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毕盈 《天津教育》2021,(1):39-40
“幸福”来自我们的生活经历,源于我们的心理体验。结合“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的学习和深入研究,围绕学校“幸福教育”的发展特色,我们以“做幸福的中心人”为方向勾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蓝图,确立了“让每一名中心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让每一位中心教师愉悦快乐地工作,让每一个教育教学活动都留下精彩印记”的中心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我们以教师、学生和实践活动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切入点,三个层面最大限度地彰显了“让快乐写在脸上,让生命更加精彩”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2.
霍熔坪 《教育》2014,(10):41-42
近年来,广东省珠海市第七中学在如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上,落实公平教育。学校实施四大工程,让每一位教师诗意地幸福工作。学校认为,名校之名在于名师,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学校秉承“办老师和学生都喜欢的书香式生态学校”的理念,把“以老师为本,让老师幸福,计学生快乐”作为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教师“幸福地做教师,做幸福的教师”。  相似文献   

3.
朱国旺 《教育》2014,(28):41-42
近年来,广东省珠海市第七中学在如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上,落实公平教育。学校实施四大工程,让每一位教师诗意地幸福工作。学校认为,名校之名在于名师,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学校秉承“办老师和学生都喜欢的书香式生态学校”的理念,把“以老师为本,让老师幸福,让学生快乐”作为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教师“幸福地做教师,做幸福的教师”。课改先行与青蓝工程课改从“改课”开始。根据学校课改的实际需要,按照更新观念、建模实验、示范推广的课堂改革思路,启动与实施自主课堂教学改革。通过组织教师到课改名校参观学习和回校上感受课,并把“课讯”  相似文献   

4.
本刊记者 《四川教育》2008,(1):F0002-F0002
“让每个孩子成为有用的、快乐的、幸福的人;让每位教师真情融入教育、倾心教育、享受教育”是成都市龙江路小学分校的办学理念.“快乐教育”是学校的发展模式和特色追求。  相似文献   

5.
一、解读“幸福学校”的内涵教育的宗旨就是“用教育的理想打造理想的教育,用理想的教育实现教育的理想”。教育就是要教育出有理想的人,创造出幸福的社会。所以,要实现教育的理想,作为学校决策者的校长要有理想的一颗痴心、一片痴情和一份痴迷。笔者心中的“幸福学校”是一所能让教职员工感到自己很重要、让孩子充分享受学习快乐、让家长感到放心的学校。  相似文献   

6.
《辽宁教育》2014,(10):F0002-F0002
沈阳市铁西区雏鹰东校成立于2008年9月,学校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现有35个教学班,1443名学生,教职工76人。建校以来,学校坚持“为每一位学生的终生幸福奠基,为每一位教师的幸福人生服务,办有幸福味道的学校”的办学理念,发扬“攻坚克难、团结进取、彰显特色、追求卓越”的精神,在“教师幸福地教、学生幸福地学”等方面积极尝试和探索,现已形成“生本教育”和“科技教育”两大特色,拥有“快乐生本课堂、快乐科技教育、快乐社团活动、快乐校园节日”四大教育品牌,实现了“将学校建设成为校园艺术化、硬件标准化、教师专业化、教育品牌化、发展特色化,充满幸福味道的学校”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沙河街小学全体师生并肩前行,紧紧围绕“快乐教育,让师生共享幸福人生”的办学思想,以“学校有特色、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为办学目标,坚持为每一位教师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让每一个学生拥有快乐成长的空间,建立起了精细化管理体系,形成了把快乐“请”进校园、“请”进课堂的发展特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大连市第二十六中学位于大连市西岗区,建校于1959年9月,是一所新兴的、颇具激情活力的小班化学校i学校的办学理念是“让快乐成为一种习惯”,实行快乐教育;校训为“仁·乐”,把德育放在首位;教风是“快乐工作,快乐生活”,鼓励教师享受幸福人生。  相似文献   

9.
让学校成为孩子们幸福的乐园,使学生在学校快乐地成长,是学校教育要达成的最终目标。“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中,我摆脱了传统课堂的预设,摆脱了时间、空间、活动等形式的束缚,努力让学生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感到幸福快乐。  相似文献   

10.
马华山 《教师》2013,(36):51-51
教育的根本价值是“教真育爱”,教育的终极目的是让人幸福。追求儿童幸福,让儿童拥有一个幸福的童年,这是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真正的好教育,从来都是从人出发,为人的发展服务,还教育应有的自由,让教师快乐,让学生幸福。学生幸福成长的平台不仅在课外也在课内,不仅在校外也在校内,幸福的课堂给学生以活动的空间、思维的空间、表现的空间。  相似文献   

11.
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学校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快乐是人因需求得到了满足,于生理、心理上表现出的一种反应.当快乐与学校文化相遇,就形成了以以人为本、尊重生命、关注学生的快乐学习和终生幸福为基点的“快乐教育”学校文化理念.“办快乐教育,使学生是最幸福的”,这就是我们迁安第二实验小学的“快乐教育”的目标,也是家长们、孩子们的心愿.  相似文献   

12.
在创建幸福学校的背景下,面对农村初中师资队伍稳定、学生个体差异较大等问题,以教学改革、德育创新、教师素质提升和校园文化建设为突破口,成立“课堂教学改革团队”和“德育创新工作团队”,实施幸福学校创建工程.通过“快乐德育”、“减负增效”让学生幸福成长;通过“让老师站稳讲台、站好讲台”、“让老师保持健康体魄和良好的专业心态”让教师幸福工作;通过幸福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校园和谐氛围,让整个校园形成了积极向上、幸福成长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3.
“幸福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是对幸福学习、快乐成长的诠释。它虽不是由福建省厦门市公园小学创生的,但却是该校认同并孜孜以求的。几年来,学校在持续践行“幸福教育”办学理念的过程中,促进了师生健康幸福地成长,也因此获得了全方位的发展。一、设计顶层理念,让学校发展有方向学校希望师生在校内的生活是幸福的,在校外是会追求幸福的。  相似文献   

14.
《小学教学(数学版)》2013,(4):F0003-F0003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南阳路第二小学始建于1963年,学校有教学班28个,学生近2000人,教职工80多名。学校以实施爱的教育和“培养胸怀大爱的人”为育人理念,让孩子享受教育的幸福和童年的快乐,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相似文献   

15.
那薇 《下一代》2012,(4):14-19
“教育唯真,和美唯家”,把学校打造成一个温馨的家,相信是很多校长的梦想,也是我努力践行的“真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成长的快乐,让每一位教师享受教育的幸福,每一个家长都能收获教育的成果。让走进学校的每一个人都感觉到“在这所校园里,有一种力量在浸润自己,每一个人都那么舒展、快乐。”而这种力量,就是我要努力为之的“大气”所在。  相似文献   

16.
《黑河教育》2011,(1):F0004-F0004
爱辉区幸福中学始建于1974年8月。2008年11月24日搬迁新址。学校有教学班12个。学生430人。教职工76名。其中。中学高级教师22人.省级优秀教师1人。市级骨干教师4人。区级骨干教师17人。学校以“快乐学习、幸福成长”为办学理念。以“生本教育”下的“幸福教育”为突破口。以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终身幸福为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7.
梁福金  黄勇明 《师道》2012,(10):35-36
教育的法则就是追求幸福。作为教育者,我们应将“幸福”当作教育的第一要旨,确定“幸福教育法则”,即把幸福作为人生的追求目标。要帮助孩子树立乐观向上、自信阳光的人生观,让孩子在成长中找到快乐,享受幸福。为此我们认为,和谐校园是学生人生的美好、幸福的获得的重要基础。构建和谐校园,必须要让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感受到幸福,要用幸福观构建学校的办学理念,打造幸福校园,让学生享受幸福教育,拓宽体验幸福的空间。  相似文献   

18.
《基础教育参考》2013,(16):I0003-I0003
山东省荣成市幸福街小学始建于1990年,是一所省级规范化学校。多年来,学校秉承“为师生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以“学生享受成长的快乐,教师实现专业的发展,学校提升教育的品质”为总目标,凸显六大重点:营建“精美雅致、温馨和谐”的幸福校园,彰显“赏识互助、润泽生命”的幸福文化,争做“身正学高、敬业乐教”的幸福教师。打造“教学相长、自主合作”的幸福课堂,实施“张扬个性、才艺双全”的幸福课程,培养“仁爱谦和、智慧阳光”的幸福学子,唱晌幸福教育的品牌之歌。  相似文献   

19.
正张家口五中创建于1953年,秉承“厚德、励志、笃学、敏行”的校训,坚持“集体主义、工作为先、甘于奉献、追求卓越、敢于胜利”的工作精神,使学校成为“教师幸福工作,学生快乐成长”的地方。坚持“以人为本”,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是我校始终坚持的办学理念。让学生在快乐中成长,是我们向社会、向家庭的郑重承诺。我校始终坚持“以德为先、以学为主、以健为重、快乐成长”的教育思路,在潜移默化中悄然形  相似文献   

20.
《教师博览》2011,(7):1-1
"让学生快乐学习、幸福成长,让教师快乐工作、幸福生活",这是蒲江中学实验学校校长王祥高对"幸福教育"的诠释,也是他在教育的沃土上躬身实践的目标。他倾情于所热爱的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敢于开拓。他坚持"教育是为了学生一生幸福"的理念,以前瞻的眼光,始终以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素质和能力为培养目标,让学生以良好的成绩创造未来的幸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