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天的中国传媒产业开始面对一个日益分化的市场,如何在市场分化中不断进步和壮大?就县级广播媒体而言,这种思考可能未得更迫切些.中央广播媒体、省级广播媒体以及同一城市广播媒体的多重覆盖和竞争,使它们必须为发展甚至是为生存而战.于是媒体的营销传播,成为传媒业尤其是广播媒体现在每时每刻都要关注和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陈显军 《新闻窗》2010,(3):75-76
今天的中国传媒产业开始面对一个日益分化的市场,如何在市场分化中不断进步和壮大,这就给地方广播媒体提出了高度的关注和迫切思考的问题。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传媒体制逐渐由事业型走向市场,频率专业化、栏目精品化和受众细分化成为发展趋势.其中以广播媒介较为激烈。  相似文献   

3.
高宇 《中国广播》2009,(8):33-35
结合吉林市经济广播电台都市110频率发展实践,探讨地方广播媒体如何在市场细分后,找到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分众市场”,并实现业界所说的“错位竞争”和“类型化发辰’。  相似文献   

4.
丁霞 《声屏世界》2008,(12):46-46
在广播频率众多、广播受众与市场日益分化的今天,中小城市的广播媒体竞争尤为残酷与激烈。于是,“错位”竞争、“类型化、专业化”电台成为传媒业尤其是中小城市广播媒体关注和考虑的问题。笔者所在的新余市总人口110万人,城区人口50万,全市大小车辆13万辆左右,可接收到的广播频率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综合台、音乐之声、经济之声,江西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频率、交通频率、文艺频率,的新闻频率、交通频率、文艺频率,周边地市的宜春台、吉安台,同一城市的交通广播、城市广播、渝水车电台。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融媒体”“自媒体”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打了广播等传统媒体一个措手不及,收听收视率逐年下降。地方广播面临的挑战更加巨大,也开始寻求融媒体的发展道路。在融媒体条件下,地方广播如何才能快速步入融媒体时代成了众多广播人思考的问题。本文从节目内容优质且贴合受众需求、立足传统释放“短音频”惊人力量、发挥人才优势让优秀广播人才为新媒体站台、打造优秀的融媒体团队等几方面进行了论述,期望给大家以启迪。  相似文献   

6.
翻新节目和举办活动是各家广播媒体应对激烈竞争,提高影响力所善取的两大举措。随着竞争的加剧,做活动受到了媒体的特别重视,并且做活动也有了一些时尚的称呼:“媒介推广”、“媒介营销”、“办立体广播”、“办看得见的广播”等等。这些时尚的称呼不仅仅是对活动叫法的改变,而且也反映了广播媒体做活动目的的变化——已经由单一的扩大影响向塑造品牌、推销品牌、培育市场等更广更深层次的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丁舒 《记者摇篮》2005,(5):26-26
有人说,广播电台的广播从“广播”向“窄播”发展几乎是世界广播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有传播学者将这一现象称为“受众细分”,这其中除了涉及媒体间的竞争.也引发了我们对节目“对象化”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林奠明 《视听》2012,(7):11-13
在全媒体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作为传统媒体三大板块(广播、电视与报纸)之一的广播媒体日益感受到生存与发展的压力,其中生存最为艰难、发展压力最大的当数地方广播媒体。地方广播媒体究竟何去何从——是走完全独立的传统路线,还是与其它新媒体合纵连横、寻找生机?地方广播未来的出路又在哪里?这是地方广播的媒体决策者、经营者乃至广大从业者都在反复思考、不断求索的大课题。  相似文献   

9.
广播作为具有独特个性的主流媒体,有其无可替代和复制的作用。尽管媒体的竞争已使广播的压力日益增大,但是在压力面前,广播人理清思路、冷静思考、重新定位,科学分析广播的特点、优势与劣势,我们就能在媒体的竞争中拓展出属于广播自己的市场和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0.
蔡丽侠 《中国广播》2007,(11):56-58
迈进多媒体时代,广播面临严峻挑战:电视发展抢占了广播的领先地位;网络兴起撼动了广播“快速、及时、互动”的长处;手机媒体的出现更凸显了便携性优势。广播快捷、便携、容量大、互动性这些曾引为骄傲的特点已不再独家拥有,面对现实,广播人不能不重新思考定位:多媒体时代,广播媒体的竞争靠什么?  相似文献   

11.
何伟 《记者摇篮》2007,(1):16-16,23
地方媒体之间的竞争,随着电视的出现和兴起,已基本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虽然受众读报、听广播、看电视的比例不同,但习惯相对固定,各家媒体始终在坚守着各自阵地和壁垒的同时,倾注全力扩张版图。随着新媒体网络、手机短信的出现和升温,竞争格局骤然改变,受众的分众化程度越演越烈,地方主流媒体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冲击,作为传统媒体的广播,在新媒体崛起的今天,首当其冲!笔者认为,只有打开壁垒,联合其他主流媒体,融合新媒体,在联合和融合中丰之羽翼才是广播的出路。正所谓,广播的发展当“借力”而行。  相似文献   

12.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传播手段的进步,媒体在相互竞争中的个性特点越来越突出,尤其是随着网络、手机以及“e”报的出现,广播作为传统媒体,如何在竞争中凸现自身的比较优势,以独特的个性特色占领受众市场就成为广播人必须认真思考的命题。  相似文献   

13.
宋秦云 《中国广播》2005,(12):63-65
有关人士指出:“媒体的激烈竞争需要广播媒体的整体活力和实力进行抗衡,少量精品已远不能抵御传媒市场的强大冲出波。树立广播的整体品牌观,在面上全线推进,力争把所何频率办成优势品牌,是电台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报业广告市场遭遇了“寒流”,全国报纸广告收入开始流失。这种状况给各省、市的地方报纸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加上电视、广播、互联网、广告公司的积极参与竞争,使各省、市地方报纸的广告面临严峻的挑战,那么,面对各媒体之间日趋白热化的广告资源竞争,作为省、市主流媒体的报纸应该如何应对呢?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广播媒体既面临新技术、新媒体的挑战,也面临国际间、行业内的竞争,还要面对自身肌体谋求改革的压力。广播业者如何创建崭新的节目生产理念和经营机制,如何使自己闯出一条媒体振兴之路,巳成为业界的热门话题。改革、创新、市场,已经成为广播业者研讨的主题词,而“创新”一词无疑构成了这一时期媒体生存大讨论的灵魂。  相似文献   

16.
“报业寒冬”的出现虽说有些耸人听闻,但报业市场面临非报产业(广播、电视、网络、通讯等)前所未有的挑战却是不争的事实。在报业媒体的历史转型时期。思考战略性问题比思考战术性问题更重要。只有从发展战略的高度来审视和处理目前报业内部发行市场上出现的无序竞争。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增强迎接挑战和创新发展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7.
何国庭 《新闻窗》2010,(3):61-62
新时期,传媒竞争更加激烈,广播媒体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如何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占领相对稳固的受众市场,成为广播人思考的问题。这种思考与探索的直接结果,表现为广播内容上的丰富多彩,形式上的全面创新以及传播上的速度加快。作为党和政府喉舌的广播,只有强化其可听性,才会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可听性是广播宣传的永恒主题。  相似文献   

18.
城市广播电视台承担着为地方经济建设发展提供舆论支持的社会责任。面对广播电视行业的激烈竞争,以及网络、报纸等媒体的强大冲击,广电媒体如何突出地方中心工作,为经济转型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已经成为各级广播电视台必须认真思考实践的课题之一。近年来,长治广播电视台立足宣传工作实际,紧密结合长治转型跨越发展的实际,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2003年中国广播发展年的确立,无疑给国内广播人注入了一支鲜活的强心剂,人们在看到广播壮丽前景的同时,也开始对面临诸多媒体竞争的广播重新定位思考,寻求新的发展,本文将从一个广播从业人员的角度去探析广播都市化和“绿色传媒”新概念,试图在一个更高的理论层面去理解广播,去抓住广播发展的新契机。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是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媒体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广播的生存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广播是局限的,广播又是不可取代的,广播文艺要生存,就应把“蛋糕”做大,延伸广播文艺市场,就能让广播更精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