难免会产生不舒服的情绪体验。因此,运用批评的时候,既要让被批评者受到触动,又要适可而止,不能不顾其"情面",这就需要研究批评的艺术。在20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教育学生要时刻把握分寸,特别是在批评学生时更要讲究艺术。  相似文献   

16.
课堂上,学生是可爱的,但也有捣蛋、顽皮的地方,教师是宽容的,但也难免会实施批评手段。那么,利用何种批评方式才让效果更佳呢?常见的就是直指其名、直责其事,以阻止其不良行为,但这类批评很难做到恰如其分,弄不好,会使学生产生心理逆反,甚至会出现当面顶撞的局面。因而,还需更多地采取较为委婉的批评方式即间接批评方式。笔者在教学中曾采用过以下几种做法。一、对比式批评即在教师发现学生的不良表现后,通过鲜明的事例适时恰当地施以对比批评,打破其不正心理,阻止其不良行为,从而增强课堂意识。使用这种批评除可用名人事迹外,还可用同学中…  相似文献   

17.
不少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对待学生的不良行为通常采用批评的方法,但批评也是一门艺术,如若使用不当也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的伤害。针对这种现象,本文主要从批评的原理、态度、方法等方面对批评艺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批评十忌     
一忌言不恭。即批评时要注意尊重被批评者的人格,不要采取粗暴的行为和刻薄的语言。批评也是一种思想感情的交流,只有在批评和被批评双方感情融洽的气氛中批评才会产生较好的效果。学生犯了错误,你把他叫到办公室采取:“站  相似文献   

19.
罗森塔尔效应是一种期望效应,只要对一个人产生积极的心理期望,那么他就会发展得更好.这种积极的心理暗示在教学领域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小学英语教学中,如果教师擅长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将会对学生的英语学习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0.
批评的艺术     
批评是一门艺术,既是一种重要的激励方式,又是一种有效的沟通信号。陶行知先生说过:"在教育孩子时,批评比表扬还要高深。"批评的过程是一种心理交流的过程,班主任巧妙的运用心理效应的积极作用,将会使班级管理工作变得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