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使学生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2.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让数学贴近生活,让学生走进生活,让课堂联系生活.学生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教师要利用各种方法、途径,让学生在生活中去学习数学,在生活化的数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3.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课堂应该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我们可以让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再现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提炼现实生活情境,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生活与数学之间的联系,并提炼出数学模型和数学规律.  相似文献   

4.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以及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感悟数学的作用.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对于小学数学,更能在生活中找到其原型,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让数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以下是本人在教学实践中怎样把“生活中的数学”带进课堂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5.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又服务于生活.我们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联系我们的教学实际,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1.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与个人亲身经历.数学活动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也离不开生活.数学实践活动的过程,就是数学与生活联系的过程,即是生活问题数学化和数学问题生活化.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学简单的数学,有趣的数学,鲜活的数学,有价值的数学,数学就在有我们身边.所以情境创设要追求真实有效.  相似文献   

7.
在新课改精神的引领下,生活数学已经慢慢渗透到我们数学课堂教学的每一个角落,学生随时可以感受到生活的问题.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教学也离不开生活.  相似文献   

8.
邓小华 《时代教育》2009,(8):231-231
教学的产生来源于生活实际,所学的数学知识又要用到生活实践中去,努力提高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也就是说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教学要牢固树立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理念,本文就如何引领学生带着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借助生活经验进行数学学习等问题进行介绍,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数学源于生活、根植于生活.数学教学就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点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趣味性.  相似文献   

10.
数学源于生活、根植于生活.数学教学就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点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一、让学生感到生活离不开数学,使之喜爱数学 怎样才能使低段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呢?首先要抓住学生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让他们去体会、去思考,从而感受到生活中离不开数学,体会到学好数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同时学习生活,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3.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因此,我们应该教育学生在生活中留心数学,体验数学,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这有利于学生学好数学. 一、留心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数学问题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思维还停留在"直观形象水平"的基础上.针对这一特点,我们要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实例,从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亲近数学、了解数学,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  相似文献   

14.
在生活实践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要从重视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数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的生活走进课堂,能让学生感到生活就在自己的身边,数学离自己并不遥远;同时也感到生活离不开数学,生活处处有数学.让学生在生活中受到教育,在生活中学习数学,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学习生活.  相似文献   

15.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生活中到处蕴含着数学问题.新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必须接受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生活,要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相似文献   

16.
数学来源于现实,教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现实,数学教学的开展也离不开生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将数学与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主动而积极地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灵活而创新地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练习生活.  相似文献   

17.
李巧红 《考试周刊》2014,(59):65-65
数学是一门趣味性较强的学科。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必须与学生的生活经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生活中,感受数学的魅力,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动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8.
彭高俊 《广西教育》2012,(14):78+80-78,80
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也离不开数学,因此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必将成为数学教育的新理念。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初中数学教学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教师应如何把生活中的数学呈现给学生,带领学生走入生活中的数学,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我们的数学教学变得更精彩呢?一、收集生活实例,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数学我们知道,教材所举的实例毕竟有限,要让学生深刻理解数学,还要从多渠道收集生活中的实例.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并提出了"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注重"生活化"教学,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教学,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领悟到数学的魅力,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相似文献   

20.
教师要尽可能地把数学问题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同时又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体会数学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