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峰 《地理教育》2014,(10):62-62
正据统计,地球上的石油天然气资源有2/3蕴藏在沙漠底下,原油占1/3左右。沙漠真可谓是地球的油气库。按照国际惯例,具有1亿吨可采油量或1 000亿立方米天然气量的油气田,可称为世界级油田或大气田。目前,全世界已探明324个世界级大油气田,其中在沙漠中的大油气田就有108个;而且,名列前茅的几个世界级大油田都在沙漠区。40多年前,地处阿拉伯半岛的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卡塔尔、阿曼、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还是"骑在骆驼背上的游牧国家",赤地千里,穷得连一辆汽车都没有。然而,自从发现沙漠大油田之后,这些国家人均年收入从一二百美元  相似文献   

2.
正4在地质学上,有一个很重要的现象:大油田多半隐藏在大沙漠下面。通常认为,具有1亿吨可采油量的油田称为世界级大油田。目前,全世界已探明的324个世界级大油田中,有108个在大沙漠中,而且,排名世界前10位的超大油田就有7个在沙漠地区。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沙漠和油田到底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呢?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终于得出了结论。通过卫星遥感探测技术,地质学家发现,在大型油田的地表  相似文献   

3.
在地质学上,有一个很重要的现象:大油田多半隐藏在大沙漠下面。通常认为,具有1亿吨可采油量的油田称为世界级大油田。目前,全世界已探明的324个世界级大油田中,有108个在大沙漠中,而且,排名世界前10位的超大油田就有7个在沙漠地区。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沙漠和油田到底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呢?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终于得出了结论。通过卫星遥感探测技术,地质学家发现,在大型油田的地表会出现很稀薄的烃类云雾。这些烃类云雾,很显然就是由地下的大油田慢慢挥发出来的。  相似文献   

4.
米法 《科学启蒙》2023,(Z2):18-22
<正>在草原、沙漠、戈壁乃至深不可测的海底,分布着或大或小的油气田。这些油气田是石油、天然气的主要来源,也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生活资源,为人类提供各种各样的便利。可这些资源离我们如此遥远,我们如何做到在城市里就能享用它们呢?这就不得不依靠人类发明的油气集输储运工程了。今天,就让我们跟随石油和天然气的旅程,看看它们如何“飞”入寻常百姓家。  相似文献   

5.
黄小平 《小读者》2013,(3):25-25
在地质学上,有一个很重要的现象,即大油田多半隐藏在大沙漠下面。通常认为,具有1亿吨可采油量的油田称为世界级大油田。目前,全世界已探明的324个世界级大油田中,  相似文献   

6.
一、亚洲油气资源丰富 ,为油气大陆桥建设提供有利条件西亚是世界的石油宝库。据第 1 4届世界石油会议估算 ,中东剩余探明石油、天然气可采储量分别占世界的 54 %和 33%。但中东地区的石油生产国主要石油储量受到国家石油公司的控制。地处中亚的几个国家 ,是世界上又一个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的地区。哈萨克斯坦陆上已探明石油储量为 2 1亿吨 ,天然气储量为 1 7万亿立方米 ;土库曼斯坦是中亚人口最少的国家 ,天然气可采储量达到 2 1万亿立方米 ,石油年产量达 550万吨 ;阿塞拜疆也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地处中亚的世界最大咸水湖里海大…  相似文献   

7.
我国近海发现五个超亿吨大油田地矿部部长宋瑞祥透露,经过30多年的勘探,我国已在近海海域发现了总面积达114万平方千米的含油、气盆地,获得的石油资源量达245.6亿吨,天然气资源量约8.43万亿立方米。他说,我国在近海海域共发现具有商业开采价值的油气田...  相似文献   

8.
1.石油天然气资源虽较丰富.但仍依赖能源进口 人们在东欧国家增加能源进口,特别是增加俄罗斯天然气进口的大背景下,常可听到“陔地区没有多少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说法。可是,据俄媒体最新公布的资料可见,“实际并不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9.
点击     
中石油在渤海湾勘探到大油田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简称“中石油”)5月3日宣布,在渤海湾滩海地区发现储量规模达10亿吨的大油田——冀东南堡油田。冀东南堡油田位于河北省唐山市境内,属于中石油冀东油田公司勘探开发范围。作为世界上石油产品需求量最大的国家之一,我国每年需要进口石油1.45亿吨,石油进口依存度高达44%。南堡油田现已探明储存量高达10亿吨,如果按年产1000万吨计算,可开采100年,这将极大缓解我国未来的能源压力。  相似文献   

10.
华北石油管理局是一个特大型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联合企业,现有职108000人。自1987年投入开发以来,累计生产原油1.73亿吨,天然气26.45亿平方米,上缴国家财政79亿元。开发初期,油田曾有过年产1700万吨的高产记录,随后十年保持年产千万吨,近年来,由于老区储量骤减,新区勘探又未见大的突破,使年产量降至460万吨。与原油产量递减相反,在册职工数却持续上升,虽经三项制度改革有所控制,但主业超员过半,“油少人多资源紧”,形势仍非常严峻。  相似文献   

11.
5月3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宣布:“在渤海湾冀东滩海地区发现地质储量规模达10.2亿吨的大油田——冀东南堡油田”。几乎同时,“中国发现10亿吨大油田”的消息迅速见诸国内各大主流媒体和国际互联网。  相似文献   

12.
总部位于占林省西部地区松原有的吉林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吉林油田),是一个拥有7万职工,集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生产加工、销售、科研、设计、施工作业、辅助生产,生活服务、社会事业、多种经营于一体,跨地区、跨行业经营的国有大型石油联合企业。集团公司下设50多个直属单位,分布在吉林省境内6个市县(区),勘探开发作业区域跨全省12个市县(区)。原油年生产能力400万吨,在全国陆卜油气田中排在第8位。1995年以来,吉林油田各级工会组织,紧紧围绕油田生产建设中心,结合油田职工居住分散、野外独立施工作业条件艰苦…  相似文献   

13.
1990年,国家确定了“稳定东部,发展西部”的石油石化发展战略,新疆迎来了石油石化工业发展的第一个春天,由于这项战略的实施,加速了新疆三大油田(克拉玛依油田、吐哈油田、塔里木油田)的勘探和开发。到目前为止,新疆已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7亿吨,天然气9753亿立方米;2003年新疆原  相似文献   

14.
一、油田职业教育的现状华北石油管理局有近12万职工,年产原油470万吨,是一个油少人多、待业压力很大的油气田生产企业。全局现有6所职业学校(成人高校2所,中专3所,技校1所),5个办学实体,校全建筑面积约为4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价值约2.3亿元.教职工2470人,每年可招收2300名新生,可容纳8000名全日制在校生。在专业设置上,培养极气生产人才的专业占15%,其中两所国家级重点学校──华北石油学校和华北石油技工学校的石油主干专业占30%,其他为社会通用专业。华北油田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模,是在“六五”期间油田原油产量处在上升…  相似文献   

15.
浩瀚的沙漠,常给人以荒凉、寂寞之感,因为这里缺乏生命。干旱少雨,气候恶劣,使沙漠成为人类难以生存之地。但世界上不少沙漠地区却存在着可开发的巨大潜能,如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以及待开发的地下水和充足的光照等资源。  相似文献   

16.
四川成都某研究所张世禧教授联合几十名专家学者提出一顶“惊天之梦”——截断雅鲁藏布江,造一条“人工天河”——西藏大隧道,将水引到柴达木盆地。这项设计,可以将8亿亩沙漠变为绿洲,开采石油600亿吨,年发电量2000亿度,形成新的“西部经济圈”。  相似文献   

17.
为适应石油行业数字化发展,各石油类高等院校开展了基于Petrel软件平台的“油气田开发地质”课程数字化教学改革实践,培养学生利用数字化软件平台进行地质研究、建立油气田地质模型的实践能力。结果表明,数字化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数字化课程学习,提升了解决问题的效率,掌握了数字化研究技能,可以很好地适应油田数字化发展对岗位技能的需求,有利于快速适应工作岗位,融入工作团队。“油气田开发地质”课程数字化教学对石油类高等院校教育现代化改革、培养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人类自1973年以来,共向地球索取了5000亿桶(约合800亿吨)石油,剩下的石油按现有生产水平匡算,还可保证开采44年。天然气也只能持续开采56年,一些国家的煤炭资源已采掘殆尽。矿物能源不仅造成各种污染和“温室效应”,而且大约在200年之内,石油、...  相似文献   

19.
胜利油田是一个以油气生产为主,集勘探、开发、施工作业、后勤辅助生产和多元经济为一体,专业门类齐全的国有特大型企业,是全国第二大油田。从1961年发现油田,迄今已走过41年的历程。截至2001年底,累计生产原油7.46亿吨、天然气342亿立方米;实现工业总产值(现价)3210.84亿元,上缴利税(费)849.15亿元;出口原油累计超过9060万吨,创汇约130亿美元以上。多年来,我们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经营理念,把职工培训作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全面提升油田综合竞争实力的重要手…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南海海底,科学家发现有巨大的的“可燃冰”带,估计能源总量相当于全国石油总量的一半。据海洋能专家介绍,“可燃冰”外形似冰,能够燃烧,学名叫“天然气水合物”,是天然气在海底的低温与高压条件下形成的透明结晶。与石油、天然气相比,“可燃冰”的优点更为突出。1立方米“可燃冰”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164立方米天然气。目前公认,全球“可燃冰”蕴藏量是所有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总和的两到三倍。据推测,地球上含有“可燃冰”的面积可能要占海洋面积的30%、陆地面积的12%左右。如果是这样,它可真是一种引人注目的新能源。但是,“可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