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专门进行学法指导,但不可忽视的是,教师的教学评价语言也可以促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2.
高绍蕴 《湖南教育》2003,(13):53-53
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必须遵循本学科的特点,不断研究学生学习本课的心理特征与技能表现,灵活地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授之以渔”,培养自悟能力。素质教育要求教育者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与信息加工的能力。历史教学不仅要“授之以鱼”,更重要的是要“授之以渔”,才能使学生形成素质教育所要求的学习能力。“授之以渔”,就是让学生由“学会”变“会学”,增强悟性。首先,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发现规律,利用规律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历史朝代的兴衰揭示了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学法指导是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措施之一。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强调:“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于教学生学。”国外有些学者曾预言:未来的文盲是那些没有学习能力的人。因此,我们在研究教的同时应注重研究学生的学,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引导学生由“学会”向“会学”发展。进行学法指导的途径和方法很多,下面谈谈我的几点做法:一、通过教学过程,教给学习方法小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掌握知识一样,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  相似文献   

4.
王继承 《教书育人》2007,(5):112-112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那么怎样把“渔”授给学生呢?捷径只有一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那么,什么是自主学习呢?  相似文献   

5.
在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知识,增强思辨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十分关键。传统教学的过程往往过多注重知识的教学,忽视学生学法的指导。是“授之以鱼”,而不是“授之以渔”的教与学的方法。应该教给学生怎样学习,即由“学会”转变为“会学”。具体讲来,学法指导包括学习内容的指导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其目的就是教会学生学习,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传授、诱导和渗透,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有效的学习方法,可以使学生逐步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6.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那么怎样把“渔”授给学生呢?捷径只有一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那么,什么是自主学习呢?自主学习是指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学生独立探索知识,追求最大程度地发挥自身潜能,实现自主性发  相似文献   

7.
有个教育观点认为“教的最高境界是不教”,教育的真谛在于“教会学生学习”。其实这个观点也不是最新的,我们的古人早就提出“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历史教学中应树立以学生学习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无疑是教给学生获取历史知识和提高能力的一把金钥匙。  相似文献   

8.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引导学生终身学习是教育教学的根本目标。本文作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阐述了初中英语学法指导的重要性,介绍了很多具体的指导方法并简述了实施后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传统教学中老师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即授之以“鱼”,但在新课程理念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发生变化,不是使学生获得知识为目的,而是重视了学生学习方式、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转变观念,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及能力的培养,即授之以“渔”.  相似文献   

10.
古语说过:“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如今又有人提出:“授之以渔,不如自己学渔”,各有其道理.但说的是同一点,就是自己会学,在自学中不囿于传统.能提出自己与众不同的看法,在阅读教学中,我认为更应如此。本人在教学中尝试、总结出“获疑先学——有惑再释——自查巩同——质疑创新”的“自学创新”教学方法,其教学行为结构图式为:“教师一组织学习一学申一教师”,教师的作用是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提示、指点、引导,在此基础上再进行随机指导。  相似文献   

11.
埃德加富尔在《学习生存》一书中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可见,新时期、新形势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光要“授之以鱼”,更关键的是要“授之以渔”,也就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和习惯。本文将在指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方面来谈谈本人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2.
陈强维 《小学生》2011,(4):57-58
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要努力,还要掌握好的学习方法;不仅要好学,还要会学、乐学,才能把学习搞好。教师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交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才是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我认为小学语文教学应分三步来进行,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教学的实质是教会学生学习,“教是为了不教”。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持久发挥,取决于学生是否会学习,因此,教师“授之以渔”,有意识地进行学法指导是非常重要的。学法指导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自觉地运用这种方法去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智力。  相似文献   

14.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一份报告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人的最大宝藏是学会学习,学会学习是最重要的智慧之源。”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仅能“授之以鱼”,且要“授之以渔”。但学生如果不能将学到的方法真正融化为自己的方法,并创造性地加以综合运用,那“授之以渔”又有何用?   学生建立自己的认识过程,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虽然需要教师的必要指导,然而教师的指导不能离开学生主体的认知实践活动,它要通过学生自己的学习实践活动去认识、去体验,去经过脑部的加工创造出真正属于自己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5.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目前,地理教学正经历着自“授”到“导”的转变,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比单纯传授知识更重要。教学过程应由侧重知识传授转向知识传授与能力传授并重的过程。培养学生学习方法,具备一定的能力,尽量让他们自己从课本以及其他地理信息中提炼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运用,是未来教学的发展趋势。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阐述如何对学生能力进行培养,从而  相似文献   

16.
好的学习方法是获得最大学习效果的手段和途径。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只有教给学生掌握新知识的学习方法,才能提高其知识迁移能力,逐渐从“学会”过渡到“会学”,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做到精一懂二会三,以适应将来的工作岗位。我在服装专业课的教学中,从以下8个方面入手,指导学生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黄峰南 《中学文科》2007,(10):100-101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就是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传授知识,授之以法”,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奠定坚实的基础。下面,我就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学习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探究式教学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探究的方法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一系列实践活动。中国有一句古语说得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  相似文献   

19.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应该对学生加强学法指导,引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其发挥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更加热爱学习。笔者是一名英语教师,在平常的教学实践中注意对学生加强学法指导,现简单地将自己的经验介绍如下,与各位同仁交流,希望能够共同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古语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我认为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形成能力,这才是根本.正如一句古语所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指导学生进行自学进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在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进行了积极地探索与尝试,在此,将笔者的体会与所得与各位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