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4 毫秒
1.
李孑 《今传媒》2003,(6):32
各种报刊,年年月月日日都在说舆论导向,导向什么,各有千秋,当然无法一致一律。然而,令人不可思议和十分费解,甚至是无法容忍的,有些报刊的导向,有时叫人莫名其妙。 前不久,某报一专刊发起了一次有奖征文,奖励特优,内容是关于“一夜情”的讨论。因为有那本“一夜情”的访谈录,市场火爆,商家看准了这个行情,颇有广告效应,故而赞助举办有奖征文活动。这个活动  相似文献   

2.
“有奖收听“类节目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志强 《声屏世界》2002,(12):21-22
如今虽然沟通信息的途径越来越方便与快捷,但以通信为主的联系方式依旧是广播联系受众的重要途径之一。其中“有奖收听”通联工作在节目中的具体体现是鼓励听众主动参与节目,增强收听效果的主要手段。在这种情况下,对“有奖收听”类广播节目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策略进行讨论就显得颇有意义。为此,笔者以2000年7、8月(以下简称2000年)、2001年7、8月(以下简称2001年)、2002年7、8月(以下简称2002年)中  相似文献   

3.
我是浙江海宁市广播电视台的一名新闻工作者,也是《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以下简称《学刊》的铁杆读者。2004年4月,我从当年的第4期《学刊》上读到一条关于举办“顺义广电杯”广播电视产业发展有奖征文活动的启事。当时,  相似文献   

4.
《人民日报》2001年6月12日4版:“这些示范基地……集中反映了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勇顽强、不屈不挠、前赴后继的伟大精神。” 《燕赵晚报》2001年6月13日32版:“第二个版(应为“板”——引者注)块《英风》从描写李大钊、回民支队、戎冠秀到董存瑞、西柏坡等一系列典型人物、事件,是一曲革命战争史上河北人  相似文献   

5.
报纸上经常举办一些有奖知识问答活动,从积极的一面来谈能够通过答题增长知识和乐趣,但有时也能给参与者增加思想负担和不必要的麻烦。问题在于报社和主办单位的做法上经常是使少数人高兴而使多数人困惑,仅举如下三例:一是2001年8月15日《北京晚报·法制特刊》刊登的北京市社会法律知识竞赛试题共七十道,结果公布获奖名单时只公布一、二、三等奖,五  相似文献   

6.
《文史知识》2001年第3期刊登了一篇题为《武则天时代的举选与近体诗的推广》的长文,其中有这么一句:“武后主持政权后,力图改弦更张,在用人上明确提出‘人无求备,用非一途’,且无隔士庶,无遗草泽地选人,大有竭泽而渔的气  相似文献   

7.
近日偶尔登陆《××晚报》衡水记者站的网站,被首页的“启事”吓了一跳:居然自称《××晚报》是河北省发行量、广告收入“双龙头”的“主流媒体”(且不去计较这句话水分有多大),并公布了24小时有奖新闻热线,称该记者站采集的新闻,“以社会新闻为主,侧重车祸、火灾、爆炸、跳楼自杀等突发事件”。  相似文献   

8.
2001年12月8日《今晚报》3版《〈华子良〉光彩夺目》一文谈到,《华子良》这台戏有强大的演出阵容,“剧中的主要艺术形象都是由国家一级演员扮演的”(电视节  相似文献   

9.
对新闻媒体来讲,“两会报道”是一场新闻大战,也是各媒体一显身手的时候。现在,笔者对《中国青年报》和《中华工商时报》2001年的“两会报道”作一比较。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一些报纸兴起了一股“有奖征文热”,这给报纸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主要表现是: 开拓了新闻资源。举办有奖征文,是开辟和拓宽新闻资源的一种有效途径。来稿量的不断增加,使编辑部有从中选优的余地,报纸质量的提高有了保证。发现了新闻人才。有奖征文活动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对参赛者均提供一个平等竞争的机会和施展才华的“用武之地”。通过一次征文,便会涌现出一批高质量的新闻作品,同时发现一批政治和业务素质好的新闻人才。提高了报纸质量。有奖征文活动,大都是针对各报自身特点和需要而举办的。通过征文活动,激发了读者、作者和编者的竞争意识,写出和编出高质量的稿件,从而提高了报纸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去年从书摊上买了一册<李敖评传>(董大中著,中国致公出版社2001年出版).这也许是出自祖国大陆作者之手的第一部李敖传记.但是读了这个<李敖评传>,我觉得有一些问题值得提出来讨论.  相似文献   

12.
目前,一些报纸兴起了一股“有奖征文热”,这给报纸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主要表现是:开拓了新闻资源。举办有奖征文,是开辟和拓宽新闻资源的一种有效途径。来稿量的不断增加,使编辑部有从中选优的余地,报纸质量的提高有了保证。发现了新闻人才。有奖征文活动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对参赛者均提供一个平等竞争的机会和施展才华的“用武之地”。通过一次征文,便会涌现出一批高质量的新闻作品,同时发现一批政治和业务素质好的新闻人才。  相似文献   

13.
梁迎利 《传媒》2001,(9):17-20
2001年7月13日是让全中国人民和全世界的华人热血沸腾的一天.因为这一天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北京,在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IOC)第112次会议上以56票的多数胜出,获得了2008年第29届奥运会的举办权.  相似文献   

14.
《传媒》2002,(2):53
《新民周刊》2001年第53期载文《2001年假新闻盘点》。文章说,都说媒体是公器。改革开放能有今天的成就,媒体自然功不可没,但是,作为“传播中介”的新闻界面对各种不正常的社会现象,是否也该扪心自问:我们做得怎么样?假新闻如此猖獗,我们新闻从业人员是否难辞其咎? 该刊对2001年假新闻执其要旨,痛加挞伐,旨在肃清流毒,以儆效尤。现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15.
今年“两会”期间,一位人大代表关于延长“假日黄金周”的议案,重又勾起人们有关“休闲”的话题。据报载,由于有了“假日黄金周”,促进了旅游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以2001年为例,包括春节在内的三个黄金周的国内旅游人数达到1.8亿人次,占全年的23%,旅  相似文献   

16.
双核并非新鲜话题,在RISC领域,IBM早在2001年就推出基于双核的POWER 4处理器,随后Sun和HP公司都先后推出了基于双核架构的UltraSPARC以及PA-RISC芯片.但是,由于产品制造成本高昂,此时的双核多应用在气象、能源、电力、金融、电信等大型行业、企业中.随着2005年双核在x86领域的出现,双核犹如"旧时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并且有用户已经开始对双核表示出浓厚兴趣和强烈需求.  相似文献   

17.
为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与宁波广电集团联合举办"宁波广电杯"学习宣传贯彻十七大精神有奖征文活动。征文活动于2007年10月启动,到2008年6月截止,共收到稿件171篇。在《学刊》编辑部对参评作品进行初评  相似文献   

18.
温州都市报是一张年轻的报纸,于2001年7月正式出刊。一创办,它就打出“新闻立报”的牌子,而社会新闻是其中的重头戏。温州都市报的社会新闻主要有四个特点:以快取胜,以深见长,弘扬正气而不媚俗,讲求可读性而不迎合。快,即快速反应。温州都市报在温州率先推出提供新闻线索有奖、24小时记者值班制度,推出夜间新闻“昨夜最后消息”栏目,使包括深夜、凌晨1点钟之前发生的新闻,第二天上午5点钟就可以见报。如去年底,一外来打工妹因感情问题想跳江自  相似文献   

19.
1998年,在中国电视听界,有奖收视活动给广大电视观众留下深刻影响.不少专家、学者以及媒体,对此予以充分肯定和积极评价。目前,全国各地的有奖收视活动,仍在“风风火火”.有奖收视孰是孰非?已有不同的评说。一、日趋升温的有奖收视活动近几年来,随着电视事业的发展和受众需求的不断变化,那种纯文艺的、单一传播方式的综艺节目形式,正悄悄地失去昔日的光彩,取而代之的是由观众直接参与的、互动式的游艺节目,且这类游艺活动日趋火爆.从湖南电视台的《快乐大本营》到江苏有线台的《非常周末》,到上海电视台的《幸福快车》,…  相似文献   

20.
子生 《新闻三昧》2007,(10):36-37
这几年来冒出一种舆论——为卖淫正名。记得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我国卫生部决定将中国的4个城市作为在中国推广娱乐场所100%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