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众所周知,网络时代,每个人都无法逃避。与其让孩子们用手机玩网络游戏,不如让孩子们利用网络提高素质。音乐教育关系到培养孩子们健康完美人格的重要使命,但却因为很多条件的限制完成教育目标时常遇到困难。利用网络突破教育中许多条件的限制,音乐教育在此方面大有前景。为此,笔者设计了一套利用网络教孩子们音乐的方法。方法简单,却充满趣味;大课堂教学,却让每个孩子成为课堂的主人。孩子们被动学习的惰性会通过这样的方式得到锻炼和激励,从而使孩子  相似文献   

2.
韩艳红 《师道》2006,(6):32-32
在轻柔的背景音乐中,一节美术课开始了。我让孩子们在自己的“自画像”下写上自己的愿望、理想或写出自己对自己的祝福。孩子们很投入,我静静地享受着课堂中的美与和谐,同时期待着孩子们在笔下展开他们那五彩的梦……我开始逐一去欣赏。孩子们画得并不太好,因为他们毕竟才二年级,但稚拙的线条,不太均匀的涂色却掩盖不了孩子们那份认真。认真便是美丽的,我喜欢每一幅“自画像”。但随着我走过一幅又一幅图画,我的心却再也轻盈不起来,变得沉甸甸的,继而脸上的笑容也逐渐凝固,变化为深锁的眉头。因为我在35份祝福语中看到30份都几乎如出一辙:“…  相似文献   

3.
春,总是带给人们希望,而纯真无瑕的孩子们正是那春天里含苞待放的花朵。因为他们的娇嫩,才使天地间充满着勃勃生机,因为他们的俏丽,生活才显得更加美好。每当我牵着孩子们的小手时,一种责任感、一种神圣感油然而生。或许你会说我带着的是一群“娃娃兵”,可在我的眼里,他们是祖国的希望,人类的明天。  相似文献   

4.
丰梅 《家长》2014,(10):37-38
正正是因为孩子们在课堂上把握不住听课的重点,忽视了实验结束后老师对实验的分析总结,以及运用实验结果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的讲解,才导致了孩子们最喜欢的物理课成绩却并不理想。月考试卷批阅完了,孩子们的成绩忧喜参半。其实,这次的物理试卷并不难。考虑到孩子们第一次接触物理,对物理这门学科的特点还不太熟悉,所以,题目大部分选择的是最基本的物理知识,又综  相似文献   

5.
悄悄地,又将走入暑假。看着这一天的到来,孩子们是多么兴奋。因为伴随着他们的又将是快乐、自由。当教师走进教室时,他们又踌躇了:老师会给我们布置什么暑假作业?会不会太多?教师们却不顾这些,不多布置一些作业,孩子们的心就野了。于是,一堆堆让孩子们畏惧的作业随之而来。假期结束,收上来一看,教师们不敢批了:真多,而且字迹潦草马虎,质量不高。原本的好心却适得其反:孩子们既厌倦又没有多少收获,时间也在一些没有用心的机械操作中浪费了。  相似文献   

6.
小学英语课堂上,常常能看到孩子们高高举起的小手,昕到孩子们稚嫩动听的话语,感受到孩子们学习时的快乐,以及获得知识的满足。但一走出课堂,他们很少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他们学会了英语语言知识,却不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延伸和拓展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从课内活动的单、双向交流,延伸向课后的多向交流,设计别具一格、喜闻乐做的英语作业,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英语活动,让学生接触到更贴近学习、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信息资源,学生的参与意识才会不断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才会有效延伸。  相似文献   

7.
<正>班主任每天忙于教育学生,而事实上教学相长,学生同时也在给班主任以教育。正是因为有了孩子们的陪伴,班主任才得以成长;正是因为孩子们给出了种种问题,才促使班主任不断地思考教育、提升智慧、走向成熟。作为一名班主任,学生带给您的成长是什么?  相似文献   

8.
喜欢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只有在自然的状态下,孩子们才会展现他们最纯真的一面。有时,孩子们的言行可能与我们所设想的优秀品质有差异,但是也不能"一棍子打死",因为毕竟孩子们年龄较小,可能只是觉得"好玩儿",而并非真的"想发坏"。所以,如何因势利导,使孩子们在玩中也能受到教育,应当是我们教师经常思考的问题。在我的电脑里存着一张照片,那是一群孩子的照片。他们是我的学生,当时上三年级。坐在前排的几个男生  相似文献   

9.
美术课上,孩子们学会了折叠幸运星,那种成功的喜悦溢于言表。于是,课间折叠幸运星成了他们最乐于参与的活动。但我又发现,孩子们的成就感好像只局限于把那些五颜六色的星星折叠好,而对于叠好星星的归宿,他们好像并不在乎。因为我发现原本洁净的教室,地面上到处散落着叠好却被遗弃的幸运星。孩子们的爱好变成了卫生灾害,他们的兴趣却有增无减。制止是不可行的,那样会抹杀孩子  相似文献   

10.
孩子们只有拥有了快乐的人生,才会拥有成功的人生,他的一生才会幸福。他们如此不同,却又如此重要,全部依赖着教师的指引和塑造,教师要用快乐的种子种出快乐的幼苗,让每一颗幼苗都能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学生拥有快乐的人生。  相似文献   

11.
《山东教育》2005,(31):58-58
当我初识你的时候我还是一个未上讲台的师范生我的满腔热血在你的字里行间中变得平静从你的优秀文章中我读懂了一个教育者应有的凝重不是满腔热情就能成为一个好的表率而是在平凡的工作中默默奉献爱心奉献真诚和永恒多年了我一直用你的思想指导着我和孩子们共同成长你已经成为我思想的依靠因为有你在和孩子们的交往中我拥有了随时探取的智慧之囊多年了我汲取着您的营养伴孩子们健康成长您是我生活的良师益友我想对您深情地说一句谢谢您了,《山东教育》因为有您我才会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勇立潮头您是我教育工作中一盏明灯将永远照亮我前进的…  相似文献   

12.
鲍丽云 《学前教育》2009,(12):39-41
作业,这个似乎在小学才出现的词,近几年在江南一带的幼儿园却颇为流行。原来,放学后,幼儿园有时会让孩子们带一些作业回家,要求和父母共同完成,即被称作亲子作业。  相似文献   

13.
一、设计意图阳光、空气和水是大自然给予我们最好的礼物,正因为有了它们,地球才有了生命,也正因为有了它们,地球上的生命才得以生机勃勃,而阳光、空气和水也是孩子们最好的朋友。新鲜的空气、和煦的阳光、快乐的水花,无不记载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幸福童年。为了更好地利用阳光、空气和水,提高孩子们的体质,我们尝试在“三浴”锻炼中结合赤足活动,培养孩子们游戏的挑战性和克服困难的精神,达到锻炼的目的。二、活动总目标(一)通过赤足“三浴”锻炼,增强幼儿体质,提高对疾病的抵抗能力;预防、纠正扁平足的现象。(二)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生活…  相似文献   

14.
陈佩叶 《教育导刊》2004,(16):34-36
阳光、空气和水是大自然给予我们最好的礼物,正因为有了它们,地球才有了生命,也正因为有了它们,地球上的生命才得以生机勃勃,而阳光、空气和水也是孩子们最好的朋友。新鲜的空气、和煦的阳光、快乐的水花,无不记载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幸福童年。为了更好地利用阳光、空气和水,提高孩子们的体质,  相似文献   

15.
那日课间一走进一(3)室就觉得气味不对,孩子们也议论。凭着多年职业的敏感.肯定是哪个内向的孩子不小心弄在身上了(因为不怎么内向肯定会主动找老师的)。看到这我便笑着告诉班级里的孩子们味可能是从校后花园飘过来的那儿正在施肥。听了我的话,孩子们渐渐停止了议论。接下来是节音乐课,铃声一响,孩子们欢快地唱啊跳啊去了音乐室,而那个把大便拉在马上的小男孩却急得要哭了,脸涨得通红。在其他孩子们离开教室的时候,我趁大家不注意,悄悄地拉住了他的小手,他那含着泪乞求的目光让我想到了自己的儿子,我想笑,却不敢笑出来.我…  相似文献   

16.
一次,著名物理学家朗之万在给居里夫人的女儿等一些科学家的孩子们上课时,向孩子们提了一个问题:根据阿基米德定理,物体浸入水中必将排除相同体积的水,为什么金鱼放到水里却不会排水呢?孩子们个个想找到问题的答案。有的说,金鱼的鳞片有特殊的结构;有的说,因为金鱼的身体到水里会收缩;还有的说,阿基米德定理是适用于非生物,不适用于生  相似文献   

17.
听是其他能力的根基,会听的人才会学。先掌握了听的本领,才会说,最后才会书写,由此可见,培养小学生的倾听能力是极其重要的。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老师只要有意识的训练、提示和督促孩子们养成听的习惯,并始终如一的运用于教学的每个环节,孩子们的倾听能力就会得到指导与培养。尤其是一年级的孩子,只有先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才有助于倾听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美国教育家格雷夫斯的写作教学法要点:写作先于阅读。在一般人看来,孩子只有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会读、会写一定数量的字、词之后,才有可能开始学习写作。格雷夫斯却认为孩子应该先学写作,再学阅读。因为写作是一种表达思想的工具,只要有思想,孩子们就一定会本能地使用“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儿童的早期写作需要借助于嘴和手的活动,教师通常要求学生在作文课上保持绝对的安静,但是,格雷夫斯发现,这样做不利于提高儿童的写作能力。实际观  相似文献   

19.
孙子们都叫他"书呆子爷爷",因为他随时都捧着一本书。来看望爷爷的时候,孩子们得使出浑身解数,一番亲昵撒娇外加胡搅蛮缠,让爷爷招架不住,他才肯取出一本童话书来给孩子们读一个故事。读完后,他便会扬一扬手,打发他们自个儿去玩。他呢,则又一言不发地沉浸在自己的厚书里。书呆子爷爷当年娶了奶奶科尔,他们是  相似文献   

20.
知识性的课程一般都有“刚性”的测验在催逼,而体验性的课程则完全生长于自然的环境。但是体验是孩童成长必需的“营养”,特别是那一次次被真实触动、感动的经历,将是孩子们逐渐懂事,走向成熟的不可替代的过程。今年夏天,杭州的多家媒体争相报道学校的毕业典礼。许多感人的画面以及画面背后的更感人的点滴,让孩子们、家长们、教育工作者们和社会人士心潮涌动。这本是一个普通的教育环节,却因为教师的精心策划和学生的真诚投入而产生巨大的“正能量”,因为感动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在孩子们以往的学校生活中,知识性的课程往往会被重视,体验性的课程却常常被忽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