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2 毫秒
1.
自尊是指一个人在对待自己的态度中表现出的对自我价值的判断.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自尊是一种社会需求,人们对它的需要超过了物质和生理方面的需要.作为自我系统的核心成分之一,自尊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自尊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学生整个人格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另一方面,作为起中介作用的人格变量,自尊对学生的认知、动机、情感和社会行为均有重要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人类有许多高尚的品格,但有一种高尚的品格是人性的顶峰,这就是个人的自尊心。自尊作为人的自我系统的核心成份之一,是学生健康人格发展的必备要素之一,它对学生的认知、动机、情感及社会行为均有重要影响。英国当代道德教育家约翰·威尔逊也指出,除非一个儿童感受到被爱、被尊重的需要,否则他不可能作为一个人发展得好,他认为缺乏自尊的儿童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健康人格、自尊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大学生健康人格、自尊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模型.方法:对705名大学生分别采用健康人格问卷、自尊问卷、《国际大学调查》问卷测量,进而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构建潜变量之间的关系模型.结果:1.自我和谐、自我-社会和谐对主观幸福感有直接影响(权重分别是0.38、0.30),自我和谐、自我-社会和谐通过自尊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权重分别是0.34、0.26).实践活动能力通过自尊的完全中介作用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2.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男生的自我和谐对主观幸福感的直接影响比女生更大(男生权重是0.42,女生权重是0.29).结论:健康人格、自尊对主观幸福感的作用得到结构方程模型的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4.
论儿童的自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儿童的自尊是指儿童依据社会(成人和同伴)的评价,对自身的感受和认同,对自己有信心、有价值感、有重要感,因而接纳自己,肯定自己和适当地控制自己。研究表明,3岁左右的幼儿,伴随着“自我意识”的萌芽,就开始出现自尊的需要,并产生与此相联系的自尊感,且自尊感稳定于学龄初期。同时,随着儿童身体、智力、社会技能和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儿童的自尊感也得到发展,到11-12岁的青春发育前期,儿童自尊需要的满足显得尤为重要,对儿童健康人格的形成及发展起着关键性的动力作用。可见,儿童自尊的需要不仅存在,而且是其生存及发展的…  相似文献   

5.
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高职生自我和谐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采用自我和谐量表、16PF人格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自尊量表、心理控制源量表对598名高职生进行测量。发现人格是影响自我和谐的主要因素;自尊是影响自我和谐的关键因素;社会支持通过自尊间接影响自我和谐;心理控制源的机遇量表直接影响自我和谐。人格、自尊等诸因素能解释自我和谐48%的变异。因此,高职生的人格、社会支持、自尊、心理控制源对自我和谐的作用方式得到了模型的支持。  相似文献   

6.
在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 ,有关健康人格的讨论正在广泛深入 ,作为健康人格的核心———心理素质 ,越来越受到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关注。在构成人格的诸多条件中 ,心理因素起着价值导向的作用。人的知识积累和运用 ,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不仅仅取决于认知要素 ,还要受到情感的激励、高尚人格的引导、顽强意志的支配。自尊、自爱、自信、自强就是良好心理素质的表现 ,即个体能意识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及其对社会的责任 ,能够在自我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逐步实现对自身和社会的改造。那么 ,心理素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需要通过哪些途径来提高呢?一、…  相似文献   

7.
试论以树立自尊和责任感为基础的教师职业道德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尊与责任感是个体有为于人类的人格核心。自尊是一种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心理,表现为承认和重视自我在社会中存在的价值,喜欢和热爱自我的情绪以及接受自我的意向。自尊是人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功能发挥的基础。责任则是做人的基本条件之一,人必须对自己、对所承担的角色和社会负完全的责任,这样,他才是自由的;责任感是 的道德意识发展的基础,而履行道德责任,要靠内心信念和高度的道德责任感。要树立学生的自尊与责任感,教师首先要树立自己的自尊与责任感。从这一点上说,培养师范大学生的自尊与责任感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的自尊感及其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尊感也称自尊心或自尊,是人类心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个体人格的核心因素之一。自尊作为一个具有中介作用的人格变量,对学生的认知、动机和社会性行为均有重要的影响。 一、自尊感的地位及其重要性 (一)自尊感与个体的行为活动密切相关 首先,自尊感与个体的行为调控关系密切。自尊感是个人对自身价值的判断,良好的自尊感会成为促进个体积极行动、激发潜能的内部驱动力。其次,自尊感对个人的行为具有有效的监控作用。个体为了获得荣誉、价值感会积极主动地接近他人的评价系统,有意识地检点、反省自己的行为,使之符合一定的…  相似文献   

9.
论教师的传统自尊观对当代教师意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人们在大力呼吁发展教育的同时逐步认识到教育的发展在于教师,而在探讨教师发展的同时,我们不能摆脱文化观念对教师发展的影响。我国有着悠久但缺乏系统化、理论化的教师观。教师自尊观作为教师人格的一部分,无论是对教师自身人格魅力的凸显还是对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推进作用。一、教师传统自尊观的含意自尊既是一种心理,也是一种观念。从社会个体来说,自尊侧重的是一种心理表征,是一种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心理,表现为承认和重视自我在社会中的价值,喜欢和热爱自我的情绪及接受自我的意向。这里强调了自尊是对自我的肯…  相似文献   

10.
从自我价值保护的观点来看自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尊作为一种人格变量,不仅影响个体对事件的情感反应,而且还影响着个体的认知和行为反应。自我价值保护动机理论认为,个体在潜在的威胁自我的情境下是否采用防御性的自我价值保护方式,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个体的自尊。个体无论自尊水平高低,在不同的情境中都有可能运用自我价值保护。  相似文献   

11.
中学生的人格五因素、感知的社会支持与自尊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北京和西安1432名初一、初二、高一、高二的中学生为对象,采用小五人格学生问卷、社会关系网络问卷、Rosenberg整体自尊量表,综合探讨中学生的人格五因素、感知的社会支持与自尊的关系。结果发现:(1)人格五因素中的情绪性、开放性,感知的社会支持中的社会性支持、冲突惩罚、满意度对中学生的自尊具有显著预测作用;(2)在人格与社会支持对中学生自尊的联合作用中,人格的作用更为显著,因而是主要的;(3)中学生的人格特征会直接影响自尊,也会影响感知的社会支持,从而间接影响自尊;(4)对男生和女生的自尊产生影响的人格特点和感知的社会支持特点不同。本研究对于促进中学生自尊和心理健康水平的教育实践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自我意识是人的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人格发展的内在动因。中西方的许多研究都发现,具有积极的自我意识的儿童表现得自尊、自信、有进取心、有责任感;反之,则有自卑、畏缩、依赖、害怕挫折、害怕竞争的倾向,甚至会出现一些逆反行为。当今社会需要自尊、自信、自立、自律、社会适应性强的人,而这样的人必须具有积极的自我意识。幼儿对自我的认识过程,大致包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人格的健康成长受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在这些影响因素中,有正面因素,也不乏负面因素。正面因素在大学生人格发展中起着促进的作用,而负面因素则阻碍大学生人格的健康成长。利用正面因素帮助大学生形成和谐、健康的人格,使他们在心理和行为方面保持和和谐和健康,是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目标,更是预防大学生在人格方面陷入危机的一个重要举措。培养大学生的和谐人格需要学校教育、学生自我、社会三方面共同的努力。  相似文献   

14.
人格是在一定的生理基础上,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社会中的许多因素都可能影响人格的发展。道德人格是人格的道德性规定,是做人的资格,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做人的尊严、价值和品质的总和。一般来说,拥有健康人格的人是有着丰富的情绪体验并能控制情绪表现的人;是有能力满足自身基本需要并能紧紧把握现实的人;是获得了健康的自我结构并极富创造力的人;也是拥有稳定可靠的人际关系的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正>一、问题提出自尊也称自尊感或自尊心,是社会评价和个人的自尊需要的关系的反映,是个体人格的核心因素之一。国内外诸多研究表明,自尊作为个体人格的核心因素之一,它的发展状况不仅与个体的心理健康直接相关,而且作为一个中介变量,它对个体的认知、动机、情感和社会语言均有广泛的影响。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初期,他们的自我意识也逐渐开始萌动和增强,学生会在成败体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自我概念,而自尊水  相似文献   

16.
华道金 《中国德育》2007,2(6):15-17,31
理想的人格是真善美的统一。自尊感作为个体对自我的一种情感体验,对个体人格的完善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个体自尊感的发展过程也是个体求真、求善、求美的过程,个体自尊感的发展有助于个体实现真善美统一的完满人格。  相似文献   

17.
英国作家毛姆说过,"自尊心是一种美德,是使一个人不断向上发展的一种原动力。"自尊心是个人对自己的一种态度,是要求自己受到别人的尊重。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的一种积极情感。自尊作为人的自我系统的核心成份之一,是健康人格发展的必备要素之一,它对人的认知、动机、情感及社会行为均有重要影响。因此,自尊心对儿童心理正常  相似文献   

18.
耻感作为人类所特有的一种道德情感,是人之为人的重要尺度,在人格健康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耻感是人格的基本点,是自我认知的情感深化、自我情感的重要体现、自我意志的心理基础和自我发展的强大动力。由于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明显下降和片面重视技能的教学指向,高职学生耻感缺失现象严重。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利用耻感为高职学生发展健康人格提供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19.
现代社会到处充满着竞争,每个人都是参与竞争的独立个体,既要与他人展开竞争,也是他人竞争的对象。因此,自我经营、自负盈亏、自主择业、自我发展都与自我分不开,自尊、自立、自强、自律、自我教育、自我完善都与自我相联系。这就要求每个人在人格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中树立一个强烈的自我意识,学会对自我的经营,即培养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20.
自尊是指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感或自我形象,是个体对自我的整体评价.高自尊的人具有良好的自我价值感和积极的自我形象,低自尊的人具有较低的自我价值感和消极的自我形象.自尊在儿童的成长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儿童自我完善的内在动力.一个高自尊的儿童,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充满信心,能够积极乐观地面对学习和生活,较多地体验成功的快乐.相反,一个低自尊的儿童总是倾向于否定自己的能力和价值,缺乏积极进取的动力,容易产生自卑、无助和焦虑的情绪体验,为身心发展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