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曹慧芹 《考试周刊》2012,(68):36-36
要想让学生重拾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信心.语文教师应转变观念,转换角色,变“讲堂”为“学堂”,变“讲师”为“导师”;要探索教与学的科学比例;必须突出学生的自主实践,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高中历史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它是教师输送传递,学生吸收储存历史知识信息的过程,既是教与学适应的过程,又是一系列转化的过程。教学效率高不高主要是看教与学是否适应,“适应值”高小高以及“转化率”高不高。要提高“适应值”和“转化率”,教师就要吃透两头,即不仅要钻研历史教材,而且要研究学生学习历史的心理。根据有  相似文献   

3.
语文素养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性发展前景的综合素养。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就必须将教与学的目光引向社会生活,把语文教学与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而让语文教学与社会天地相接壤,也是语文教学突破“应试语文”的束缚而成为“生活语文”的行之有效的最佳方法。成语学习是词语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语的学习、识记和运用则是学生学习语文、培养语文素养的“必修课”之一。让成语的教与学行走在生活中,教会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积累和运用成语的能力是一个语文教师应的有责任。下面谈谈如何教会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积累和运用成语。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内容是下姿百态的,教与学的主体千差万别,我们的阅读教学要根据不同课文、不同课型因文制宜,因课取式。然而,万变不离其宗,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语文教学应始终坚持以“读”为本.工夫“读”到,以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作为语文学习的初始阶段,是人们语文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对小学语文个性化教学的研究刻不容缓。小学语文个性化教学因素包括教师的主导因素、学生的主体因素和环境因素三方面。要提升小学语文的个性化教学,就是要从提高教师“教”的策略、提升学生“学”的策略、环境因素的改进切入,为教与学构建个性化桥梁,以期对提升小学语文个性化教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要具备两方面的基本能力:首先是要会爱学生,能为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宽松、和谐、愉悦而又讲秩序、讲规范、讲规则的学习氛围。其次就是能以一种最佳方式全面影响学生,做到“教好书,育好人”,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做到这些就要从“归还语文的工具性”、“落实语文学习的实践性”、“强调语文学习的探究性”、“提倡语文教与学的创新性”入手,全面提高自身素养,使教师的价值在科学的教育体制下体现。  相似文献   

7.
教与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如何调动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是众多教师共同关注的一个话题,要实现这一目标,最好的办法就是“愉快教学”。因此,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现“愉快教学”已引起很多人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高士军 《成才之路》2012,(29):11-11
语文教学长期以来陷入“高耗低效”的状况,这种状况很大程度是当前语文教学仍然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只看语文分数不看语文水平,只看语文成绩,不看语文能力,只看作文字数,不看作文内容。要想切实提高语文教学,我们就必须牢固树立“大语文”观,以学生获得更好的身心发展为基点的,传授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美好健康的情感与心理认知、完善和提升学生的自身人格与人文修养。根据我个人教学感受,要树立大语文观,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9.
中学语文知识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学语文知识教学的现状及对策李贞祥一中学语文知识教学现状有些令人忧虑。从实际看,语文知识教学不景气,且有被“淡化”被“取消”的趋势。先看语法教学被“淡化”。所谓“语法淡化”,是1990年前后,语文教学界有人提出的“语法教学内容要简化,要求要降低,考试...  相似文献   

10.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曾说他的读书是“好读书而不求甚解”,这固是自谦自责之辞。而事实上,“好读书”、广览博读正是学好、用好汉语言文字的必由之路。可是,审视一下如今的语文教与学的实际情形,走的正是与之相反的道路:不“好读书”,而好求“甚解”。请看,有的语文教...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的实质是语文基本功的训练。那么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呢?本人认为应该注意如下几点: 一、转变教学观念,强化主体意识“一切改革首先是观念上的改革”。教师要真正认识到学生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人,要相信学生的内在潜力,摆正教与学,知识与实践的关系。用“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  相似文献   

12.
《语文学习》1991年第10期上发表了《对一个口号的质疑》一文,作者包培淮同志不同意把“发展学生的智力”看作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对此,我不敢苟同。 (1)对语文教学的“发展智力”的目的既要从总体上看(求同),也要从单项上看(求异)。这里仅把语文同数学摆在一起研究。从总体上看,语文教学和数学教学都旨在“发展智力”,正如该文中所言,“语文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其他学科也要发展学生的智力。”这是目的上的共同性。这是一层意思。另外,语文能力的发展是发展智力的一个方面。或者说发展智力是语文教学及其它学科教学共同的总目标。从目标学上说,有总目标,分目标,层递式目标之分。说“发展智力”是语文教学的目标,是从总目标的角  相似文献   

13.
丁云能 《学语文》2011,(1):28-29
一、理解语文教材的“教学价值”理论.把握语文教材的“教学价值”。语文教材价值的实现.体现在语文课堂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的活动过程之中,这一活动过程实现的是语文教材的“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有同道问:时下语文教育的主张和说法很多,有“本色语文”“绿色语文”“人生语文”“快乐语文”语文主题阅读”“高效语文课堂”等等,你为什么还要提出“语文养成教育”呢?这源于长期以来我对语文教与学的一种感悟与认知。  相似文献   

15.
朱士锋 《现代教育》2003,(22):63-63
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认为:“语文教育的改革说到底就是一句话,要现代化。”借助电教这一现代化的教学工具,沟通教与学的双边联系,对于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有效语文教学是以有效教学理论为基础,通过改善语文教学系统要素,实现教与学有效结合的教学模式。其基本内容主要包括教师的有效教学、学生的有效学习以及教与学的有效结合。从影响语文教学的因素看,实施有效语文教学的策略主要包括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策略、语文教学时间的管理策略、语文教学过程的优化策略等。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要姓‘语’”,“语文教学要有‘语文味’”,“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等等,这些都是当下的语文教学中接地气的观点,更是语文教学的务本之道。那么,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如何化观点为行为呢?笔者《湖心亭看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的教学就力求扣住“语”字,用语文的方法,让语文味浓郁起来。  相似文献   

18.
新时代学子的学习要从学习知识向创新知识过渡。语文创造性学习的基本规律表现为:贵在“质疑”;妙在领悟;重在“实践”。语文的创造性学习的方法主要是:从学习主体上看,要强调自学;从学习形式上看,要提倡讨论;从学习途径上看,要主动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中国教师报》编辑部主任李炳亭在《李镇西大战“李镇西”——简答关于“语文味”》一文中说:1.语文课有没有语文味,首先要看学生是否发现和找到了对语文的兴趣;2.语文课有没有语文味,要看学生有着怎样的基础知识积累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20.
新编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是一个开放性体系,教师只有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特点,掌握培养学生的目标,才能依材施教,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并形成创新的教与学。一、教材不再是教学内容的全部思想创新和观点创新是新编小一语文教材的灵魂,这创新的“灵魂”,要求施教者要有创新的教学。由于这种教与学都是全新的事物,从而会形成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局面。然而,无论什么样的教与学,都要得到学生的认同,其所实施的教与学才会有效。如果是施教者的想象,无论再美,也难达到自己所想要达到的教学目的。而学生的认同,又需要有一定的认同基础,我们所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