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应该以识字教学为重点,这在心理学上是否有其科学的根据呢?对这个问题,我试从儿童言语发展的一般规律方面和儿童学习汉字的心理特点方面来谈谈自己的一点儿体会,作为对《人民教育》今年三月号赵廷为先生写的《对“以识字教学为重点”的商榷》的商榷。  相似文献   

2.
赵廷为先生在三月号《人民教育》上发表了《对以识字教学为重点的商榷》一文,有很多意见是脱离当前小学教学实际的,因此提出一些不同意见: 一、赵先生主张在“识字是阅读教学的基础”后面加上“之一”。既添“之一”就要有之  相似文献   

3.
赵廷为先生在《对“以识字教学为重点”的商榷》一文中说:“片面夸大传统的教学方法,竟把旧中国留下来的污垢浊水——片面重识字的偏向——不加批判地继承下来了”!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以识字为重点的经验,是污垢浊水吗?从我国封建社会两千多年的经验看,儿童初入学一两年内都是侧重识字过去的识字课本《史籀篇》、《急就篇》、  相似文献   

4.
赵廷为先生这篇文章对“小学低年级以识字教学为重点”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这个问题可以进一步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5.
《人民教育》1963年3月号赵廷为同志写的《对“以識字教学为重点”的商榷》,針对李放同志《“漫談識字教学”几个問題的商榷》一文,就小学低年級語文教学中很多根本性的問題提出了不同的意見,对“以識字教学为重点”表示异議。赵廷为同志的文章涉及問題較多,現在我就其中若干問題发表一点儿意見,以就教于赵廷为同志和讀者們。  相似文献   

6.
赵廷为先生的文章否定了黑山经验,反对集中识字主张分散识字。对这个问题我提出一些不同的看法。在黑山经验的启发下,我们在附属小学进行了集中识字教学的试验。在1960年入学的一个班中,我们用同音字归类和形声字  相似文献   

7.
赵廷为先生反对小学低年級語文課貫彻以識字教学为重点,声称“高举反对片面重識字的旗帜,已經数十年如一日了”(見《人民教育》三月号載《对“以識字教学为重点”的商榷》一文)。实踐是檢驗真理的标准。几十年来我国小学語文教学的实踐证明,所謂“反对  相似文献   

8.
最近讀了《人民教育》三月号赵廷为同志的《对“以識字教学为重点”的商榷》一文,觉得这确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問題,編者主張通过大家討論,把問題澄清一下,看来是非常必要的。这里談談我的看法。文章中說:“假若閱讀課上以过多的时間教識字,就侵夺閱讀訓练所需要的时間,那就会犯严重的錯誤。我国大多数的閱讀教学,正犯着这一种严重的錯誤!”因此认为閱讀識  相似文献   

9.
卢燕雯 《教师》2014,(22):105-105
正汉字,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中华文明的载体和基础,以及世界文明宝库中独一无二的艺术瑰宝。郭沫若先生曾说:"识字是一切探求之第一步。""人生聪明识字始。"汉字教学与人的发展关系之重大,由此可见一斑。然而,识字教学历来就是一个难点。低年级孩子年龄小,思维能力不成熟,新课标要求的识字量又大。如何教给孩子正确、快速、高效的识字方法,是小学识字教学亟须解决的一个问题。现以我在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称赞》一文的生字为例,谈谈自己对小学低段识字教学的一些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10.
张田若 《小学语文》2007,(10):39-41
张田若先生长期致力于识字教材与教学的研究。他曾受业于浙江大学法律系,早年参加革命,曾任第二野战军政治部秘书、中央扫盲委员会编审司教研组长、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上海师大教科所兼职研究员、集中识字教学研究会会长等。从1954年至今一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工作,编有五套小学语文教材,主持“集中识字·大量阅读·分步习作”教学实验,编有实验课本,经教育部审查批准供全国选用。著作有《当代中国汉字认读与书写》《小学集中识字教学》《集中识字·大量阅读·分步习作》《国际通用汉字读本》《小学文言文启蒙读本》《小学行书教材》等,为我国识字教材与教学作出了贡献。本期邀请张田若先生撰写有关识字教材与教学的文章,先生就识字教材与教学的重要性、识字教材编写应遵循的基本规律等方面进行了论述,言简意赅,发人深省。[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识字教学的历史回顾与粗浅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识字教学的历史回顾 张志公先生在《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暨蒙学书目和书影》中指出:“识字教育是传统教育的一个重点。在这方面,前人用的工夫特别大,积累的经验也比较多。很突出的一个做法是在儿童入学前后用比较短的一段时间(一年上下)集中地教儿童认一批字——2000字左右。”这既强调了汉字教学是我国启蒙教育的起点,也说明识字教学已积累了极其宝贵、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苏轼《石苍舒醉墨堂》一诗说:“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首句曾被鲁迅先生《且介亭杂文二集》《人生识字胡涂始》一文所引用,这篇文章近选入《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作为教材。最近读了一个学校语文组关于这篇文章的教案,其中把苏轼“人生识字忧患始”这句话解释  相似文献   

13.
<正>许嘉璐先生说:"如果我们解决了小学生识字难的问题,使识字难变为不难,其意义并不比放一颗卫星小。"这就说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是第一大难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小学阶段学生要认识3500个汉字,在12年级,则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2年级,则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也就是说有一半多的汉字要在低年级的两年内完成,而且一年级开学一个月还要学习汉语拼音,因此识字的压力很大。用什么方法才能使语文教学中的识字难、析词难,变为不难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地图》和小学低段识字教学联系到一起,一幅《中国地图》成了学生识字的资源,于是乎,语文课变得有趣了,变得生动了。这是一个很有智慧的教学行为。在一节小学识字课上,教师画了一幅中国地  相似文献   

15.
如何正确理解、运用现行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的“要在语言环境中教学识字,把字的音、形、义紧密地结合起来”,已成为当前小语教研的一个热门话题。读了贵刊去年第八期《在阅读中识字课堂教学结构刍议》一文,颇受启发,但由此也引起了一些思索,特提出与该文作者商榷,并求教于同行。一、关键在于教学思想的改变,而不在于结构的  相似文献   

16.
郭沫若先生曾说:“识字是一切探求之第一步。”就语文教学而言,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是学好语文及其它学科的基础,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第一学段(一、二年级)要求认识的字就有1600~1800个。这么大的识字量,又枯燥无味。怎样才能提高识字教学的有效性呢?  相似文献   

17.
崔峦先生说: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识字的快慢、多少直接关系到读写,特别是阅读开始的早晚和阅读能力的强弱。而低年级孩子年龄小,思维能力不成熟,教材要求的识字量又大。如何教给孩子正确、快速、高效的识字方法,是小学识字教学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识字教学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质量,关系到学生掌握语言文字这一工具促进其他各门知识的学习质量。  相似文献   

18.
黄月娥 《甘肃教育》2005,(11):27-27
郭沫若先生曾说:“识字是一切探求之第一步。“识字教学与人的发展关系之重大.由此可见一斑。《语文课程标准》着眼于识字改革。对识字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更科学的教学目标,并在“教学建议”中对识字教学提出了这样的理念: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知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在这一理念下,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正>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蕴含丰富的文化信息,学习汉字的过程就是学习文化、学习审美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更加强了识字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识字教学提出了"会认"和"会写"两种不同要求,如今低年级学生的识字量比较大,这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艰巨  相似文献   

20.
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将汉字教育单列为一个教学领域,并且把常用术语"识字教学"改为"识字与写字教学"。识字与写字教学成了小学语文教学的五大板块之一。《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是小学一至二年级的教学重点。"由此可见,识字写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