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的写作教学科学化探索,是语文教育科学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基本思路是借助科学思维方式分解写作教学要素、建构写作课程序列、探索科学方法,试图从根本上把握写作教学规律,提高写作教学效率。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这项探索因受到广泛质疑而停息。今日反思,其缘由有二:探索者自身虽然在写作目标确定和写作序列建构方面着力较多,但在写作过程的落实和写作评价方式的研究上用力较少;从社会大背景来说,90年代的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人们将语文教育尤其是语文教育科学化视为人文素养滑坡的主要原因之一,影响了研究者对写作科学化的继续探索。  相似文献   

2.
《史学论文写作》是历史学本科专业教育中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在该课程的教学中,很多教师是从自身对论文的理解出发来讲授,讲法和教材五花八门,目前还没有出版一本有一定影响力的史学论文写作教程。笔者依托西北师范大学历史学国家特色专业和中国古代史国家级教学团队,将自己  相似文献   

3.
在20世纪90年代诗歌写作语境中,个人写作成为一种具有独立自我意识的写作姿态,在诸多因素所造就的多元话语时代坚持"话语差异".差异成就了诗歌写作新的独立品格,从而确立个人写作在90年代的特殊意义.但是,在背离传统言说方式而力求有所突破的同时,个人写作可能蕴涵了它本身的缺陷,尤其是可能形成某种自我封闭、自我表现、远离社会与大众的极端化倾向.  相似文献   

4.
“临摹法”是根据史学特点,通过史学论著的阅读、缩写、改写或模仿写作史学小论文等方式,以培养历史学专业学生的专业感受、熟悉史学论文写作的基本方法和规范,从而为毕业论文的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它是结合专业课程教学进行早期论文写作训练的有效方法,有利于提高历史专业的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20世纪“70年代女作家”的生活方式与写作方式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她们处于时代夹缝中的独特的游走姿态,并给她们提出一种新的命名:边际写作。边际写作不仅是20世纪70年代女作家写作特点,更是她们生存精神的真实象征。  相似文献   

6.
在新闻出版行业日益发展的今天,书评的发展显然已经滞后,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书评写作缺乏规范性是书评问题产生的一大关键。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重视书评写作的规范性问题。  相似文献   

7.
潘新和 《新作文》2004,(6):9-13
20世纪40年代国统区的写作教育处于困顿期。30年代后期直至整个40年代,民族灾难深重。先是八年抗战,然后是三年内战,战争频仍,百业凋敝,民不聊生,教育自然也陷于低谷。这一时期的写作教育思想,基本上是30年代的余音遗响,国文界有识之士仍致力于白话文写作教育的改进,对一些基本问题的思考也有所深化和拓展。碍于时世艰难未能作出大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诗坛主要活跃着四个写作群体:主旋律诗歌写作群体、“知识分子写作”群体、“民间写作”群体和“边缘性写作”群体.在历史总体性解体的情势下,诗歌写作的题材一步步转向边缘的、幽暗的、具体的、形而下的领域,具有碎片性质.为了整合新的写作资源,诗人们纷纷调整自己的写作立场和诗学趣味,开始以个性化的抒情方式介入复杂的现实生活,使得当代诗坛呈现出一种诗歌美学形态多元共生的繁复局面.西川、王家新、欧阳江河、伊沙、侯马、臧棣、沈苇、冉冉、杨晓民等的诗歌则在不同的向度上展示出了90年代以来的诗歌写作实绩和特征.  相似文献   

9.
读文言文,首先就是对课文的理解。由于写作年代与阅读年代的差异。存在着阅读的障碍。教读文言文,教师一般都要花费很大的时间,力争做到字字落实,句句翻译,深怕有讲得不到位的地方。为了更好的理解课文,有的教师还主张学生背诵所学的课文。  相似文献   

10.
学生普遍存在不愿意写作、缺乏信心、写作焦虑、拒绝写作等写作动机障碍。本文在分析上述写作动机障碍成因的基础上提出提高学生写作动机的教学策略,认为只有从动机因素、认知因素、社会因素以及情绪因素等多方面入手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学生的写作动机障碍。  相似文献   

11.
历史学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是历史学专业本科教育培养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衡量历史学专业本科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论文从历史学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现状入手,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就全程提高论文质量相关方面提出建议。并揭示了提高历史学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迫切性。  相似文献   

12.
潘新和 《新作文》2004,(4):10-13
20世纪30年代是现代写作教育的成型期。经过五四时期及20年代为“国语教育”和白话写作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现代写作教育规范已大致成型。然而.业已存在的矛盾也暴露得较为尖锐.国界保守派与革新派对写作教育中的一些重要问题的争论愈加激烈。主导性的写作教育思想是坚守白话写作教育阵地.提高白话写作和写作教育的质量.反对守旧和复古。  相似文献   

13.
安琪 《中文自修》2006,(11):43-43
此诗以气势胜。表现了在中国一而再的“杜拉斯热”,“隐私、绝望、身体写作,自传体或半自传体成了中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女性写作的标签”。  相似文献   

14.
毕业论文的写作是成人教育本科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毕业生获得学历及学位的前提条件之一。毕业论文的质量,直接反映了学生对所学的专业知识掌握的程度以及分析、研究问题的能力与写作能力,也是衡量学生的综合素质的一个标尺。由于不少学生平时缺乏写作能力尤其是专业论文写作能力的锻炼,因而对长篇毕业论文的写作感到颇为困难。为避免重复出现往届毕业生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有助于学生毕业论文的顺利完成,现根据本人从事教学管理工作的经验,就法学专业成人教育(含自考)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一些技术问题及应当注意的事项谈一些意见。1.关…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女作家创作呈现繁荣景象,非女性写作状态(中性写作状态)、女性“个人化”写作状态、拟后现代写作状态三种写作状态并存体现了女作家写作选择的多样化,然而让人遗憾的是,三种写作状态都不是理想的,我们期待一种自由的“女性”写作的出现。  相似文献   

16.
"个人化写作"与"私人化写作"在使用中存在着混乱。"个人化写作"作为一种写作方式是很早就存在的,但在90年代形成了"私人化写作"与"身体写作"新思潮。这是"个人化写作"在90年代特定语境下的新状态。  相似文献   

17.
在美国众多的新闻学流派中,新新闻主义无疑是十分引人注目的。它崛起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一时来势汹汹,席卷美国新闻界,波及西方各国,到70年代初突然销声匿迹,但它却极大地冲击了传统新闻业,迄今在某些领域尤其是新闻报道和写作领域中保持着相当大的影响。其对“记主观性介入”的倡导及其写作观念的流变对新闻写作的“主体介入”问题作了有益的诠释,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中学作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极为重要,它可以使学生尤其是写作基础较差的学生在较短时间里迅速提高写作水平。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呢?赫尔巴特说:“兴趣意味着自我活动,兴趣是多方面的,因此要求多方面的活动。”为此,我们应尽可能采取多种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笔者在实践中运用“五不法”,即“不定时、不定题、不定量、不定体、不否定”的方法,调动、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不定时  所谓不定时就是不限定完成作文的时间,让学生在写作时间上自主。当前作文教学一般要求学生在规…  相似文献   

19.
在20世纪30年代大时代背景下,乡土写作的抒情性给当时文坛带来了不一样的"风景"。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乡土写作的抒情基调、诗化的语言写作和独特的文体表现。这种抒情性表达在某种程度上避免了30年代文学创作的模式化倾向。  相似文献   

20.
80后作家承袭70年代作家而崛起,这两个密切相关的写作群体相互叠交又风格迥异。论文通过论述两个群体的代表作家成长背景的不同,分析了他们在写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对生活、理想、爱情、家庭等理解感知与行为方式上的异同,并由此推及挖掘了两代作家所代表的各自社会群体的生存心理的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