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美胡杨林     
<正>维吾尔语称胡杨为托克拉克,意为"最美丽的树"。由于胡杨具有惊人的抗干旱、御风沙、耐盐碱的能力,能顽强地生存繁衍于沙漠之中,因而被人们赞誉为"沙漠英雄树"。人们夸赞胡杨巨大的生命力是"三个一千年",即活着一千年不死,死后一千年不倒,倒后一千年不朽。  相似文献   

2.
<正>维吾尔语称胡杨为托克拉克,意为"最美丽的树"。由于胡杨具有惊人的抗干旱、御风沙、耐盐碱的能力,能顽强地生存繁衍于沙漠之中,因而被人们赞誉为"沙漠英雄树"。人们夸赞胡杨巨大的生命力是"三个一千年",即活着一千年不死,死后一千年不倒,倒后一千年不朽。  相似文献   

3.
胡杨堪称“沙漠勇士”。维吾尔人说它“长着不死一千年、死后不倒一千年、倒下不朽一千年”。如今这种古老的树种,在世界上除北非一带的干旱荒漠中尚有少量外,主要分布在我国新疆的塔里木盆地内。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共有上百万亩的原始胡杨林,成为“死亡之海”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4.
胡杨,被人们赞誉为沙漠英雄树,它是我国内陆荒漠区惟一形成大面积林地的树种。胡杨,又名梧桐,属杨柳科属胡杨亚属的乔木。树高10—20米,胸高直径40-150厘米。在幼苗期和萌枝的树叶为柳叶状,而花枝上的叶则为杨叶状,因而又有异叶杨之称。  相似文献   

5.
梁艺宝 《大学生》2013,(13):71-71
对新疆的认识是在姥姥那儿积攒起来的。儿时的记忆里总是抹不去对渺无人烟的戈壁滩的想象.非常向往姥姥故事中的火焰山.天池和那神奇的雪莲……内心尤其敬佩那些生长在沙漠深处的胡杨.更是惊叹胡杨那“生而不死千年,死而不倒千年.倒而不朽千年”的杰出品格。长大后.听着《达坂城的姑娘》、《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更让新疆成为我梦想的地方。  相似文献   

6.
柳泽泉 《新读写》2009,(4):16-16
在那浩瀚的沙漠中,生长着一种稀有的树种,叫胡杨。它“生而一千年不死,死而一千年不倒,倒而一千年不朽”,世人称为英雄树。我非常喜欢胡杨,它是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精神的象征。  相似文献   

7.
新疆有个大盆地,叫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塔里木盆地里有我国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沙漠里还有我国最长的内陆河——塔里木阿。新疆的全国第一可真不少。  相似文献   

8.
胡杨三千年     
新疆维吾尔族民间流传着一句话,叫做“胡杨三千年”:长着不死一千年,死后不倒一千年,倒地不腐一千年。自然界长寿的树种有很多,比如银杏,据说树龄可达千余年;又比如柏树,长过千年也不成问题。却不知为什么,我独独钟情于胡杨。也许是由于胡杨独特的出身吧?胡杨的出身很“卑贱”,据说千百年来胡杨都是无人关照、自生自灭的。有人伤害了它,它就从“伤口”流出“眼泪”;有人要把它锯断,它就从锯断的地方喷射出一米多高的黄水,据说这黄水同样是“眼泪”。胡杨的反抗,是落泪;胡杨的反抗,也只  相似文献   

9.
胡杨     
地球上的植物有上千种,树的品种也不少,在新疆生长的我见过的树种也有几十种,最常见的有畅树、榆树、胡杨、松树、柳树……虽然它们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风采,但我最喜爱的还是那坚韧挺拔的胡杨树,它那高大的英姿时常浮现在我的眼前。胡杨树生长在干旱的沙漠。贫瘠的土地,干燥的空气和少雨的气候,使普通的树根本无法存活,只有胡杨才能活下来。更令人惊奇的是:胡杨竟能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生长,活上几百年。我从书中知道,沙漠的干旱环境使胡杨树的枝干不断变粗,起到储水的作用。胡杨树的根能伸到地下二三十米深处,吸取到地表以下很深的水源,使得它能存活下来。胡杨的生命力非常强,无论人们把它插到哪里,只要有点水,它就可以存活下来。  相似文献   

10.
<正>沙漠里有种树,叫胡杨,据考,它是沙漠里唯一的乔木。有人把胡杨誉为沙漠之魂,细想,不无道理。但胡杨能够成为沙漠之魂,它要仰仗河流对它的庇护。沙漠里有不少河流,正是这些河流赋予了大漠戈壁以生命和灵动。若没有了这些河流,沙漠就成了一片死寂的沙海,自然,胡杨这个魂也可能随风飘散了。人们常说,河流的家在大海。是的,海洋是河流最终的归宿。然而,沙漠河流却是例外。从某种意义上讲,沙漠  相似文献   

11.
本课例以“沙漠英雄树”——胡杨作为中国西北地区区域地理教学主题,将爱国主义、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以及生态文明理念的培养落实到地理课堂中,以期实现思政教育与地理思维的融合培养。课例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对比天山南北部的区域共性和差异性,再以胡杨林种植地的选址为探究案例,引导学生认识西北地区内部差异,同时渗透我国生态建设工程的伟大意义,不断转换探究区域尺度,深化探究问题,以期构建新课程背景下的“两思”融合课堂。  相似文献   

12.
胡杨3000年     
字典上查不出的胡杨,这些日子忽然流行起来,连一向炙手可热的爱情也疾趋来与它“亲密接触”,刀郎的《喀什噶尔的胡杨》不是正唱遍了大江南北吗?只是不知远在沙漠里的胡杨自己可曾听到?这是一种神奇的树,我第一次知道它,是随着蒙古族作曲家色·恩克巴雅尔的无伴奏合唱《孤独的驼羔》。蒙古族人奇特的高音在旋转的风声中突然绽放:妈妈啊,妈妈啊,你在哪里——”孤独的驼羔在一片胡杨林的背景下无语地哭泣。只一刹那,我就热泪盈眶了。我以为,胡杨只是悲壮的代名词。直到我偶然看到这两篇文章。原以为死了的胡杨林,竟然是活的!原以为矮弱的胡杨林,竟然是坚挺的!原以为艰苦的胡杨林,竟然是乐在其中的!身处浮躁而喧嚣的时代,这种真实、自我、从容实在太稀少了!它置身荒野,从不向往过繁华的都市。它渴望水分,只努力而不卑下地企求;它迎战风沙,每一片孤独的叶子都不惧怕。“君子不忧不惧”,胡杨正是这样一种真君子。  相似文献   

13.
美点赏析胡杨,又称胡桐、英雄树、异叶胡杨、异叶杨、水桐、三叶树,常生长在沙漠中,它耐寒、耐旱、耐盐碱、抗风沙,有很强的生命力。树高15-30米,能从根部萌生幼苗。  相似文献   

14.
生死胡杨     
字典上查不出的胡杨,这些日子忽然流行起来,连一向炙手可热的爱情也疾趋来与它“亲密接触”,刀郎的《喀什噶尔的胡杨》不是正唱遍了大江南北吗?只是不知远在沙漠里的胡杨自己可曾听到?这是一种神奇的树,我第一次知道它,是随着蒙古族作曲家色·恩克巴雅尔的无伴奏合唱《孤独的驼羔》。蒙古族人奇特的高音在旋转的风声中突然绽放:妈妈啊,妈妈啊,你在哪里——”孤独的驼羔在一片胡杨林的背景下无语地哭泣。只一刹那,我就热泪盈眶了。我以为,胡杨只是悲壮的代名词。直到我偶然看到这两篇文章。原以为死了的胡杨林,竟然是活的!原以为矮弱的胡杨林,竟然是坚挺的!原以为艰苦的胡杨林,竟然是乐在其中的!身处浮躁而喧嚣的时代,这种真实、自我、从容实在太稀少了!它置身荒野,从不向往过繁华的都市。它渴望水分,只努力而不卑下地企求;它迎战风沙,每一片孤独的叶子都不惧怕。“君子不忧不惧”,胡杨正是这样一种真君子。  相似文献   

15.
高中语文第三册中的《天山景物记》,在八一年再版时对原文作了一些修改。例如,有一处七九年版原文是:“天山是我们祖国西北边疆的一条大山脉,连绵几千里,横亘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之间,把广阔的新疆分为南北两半。”八一年版把“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的次序调换了一下。这一改,改得好,使上下的文字叙  相似文献   

16.
胡杨(Populus diversifolia)系杨柳科植物,是荒漠区有代表性的高大乔木,亦称“胡桐”,维吾尔语称“托乎拉克”,被列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生长在新疆尉犁和轮台县境内,是有名的抗风沙植物,具有“沙漠卫士”之称.一、胡杨的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胡杨的地上部分茎杆粗高、枝多叶小,叶表面常有腊质,这与干旱气候相适应.胡杨枝富含盐量,嘴咬有咸味.叶大小形态不相同,一般苗期和萌枝叶披针形、线状披针形,近全缘;成年枝叶卵形、扁卵形、肾形,先端有粗锯齿,因此,当地农牧民形象地把它叫做“异叶杨”.胡杨的地下部分有庞大的水平根系网,最远的可伸到30—40米远,利于吸收水份和抵御风暴.胡杨的生长对土壤质地没有明显要求,只要水分条件好,一般都可正常生长.胡杨对盐渍化土壤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在我区境内有许多地方土壤表层含盐量高达50%,胡杨仍能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7.
舒婷的《致橡树》一诗,通篇都是运用比喻、象征的手法来写的。诗人运用比喻、象征的手法,托物抒情,表达了诗人新的价值观和爱情观,并且抒发了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 因为橡树有“铜枝铁干”,木材坚硬而沉重,“像刀、像剑、也像戟”,堪称树中的伟丈夫,具有阳刚之气和令人敬佩的“威仪”,所以诗人将它比喻成男性中的英雄豪杰。同时,女诗人又将自己比喻成木棉树。木棉树也是一种高大的乔木,到了春天,它那挺拔的枝上千百朵红花盛开,如火如霞,蔚为壮观,因而也有“英雄树”之称,将它比喻成“女中豪杰”、“巾帼英雄”也是当之无愧的。橡树的高大固然令人钦佩、敬仰,但木棉树的壮观  相似文献   

18.
《人树》是澳大利亚作家帕特里克.怀特的一部力作。《人树》以斯坦的一生为线索,在历史时间和生存时间的基础上,于小说叙事之中融进对生命的哲性思考,揭示“断裂”和“死亡”等概念的哲理内涵,探索人生的意义。人物斯坦正是叙述者所聚焦的一个思考主体,一个充实哲理内涵的孤独英雄。  相似文献   

19.
胡杨3000年     
新疆维吾尔族民间流传着一句话,叫做“胡杨3000年”:长着不死1000年,死后不倒1000年,倒地不腐1000年。自然界长寿的树种有很多。比如银杏,据说树龄可达千余年;又比如柏树,长过千年也不成问题。却不知为什么,我独独钟情于胡杨。  相似文献   

20.
《英雄》里有没有英雄?悲悯的“残剑”,怨恨的“飞雪”,犹疑的“无名”,决绝的“长空”,都不是。如果有,只能是一直以暴君形象出现的“秦皇”,因为他心怀“天下”。正因为影片有这样悖于常理的解释,批评和质疑便像秦皇无边无际的箭阵一样呼啸而至,几乎所有的评论家都重复着同一句话:在《英雄》里找不到自己心目中的英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