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每个人都应该有价值地活着,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更应该活得有价值,那么,教师如何在三尺讲台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呢?一、确立目标: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许多教师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没有正确和完整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生成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它要求我们从以教师为中心走向师生互动的学习共同体,从机械、僵化的教学走向开放、真实、灵活的生成式教学,使学生的生命得到尊重,教师的价值得以体现。然而作为一线教师,在对生成的价值已经达成了共识的今天,我们更需要对"有价值的生成"予以关注。而有价值的语文生成性课堂,教师作用如何体现呢?本文结合课例对有效生成中教师调控策略进行一番阐述。  相似文献   

3.
黄文龙 《江西教育》2012,(Z1):45-46
人的发展进程就是不断挑战问题的进程,人的思想也是因为问题而有价值。教育领域的问题从来不比其他领域少,对教师个体有价值的问题也从不缺乏,因此教师的发展总是永远充满机会,每个谋求发展的教师都要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4.
教师开发"有价值问题",是助推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原动力。在教学中,教师可积极探索"有价值问题",发挥有"价值问题"的应用价值,使学生在尝试解决"有价值问题"的过程中萌发创新意识,发展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问题教学”模式在新课程改革中得到了广泛运用,然而由于教师很少考虑它的心理机制,使得对模式的理解和运用形式化,简单化,本文从哪种问题更有价值、谁提的问题更有价值、哪种问题解决策略更有价值、哪种问题教学观更有价值四个方面对问题教学模式的心理机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怎样的儿童语文教学有价值?这是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追问的问题。什么是有价值?简单地说,有价值就是被人们需要。追求有价值的儿童语文教学,实际上就是追  相似文献   

7.
钱玉兰 《语文天地》2013,(20):28-29
教师如何围绕目标使课堂教学呈现语文的特性,从而走向"在品味中有价值的生成"呢?"品味式"语文教学实践证明",在品味中有价值的生成",通常发生在言语和文化的碰撞中,教师引导是触发有价值生成的必要因素。一、教学目标定位决定"生成"的深度开放的课堂,教与学之间应该有相融的过  相似文献   

8.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如何实践这一理念,让学生学到有价值的数学?其主导者是我们教师!什么样的数学才是有价值的数学?这更是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高度重视、充分明确和认真遴选的问题。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此探寻一些浅显的答案。  相似文献   

9.
怎样的儿童语文教学有价值?这是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追问的问题。什么是有价值?简单地说,有价值就是被人们需要。追求有价值的儿童语文教学,实际上就是追求儿童、家长、教师、国家甚至世界需要的儿童语文教学。在众多的需要中.儿童的需要是第一位的,否则我们的语文教学就要被儿童抛弃,  相似文献   

10.
教师的创造性不同于一般行业从业者的创造性。教师除了要创造新的有价值的成果外,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所以教师的创造性最重要的是其创造性的教学思想,这包括教师的创造意识、创造性认知特征以及创造性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和质量观:其次是创造性的教学风格;再次是创造出新的有价值的产品的能力,这包括实验制作、解题方法、教学设计等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大司命>的解读,既订正了作品的唱法,又弄清了作品的具体内容,并对其艺术手法和其中的个人寄托做了谨慎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以大歌为标志的侗歌艺术,走出了国门唱响了世界,侗族因此赢得了"一个东方音乐民族"的美称;由此展开的话题讨论,目标在于探讨具有民间"诗史"与"诗论"特征的"养心"论,在何种意义上对侗歌艺术的内在品质、品格与外在规定性的影响作用。结论认为,被尊为美的化身的歌师是"耶乡歌海"的引领者;《歌师传》把"历史的内容还给历史",把处在开山祖的位置上的歌师及其美学追求、诗学见解记录了下来;而"养心"论的提出,系侗族对侗歌艺术作经验性总结与理论性概括,且标明一个民族的审美创造力发展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由此带来的启示是,"越是民族越是世界的"命题的提出,其依据不依附于外在形式,而蕴含在诸如侗歌艺术的"古老纯正"、"清泉闪光"般的内在品质、品格及其原生性生命存在。  相似文献   

13.
刘勰提出的风骨论,由于意义重要,引起人们隆重而热烈的讨论,形成诸家的种种说法。从诸家说法中抽绎出共识,以求对“风骨”概念进行诠释。“风骨”概念是抽象而非形象的,模糊而非清晰的,宽泛而非狭隘的,统一而非对立的。总之,“风骨”应是一种美学要求。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从同一母文孳乳分化而来的一族字,和母文在意义上是相通的,在形体上有密切的联系,而且和母文读音相同或相近。试以“非”族字为例,把“非”族字分成具有“双翅貌”义、“飞翔”义、“成双成对”义和“不是、违背、相对、错误”义的几组字,论证这些字与其母文“非”的引申关系。  相似文献   

16.
Seeing the deaf in "deafnes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article draws on some of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on the politics of identity and representation as related to minority group formation. It applies this to constructions of Deaf2 identity from a cultural and linguistic perspective and contrasts this with dominant constructions of Deaf people as disabled. It highlights a number of ways in which Deaf identity differs from disabled identity, demonstrating that the cultural and linguistic construction of Deaf people is a more useful tool for analysis. It raises questions aimed to examine the discourse on deafness and seeks further debate on how best the discourse can be progressed. The article raises issues related to the use of terminology and labeling in the field of deafness. It contends that the continued use of the word deafness is unworkable and should be more widely recognized as a social construct, which has current usage beyond the paradigm in which it was originally intended. The article concludes by recognizing the importance of diversity in identity formation, while simultaneously calling for an appreciation of the need to incorporate this diversity within wider theorizing, focused on commonality and cohesion in identity as a source of collective expression and political mobilization.  相似文献   

17.
该文较为详尽地向大家介绍了英语中常用的有关“哭”与“笑”的单词的种种用法与特点,并列举了一些与“哭”与“笑”有关的英语短语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8.
班主任既是老师又是家长,班主任工作既繁琐又朴实。班主任既要教导学生多学文化科学知识,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之人,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帮助他们走上正确的人生旅途。作者根据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就工作中容易出现的“爱”与“严”尺度把握不准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求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19.
文章论述了经验与知识、经验与言语经验、言语实践与语文课程的内涵和相互关系,明确了语文(实践)是什么,提出了语文课程要以“经验”为主位的论点。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过客"意象的分析,认为"过客"有其西方原型——苏鲁支;又有其东方原型——孔子。"过客"是人类整体永恒地"走"的命运的象征;同时也是鲁迅流亡知识分子形象的象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