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南教育》2004,(13):24-24
我在学校担任了一定的行政职务,对于检查教案这种差事,可以说深有体会:教案检查,不得已而为之。检查老师的教案,到底有多大的价值?我的体会是:吃力不讨好。说是吃力,倒不是说它是一件体力活,而是说它要费很多的精力。首先,要在开学时作好计划,周密安排、布置。其次,在具体进行检查时,还得费九牛二虎之力,写通知,催促老师,一课一课进行检查,看看是不是每一课都合乎要求,是不是每一课都写了课题,有没有教学目的和要求,有没有教学重点和难点,分了多  相似文献   

2.
课本中有些例题和习题的结论,可以看作公式或定理:利用这些例题和习题的结论去解答一些相关习题,不但解法别开生面,过程简单明了,而且还能训练学生解题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培养其举一反三的能力。下面  相似文献   

3.
对一道经典题进行深层剖析,从中总结出方法和规律,找出解题的技巧,能较快地提高懈题的能力.拿到一道好题,应考虑这道题该怎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还有哪些其它解法?题目能怎样改?又怎样做?从多方面思考一道题,用多种方法解答一道题,其收效远远超过用单一方法多做题的“题海战”.  相似文献   

4.
自2004年自主命题以来,浙江省数学高考试卷始终保持着自身的一贯风格,依据“平稳过渡,稳步推进,稳中求变,变中求新,适度创新”的命题指导思想,充分显现“稳定不固定,前进不急进,简约不简单”的命题特点,对数学知识的考查达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一网打尽”的境地,成为了浙江省数学高考试卷的一大特色和一个亮点.下面我们一起品尝、品评与品读浙江省数学高考的几道精美的试题,共同体会、思考与解读蕴含在其中的命题特色与导向功能,从而积极、扎实而有效地做好高考数学复习工作.  相似文献   

5.
精讲一道题指导一类题梁月友题不在多而在精,一道好的数学题,往往能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解题时,要从思路和方法上多加分析、总结,精讲一道题,指导一类题,真正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本文选了一类几何求比值的题加以对比、分析,意在抛...  相似文献   

6.
如何解决高考中三角函数题部分考生不得分现象,首先要注重三角函数公式的变形运用,重视已知条件和隐含条件的折射训练,还要进行所求结果的回归引导训练,进行必要的题型的归类,打好扎实的基础,掌握解题的思想方法,经过训练,解此类题的速度和正确性会大有提高。  相似文献   

7.
简明敏 《高中生》2012,(4):28-29
高考真题1(2011年高考湖南文科卷第18题)某河流上的一座水力发电站,每年6月份的发电量Y,(单位:万千瓦时)与该河上游在6月份的降雨量X(单位:毫米)有关.据统计,当X=70时,Y=460;X每增加10,Y增加5.已知近20年X的值为:140,110,160,70,200,160,140,160,220,200,110,160,160。200,140,110,160,220,140,160.  相似文献   

8.
非智题     
1.一对健康的夫妇,生了三个孩子,这三个孩子都只有一只右手,为什么?  相似文献   

9.
阙题     
《辅导员》2010,(5):1-1
推荐理由: 刘昚虚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诗风清淡空灵,其清淡类似于孟浩然,空灵类似于王维。  相似文献   

10.
阙题     
道由白云尽②,春与青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闲门向山路⑨,深柳读书堂。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④。【注释】①阙(que)题:此诗原有题目,后失落。唐朝殷皤编辑《河岳英灵集》一书时为这首诗取名“阙题”,沿用至今。阙,遗失。②道:路径。③闲门:开着的门。④清辉:指白日之光。  相似文献   

11.
创新题     
张维 《招生考试通讯》2014,(11):I0013-I0016
高考对创新意识的考查,主要是要求考生不仅能理解一些概念、定理,掌握一些定理公式,更重要的是能够应用这些知识和方法解决数学中和现实生活中的比较新颖的问题.创新题侧重体现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尤其是综合的灵活的应用,以此来检测考生将知识迁移到不同情境中去的能力,从而检测出考生个体理性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以及进一步学习的潜能.  相似文献   

12.
王淦生 《江西教育》2009,(10):13-14
每年高考作文题是人们热议的话题,各色人等感触颇多。出题者自然有其目的,为体现独特,表明方向,挖空心思,绞尽脑汁;为师者为让学生考出好成绩,仔细琢磨,针锋相对。现实是,众口难调,众望难遂。高考结束后,对作文题目难免看法不一。我们收集了不同的声音,只求对您今后的教学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3.
题二     
时间这个永恒的话题,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时间是金钱、效率,更意味着素质和能力。时间对工人来说是产品,对农民来说是收成,对商人来说是利润,对学生来说是成绩,对士兵来说是胜利。经济学家说,时间是世界上最罕见的商品。科学家感叹,发明创造是时间的催生儿。有一位哲学家说,在所有的批评中,最伟大、  相似文献   

14.
命题作文题     
[写作提示]一谈压力,中学生特别是初三学生,真是酸甜苦辣成,一言难尽。对压力,太熟悉了。家长那期待的目光是压力,老师那殷切的教导是压力,自己整天处在负重的状态下。可谈起来,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又总是说不要有压力,努力学习就行了。一联系实际,还真是有说不完的话。完成这篇章就应该联系实际来写。  相似文献   

15.
题二     
有两个旅行,他们的装备一样,一起穿越一片沙漠,比赛谁先到达目的地。一个人的鞋子里钻进了一粒沙子,他停下来,脱下鞋子抖抖,倒掉这粒沙子,一天中反反复复百十次。而另一个人,为了赶时间,强忍着不舒服,坚持走下去,一粒、两粒、三粒……他全然不顾,只是速度越来越慢。两天后,他的脚底竞被沙粒磨烂,一步都不能走了。  相似文献   

16.
非智题     
《中学生博览》2012,(13):71-71
1.传说中每所大学都有一棵会杀人的树,它是什么树?2.阿里家养的狗叫什么名字?3.思念是什么?4.西施杏无音讯之后,一直呆在哪里?5.两滴水也要争。(打一字)6.鸡和狗一块去偷东西,谁放风,谁行窃。(打一成语)7.看见林书豪就会想起易建联。(打一明星)8.父母只听儿子的话。(打一女歌手)9.月亮在天上走,我在地上哈哈笑...  相似文献   

17.
少年三题     
蜻蜓·青石板·笋虫……点缀七彩梦幻夏日。哥哥说早上越早蜘蛛网粘性越强,于是天天早起。找一根一头心的竹杆,寻一段可弄成圆形或椭圆形的细竹枝,插好,粘上蜘网即可去捕捉蜻蜓了。太阳未上山,蜻蜓们都在睡觉,蜻蜓是挂在树枝或竹叶上睡。挂得低的一般是小个蜻蜓,不出声,伸手即得。挂得高的一般是大的蜻蜓,较机灵,找准方向,从后面或侧面粘过去,十有八九跑掉。听说蜻蜓会吃蚊子,大把大把的蜻蜓捕回来后,放飞在自己蚊帐里,以为晚上蚊子不会再有,谁知蚊子一样多,原来呀,它们去了自由,绝食示抗议。爸爸在外行医,妈妈在生产队…  相似文献   

18.
阳光二题     
希望的阳光孩子不停地哭泣,是因为没有看到希望。前几天我就向学生三令五申,听课时不准玩弄其他东西,否则一律丢出窗外。那个男孩今天上课又旁若无人地玩起手中的圆珠笔。当然,他受到了我的惩罚。男孩眼望着自己喜爱的笔飞出了窗外,无望地哭了。他哭了很久,我感到这样很影响课堂秩序,连忙到他面前采取补救措施,然而,连批带哄几次都没奏效。我想,男孩哭泣不止,一定有其他原因。于是我把他叫到课室外面,仔细询问。“这支笔我很喜欢,几次央求妈妈才得到,我怎么向妈妈交待?”他绝望地说,“以后我再也不会得到这支心爱的笔了。”…  相似文献   

19.
题二五【命题形式】某校高二学生方兴,虽然身处全国贫困地区,家境贫寒,但他品学兼优,充分发挥自己的体育特长,曾在县、市运动会上破过几项纪录。他所在的学校、班集体都为其所取得的可喜成绩而高兴;他本人也为此感到欣慰。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无情的灾难却走向了他的家庭。其父身患绝症,尤其是去年12月的一天晚上,因不幸失火,大风一吹,把他家那仅有的两间矮矮的小木房烧得精光。沉重的打击无不给他的心灵带来莫大的挫伤。开学后,他在家里徘徊着,思索着,今后的路该怎么走啊?!根据以上材料,按如下要求写一篇文章。…  相似文献   

20.
在教学解几何形体的题目时,据题剪拼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即根据题目叙述要求怍出草图感知丧象;剪下草图建立表象;根据剪的图形拼出新图,从而获得解题思路。这种据题剪拼的方法简单易行,能使学生的多种感官都发挥作用,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空闻观念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