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发行管控”是中国各个时期报刊媒体管理的重要方式与手段.自古代至今,中国报刊发行体制经历宋代至清末传统报刊封建主义君主专断型发行体制,清末近代化报刊封建主义法治型发行体制,民国时期资本主义法治型报刊发行体制,新中国成立至“文革”结束社会主义计划型报刊发行体制,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义初级法治型报刊发行体制.其变迁历史启示现实,主流话语传播因素、发行市场良性发展因素是报刊发行体制变革必须考量的基本因素.同时应当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实现报刊发行量稽核机制有效运行、构建报刊发行人才培养及专业技术职称体系、加强报刊发行行业协会建设、大力治理摊派发行.  相似文献   

2.
吴锋 《新闻前哨》2010,(3):23-25
2009年,中国报刊发行业遭遇改革开放30年来最复杂的市场局面。在险恶的市场竞争中,报刊发行人沉着应对,不仅使得报刊发行业保持了稳健发展的态势,而且实现了十大创新。  相似文献   

3.
回顾新中国60余年来我国报刊发行业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我国报刊发行经历了四个历史阶段,实现了四轮创新,取得了四大突破。第一次是打破了不同所有制之间的利益隔阂,实现了私有制发行向公有制发行的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说,人是生产力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不管报刊发行业务有多么复杂,但所有发行总是靠人来发行的,而发行的对象——读者也是人,所以,报纸发行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抓住“人”这一根本因素。在报刊发行管理中,如何“管人”,如何盘活人才资源,这是报刊发行管理者面临的头等大事。  相似文献   

5.
崔均鸣 《青年记者》2007,(16):126-126
报刊发行实现信息化青岛日报报业集团的"报刊发行综合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已经运行了10年。在这10年里,系统不断完善、版本不断更新。随着发行业务的全面推进,  相似文献   

6.
邹韬奋有着丰富的图书报刊发行实践经验,对图书报刊发行工作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见:注意图书报刊发行工作的根本问题和面向问题;建立多种发行渠道;注重宣传和推广  相似文献   

7.
当前报刊发行业的总体态势 关于当前报刊发行业的总体态势,可以说,中国报刊发行业正面临严峻的挑战.这主要缘于三个"新变化":一是新<劳动法>的实施.对劳动密集型的报刊发行业而言,行业整体用工成本骤然增加了20%,但报社对发行部门的投入难以同步增加.二是新媒体快速普及.平面媒体的传统优势丧失殆尽,报刊发行营销的难度空前加大.  相似文献   

8.
我国报刊发行要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必须在发行上更多地采用市场手段,按照经济规律行事,更要在发行体制上依此进行改革——发行与投递(配送)分离、发行专业化、配送物流化与共用零售终端.  相似文献   

9.
市场经济规律理论在中国各个行业不断被认可的今天,报刊发行工作模式的陈旧和报刊发行组织的规模以及经营理念和售后服务的滞后,明显地阻碍了报刊出版市场的繁荣。 随着人们对报刊需求个性化的增长,中高价位的刊物如雨后春笋般争奇斗艳,但在资金实力、策划、编辑水平等  相似文献   

10.
吴锋 《编辑之友》2010,(10):43-45
一报刊发行业正面临改革开放 30年来最严峻的挑战关于当前我国报刊发行业的形势判断,可以说,报刊发行业正面临改革开放30年来最严峻的挑战.这主要缘于三大"新"变局:一是新<劳动法>的实施,对劳动密集型的报刊发行业而言,行业整体用工成本骤然增加了20%,但报社对发行部门的投入难以同步增加;二是新媒体快速普及,平面媒体的传统优势丧失殆尽,报刊发行营销的难度空前加大;三是新的发行量下滑形势已经出现,据中国报协印刷工作委员会的调查统计,2008年中国报业发行量统计下滑2.5%,而2009年同比下滑6.7%,这是改革开放30年来首次出现的连续两年发行量下滑的危境.  相似文献   

11.
西部农村的报刊发行存在困难较多。本文深入分析了西部农村报刊发行的现状及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改善发行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非常注重报刊发行工作,强调各级党委在推广报刊发行中的责任和义务,要求广大党员积极订阅党报。为了推动根据地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各级党组织广泛设立列宁室、俱乐部、夜校、识字班、读报会、读报组等组织,制定报刊发行与阅读规则,大力开展集体读报活动,提高广大群众和红军指战员的政治文化水平,促进乡村群众运动和革命活动的开展。使红色报刊能够深入乡村、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充分体现了其宣传鼓动与文化教育作用。从发行、公共阅读与私人阅读结合的角度看,中共报刊宣传教育工作形成了一个系统的网络,实现了全党办报与群众读报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3.
《新闻前哨》2005,(10):1-1
9月10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在大连召开规范报刊发行秩序座谈会。会上,中国报业协会发出倡议,呼吁报业加强行业自律,自觉维护报刊发行秩序。此前,中宣部、国务院纠风办、新闻出版总署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和报刊出版单位采取切实措施,规范发行秩序。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石峰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报刊发行恶性竞争愈演愈烈,危害相当严重,规范十分必要而迫切。在2006年的报刊征订工作中,报刊出版单位要放弃“观望”、“等等看”的态度,坚决纠正发行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相似文献   

14.
自古代至20世纪末,从其所依托的政治制度和所采行的管理方式两个角度,可以将中国报刊发行体制分成以下五种:宋代至清末传统报刊封建主义君主专断型发行体制,清末近代化报刊封建主义法治型发行体制,民国时期资本主义法治型报刊发行体制,新中国成立至文革结束社会主义计划型报刊发行体制,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义初级法治型报刊发行体制。由于历史条件的特殊,台湾、香港和澳门报刊发行体制与发行业态的变迁,走的是与内地不同的路径。统治阶层对于主流话语权的管控、政治制度和政治路线强制报刊发行体制变迁并决定发行体制样态是中国报刊发行体制变迁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5.
赵彤 《当代传播》2003,(4):74-75
报刊发行量是报刊社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整体水平的综合反映。正如马克思所说:“在商品生产中,流通和生产本身一样必要,从而流通当事人也和生产当事人一样必要。”报刊如果发行量少,既不会取得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谈不上有大的社会效益。因此,探讨报刊发行销售策略,将有助于报刊在新时期寻求新的发展,取得更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报刊的发行,出版之间具有“弓”和“箭”的关系。报刊发行貌似简单、实则复杂,是—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具有定价低、范围广、频次多、成本高、收益低等特点。尽管报刊发行市饧已经充分开发竞争近三十多年,除中国邮政之外,迄今尚未有一家企业从事全国性的报刊发行业务。从整个邮政系统来看,报刊发行收入只占邮政集团总收入的2%,而为其付出的成本却高达全部成本的10%以上。  相似文献   

17.
今年1月1日,我国开始施行劳动合同法。由于报纸发行用工关系的特点,报纸的发行部门将是报业落实劳动合同法最关键的部门,也是面临矛盾最多的部门。在报纸发行部门落实劳动合同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推动报刊发行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8.
徐园 《新闻世界》2013,(11):1-1
当前报刊发行的首要任务是“维稳”,即保持发行量的基本稳定,争取微量增长。究竟如何维稳呢?、调整指导思想,重回“发行量至上”。不宜再用“有效发行”统领发行工作,而应重新“以发行量论英雄”,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是保量。  相似文献   

19.
8月14月,由山西省新闻出版局召开的山西省整顿报刊发行秩序会议在太原举行。这次会议的主题是,贯彻执行中宣部、国务院纠风办、新闻出版总署下发的《关于开展规范报刊发行秩序工作的通知》,坚决纠正报刊发行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减少社会资源浪费和国有资产流失,维护新闻媒体的形象和公信力。  相似文献   

20.
施建 《现代传播》2002,(1):100-102
本文以“《南方都市报》被封杀”事件为由头 ,探讨了我国和世界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报刊发行体制和情况 ,提出我国试行报刊发行代理制的发行体制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