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朱青丽 《文教资料》2013,(33):124-126
“三好学生”评选制度近几十年来不断遭受质疑,面临巨大的挑战,反映了这一制度在制度建设和实施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也反映了学生评价理念的变化。坚持“三好学生”评选制度,首先要明确“三好学生”的本质内涵和具体要求,其次要与时俱进,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并从制度建设和实施两方面对“三好学生”评选制度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2.
“三好学生”在学生的心目中是一个非常光荣的称号,它既是一种荣誉,也是对学生追求上进的一种肯定。“三好”即思想好、学习好、身体好。长期以来,在评定“三好学生”的过程中,很多学校把“学习好”当成主要标准,一切分数说了算。评选出来的“三好学生”没有代表性,社会上对“三好学生”的评定标准也出现了诸多争议。近年来,景泰县草窝滩学区推行家校联谊活动和“新三好”评选办法,对新时期学生评价工作进行了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3.
2004年5月23日,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北京师大顾明远教授在上海教育论坛上呼吁,为了促进全体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必要废除“三好学生”的评选。自此,揭开了对“三好学生”评选制度是否该退出历史舞台的大讨论。为什么对青少年学生进步起到过非常积极作用的“三好学生”评选制度,如今会受到如此沸沸扬扬、轰轰烈烈的争论与质疑?“三好学生”评选制度出了什  相似文献   

4.
你想成为“三好学生”吗?首先得评上“德育示范生”。长沙市砂子塘学校自1990年下期以来,开展评选“德育示范生”活动,一改过去评选“三好学生”重智育、轻德育的不良倾向,保证了德育在个人成长中的首要位置。该校评选“德育示范生”,着眼于思想品德过硬。学生参评不受次数、时间和名额的限制,涌现一个评选一个,成熟一批确认一批。期末评选“三好学生”,必须从“德育示范生”中评选,这样就把住了“三好学生”的德育关。为此,学校建立了一整套评选“德育示范生”的制度。一、组织学习标准。该校依据《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参照学生评比条件,为德育示范  相似文献   

5.
话语     
《天津教育》2008,(11):3-3
停止评选“三好学生”,因为这样会“过早给孩子贴上‘好学生’与‘坏学生’的标签”。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在深圳市举办的基础教育首届学术年会上呼吁,停止评选“三好学生”。他说,评选“三好学生”实际是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这会影响学生今后的成长。早在2004年,顾明远就曾发出倡议:废除“三好学生”评选制度,在教育界引起争论。不少教育界人士认为,对学生的综合评价仍应进行,但标准应该改革。  相似文献   

6.
《中国德育》2009,(1):4-8
栏目编辑 赵煦 早在2004年,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授就曾发出倡议:废除“三好学生”评选制度。时隔四年,2008年9月,顾明远教授在重庆一个基础教育学术会上再次呼吁:停止评选“三好学生”。顾明远说,中小学校处于基础教育阶段,每个学生都是未成年人,评选“三好学生”实际是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这样会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同时在感情上伤害未被评上“三好学生”的孩子,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信息平台     
本月聚焦:“三好学生”制度应不应废?事件:不久前,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发出倡议,废除在学生还没有成熟时就将他们分为三六九等的“三好学生”评选制度,要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材,任何学生的进步都应该受到鼓励。顾明远说,实行了20多年的这种评选制度暴露了很多弊端。评选“三好学生”和教育方针是相违背的,教育方针是要每个学生都变为“三好学生”,而不是少数人;同时,少数人评上“三好学生”使大多数人的心理受到了伤害;许多学校在实际操作中,“三好”学生标准却变成了“一好”,即学习成绩好;一些学生评上了“三好”,就有择校的权利,这对于…  相似文献   

8.
教育评价是教育过程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依据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建立的“三好学生”评选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生评价制度,对我国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示范引导作用。调查显示,大多数中小学师生肯定“三好学生”制度的重要作用。但评选过程存在着功利化的诸多问题,影响其在教育中积极作用的发挥。解决其弊端在于改革,在于建立科学的教育激励机制,包括:确立科学的评价观;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建立以“三好学生”的评选为基础,多种个性化奖项相结合的评价制度;建立民主、公正、公开的评选程序,使评选过程成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激励的过程;以科学的教育激励制度遏制教育功利化倾向。  相似文献   

9.
从1954年开始的“三好学生”评选,以固定的评选比例、基本相同的衡量标准,已在我国的所有大、中、小学校普遍推行50年了。这种“三好学生”评选制度激励了几代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几代学生追求的目标和荣誉, 也成为“好孩子”的同义语,更成为上一级学校和社会选拔苗子的“放大镜”。  相似文献   

10.
2006年5月17日,四川省成都市首开先河,三好学生评选制度走下舞台,成都市青羊区教育局对“三好学生”称号是保留还是取肖进行听证表决。结果一致要求改革“三好学生”及优秀学生干部的评选制度,  相似文献   

11.
叶祝颐 《教育》2008,(10):17-17
9月13日,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呼吁,停止评选“三好学生”,因为评选“三好学生”实际是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这样会给学生造成一定心理压力,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2.
《教育文汇》2008,(11):10-10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近日呼吁:停止评选“三好学生”,因为评选“三好学生”实际是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这样会给学生造成一定心理压力,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3.
话题背景 日前,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呼吁停止评选“三好学生”,因为这样会“过早给孩子贴上好学生与坏学生的标签”。顾明远先生说,评选“三好学生”实际是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这样会给学生造成一定心理压力,同时在感情上伤害未被评上“三好学生”的孩子,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项涨禹 《班主任》2010,(5):16-17
近几年围绕“三好学生”评选制度存废问题,从学校到社会、从百姓到专家,议论得沸沸扬扬,热闹非凡。影响几代人的“三好学生”评选,如今变成了一个耐人深思的问号。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中小学阶段对学生采用评价的方式 是每学年评选一次“三好学生”。诚然,“三好学生” 评选是我国中小学阶段对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 一种综合评价,即学习好、思想好、身体好,但同时也 为学校德育的评价带来了一些问题: 其一,现在评选“三好学生”的数量大约只占到  相似文献   

16.
近日,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呼吁停止评选“三好学生”。其理由大致是,这样会“过早给孩子贴上好学生与坏学生的标签”,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在感情上伤害未被评上“三好学生”的孩子,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7.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顾明远《关于评选“三好学生”的几点思考》一文在今年第2期下半月版发表后,引发了教育界内部的热烈讨论。“三好学生”的评价制度真的走到尽头了吗?带着这样的疑问,本刊编辑部与华东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联合组织了一次关于“是否要取消‘三好学生’评选制度”的研讨,邀请沪上知名教育专家、学者和学校领导、教师共同参与讨论。本刊选登部分与会代表的文章,以期引起更深层次的思考,并促进“三好学生”评选制度的创新、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高校招生》2008,(12):58-58
不久前。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在某学术年会上呼吁:停止评选“三好学生”,因为这样会“过早给孩子贴上好学生与坏学生的标签”。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三好学生”评选在我国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也确实引导、激励过几代人的成长。那么在教育观念已逐步发生改变的今天。“三好学生”评选还有没有必要存在?是应该改革评选方式还是彻底废除?让我们一起来关注一下事件的重要主角——学生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三好学生”的评选活动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人才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近十余年来,“三好学生”的评选工作也越来越暴露出其局限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评价内容的统一性。“三好学生”评选,要求被选拔者在德、智、体等方面分别达到其规定的要求,这统一的标准虽然能把学生的素质拉整齐,但却容易掩盖学生优良的个性并影响其培养发展。2.评价指标的计划性。“三好学生”的评选带有很强的计划经济色彩,一般是按省、市、县、校级下达的指标进行评选,但结果是只有10%左右的学生能被选拔上,大多数学生不…  相似文献   

20.
2004年5月23日,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北京师大顾明远教授在上海教育论坛上呼吁,为了促进全体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必要废除"三好学生"的评选.自此,揭开了对"三好学生"评选制度是否该退出历史舞台的大讨论.为什么对青少年学生进步起到过非常积极作用的"三好学生"评选制度,如今会受到如此沸沸扬扬、轰轰烈烈的争论与质疑?"三好学生"评选制度出了什么问题?"三好学生"评选制度究竟该"存"或"废"?对待这些问题的讨论应持积极与慎重的态度.本人对于"三好学生"评选制度作了一些浅显的分析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