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自八月十一日起,恢复文化大革命以前建制,分为两个独立的专业出版社。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出版界正在调整中前进。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历史悠久,基础雄厚,各具特点,素负盛名,曾为我国文化学术的发展作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文化大革命当中,由于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的干扰,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被说成一无是处,一团漆黑。这两个性质不同的单位硬性并为一个单位,人员遭受迫害,业务基本  相似文献   

2.
方厚枢 《出版史料》2012,(2):115-119
正一1950年年末,在出版总署的推动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和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开明书店、联营书店五家出版社的发行部门联合组成公私合营的"中国图书发行公司"(简称中图公司)。我于1951年9月从商务印书馆南京分馆奉调至中图公司北京总管理处工作,  相似文献   

3.
出版社不能见事就出,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为与不为的衡量标准就是出版社的核心出版理念和价值取向。比如中华书局和商务印书馆就不能出版《哥哥这一生》那样的书。  相似文献   

4.
图书质量是出版社的生命线,这可以说是近代出版史上的真理概括。一个出版社从出版第一本书起,她的生命便开始了。而其生命之长短,则取决于其出版的图书有无生命力,即质量如何。我国著名的出版社如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就是很有说服力的明证。这两家出版社都有近百年的历史,几经沧桑,饱尝  相似文献   

5.
从前,大出版社都拥有一份或几份代表性杂志,例如生活书店有《生活周刊》,新知书店有《中国农村》,读书出版社有《读书生活》;正如商务印书馆的《东方杂志》,中华书局的《新中华》,开明书店的  相似文献   

6.
正2010年底,我国绝大多数中央级出版社实行转企改制,出版业整体在形式上完成了市场转轨,市场竞争更加激烈。2012年是中华书局百年诞辰,回顾民国出版历史,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形恍如昨日。1912年,中华书局创社之日起就和民国第一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展开竞争并且屡创佳绩,其书刊营销思想值得当前改制后的绝大多数出版社借鉴。而中华书局前30年一直由其创始人陆费逵执掌,可以说陆费逵的营销思想是中华书局早期营销思想的集中体现。然而因种种原因,新中国成立后很长一段时期内研究陆费逵的文章非常稀少,近年来的一些介绍性文章则多半与其教育思想和出版思想有  相似文献   

7.
最近拜读一本讲商务印书馆历史的新书(2000年出版),其中讲民国成立,中华书局诞生后商务印书馆遇到对手后的窘境.说"商务印书馆方面的教科书因保留了清帝制时代的内容,在与中华书局的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以至于1912年印刷的教科书大半积压,无法出售,公司损失惨重".  相似文献   

8.
《小朋友》的编辑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如在近代教育期刊史上,商务印书馆的<教育杂志>和中华书局的<中华教育界>常常被人相提并论一样,在近代儿童期刊史上,商务印书馆的<儿童世界>和中华书局的<小朋友>也往往被人连带而谈.  相似文献   

9.
《全国新书目》2012,(8):7-7
2012年上海书展邀请专家、学者、媒体从业人员和读者评选出的"最有号召力的十家出版社"、"最有影响力的十本新书"揭晓。最有号召力的十家出版社为:三联书店、上海文艺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上海人民出版社、人民  相似文献   

10.
用风格论期刊,容易为人们接受.这是因为期刊是连续出版物,形成自己的风格是刊物成熟的标志,而且,刊物的竞争格外的激烈,形成自己的风格是生存的需要.成功的出版社也是有自己独特的风格的.如日本的岩波书店是享誉世界的知名出版社,有人赞誉岩波书店说:"岩波文化代表了日本文化";"有良心的硬派出版社".在我国也有一些个性突出、特色鲜明的出版社.中华书局以古籍类图书、人民文学出版社以中外文学名著、作家出版社以当代长篇小说、金盾出版社以实用科技类图书、商务印书馆和三联书店以学术著作等特色图书见长,使它们成为了久负盛名的"金字"招牌.  相似文献   

11.
撤销编辑室的建制如何?──出版社内部体制改革的一点设想陈宇华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出版社编辑部门的建制,一般都是采用总编辑─—编辑室─—编辑的模式。这种建制模式的成因,笔者没有仔细考证,但查阅目前国内近代出版史料,即使象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这样的老牌出版...  相似文献   

12.
一 从本世纪初到三十年代抗日战争以前,凡是具有一定规模的出版社如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开明书店、生活书店、神州国光社、世界书局等都喜欢创办几份杂志。这几家大出版社中以商务资格最老,创办杂志的时间最早,创办的杂志也最多,曾以拥有“十大杂志”自豪。其次是中华书局,民国初年也以拥有“八大杂志”标榜。出版社为什么热衷于办杂志呢?因为办杂志本来就是出版社的经营手段之一——杂志办得好,可以带来颇为丰厚的收入。期刊史上不乏这种实例,如开明书店,生活书店都是以办杂志起家,发展成为出版社的。期刊史上也不乏这种实例,某一杂志在某一期上因为刊登某一“叫座”  相似文献   

13.
最近,国家出版局批发了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关于方针任务的报告,使这个曾经在“四人邦”反动思潮影响下被搞乱了的问题得到了澄清。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的方针任务,本来是明确的。早在一九五八年二月,经党中央书记处批准的中  相似文献   

14.
1月31日,香港联合出版集团在台发行10周年暨台湾联合出版公司成立庆祝酒会,在台北国际世华金融中心举行,总裁陈万雄,副总裁雷渝平、曾协泰,以及集团旗下六家出版社──香港三联书店、香港中华书局、香港商务印书馆、万里机构、新雅文化事业和  相似文献   

15.
1915年10月,<辞源>一书由中国现代第一家大型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它也是我国现代第一部以词语为主、兼收百科的大型汉语语言工具书.不久,中华书局也出版了另一部同类型的工具书--<辞海>.<辞源>和<辞海>这两部辞典成为我国大型汉语工具书的双壁,直到台湾的<中文大辞典>出版以前,无能有出其右者.  相似文献   

16.
1958年,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立,当时任国务院副秘书长的齐燕铭同志即担任古籍小组组长。那时的小组成员,大约将近二十人,有范文澜、翦伯赞、陈寅恪、陈垣、郑振铎、顾颉刚、冯友兰等,人数虽不多,却都是国内外著名的第一流学者。我从1958年夏天起由商务印书馆古籍编辑室调至中华书局,那时中华书局总经理兼总编辑金灿然同志也即古籍小组成员。作为古籍整理出版的专业出版社,那时的中华书局可以说是在齐燕铭同志直接指导下开展工作的,金灿然同志就中华书局的总体规划以及某些具体选题,都经常向齐燕铭同志请示,燕铭同志也时常写信给灿然…  相似文献   

17.
惠玲 《出版参考》2006,(6X):36-36
为期5天的第十六届全国书市于6月18日至22日在新疆国际博览中心举行。香港联合出版集冈将首度参与全国书市,旗下的出版社包括:香港三联书店、香港中华书局、香港商务印书馆、万里机构、新稚文化事业及知出版租用了5个展台,展示最新图书。  相似文献   

18.
百战不殆的秘密──建国前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成功原因浅析魏玉山,孙煜华【北京】商务印书馆(以下简称商务)、中华书局(以下简称中华)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他们曾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历经市场经济的惊涛骇浪。因此他们在旧中国成功的经验,对社会...  相似文献   

19.
陆费逵的同业竞争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费逵(1886~1941年),字伯鸿,创办并主政中华书局30年,事无巨细必躬亲之,对中华书局的影响颇大.在与比中华书局早成立10多年的商务印书馆的竞争中,陆费逵不惧困难,锐意进取,显示出无比卓越的智慧.所以研究陆费逵在出版发行方面的同业竞争策略,带有较大的典型性,更具有较为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现在出版界喊得最响的就是出版创名牌,也就是创出版社的品牌,其实,大家有意无意地忽视了一个问题,就是编辑的品牌问题。一个出版社要想创名牌,必须有一大批优秀图书,而优秀图书是要靠优秀编辑策划、编辑、出版的。编辑品牌的建设和出版社品牌的建设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没有编辑的品牌,一个出版社可能一时偶然能出版几本好书,但不会形成好书的连续性出版,出版社也就难以实现可持续性发展。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三联书店等之所以成为名牌出版社,就是有那么一批专家级的编辑在做编辑工作。编辑首先要给自己一个科学的专业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