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三农"报道以及相关研究依然严重缺乏。本文选取湖南省最有影响力的市场化纸媒《潇湘晨报》作为研究对象,从报道来源、内容分类、报道立场、报道体裁、报道数量、报道篇幅和版面安排等项目来探析其"三农"报道的策划和具体运作,力求总结有关经验和教训,以提升"三农"报道的水平,从而推动"三农"问题进一步得到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线索来源、报道手法、报道内容和报道形式四个方面,深入分析新闻媒体对安徽好人好事的报道,探索从"好人好报"到"好人效应"、从"安徽好人"到"好人安徽"的发展路径,解析新闻媒体报道好人好事的创新法则,为更多的新闻媒体创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借鉴思路。  相似文献   

3.
本论文运用议程设置理论,采用了内容分析法、抽样调查法,从报道的数据分析、报道的情感倾向、报道的内容主题、报道的形式等方面论证《中国日报》作为主流外宣媒体,对于"一带一路"的报道,有利于国际社会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一带一路"。但是,通过分析发现,《中国日报》对于"一带一路"的报道也存在过于强调经济层面忽略政治和军事层面的报道;报道过程中讲故事的能力有待提高,这也是《中国日报》在后续的报道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改进的。  相似文献   

4.
时政报道是每一家党报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特别是每年的人大、政协会议,各家党报都全力以赴报道。但由于"两会"程序性报道比较多,因而许多党报的"两会"报道不仅没有发掘出新闻富矿的应有价值,反而流于程式化,枯燥无味,苍白无力。近几年,《伊犁日报》在时政报道特别是在"两会"的报道中,把着力点放到创新上,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得到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党政领导、"两会"代表和委员及广大读者的高度评价和肯定。  相似文献   

5.
正时下,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已成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广播电视宣传报道中也时常可见"四风"的踪影,有例为证——形式主义方面:一些报道只图机械地完成上级安排的"规定动作",重形式,不求实效;报道中大话、套话、空话多,缺乏实质性内容和创新理念;某些报道纯系应景之作,习惯于按传统模式唱"四季歌"。官僚主义方面:会议报道和领导活动报道多,时间长,且占据黄金时段;一些报道内容浮于表面,"地气"不足;一些报道热衷于从会议、网上寻找线索,"官僚"习气重,主观色彩浓,缺乏求证意识,导致报道偏颇失真。  相似文献   

6.
地方纸媒应如何报道"百年一遇"的北京奥运?通过对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和杭州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报道文本情况的梳理可以发现,报道理念上的高起点、报道规模的适度控制、报纸固有特色的坚守与坚守之上的创新,是杭城纸媒北京奥运报道的特点. 地方纸媒应如何报道"百年一遇"的北京奥运?既要服务于大局,能在报道理念上体现高度和广度;也要服务于地方,能在报道对象和报道内容上有所侧重,理性地紧扣本地读者的"欲知"和"应知";更要从各种局限和不利中突围,能巧妙地在报道手法、报道形式上有所创新,从而在媒体竞争中差异化生存.  相似文献   

7.
"影视报道"定义于电影电视的新闻片、专题片、纪录片的基本传播功能,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或"历史事件的报道",核心功能是告知事实的"报道".针对"影视报道"百年来饱受事实失实的"假面"困扰,本文在能指、所指语言结构和"媒介事件"原理语境下,拟从"影视报道‘假面'困扰源自语言能指、所指结构原理的失衡"、"影视报道‘假面'的本质是演绎‘媒介事件'"、"‘大摄影'技术语境下影视报道的‘假面'消遁与真实回归"、"‘伪记录'演绎‘艺术记录'的有限空间"四方面探寻影视报道守真品格的回归.  相似文献   

8.
体育报道在党报新闻报道中一直扮演"花边"的角色。体育报道作为广大读者喜闻乐见的报道内容,应该正确对待自己独特的报道角色,积极探索新的报道形式和手段,为党报新闻报道"锦上添花"。要追求深度,侧重专题体育报道属于"娱乐"范畴中的新闻报道,因此在报道中,需要尽量调整自己的面孔和语调,让体育报道更容易让老百姓接受和理解。体育报道要追求趣味性,并不意味要进行新闻炒作,从而降低体育报道格调。  相似文献   

9.
"两会"报道在中国政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媒体传播功能的发挥,它在推动中国民主进程、改革深入、社会进步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多年来"两会"报道形成了一定的固定模式,但又在不断地追求创新和突破.本文在对"两会"报道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探析2011年"两会"传播的新特点,指出"两会"报道的"全媒体"运作方式及其新闻话语的政治学修辞和"公民新闻"等特色,同时还认为"两会"报道正在逐渐推动公共新闻的实践和完善,促进媒体在理论和技术上的全方位发展,最后还勾勒了"两会"报道尚待提升的空间,为未来的"两会"报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罗健雄 《东南传播》2012,(11):165-166
电视新闻报道是备受广大观众喜爱的新闻传播方式,也是新闻信息传播的主流渠道。电视新闻工作者要充分展现电视新闻报道的特点与优势,增强电视新闻报道的镜头感,通过镜头来叙述新闻故事,增强新闻报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本文总结出了"切入点"、"关键点"、"转折点"、"故事点"、"细节点"等五个要素,详细阐述增强电视新闻报道镜头感,提高电视新闻作品可视性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当下,受众不再满足于简单化、表层化的报道,对信息深度、广度的需求日益增长。全方位、立体化的深度报道,成为了报纸与其他媒体竞争致胜的利器。党报如何做好深度报道?笔者认为,可以从"发挥党报优势加强策划,另辟蹊径做好独家深度报道"和"对民生热线刨根问底,抓好追踪式深度报道"两方面来"突围"。  相似文献   

12.
在改进文风的大背景下,十八大后各级党报在基层党建报道中都想方设法积极创新。本文从拓宽报道领域、创新报道形式、提升报道质量角度出发,以经济特区党报——深圳特区报的创新探索为案例,论述了在基层党建报道上应该遵循舆论传播的规律,不断拓宽报道视野,转换报道视角,切实突出"新"、"近"、"活",让党建报道更接"地气"、更聚"人气"。  相似文献   

13.
卢辉 《东南传播》2012,(4):107-109
主题性报道是我国新闻报道的一大特色,是实现正确舆论导向的重要途径。然而,近年来各级媒体在主题性报道方面或多或少出现了一系列"非新闻性"的倾向,如:概念化和标签化的"政治缩合语"、模板化和程式化的"报道模块"、无新闻型导语的"材料缩写"以及事实让位于观点的"准新闻"等问题。鉴于当下主题性报道缺少明显的新闻特征:没有时效性,缺乏新奇性、程序呆板、抽象僵化等弊端,已经影响到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针对这种现象,本文从遵循新闻报道规律,充分体现新闻价值的角度,列举了当下各级媒体在主题性报道方面所出现的"非新闻性"倾向的种种弊端,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主题性报道化为新闻性报道的几个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4.
王玉琴 《新闻战线》2015,(3):100-101
用充满时代气息和乡土味道的新鲜话,表达群众所做、所想、所求,一直是党报记者进行"三农"报道的追求,大连日报"走过四季?大连七户农民生活记录"立足"走转改"发力,使党报的话语体系进一步贴近民间舆论场。如何提升"三农"报道水平?切实报道民生疾苦,帮助百姓解决实际问题?如何在深化"走转改"中切实增强"三农"报道的时效性、可读性和感染力?如何展现农民的日常生活情态,彰显党报重视民生的报道取向,诠释新时期人文精神的价值追求?大连日报  相似文献   

15.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加速媒体融合趋势,催生了"微"报道。"微"报道的传播特征表现为信息共享、字数受限和受众广泛。然而受益于网络传播的多媒体手段,在一些恶性事件报道上,媒体利用微博报道的形式有失偏颇,以近来接连发生的儿童伤害事件为例,信息遗漏失序、反常性品位过度、报道倾向不明为人诟病和批判。反思新闻媒体在"微"报道上存在的伦理责任缺失问题,是新媒体时代每个媒体管理者应重视的命题。  相似文献   

16.
我国媒体对东京奥运会的报道在主题、内容、语态、生产等方面都可圈可点。主题上突出"更团结"的格言和更纯粹的体育观照,内容上注重人本化和人情味,语态上更感性、有"破圈",生产上短视频挑大梁。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外延报道消解了主体报道,娱乐报道消解了庄重氛围,语态"年轻态"造成观众接受的尴尬、报道速度和品质还不能做到一致等。  相似文献   

17.
甘霖 《新闻世界》2020,(1):21-24
时政报道是各新闻媒体投入"重兵"的重要阵地,更是传统党报转型的关键所在。面对着"不变"的使命、担当和责任,面对传播技术、受众需求之"变"的挑战,时政报道必须与时俱进,创新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练就"十八般武艺",让新闻报道更有温度、更有深度、更有速度,从而提升时政报道的热度,为时政报道更好地发挥舆论引导作用提供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18.
2011年8月9日,全国新闻战线开展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对于新闻人而言,"走转改"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鲜活实践,是实现"三贴近"的有效途径。笔者以2012一年中央视《新闻联播》的"走基层"报道为例,对其报道数量,报道主题和特点进行了分析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对"走基层"报道可能引发的新闻理念革新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相似文献   

19.
蒋宝仙 《新闻战线》2012,(12):61-62
政务报道是地方报特别是党报的传统"台柱子"。"台柱子"硬不硬,直接影响到报纸的公信力和权威性。为此,一直以来地方报都投入大量精力,将做好、做强政务报道当做重要工作。在形形色色的政务报道中,每年的"两会"报道因背景显著、主题重大、与民生关系紧密而成为各主流媒体精心经营的一道  相似文献   

20.
王宇 《新闻界》2012,(6):3-7
本文采用框架理论的研究方法,以《人民日报》近10年来的食品安全报道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从报道主题、消息来源、报道领域等方面入手分析了该报食品安全报道议题的形成和变化。食品安全报道的消息来源偏向以及食品报道从"食品卫生"到"食品安全"的变化等,在此基础上提出食品安全报道应坚持理性和建设性原则;应加强从业人员的科学素养并致力于提升公众的健康知识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