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0年末的"钱云会事件",成为研究新闻现象真实和本质真实的绝佳范本。个别媒体在报道中仅仅停留在现象真实的层面,而现象真实只是低层次的真实。现象有真相和假象之分,新闻工作者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在本质真实新闻观的指导下进行实践。本质真实是对新闻真实更高层次的要求,新闻工作者应以本质真实为目标,以社会公共利益为诉求,全面、客观、公正地反映事实原貌。  相似文献   

2.
2010年末的"钱云会事件",成为研究新闻现象真实和本质真实的绝佳范本。个别媒体在报道中仅仅停留在现象真实的层面,而现象真实只是低层次的真实。现象有真相和假象之分,新闻工作者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在本质真实新闻观的指导下进行实践。本质真实是对新闻真实更高层次的要求,新闻工作者应以本质真实为目标,以社会公共利益为诉求,全面、客观、公正地反映事实原貌。  相似文献   

3.
新闻真实性断想——从《上帝也疯狂》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正荪 《今传媒》2009,(11):88-89
如果说,追求新闻的本质真实和整体真实是媒体记者的长远目标和理想追求,那么,对媒体和记者来说,首先应做到的,则是要保证新闻的具体真实.  相似文献   

4.
在说“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的时候,我们知道“真实”其实包括两层含义:真实的现象和真实的本质(为论述方便,我们把客观的真实现象表述为“真实”,把区别于表面的、事情的本质真实表述为“真相”)。两者必须是统一的,否则就会造成新闻失实,损害媒体的公信力,特别是在进行舆论监督时,后果犹为严重。  相似文献   

5.
所谓片面性新闻报道,是指新闻报道部分事实,没有反映出事实的本质真实和整体真实。它反映记者和媒体在选择、描述、反映新闻事实上存在着片面性,从而导致新闻失实。  相似文献   

6.
范红波 《新闻世界》2013,(4):110-111
当下开展的“走转改”活动正走向常态化,从新闻事件真实与本质真实的关系的角度说,只有当事件真实与本质真实相统一时,这样的新闻才会有公信力,才能发挥其引领作用。而目前有些新闻中新闻事件真实与本质真实是相脱离的,本文分析了这种脱离的原因,认为新闻工作者只有深入基层,才能透过现象反映本质。  相似文献   

7.
张培 《新闻实践》2009,(6):15-18
新闻报道仅仅在立场、倾向和意见层面存在片面性,没有割裂、扭曲、破坏新闻事实,可称其为"新闻片面".而"片面新闻"的根本特性是新闻事实的片面,没有反映出事实的本质真实和整体真实,那么这也间接反映出媒体在选择、描述、反映新闻事实上存在着片面性,进而导致新闻失实.  相似文献   

8.
戴正坤 《新闻窗》2007,(2):42-43
一、微观真实的量变与宏观真实的质变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也是新闻工作者的基本准则。新闻真实有宏观真实和微观真实之分。所谓宏观真实,就是整体上的真实,本质上的真实;微观真实就是个体上的真实,现象上的真  相似文献   

9.
荆成 《青年记者》2010,(18):20-23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要尊重事实、把握真实,这是对媒体记者最基本的要求,是底线。不讲事实、不讲真实,就是说谎,就是骗人,新闻也就没了存在的价值。所谓"坏新闻",不管属于哪类,坏的本质都是"不真实"。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中外有关媒体围绕委内瑞拉政变的报道 ,进行了深入分析 ,并对中国有关媒体的报道得失做了反思。从而说明 ,作为新闻媒体和记者 ,在从事突发性国际大事报道时 ,要注意和善于从总体上、本质上以及发展趋势上把握事实的真实性。新闻报道必须是客观的、真实的、公正的 ,同时必须是有立场的。  相似文献   

11.
新闻要讲究真实,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的真实分两种,一种是指对生活中客观存在的具体事实的真实报道,也就是所谓的对生活真实的反映;还有一种是真实把握生活本质和事物发展规律的报道,也就是所谓的对本质真实的反映。长期以来,一些新闻理论工作者和新闻实践者认为,生活的真实要比本质的真实低一个档次,生活的真实而不是本质的真实往往是新闻报道失实的重要原因。其实,这种认识存在着较大误区。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纪录片的"真实"性进行了解读:单向度层面的纪录片"真实";多维度视野下的纪录片"真实";多重语境博弈中的纪录片"真实".并得出结论:选择真实虽要进行价值判断,但仍需根植于生活真实之中.本质真实则应当是纪录片制作者简介孜孜以求的,并与观众共同对选择真实进行读解、感悟、升华和提升,以达到共鸣的境界.它来源于生活真实,又超越生活真实.  相似文献   

13.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是每一个从事新闻工作的人所应知的基本常识.然而,在各类新闻媒体每天产生的大量稿件中,不符合客观真实的报道也不鲜见,久而久之,使受众对媒体产生了信任危机.面对广大受众的期待,新闻工作者要以"真实"为第一要求,报道经得起检验的新闻.这就需要从本质上把握新闻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14.
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新闻界对此展开了广泛的讨论,提出了“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统一论,“宏观真实与微观真实”统一论,以及新闻真实的三层次论。这些讨论对于澄清新闻界内外对于这样一个基本理论问题的认识有着很好的作用。但是,这些讨论还不够  相似文献   

15.
梅松武 《新闻界》2001,(1):13-15
新闻的真实性既是一个实践问题,也是一个理论问题。《新闻界》 1996年 1期有两篇文章引起了我对新闻真实性的进一步思考。一篇是何光同志撰写的《新闻真实论》,另一篇是喻权域同志撰写的《世妇会报道对新闻学的启示》。前者从五个方面分析了“本质真实论”在理论上不能成立,在实践中无法操作,认为它不能作为检验新闻真实性的标准。后者分析了某些西方传媒对世妇会的报道“本质上不真实”,认为“本质真实的意思是对的”。近几年,新闻界关于新闻真实性的争论仍然没有停止。   我是不赞成“本质真实论”的。这不仅因为“本质真实”…  相似文献   

16.
徐玉芳 《新闻前哨》2010,(12):25-27
新闻失实表现应该是多层面的,但以往我们谈及新闻失实时,总着眼于单则新闻具体失实的表现,对新闻是否符合整体真实要求却极少提及。媒介通过连续的新闻报道给我们构建一个虚拟环境,从而作用于我们的认识,但片面真实的新闻报道的积累构建起的虚拟环境会加大我们与客观现实之间的距离.进而阻碍我们对客观现实的准确认识。因此,对媒体依赖性日益增强的今天,认清新闻片面真实的本质、总结新闻片面真实的当前表现并剖析其产生原因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7.
追求新闻真实是新闻界的老话题,但本质真实却尚未引起足够重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主客观世界认识上的不断提升以及新闻自身改革的需要,如何使新闻在最大可能上做到本质真实显得越来越重要。事实上,那些表面真实、本质虚假的报道大量充斥版面,已经使一些新闻越来越索然寡味。这种现象如不得到改变,  相似文献   

18.
孟志军 《新闻知识》2005,(11):26-28
新闻的整体真实,又叫宏观真实或总体真实,与之相对应的是具体真实,微观真实和个体真实。整体总是由若干的个体组合而成,一篇篇具体的新闻报道在一定的时间内就会组合而成新闻报道的整体风貌,而这组合而成的新闻报道的整体风貌是否反映了现实世界的基本风貌?是否反映了现实世界的“主流和支流”、“本质方面和非本质方面”?  相似文献   

19.
电视新闻中的真实再现是指记者在错过新闻发生时间后,已经无法获取新闻事件的现场、环境,特别是影像和同期声,但为了更好地帮助观众了解新闻事件,通过拍摄的艺术手段和后期制作等其他手段尽量重现新闻事件、现场环境及新闻人物。它是一种新虚构策略,越是被众多的媒体和栏目采用,就越被观众质疑和不能接受。从本质上讲,真实再现运用到新闻节目中,无疑是挑战新闻真实性.破坏了画面的美,是电视人应该警惕的。  相似文献   

20.
美的本质在于自由情感。艺术客体较之自然客体更容易激发审美主体强烈的自由情感。根据自由情感的质和量的差异,将其分为陶冶型自由情感、感官型自由情感和沉浸型自由情感三种类型。所谓低碳艺术就是在文本构成上以客观真实为特质,以直观真实、超现实真实或主观真实为基础条件,在与审美主体互作中能够激发陶冶型自由情感,从而促进审美主体身心双重健康的艺术文本,其中客观真实是构成低碳艺术文本的充要条件。一个低碳艺术文本客观真实的实现有两条基本路径:一是基于直观真实或超现实真实;二是基于主观真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