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秋和战国是同处于东周社社的两个大变革时期,其军事体制的诸多方面有明显的不同。本文试从军事领导体制、兵种的变化以及妇女的广泛参战等三个方面对春秋和战国的军制做个比较,以此展现其军制特色。  相似文献   

2.
墨家关于进攻和防御,消灭敌人和保存自己的军事辩证法思想,主要体现在“剑犹甲,死生也”,进攻和防御,消灭敌人和保存自己的辩证法;“守则固,诛则强”;积极防御的战略原则;“守城以亟伤敌为上”:积极防御的战术原则等三个方面。墨家的军事辩证法思想,反映了战争的矛盾,本质和规律,是其积极防御的战略技术原则的哲学基础,对现代和未来的人民防御战争,反侵略战略颇具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军队打仗,一般都要使用地图,军事地图维系着将士的安危,战争胜败,乃至国家的存亡。但是,几乎从来在战争中,指挥官使用的一直是常规地图,进行“纸上谈兵”。据记载,美军侵略朝鲜时,仅一次仁川登陆战,就用图一千万张,比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部用图还多。现今,世界上已经发展成了多兵种协同作战,地形复杂多变,战场范围广,组织指挥复杂,如仍依靠常规地图指挥现代战争,势必难以适应。近年来,电子计算机在军事上广泛应用,使“纸上谈兵”式的军事地图发  相似文献   

4.
明代军事制度是在改革元代军制和吸取唐、宋军制优点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显著特点是皇帝进一步加强了对军队的控制,军队的装备有了长足进步。但明代役使军士和克扣军饷等问题较为突出,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削弱。一、军户制度1、军户的来源和类型。明代国家兵役制度,基本继承元代实行世袭军户制。军户是人民中供应军差的特定人户,隶于军籍,军籍分辖于军队中各个卫所,到卫所服务的军户壮丁称作军,未入伍的分居原籍,编入里甲。军是世袭的,也是家族的,军的这一家  相似文献   

5.
“消灭敌人,保存自己”体现了一般军事战争的根本目的和基本要求,深刻揭示了在敌强我弱形势下中国革命和中国革命战争的一般规律,是毛泽东制定军事战略战术的基本依据和指导战争的最高原则,是毛泽东军事思想之基本核心。  相似文献   

6.
一、培养和造就跨世纪高素质军事人才是打赢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根本大计古人云“兵事以人才为根本”,军队战斗力的强弱,战争的胜负,固然取决于诸如武器装备等诸多因素,但归根到底是人的聪明才智和谋略决策的较量。当前,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经济初见端倪,世界各国间的科技、经济、军事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要打赢未来高技术战争,培养和造就现代高素质军事人才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相似文献   

7.
《滨州学院学报》2022,(3):39-45
投换是宋朝廷为补充军队阙额,允许在籍士兵自愿更换军种、兵种或驻防地的一种制度。投换士兵可在各军种和兵种之间流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兵员不足的问题。宋朝廷为增加兵员,将逃亡士卒、犯罪作过之人纳入投换范畴,致使军制紊乱,弊端丛生。宋朝廷提高投换标准,借此整肃军制,但收效甚微,不得不废止投换,然而投换屡禁不止,乱象丛生。投换之制是宋神宗针对募兵制及更戍法弊端进行军制改革的产物,在补充军队阙额、调整军防格局、招诱逃亡士兵等方面,都曾发挥过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蒙古秘史》作为一部战争史,是蒙古民族得天独厚的关于当时战争的“实录”。它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丰富的军事思想,留给人们的是关于古代军事科学的宝贵财富。“合剌合勒只惕会战”与“蒙古灭乃蛮部之战”是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高原时期两次重大的决战。本文通过这两次战争,剖析了《秘史》的作战指导原则和素朴军事辩证法思想,同时对其战略、战术的奥妙也进行挖掘与探讨,认为《秘史》中反映战争活动的军事思想有其内在的逻辑及其规律性。  相似文献   

9.
在二十一世纪的军事变革中,部队的信息化成为各国军事变革的首要任务。从近几年的几场局部战争中,特别是伊拉克战争,美军对信息的获取和利用,使各国的军事观察家对未来战争中的信息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信息化是未来战争的主角,信息化为战争提供了许多新的战法,电子对抗、电子侦察等随之而生。信息战是近几年来国外军事学术和军事技术界讨论的一个热门话题。中国古代军事家孙武就有名言:“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可见信息战永远是战争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文章首先研究了信息战的基本概念,后研究了信息战的分类及对其的认识,再后研究了高新技术在信息战中的应用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王洋 《文教资料》2010,(22):93-94
先秦是中国军事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时期,各个时期的军事制度在军队领导权、兵种及兵役制度等方面,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这些变化反映了军事制度与分封制、宗法制、郡县制的密切联系,同时社会政治形势,经济的发展,以及人口的增加,对军事制度、战争规模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从拿破仑战争结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这100年中。世界各地发生的大小战争不少.但是.从规模、时间及在战争史上产生的意义和影响看.没有一次能与美国内战(1861—1865)相比。其时,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革命接近完成,美国内战建立在新的技术革命基础之上。新式武器的使用,大大改变了原有作战样式,在军事上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美国内战的军事意义,首先表现在武器装备的改进和战术的变化上.恩格斯指出:“暴力的胜利是以武器的生产为基础的,而武器的生产又是以整个生产为基础,因而是以‘经济力量’,以‘经济情况’…  相似文献   

12.
海军兵种战术教员的科研学术能力愈强就愈能够较好地指导学员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战法、新训法,较好地指导和影响学员创造性地学习和研究问题,较好地培养学员创造性的思维和创新意识与能力,从而使海军兵种战术学科建设跟上信息时代的发展,把握军事理论、军事学术和军事技术发展的前沿和动态。  相似文献   

13.
《六韬》格局宏大,重视大战略,是先秦兵书的集大成之作.《文韬》《武韬》讨论政道,即政治战略,核心包括“公天下”政治革命理论和对以“圣人”为核心的政治秩序、统治谋略进行必要的规范,为圣人取天下、守天下提供了政治哲学依据和政治实力保障.《龙韬》讨论兵道,也就是军事战略问题,详细论述了军队作战司令部的组成、将帅在战争中对军队的绝对指挥权以及情报在战争中至关重要的作用.《虎韬》《豹韬》《犬韬》讨论兵法,即具体战术问题,在对军用、军备以及阵法等问题讨论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战场上常见的一些战术原则,尤其注重特殊兵种、骑兵的使用等.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普鲁士军事理论家卡尔·冯·克劳塞维茨所写的《战争论》① ,是世界有名的军事理论经典著作。它有两个精辟的论点 :其一是关于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 (即暴力 )的继续 ;其二是关于战争具有“以暴易暴”的无限化暴烈性。对于第一个论点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经给以肯定和推崇。尤其是列宁 ,曾多次引用克氏关于战争是政治的继续的名言 ,强调 :“马克思主义者始终把这一原理公正地看作探讨每一战争的意义的理论基础”② 。因此 ,我们大家比较熟悉。但对于克氏关于战争具有“以暴易暴”的无限化暴烈性 ,则较少被人们重视。其实 ,这是…  相似文献   

15.
<正>毛泽东指出:“保存自己消灭敌人这个战争的目的,就是战争的本质,就是一切战争行动的根据。”这一著名军事论点,不仅是毛泽东的纯军事战争目的观,而且还是毛泽东指导军事战争的最高原则,是毛泽东军事战略战术思想的基本核心,在毛泽东军事思想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现代高技术战争实际上就是金钱、技术和智慧的较量。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尤其是经济实力在战争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海湾战争之后美国人的战争方式和军事理论几乎成了各国军队竞相仿效的对象,但是任何一支渴望成为现代化的军队都离不开新技术和新装备的补给。在海湾战争中,有500多种高新技术登台亮相,使得这场空前残酷的战争成了新式武器的表演“盛会”。但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不  相似文献   

17.
作为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战争观是人们关于战争相关的问题的理性看法和根本认识。作为大动荡、大变革和大战争频发的战国时代杰出的集大成的思想家荀子的战争观既有包括战争的起因、目的、胜因等宏观“道”的层面的论述,也有君主、将帅、战争策略、战术等微观“术”的层面的论述。这种“道”“术”和鸣的战争观不仅顺应了大一统的历史发展趋势,也为秦汉时期战争思想的融合奠定了基础。而荀子之所以会产生这种道术和鸣的战争观有其多个方面的原因:主要在于受到了当时战国时代的影响,同时也是吸收了赵文化的军事思想精髓,更是基于了对诸子百家文化的广泛吸收和继承。  相似文献   

18.
胡云池  韩凤荣 《继续教育》2004,18(12):87-88
当今世界新军事革命迅猛发展,军事力量的竞争,说到底是科学技术的竞争,核心是人才的竞争。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迎接新的军事发展的挑战关键在人才,没有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就无法掌握新的武器装备,无法创造和运用新的战法,也就不可能赢得未来战争的胜利。”“科技强军”成为我军建设的重要战略思想。如何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推进军队继续教育、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军事人才,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9.
我国传统的观点囚固守马克思、恩格斯的关于“军队,警察和法庭是国家暴力工具”的论述,长期将军校的职能定位于培养国家政治统治的工具,全封闭的军事化管理及令行禁止的军事作风客观上不利于人文精神的深入传播,久而久之,“人文精神”甚至被简单的曲解为不服从命令、不利于团结、个人主义等等与军校教育初衷相悖离的“人文精神”。这些无疑加大了人文素质教育在军校学员中广泛传播的难度。  相似文献   

20.
马其顿方阵是以重装步兵方阵为核心,多兵种密切协同的战术体系。马其顿方阵对西方军事理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它开创了西方战争史上多兵种协同作战的全新战术模式,发展了西方的军事传统—会战模式,奠定了西方军事理论强调战术组织纪律性的传统,形成和体现了西方军事理论十分重视后勤保障和高度重视火力作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