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最喜欢的一个汉字——明。 “明”字在生活中的意思众多,但是,“明”字在我的心中,只有一个意思,那就是:明天是最美好的!初识“明”字,是在儿时认字时,妈妈的一番话让我永远记住了它。那时,妈妈指着“明”字告诉我,只要太阳来了一次,月亮也来了一次,  相似文献   

2.
丁超 《老年教育》2009,(11):17-17
我15岁就离开了老家江苏泰兴燕头镇,报名参军来到解放军第八兵团35军。淮海战役后,部队组织一批“知识分子”进行集训,准备大军过江后接管城市。我因为读过书,有幸被选中。  相似文献   

3.
郴州市苏仙区在城市社区建设中,坚持以增强“凝聚力”为根本点,以增强“支撑力”为切入点,以增强“感召力”为落脚点,强力推进联点扶建,精心打造新型社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力地促进了城市社区社会主义物质明、政治明和精神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银 杏树下     
泰兴是银杏的故乡,也是我的故乡。我的家从泰兴搬到靖江,又从靖江搬回泰兴,搬来搬去都离不开银杏树。这倒不是说我家的宅基上都种着银杏树,人家宅边都没有银杏树。因为银杏树的生长期很  相似文献   

5.
《辅导员》2006,(Z1)
2006年4月的一天,一场以“我自护,我平安”为主题的平安教育主题队会正在泰兴镇江平路小学举行。队会上,师生们一起回顾了学校少先队开展平安教育活动前两个阶段——“寻找活动中的不安全细节”、“寻找校园环境中的不安全细节”的成果,现场展示了活动第三阶段——“寻找学校周边环境中的不安全细节”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文人知识分子自我意识的觉醒 ,在晚明以后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我”——这个过去被封建王权压扁了的、微不足道的个人——第一次获得了主体性地位 ,“我”的生活、“我”的情感、“我”的丰富而独特的个性、“我”的生命中那些值得回味的快乐时光 ,第一次被看成了值得珍惜、值得书写、值得淋漓尽致地加以表现的内容。《浮生六记》这种个人生活回忆录也随之出现 ,成为文人自我意识觉醒的一个明显标志。江南一带是晚明以后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 ,同时也是受个性解放思潮影响较深的地区。处于这样的时代 ,生长于江南 ,出身于“诗礼…  相似文献   

7.
我们总是担心这世界美得还不够,于是我们喜欢锦上添花,比如“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断句,自然是“春江、花月夜”——这江,当然是春天的江了;这夜,当然是花香月明之夜了.春天的江多澎湃多深情啊,花香月明的夜多浪漫多合时宜啊. 我却倾向和欣赏另一种解读. 台湾美学大师、作家蒋勋先生,在他的《说唐诗》一书中认为,“春江花月夜”应该断为“春、江、花、月、夜”,“这是5个独立的名词,它们应该是并列关系,不是主从的修饰关系.”他说,“我不喜欢用春天形容江水,也不喜欢用花朵月亮形容夜晚,因为它们各自独立,并且有各自独立的美.”  相似文献   

8.
水娃娃     
1.jJ\明最喜欢水娃娃,打开2水娃娃跳到小明脸上*明的水龙头,水娃娃唱着歌就来 脸鹏水娃娃一样。清清亮亮。了,‘哗晔。”3.水娃娃跳进了大浴缸J、明也4.水娃娃吐一个泡泡,把u、5.水娃娃吐一个大泡泡,把跳进了大浴缸,水娃娃吐个小 明托起来。/J\明装进去,自己也钻进去。泡泡A明痒痒得“咯隐”笑。6大泡泡飞啊飞,飞出家门,7飞到大海,飞到大河。捉伯云8一朵白云托起大泡泡,把飞出城市。里,到处是水娃娃的水朋友,一 小明和水娃娃送回了家。 起向小明间好,向水娃娃问好。9“啪。”大泡泡碎了,小明10。“脚。”’J\明摔痛了屁股,门“哈哈。”I…  相似文献   

9.
“比”、“兴”即是创作修辞方法,也是思维形式。“比”具有更多的文学因素,是借外物以明人事,具有更多的伦理功能。“兴”具有更多的艺术因素而超越了出伦理的范畴,它直接连接了万物与人类自我,而在自我与自然之间,也存在着“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两种观照。  相似文献   

10.
调动之后     
我原来一直教初中的代教。这学期由省泰兴中学调到蒋华初中。我的新旧工作单位虽然都是中等学校,但是具体情况却有些不同:泰兴中学规模大,处在城市,设备完善;而新的工作单位是1956年新办的学校,处于农村,规模小,设备少。在初到校时,我感到这在教学方面将存在一定的困难。加之,学校领导上分  相似文献   

11.
今体诗和词     
明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论词:“《花间》以小语致巧,世说靡;《草堂》以丽字取妍,六明偷也.即词号称诗余,然而诗人不为也.”他把《花间》、《草堂》看成词之代表.于是认为“小语致巧”、“丽字取妍”无可登大雅之堂,得出“词号称诗余,然而诗人不为也.”的结论.一大棒扫倒历代词人和词这种艺术形式.使后来一些人也称词“闾巷之语”、“俚曲”而加以排斥,影响可谓深矣.  相似文献   

12.
我出生于江苏泰兴市的一个偏僻农村里。我只是依靠祖母,以长以教乃至于成人。十岁不到,日寇来侵。我在1942年考入了泰兴第二中学,听到“七君子”之一的邹韬奋先生对我们讲“怎样生活、怎样打日本鬼子、怎样工作”等。不久,我就参加了新四军。后来我做的是民运工作,就是一方面教儿童、民兵、妇女学文化,另一方面宣传革命真理,把他们组织起来,形成解放区的铁壁铜墙。我由于喜欢看书,更喜欢写点什么,于是又被解放区的《江海导报》特聘为通讯员,每月还发给我2元抗币(解放区印  相似文献   

13.
梅东伟 《天中学刊》2014,29(6):76-82
“以俗为戏”是李渔小说婚俗叙事的基本价值取向.李渔继承了晚明士人中流行的享乐之风和晚明思想中的怀疑精神,这种风气、精神和李渔个性的结合体现在文学创作上便是“自娱娱人”与追求“新奇”小说观念的形成.“以俗为戏”是这种小说观念的鲜明体现.“以俗为戏”的价值取向在小说叙事中主要表现在形象设置、情节构织和叙述语言的戏谑化等方面.“以俗为戏”这一叙事价值取向表达了士子对僵化婚姻礼俗的某种置疑,瓦解了话本小说婚俗叙事的教化倾向,赋予婚俗一种崭新的叙事形象和价值;但也不免陷入媚俗的境地,稀释了这一题材应有的批判价值.  相似文献   

14.
“莘莘学子”这个词语在近年报章上出现频率颇高,用错的地方也不少,大多是不明“莘莘”词义所致.“莘莘”(shēn shēn),众多也.《现代汉语词典》的注释是:“莘莘学子(很多学子).”下列两例都是由于不明词义而用错的.(1)我是一个“目光短浅”的莘莘学子,梦寐以求的是眼前的另一片光明.  相似文献   

15.
美丽的误会     
有一天,我给女儿出了一个字谜:“日月一齐来,莫把‘明’字猜,‘昌’‘冒’都不是,闷死一秀才。”我又给女儿解释了一下,不可以猜“明”,不可以猜“昌”,也不可以猜“冒”。  相似文献   

16.
银杏树下     
泰兴是银杏的故乡,也是我的故乡。我的家从泰兴搬到靖江,又从靖江搬回泰兴, 搬来搬去都离不开银杏树。这倒不是说我家的宅基上都种着银杏树,人家宅边都没有银杏树,因为银杏树的生长期很长,爷爷种下的树,要到孙子才收果,所以银杏树也称祖孙树。那时候,家乡的银杏树好像不仅仅是为了收白果,似乎是一种神树,大都种在庙堂和祠堂的旁边。土地庙、关帝庙、城隍庙; 张家祠堂、李家祠堂……这些地方都有高大  相似文献   

17.
铜陵,这座安徽省美丽的城市,是中国青铜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以“中国古铜都、现代铜基地”的美誉名扬海内外。许多文人墨客都曾在这里留下足迹,诗仙李白的“我爱铜官乐,千年未拟还。要须回舞袖,拂尽五松山”以及“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朗明月夜,歌曲动寒川”更是千古流传。秉承传统,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8.
张海 《文教资料》2005,(19):34-36
在泰兴建筑工程学校小会议室,听女教师王燕讲述她和学生之间的故事,就如同聆听小河流水,那样平平常常,波澜不惊。末了,这位姓名、长相都平平常常的女教师怀着歉意地说:“实在不值得一提,我只不过做了一些平平常常的工作罢了。”的确,她的故事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地方,也难以“催人泪下”,然而,却达到了很多人难以企及的境界。她是满天繁星中的一颗,但是她很亮;她是漫坡花儿中的一朵,只是她开得很美。她的故事诠释着爱因斯坦的一句名言:“我认为,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我从苦中来”这是一个真实的故…  相似文献   

19.
曾经有个我想了很久的问题我明知道它是没有答案的可我总是那么傻让它始终缠绕在心头曾经有件我做得很傻的事情我明知道它其实不必要可我总是那么笨让它成为无尽的悔f艮尽管你愿把一切锁进岁月的抽屉里可我的抽屉里永远锁着一封未寄出的信[评析] 一 “永远锁在抽屉”的是“悔恨”。诗写得亲切、朴实又含蓄。诗是含蓄的艺术,作者没有直言“悔恨”,而且把它“永远锁着”,“未寄出”。世界上从来没有后悔药,实际这封“信”永远再也寄不出了。虽然寄不出,但通篇道出了作者在悔: “我明知道…···” “可我总是那么傻”、 “那么笨”,这是一个…  相似文献   

20.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原本是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作文训练内容——“选材和加工”.在我看来,单是“选材”所涉及的指导内容,也不是短短的一堂课就可以说得清道得明的,“选材”关乎“审题”“立意”“聚材”等诸多问题.认真阅读教材后,我发现教材也只是蜻蜓点水地谈了“选材重要”“聚材要‘宽’”“选材应‘严’”“选材要尽量典型”等,而对“材料的加工”的指导,只是用“使材料更完整、更集中,突出材料的亮点”这一句话进行了表述,而对“究竟如何选材和加工”则只字未提.面对“选材和加工”这样一个“庞大”的赛课题目,我根本不可能在一堂课上面面俱到.于是,根据“一课一得”的教学理念与经验,我决定只选一方面或者一角度进行教学,以求“以点代面”.最终,我把授课方向和教学目标,定位在了初中作文写作素材的加工上,并以“我的初中生活”为例,通过对学生进行选材指导,总结选材原则和加工技巧,提高初中学生的选材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