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教材的价值在于能作用于学生充分发展,在于能有效地激活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但是我们不能为了教教材而教教材,因为教材是重要的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要用教材教,但不是教教材。在用的过程中为学生创设活动、提供机会,促其情感愉悦、态度主动,促其获得方法、提高技能。  相似文献   

2.
赵静 《今日科苑》2010,(8):341-341
新课程改革,其中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提倡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对于教材,赋予了其三个身份,它只是一个媒介,是教师教学的参照物、启示物,是学生学习的一个载体。  相似文献   

3.
赵静 《金秋科苑》2010,(8):341-341
新课程改革,其中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提倡"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对于教材,赋予了其三个身份,它只是一个媒介,是教师教学的参照物、启示物,是学生学习的一个载体。  相似文献   

4.
新课改的教材观: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因此教师可以灵活、合理地使用教材,彻底打开教材这个压缩文件包。面对语文教材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让生活走进教材;二、让历史走进教材;三、让异国风情走进教材;四、让课外拓展走进教材。这样,这个压缩文件包的内涵就能得到精彩呈现。  相似文献   

5.
陶行知先生认为“以教人者教己”,其“教材思想”对于教材的研究解读、思考掂量、实践调整有着长远的影响,会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合理有效,作为一线数学教师,我们应该以成人的角度读教材,明确教什么;以编者的角度读教材,思索怎么教;以孩子的角度读教材,反思学什么,这样会使小学数学课堂更具生长力。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师应该懂得,语文教学的目的并不在于语文教材本身,而是通过教材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也就是说语文教师要调动各种教学手段,才能使语文越教越活。  相似文献   

7.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科学新课程标准》对广大科学教师提出了这样的新要求。而真正要做到这一点,还需要我们科学教师充分了解和把握科学课程标准、学科特点、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意图,并在此基础上,以教材为载体,灵动有效的组织教学,开拓课堂教学空间。  相似文献   

8.
新形势下,要求教师应具备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的基本功。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科学处理教材内容,与其他学科有效整合,从“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教”,加深与拓展课程的内涵与外延。  相似文献   

9.
<正>课堂教学效率如何,前提在于备课。因为备好课是搞好教学的基础。每一位语文老师对于所执教的教材都应有着"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指导思想。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才能取得良好教学效果。新课程标准提倡教师要"用好教材、超出教材",所以教师教学既要从课本出发,同时又不能紧紧局限于课本。备好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大力提倡发展口语表达能力的今天,如何将职专教材中的口语训练内容教精、教透这或许是基础学科语文教师所面临的共同的问题。实践证明,立足于语文教材、结合专业特色、联系社会生活,是顺利开展口语教学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徐卫红 《科教文汇》2014,(9):149-150
叶圣陶先生说过院教材不过是个例子,是参照的材料,仿照的依据。教材是用来用,而不是用来教、用来讲的。教者必须深入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把握知识的生长点、思维的连接点、方法的迁移点,为学生搭建好自主探究、发挥潜能、体验自身探索创新的能力水平和价值的平台。  相似文献   

12.
徐卫红 《科教文汇》2014,(3):149-150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不过是个例子,是参照的材料,仿照的依据。教材是用来用,而不是用来教、用来讲的。教者必须深入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把握知识的生长点、思维的连接点、方法的迁移点,为学生搭建好自主探究、发挥潜能、体验自身探索创新的能力水平和价值的平台。  相似文献   

13.
陈燕 《科教文汇》2009,(11):38-39
教师要钻研牛津教材,分析教材,针对具体的教育情境和具体的教学对象,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取舍、调整和加工,进行牛津教材的二次开发。  相似文献   

14.
正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有三个转变,由教教材变成用教材教,教育者要树立正确的教材观,准确把握教材和使用教材;由教课文变成用课文教语言,学习者在接触大量的言语文本之后,要逐步学会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由分析课文内容的教学,变成以策略为导向的教学,让学生获取语文学习的方法,增长自我学习的能力,为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打下基础。因此,我们的阅读教学要努力使学生得意、得言、得法,在得意中得言,在得言中得法。  相似文献   

15.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写作训练的方式多种多样.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关键是在教材中找到写作训练的切入点,使教材的学习与写作练习巧妙结合.这也正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去教"的原则.必要的时候教师可以投石问路,抛砖引玉.这里不妨介绍几点体会,与大家共勉.  相似文献   

16.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新课改对广大教师提出的要求。我们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应根据自身和学生的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真正做到把教材用好、用活,达到最佳的教学目的。教师要尽可能由教材的复制者转变为教材的创造者,对使用的教材做出相宜的裁剪,从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教,加深、拓展课程的内涵和外延,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资源和课外资源。教科书一直是学校语文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面对这一最要紧的课程资源,我们也应与时俱进,改变简单地“教教材”的局面,而是“用教材教”,在发挥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的同时,把课文作为学习语文的例子来教,强化语言实践,以多种形式进行写话  相似文献   

18.
作为教材的使用者,教师首先应该对教材文本进行深度的研读和理解。解读“教材编写了什么”“教材为什么这样编写”“教材这样编写对教学有什么样的启示”,从而明确要“教什么”;然后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对教学素材作出选择,才能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  相似文献   

19.
一、什么是长文短教? 长文短教,曾有人提及.所谓“长文”,就是篇幅长、文字多的课文.小学高年级的教材中编入了很多的长课文,而且它们又大多是略读课文,安排一课时完成.长文信息量大,但内容繁冗,教学上难以处理,讲多了学生厌倦,讲少了似蜻蜒点水,毫无收获.所以“长文短教”便成了一条很重要的教学思路.所谓短教,就是教师开发教材的过程,就是对文章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在教学中凸现重点,把握本质,对教材作出艺术化的处理.实现这一点,意味着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它更需要教师备课中研读教材这个例子,根据所教年段、所教学期、所教单元的教学目标,以及所教课文的特点,乃至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寻找到能够进行语言训练的最佳切入点.只有教师反复阅读文本,深入解读文本,才能真正实现“短教”的目的,并达到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搞好课程教材改革,真正把素质教育的要求落实到课程、教材和课堂,落实到教师和学生身上,这应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是教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