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彭建 《收藏界》2012,(6):77-78
明清时期,由于城市经济的复苏与社会思潮的趋新,古代女性绘画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无论是关于女性画家及其艺术的记述,还是女画家的人数、作品数量都超越前代,在绘画技艺表现上更是远胜于以往各代女画家。  相似文献   

2.
正在浙江丽水,有一个特色小镇——古堰画乡。这里不仅有田园牧歌式的诗意风景,更有绘画的加持。经过十几年生长,绘画的产业化程度已颇为可观。近两年,在当地政府的积极扶持下,绘画产业面临升级。近期力美术馆的开馆,更是标志着古堰画乡文化产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3.
嵇旭 《收藏界》2010,(7):144-145
这位在书法绘画上造诣很高的老先生,其实在工艺美术行业更是赫赫有名的老权威!有人评价他为中国工艺美术界的筹划组织者、评审决策者、身体力行者。  相似文献   

4.
气氛的力量     
《收藏》2016,(21)
正五代十国时,绘画成就显著,各画派人才辈出,人物画更是名家荟萃,其中,南唐宫廷画家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更是堪称中国古代绘画的扛鼎之作。从小时候画画开始,我就对这幅作品熟稔于心,念念不忘。前几年,故宫武英殿推出历代名画展,艺术惠及大众,我才又真正看到这幅作品的真颜。韩熙载是潍州北海人,南唐同光年间登进士第,书画文章名噪一时。在侍奉南唐前主李昪和中主李璟时期,直言敢谏、勤  相似文献   

5.
海岩  孙红飞 《收藏界》2010,(2):30-34
1987年河南省濮阳西水坡一带发掘出土了一对蚌塑龙虎,距今大约6000年,堪称为“中华第一虎”,其后河南历代关于虎造型的青铜、玉雕、石刻、陶瓷、绘画更是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6.
李晖 《收藏界》2011,(1):92-95
历史经验证明,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无不与时代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诸多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就整个清朝文化艺术中的绘画来说,更是这样。从清初的顺治年间,一直到嘉庆,这一时期政治巩固、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故这一时间段的绘画业,也一直处于繁茂、昌盛的景象,尤其"康乾盛世"期间,绘画业的发展最盛。画坛人才辈出,突出的如"四王"、"四僧"、"金陵八家"、"新安画派"、  相似文献   

7.
沙伟 《收藏》2014,(11):35-40
今年是中国近现代杰出的书画大师吴昌硕(1844-1927年)诞辰170周年。吴昌硕属于大器晚成的艺术家,曾言自己“三十始学诗,五十始学画”。且金石、书法、诗歌、绘画“四绝”,又融为完整的一体。其篆刻、书法和绘画水平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公认为艺坛泰斗和“后海派”艺术的开山代表。  相似文献   

8.
卢思密 《收藏》2013,(11):70-71
有宋一代,绘画、书法、诗词等文艺形式十分繁荣,达到了中国文化史之前所未有的高度。而宋词更是将中国的诗歌形式发展到后人不能企及的巅峰。柳永、苏轼便是驾驭这种文学形式的佼  相似文献   

9.
1987年河南省濮阳西水坡一带发掘出土了一对蚌塑龙虎,距今大约6000年,堪称为中华第一虎,其后河南历代关于虎造型的青铜、玉雕、石刻、陶瓷、绘画更是屡见不鲜。本文就洛阳地区一些有关虎的文物择其精要,介绍给读者。  相似文献   

10.
海洋 《集邮博览》2009,(7):65-65
兰花是中国传统名花之一,据记载,我国栽培兰花的历史已有两千多年。兰花一直受到中国人民的钟爱,文人雅士对它更是偏爱有加。1988年12月25日我国发行龚文桢先生设计并绘画的《中国兰花》特种邮票,全套4枚,小型张1枚。4枚邮票中,设  相似文献   

11.
《收藏》2014,(4):F0002-F0002
石莉(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馆员):东西方的艺术精神和肜式存唐近豪先生的笔F似到最佳的展现,他的作品是东方的,更是世界件的,这正是他能够继赵无极、朱德群之后,存当今抽象绘画中享有一席之地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独树一帜的“南陈”及其艺术特色谈到中国古代绘画,“南陈北崔”是两个绕不过去的人物。何谓南陈北崔呢?据清代姜绍书的《无声诗史》载:“老莲工人物,衣纹圆劲,设色奇古,与北平崔子忠齐名,号‘南陈北崔’”。南陈,指的是明末江南大画家陈洪绶。陈洪绶是中国绘画史上杰出的画家之一,也是明末清初充溢着真挚感情的诗人和善于刻画世情的散文能手,又是一位不甘傍依古人而能自创一体的书法名家,更是一位擅长人物、精工花鸟、兼能山水的艺术大师。其中绘画造诣最高,前人评  相似文献   

13.
《收藏》2016,(11)
正F近年来,宣纸市场一路看涨,每刀宣纸的价格从2010年的400元涨到目前的2000元左右,进入收藏领域的老宣纸价格更是翻倍增长。由于原料成本不断提升以及人力、资源匮乏等现实困境,使得这种上涨的趋势还在加剧。"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宣纸不等于好的绘画,但好的绘画确实依赖好的宣纸。到了现代,已经发展出了"材料学"的学科研究,不但国画如此,油画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4.
李可染     
魏华 《收藏界》2011,(10):139-139
李可染是20世纪很有影响力的艺术大师,他的作品已成为近现代美术史上的经典。 人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如果再加上名师的教诲与引导.那就更是如虎添翼了!不管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李可染都具备了,李可染从小喜欢绘画,少时考入蔡元培办的国立杭州艺专。  相似文献   

15.
李爱华 《桥牌》2010,(10):42-42,41
学生时代很多人都会有自己的一项特殊的才艺或兴趣。我曾经学过舞蹈、绘画和奥数等,但都没有坚持学下来,唯独只是为了一时好奇而学习的桥牌,已经坚持三年了。我能坚持学习下来,不仅仅是桥牌自身独特的魅力,更是它教会了我如何做人与学习。  相似文献   

16.
张名鹤 《收藏》2014,(17):19
海,代表一种胸怀,象征一种气魄。观海,必高临碣石,观海之洪波,听海之涛声,所以涤荡身心,咏志兴怀!自古以来,画山容易画水难,历代名家极少以水入画,即便以水入画,也是有山有水,山主水副,俗称山水画。然而以海入画,在中国数千年绘画史上更是少之又少,究其原因,在于水最为灵动,须臾不止,其姿态千变万化,最难捕捉,大海更是百川交汇处,水之性情、水之气魄、水之精神在此得以充分体现,画海可谓难上加难。  相似文献   

17.
杨飞云     
《收藏界》2014,(10):F0002-F0002
他是中国写发案单位画派领军人物、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油画学会副主席、北京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国著名美术批评家邵大箴,曾这样评价杨飞云其人其作:“飞云是真心人,他关注艺术思潮的变化,但更是‘用志不纷乃凝于神’地深入研究绘画手艺、研究线、色彩、造型、构图的表现方法,研究他们在画面上的表现力。他巧妙地运用对比与和谐的辩证关系,使各种绘画因素综合成一种似乎离现实很近而又相当距离的境界。”  相似文献   

18.
贾宝源 《集邮博览》2013,(11):12-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革命史为内容的绘画成为重要类型,以毛泽东为题材的作品,更是这类作品的主体,其中绝大部分是油画。在搬上中外邮票的毛泽东题材油画作品中,有一些作品是原作重画或局部重画与复制。原作重画的目的,有些在于作者追求艺术,有些与政治相关。油画的复制,则是博物馆出于陈列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李芳忠 《收藏界》2010,(7):73-74
俗话说:“盛世兴收藏,乱世买黄金”。如今,喜欢收藏的人是越来越多,而收藏紫砂壶者更是与日俱增。宜兴紫砂,世界名陶。紫砂,集中华陶文化、茶文化、书法、绘画、篆刻等诸多艺术形式为一体,具有泡茶不走味、把玩可陶冶情操的品行,在世界上享有盛誉,也逐渐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收藏。  相似文献   

20.
正在瓷器上题写诗句与民谚为饰,开创于唐代长沙窑,自宋以降,至金元流行的瓷枕,更是把文字装饰表现得淋漓尽致。瓷枕平整的枕面非常适合书写绘画,大量的书法艺术便被用于瓷枕装饰,这些书于瓷枕上的诗词曲赋、民谣俚语,有的极富文人情怀,有的市井气息浓郁,真实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