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静  曹建文 《收藏》2007,(1):52-54
从目前国内民间陶瓷收藏看,元青花的收藏一直是最热门的,但是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是最多的。民间是否有元青花我们认为是用不着去争论的,问题在于谁的是真元青花?谁的是假元青花?  相似文献   

2.
石雨 《收藏》2008,(10):38-39
近两年,以济南、上海、景德镇和高安相继召开四次元青花研讨会为标志,社会上对元青花的收藏和研究持续升温,这是一件好事。但笔者感到“元青花热”中存在一定的偏颇、偏激甚至茫然、盲目的成分。相当一部分藏家和专家,或缺乏深入研究,或带有门户之见,或夹带自身利益,各自观点尖锐对立,有的还呛出浓烈的火药味,更多的收藏者只能隔岸观火,既插不上手,也插不上嘴。一时间,民间究竟有没有元青花?元青花到底好在哪儿?元青花该如何鉴定等基本问题,似乎都成了莫衷一是的“悬案”。常识和辩证法都告诉我们,说民间不存在元青花,这肯定犯了绝对化的错误。但多数否定者恐怕也不会绝对到这个程度,他们更想强调的是,民间元青花极少或很少。因此,对民间有无元青花的讨论,最好限定在“很少”或有“一定存世量”的判断上。  相似文献   

3.
高阿申 《收藏》2007,(9):50-55
气度恢弘而又精美的元青花一度曾在中国绝迹,不仅在明清600年间近30个皇朝的臣民不知世上有元青花,就连保存历代传世品最多、最全的紫禁城,在传承有绪的旧藏中,也不见有元青花。明清时期缘何国内少见元青花?它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一段历史?  相似文献   

4.
痴迷元青花     
卢喜超 《收藏》2007,(4):45-45
玩瓷的人几乎都知道,现在要想在国内古玩市场上淘得一件元青花整器简直比登天还难。因为文博系统的专家一直对元青花有一个比较定型的认识,那就是全世界只有300件元青花(至正型)。这个定论一直左右着元青花研究者的思想。但是民间收藏家却并不认同这一点。他们认为民间出现的元青花有些是从御窑(即宫窑)遗址流失出去的,也有的是“官搭民烧”后的一些“粗器”流传出来。  相似文献   

5.
吴若明 《收藏》2007,(4):42-44
元青花的研究热潮始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美国学者约翰·波普以大维德基金会的至十一年(1351年)青花龙纹象耳大瓶为依据,从土耳其,伊朗所收藏的青花瓷器中发现了数十件元青花并撰文公之于世,从而引起陶瓷界对元青花的注意。  相似文献   

6.
许明 《收藏》2007,(1):66-67
5年前,由北京市文特局组担专家代表团进行了赴土耳其托普卡比的元青花之旅。代表团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学史专家许明先生为元青花的魅力所吸引.此后对中国民间元青花进行了积极探寻.并“作为一个独立的感受者”写下他这5年中的体会。本刊愿提供一个各种见辑交流的平台,通过争鸣,促进学术研究的深入发展,欢迎更多的关注元青花收藏与研究的人士畅所欲言.  相似文献   

7.
王蔚华  王长启 《收藏》2007,(4):150-158
20世纪50年代,美国学者约翰·波普从一对有至正十一年(1351年)款的青花象耳云龙纹瓶入手,提出元代青花器分期及其特征理论,世人从此开始了对元青花的系统研究,并掀起元青花热。近几十年来,从窑藏与墓葬中出土了数批元青花瓷器,  相似文献   

8.
大漠行者 《收藏》2011,(8):I0012-I0013
元青花的创烧以及收藏鉴赏是一种世界性文化现象,更是全球范围内,文博界、收藏界最为关注、追逐的焦点。我国是创烧元青花的所在地,已经发现的元青花遗迹遍布全国各地,凡是元代的一些重要区域,都有发现使用元青花的痕迹,像河北保定、内蒙古集宁路、江西高安等地发现元青花窖藏,  相似文献   

9.
《收藏界》2010,(9):18-18
民间有无"元青花",一直是学术界关心的问题;民间有多少"元青花",应该是概念上的问题。要理清这一问题也不难,只要理出元青花出产的历史和使用情况,问题就凸显于眼前。 爱好元青花的人都知道,青花产生于唐,成熟于元。云南的建水、玉溪等地也出产元青花。但今天我们研讨的主要还是元代景德镇出产的成熟、有价值、人们看好的元青花。  相似文献   

10.
李慧净 《收藏》2009,(5):74-76
国内对于元青花瓷的认识相对较晚,但自从元青花被世人揭开神秘的面纱后,便受到社会的极大关注,其古朴的造型、精美的绘画技法、明艳靓丽的纹饰色彩、独特的时代风格都给人以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1.
《收藏界》2007,(8)
国内元青花热如日中天,民间收藏家对于层出不穷、形形色色的元青花,必须提起十二分精神,特别是对一些"从没有见过的"东西,既不可轻易肯定,亦不可断然否定。为了深入探讨元青花的时代生产背景和社会功能,这里介绍一件鲜为人知的元青花瓷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本刊今年第5期刊登陈竺勤先生《从"至正十一年"铭元青花谈起》一文后,很快收到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读者和收藏爱好者的来信,质疑和探讨陈竺勤先生的观点和见解。本期我们刊发了郭宽先生的文章,同时转载《中国文物报》记者王征先生关于《中国古陶瓷学会召开元青花专题研讨会》的消息。我们惊喜地发现,我国古陶瓷研究的官方权威机构终于发言了,这对引领元青花的研究和辨伪,指导广大元青花爱好者如何收藏元青花,维护元青花研究的科学性无疑是十分有益的。我们期望广大收藏爱好者、古玩行业的"行家"和古陶瓷界的专家学者消除隔阂和偏见,携起手来,为研究和解决元青花领域的各种疑难问题共同奋斗。我刊将开辟专栏,刊载各种不同的见解和声音,展开元青花研究辨伪的广泛讨论。  相似文献   

13.
《收藏》2020,(6)
正为响应疫情期间国家关于"少扎堆,不聚集"的公共卫生防护约定,也为满足广大收藏爱好者、艺术爱好者在疫情期间的学习需求,《收藏》杂志携27年积累的行业优势资源,与行业众多艺术大家、收藏大家联合开启,"大家讲堂"在线直播课程。关于"解谜元青花":元青花在拍卖市场屡屡拍出上亿天价。元青花到底是如何产生?元青花是世界上的存量到底有多少?元青花官窑和民窑的区别?元青花应该如何鉴定?……张庆玉,著名古陶瓷鉴定专家,北京元青花俱乐部创始人,中国人力资源人才信息管理中心认证(高级)文物鉴定评估师,原内蒙古蒙元文化博物馆副馆长,《收藏》杂志"大家讲堂"系列讲座特邀专家,《元青花》专著作者。  相似文献   

14.
张庆玉 《收藏》2013,(15):42-45
近年来举办的两次元青花专题大展给鉴藏界提供了近距离观摩元青花的良机。2009年,首都博物馆举办"青花的记忆——元青花大展",第一次大规模集中展示元青花瓷,73件元青花展品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的博物馆等收藏机构。2012年10月20日,上海博物馆建馆60周年,从世界各地30余家博物馆等收藏机构商借到90件元青花展品再一次集体亮相,举办"幽蓝神彩——元代青花瓷器大展",又一次实现了元青花的大聚首。只有北京首都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这样有名气的专业收藏机构才具备这样的实力和信誉,才能调集到这么多件元青花器物集中展示。  相似文献   

15.
刘金成 《收藏》2006,(3):48-50
历来元青花、釉里红瓷器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让人倾倒,这主要取决于元代青花、釉里红的烧制成功开创了以钻、铜着色剂为釉下彩绘瓷器的先河。但是,我们在喜好元青花、釉里红瓷器的同时,要以平常心态去正确认知它,否则会“走火入魔”,误入歧途。  相似文献   

16.
许明  王炜麦 《收藏》2007,(7):44-59
2001年3月,许明先生作为中国专家代表团成员之一随团赴土耳其托普卡比宫考察馆藏元代瓷器,同年在本刊第9期(总第105期)发表《通往托普卡比的梦幻之路》一文,引起古瓷收藏和研究领域的热烈反响。此后,许明先生一直与土耳其、伊朗等国收藏元青花的文博机构保持着密切联系,2006年11月,由他主持的上海元瓷国际研讨会上,多国文博机构专家代表参会并作研讨。2007年5月,许明先生受邀赴德黑兰考察伊朗馆藏中国元代瓷器,并应本刊之邀撰写专稿,作为上篇要文的姊妹篇介绍元青花“苏来麻尼”钴料产地迷案、与伊斯兰文化比较研究及釉面的微观呈相规律等重要考察成果。此行对于彻底解开元青花之谜以及元青花的鉴定问题,都有着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7.
《收藏》2009,(8):191-191
元青花上承宋瓷,下启明清,以釉下彩技术在高温下一次烧成,开辟了由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新时代。其淡雅高贵、幽蓝纯净,引得一代代藏家如醉如痴。马未都先生也撰文写到:“元青花在世界工艺美术史中地位至高无上,这个地位不是随口一说的。  相似文献   

18.
元青花是近年来古陶瓷收藏和研究的热点。据已公布的有关考古资料统计,建国以来,出土元青花的地区主要有江苏、河北、北京、安徽、内蒙古、新疆、浙江、江西、湖南、四川、广西、山东等地。从分布规律来看,元青花主要出土于东南沿海地区,元代的政治中心——北京、河北一带,蒙古族的兴起地——内蒙古地区,以及元青花的窑址所在地——江西地区,其中江苏、河北、北京、内蒙古和江西等地,无论是在发现元青花的次  相似文献   

19.
《收藏界》2012,(9):6
元青花百分制判定方法各时代陶瓷的判定方法各不相同,元青花百分制判定方法的推出,主要建立在目前无机构也无人员对元青花鉴定拿出更好办法的情况下,推出的一种创新方式。目的是解决世界上争论最大,仿制品最多、最难鉴定、价值又特别高昂的元青花问题。元青花处于陶与瓷成熟的转折期,麻仓土单元转向瓷石加高岭土的多元配方,硅、铝、钙含量的配加,紧密度、坚硬度同时的提高,元青花釉料中二氧化硅(Sio2)比例的加大,提高了釉面的玻璃光泽,形成硬度、白度、  相似文献   

20.
叶佩兰 《收藏》2007,(12):48-51
我在1998年出版《元代瓷器》一书的初衷,就是想告诉大家什么是元代瓷器。上世纪90年代,市场上的仿古瓷已经很多了,当时我因工作需要赴外地考察,到了一个收藏家的家里,发现了满房间的仿古瓷,许多是仿元青花瓷器,以后又陆续发现许多仿元青花,听了收藏家及其家属讲了他们的收藏故事,让我很痛心,也感到很内疚,促使我编写了这本《元代瓷器》。今天看来,书中有许多不足之处,研究也不够深入。该书出版后元青花仿品曾一度没了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