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8 毫秒
1.
偷逃税是纳税人作为“理性经济人“的行为倾向,在预期不被稽查的情况下,纳税人的最优策略是偷逃税;而税务机关打击偷逃税实施稽查的深度和广度要受稽查成本的限制.用博弈论的原理和方法探讨偷逃税与稽查的关系,研究如何加强和协调好稽查概率和处罚力度,使不增加稽查成本的同时,减少纳税人选择偷逃税的概率.  相似文献   

2.
偷逃税是纳税人作为“理性经济人”的行为倾向,在预期不被稽查的情况下,纳税人的最优策略是偷逃税;而税务机关打击偷逃税实施稽查的深度和广度要受稽查成本的限制。用博弈论的原理和方法探讨偷逃税与稽查的关系,研究如何加强和协调好稽查概率和处罚力度,使不增加稽查成本的同时,减少纳税人选择偷逃税的概率。  相似文献   

3.
税收征管是防治税收流失的最后亦是最直接的屏障,管理层面的漏洞是引起税收流失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纳税人与税务当局的非合作博弈,不存在纯战略纳什均衡,但存在混合战略纳什均衡,即税务机关和纳税人分别以一定的概率随机选择稽查和逃税。通过建立纳税人与税务机关的博弈模型,能够更好地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也可以更好地防治税收流失。  相似文献   

4.
傅至 《天中学刊》2005,20(1):49-51
税务稽查是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的强有力手段。目前税务稽查工作中主要存在税务稽查过分注重税收收入、稽查选案的准确性低、稽查管理成本过高、税务稽查人员素质普遍较低等问题。解决以上问题应逐步由收入型稽查向执法型稽查转变,建立稽查选案积分制,提高选案准确性,努力提高纳税人自觉纳税意识和稽查人员的整体素质等。  相似文献   

5.
税务稽查实质上是一个分类问题,可以通过BP神经网络进行数据挖掘的分类和问题预测。在分析BP神经网络原理的基础上,利用税务系统中的纳税人申报数据,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的分类模型,对纳税人进行诚实纳税和非诚实纳税的评估、分类。模型分类准确度达到预期效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提高税务稽查部门的工作效率和效果。  相似文献   

6.
当前税务稽查存在的问题有:执法不严,纳税人纳税意识不强,稽查制度不健全,稽查人员水平不高,稽查手段落后等。应采取的对策有:提高稽查员的业务素质:采取有效措施,保证稽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完善《征管法》,取得社会支持等。  相似文献   

7.
税务稽查是税收征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税务稽查效能是摆在税务部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试从当前税务稽查工作存在的问题与现状着手,对制约税务稽查效能提高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提高税务稽查效能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8.
税收征管新模式的实现,是以纳税人自觉纳税和税务机关提供优质便利的纳税服务为前提,并依托计算机网络和重点稽查对纳税人实行全面有效的监控。税收预警作为一种新型的税务管理方式将在推进依法治税,促进纳税人自觉纳税,建立良好的征纳关系上发挥重要作用。有效实施税收预警需要加强税收预警信息化建设,建立科学合理的税收预警指标体系,大力培养税收预警人才。  相似文献   

9.
税务稽查是税收征管工作极其重要的一环。按照新的稽查模式的要求,目前我国稽查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落实税务稽查“四分离”制度、提高稽查人员素质、注重稽查质量、确保查案准确、严厉打击偷逃骗税是完善税务稽查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国经历了自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市场力量开始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主导性作用,经济运行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根据经济形式决定经济制度的原理,传统的税务稽查模式也应顺应发展潮流,与经济运行方式相适应,由传统的计划型税务稽查模式向市场型税务稽查模式转变,这个转型的过程对税务稽查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解决好税务稽查模式的转型问题,才能深化税务稽查改革,为市场经济提供一个和谐、公平的税收环境。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税收筹划得到了蓬勃发展.本文通过对企业税收筹划的主要形式和方法的分析,明确了税收筹划与偷税、漏税的区别,肯定了税收筹划的现实性,指出了税收筹划中应注意的问题,进一步加强了对税收筹划问题的再认识.  相似文献   

12.
浅议现代企业的税务筹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从分析税务筹划的涵义入手,指出税务筹划与偷逃税行为的本质区别及税务筹划对企业的积极意义,并对现代企业如何进行税务筹划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世界经济全球化是当今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国际避税在这种环境下出现了更多新的方式和方法。如电子商务避税,资本弱化避税,利用金融衍生工具避税等等。本主要对资本弱化避税、利用金融衍生工具避税问题进行探讨,以此说明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必须要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即通过国际间税收协调和安全快捷的信息交换增进彼此之间的税收合作,以达到有效的防范和制止国际避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作为纳税人,就有减少自己纳税义务的强烈欲望,但采取的方式却不同.从偷漏税、避税,到税收筹划,反映了一个过程,更重要的是它也反映了一种质的变化.文章通过对税收筹划与偷漏税、避税的分析,明确税收筹划的本质,充分认识税收筹划的积极作用,依法开展税收筹划业务.  相似文献   

15.
偷税罪犯罪主体新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市场经济和刑法理论的发展,偷税罪的主体范围发生了变化;由纯粹自然人主体发展为自由人主体与单位主体皆可,并得到了刑事立法的认可。偷税罪主体应发展为一般主体,而不能再是学界通说所认为的特殊主体。而且,偷税罪主体只能是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不能构成偷税罪主体。  相似文献   

16.
《刑法修正案(七)》从罪名、罪状、法定刑以及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条件等方面对偷税罪进行了重大修改。从理论上对偷税罪的危害行为、既遂标准、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条件等予以解释,以探究立法原意、指导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17.
王联合 《天中学刊》2006,21(3):42-46
《刑法》关于偷税行为的定罪与量刑的规定,设定了偷税数额及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百分比双标准。由于偷税数额与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百分比二者变化的异步性,把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百分比作为双标准之一是不科学的。在多次偷税存在多个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百分比的情况下,选择其中的最高百分比定罪量刑比较科学。  相似文献   

18.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主要来源,国家要强大要发展必须领先税收。当前偷逃税款的行为还比较严重。本对偷逃税款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为杜绝偷逃税的几点法律思考。  相似文献   

19.
增值税是我国现行税收体系中的核心税种,历来就是逃避税与反逃避税的主要较量场所.对增值税缴纳中不断翻新的偷逃税手法进行关注并提出治理对策,于国于民有百益而无一害.  相似文献   

20.
税收筹划作为一种与税法密不可分的法律要素,对其开展法律视角研究意义重大,因为它直接涉及到纳税人在法律上应享有的权利和应承担义务的规定性。文章通过对税收筹划进行界定,并分析其与避税、节税和偷逃税的联系与区别,阐述了税收筹划的理论依据和法律特征,旨在帮助人们正确地认识税收筹划与正确运用税收筹划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