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时间3月25日凌晨2时55分,以美国为主导的北约对南斯拉夫联盟悍然发动大规模空袭。这一事件立即在全世界引起强烈反应。新华社迅速投入这场战役性报道。在激烈的国际新闻竞争中,显示出作为世界性通讯社的有效影响力。 快速反应 快速反应是通讯社面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基本能力,是检验通讯社报道实力的关键依据。3月25日3时00分,北约飞机在科索沃上空投下第一枚炸弹仅5分钟,新华社英文快讯《普里什蒂纳响起爆炸声》便传向全世界。3时07分,又发出含义更明确的英文快讯《北约开始空袭塞尔维亚》。与老牌世界大通讯社相比,新华社第一  相似文献   

2.
知识林     
网络新闻写作的技巧网络原创新闻的写作,与传统新闻写作比较有三种不同的形式:一、即时滚动式写作即改变传统媒体以单篇的静态报道,为多篇滚动的动态报道。传统媒体的新闻写作,受到出版时间以及版面的限制,其新闻报道写作的文本是独立成篇的,网络媒体则不受这种限制,它的写作更接近通讯社记者的写作,但比传统通讯社的写稿与播发还要快。新华网把一篇网络新闻的写作过程描述为:事件发生或得知的第一时间:发快讯十分钟后:详细报道,多篇报道,以超文本的方式展开接下来:附上背景资材和相关报导最后:对此事件的评论如果快讯能够做…  相似文献   

3.
最近一些新闻刊物上有文章或资料提到:中国人自办的第一个通讯社是邵飘萍1918年在北京创办的新闻编辑社.而据方汉奇的《中国近代报刊史》载,已知的最早的国人办的通讯社,是1904年在广州创办的"中兴通讯社"(见1934年《广州年鉴》).这个通讯社比新闻编辑社时间上要早十四年.其实,在邵飘萍创办新闻编辑社前八、九年中,我国国人自办的通讯社已先后创立不下二十家.如1909年李盛铎、王侃叔等在比利时创办的远东通讯社,1912年1月创办于广州的公民通讯社,同年九月于上海创办的民国第一通讯社,同年11月于广州创办的展民通  相似文献   

4.
9月23日下午,新华社最先发出了邢芬获本届亚运会第一枚金牌的快讯,获得了亚运“新闻战”中的“第一枚金牌”。在大型国际体育比赛中,第一枚金牌获得者和第一个破纪录的人历来是各大通讯社争先报道的热点。这一次新华社在强手如林的竞争中首战告捷。新华社发第一枚金牌揭晓的快讯是在2点14分。合众社第二个  相似文献   

5.
张子晶 《传媒》2018,(10):59-62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简称卫星社,于2014年10月成立,总部设在莫斯科,是"今日俄罗斯"通讯社旗下独立的多语种对外传播平台.依托其母体"今日俄罗斯"通讯社,卫星社拥有原俄罗斯新闻社、原"俄罗斯之声"广播电台等俄罗斯老牌传媒机构的历史血统.成立至今,其已在美国华盛顿、中国北京、法国巴黎、德国柏林、英国伦敦、埃及开罗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分社,其通讯社新闻专线每天用汉语、英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等4种语言,24小时不间断地向世界传送新闻信息,其30多个语言新闻网站、手机客户端每天影响着数以千万的全球用户.本文将从形象、理念、行为三个维度来考量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的品牌传播战略与传播实践,以期对我国传媒机构的品牌构建,及对内、外传播实践带来一定的启迪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通讯社号称是媒体中的媒体,为媒体提供新闻的.但是,在新的形势下,特别是微博兴起之后,通讯社的原发新闻或者说首创新闻,都在大幅下降.很多社会的热点,第一个引爆的,很多都不是通讯社,而是微博引爆的.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新华社建社80周年,说起中国通讯社的发展,还有更长的历史.民国初年全国共自500多家通讯社,解放前也还有几百家存在,规模都不大.当年邵飘萍创办的新闻编译社虽然名气大,但实际上只有四个人,一个社长,一个副社长,一个编辑主任,还有一个送稿人,1918年前后这样的通讯社就是全国性有影响的通讯社.现在的新华社是有实力、有影响力的新闻机构,而且新华社可谓"一枝独秀",他既是党领导下的新闻机构,又是国家通讯社,还是世界性通讯社,我看到现在新华社业务多元,创办了各类社办报刊、网络、电视台等,媒介产品丰富,身兼多种职能,成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世界上任何一台联网或拨号上网的计算机,只要键入http://www.xinhua.org,http://cww.com或http://www.china.com中的任何一个,就可以进入因特网新华社网站,获得更快更多的新闻、更详更全的资料。 一、上网先看“新华社快讯” 新华社快讯是新华社为网络用户免费提供浏览阅读的快讯新闻。快讯每天播发国内、国际新闻80条,有信息量大、时效快、短而精的特点。内容涵盖国内、国际重大新闻和重要地方新闻、台港澳新闻。快讯从每天清晨9时至深夜23时不间断发稿,重要新闻随到随发。通过新华社网站读者可在第一时间获得重大新闻信息,而不必要等到晚上的电视新闻和第二天的报纸新闻。快讯是网络用户了解世界、认识中国的第一窗口。 为方便读者查阅,主页上还设有免费的“热点关注”和“报刊要闻”栏目,及时报道当天新华社热点新闻和国内主要报刊的重要新闻。  相似文献   

9.
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开幕。当晚,新华通讯社的前身红色中华通讯社成立,并首次播发新闻,报道了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消息及有关文件。红色中华通讯社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创建的第一个用无线电台播发新闻的通讯社,它与同年12月11日创办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是一个组织机构,一套人马,对外一般称红色中华社或红中社,也曾用过红中通讯社等名称。  相似文献   

10.
简史苏联通讯社——塔斯社,是一个后起的世界性通讯社。与法新社、路透社等通讯社比较,塔斯社是比较年轻的,至今只有将近四十年的历史。在十月革命以前,俄国有一个彼得格勒通讯社(普塔社)。这一通讯社是国内通讯社,它的新闻受着当时国际新闻垄断组织的控制。随着十月革命的胜利,苏联建立了自己的通讯社,摆脱了国际新闻垄断组织的影响,开始开辟获得国际新闻的道路。俄国最早的一个通讯社,是1894年在彼得堡建立的俄国通讯社。1902年,俄国政府另  相似文献   

11.
多数国内和国际新闻由新闻通讯社供稿。几乎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通讯社。通讯社可以使大报节省搜集国内新闻的费用。国家通讯社可由政府控制,筛选面向国人的消息。部分通讯社为地区性通讯社,即向本国和其他国家提供其所在国家、地区的新闻。此外,还有世界性通讯社,不仅提供本国新闻,还报道世界各地的消息。通讯社之间可有协议,互换新闻。现在,我们先介绍六大世界性通讯社。在全世界公众所得到的国际新闻中,有  相似文献   

12.
先说说媒体本身的发展.在我看来,—个大变革时代不是技上的变化,而是基本发展思路、逻辑上的变化.逻辑上的改变则需要积累更多力量,包括危机.同前媒体的发展还在积累一些势能,还是一种看不出重点的发展.再来谈谈通讯社.一方面,网络强化了通讯社的可替代性,现有网络地方化信息的提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通讯社的某种功能.大量本地新闻的出现给通讯社带来巨大冲击,虽然网上的本地新闻与定制新闻相比还有差距,但对一些对新闻信息质量要求不高的媒体来说,也是可以接受的.  相似文献   

13.
快讯,就是用电话、电报和电传等手段,把当时、当日或隔日发生的新闻,及时发往编辑部,以供编辑迅速处理见诸报端的稿件。其定义,可以这样理解:以很简洁的文字迅速传播特别重大的新闻和突发新闻。这种报道形式,最早是美联社记者劳伦斯·戈布赖特1865年4月14日创造的。当天,美国总统林肯遇刺,他发的消息是:特别重大新闻 !总统遇刺!国务卿西沃德追到袭击!1906年美国旧金山大地震之后,美联社正式作出决定:快讯,可以作为一种新闻体裁,凡属特别重大的新闻,应首先应用快讯体裁。时效是新闻的生命。快讯体裁的产生,就是遵循了新闻…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八十年代,国际新闻危机的中心问题是怎样经营、拥有和控制四大跨国通讯社(指美联社、路透社、合众国际社和法新社)。四大跨国通讯社和两家不太引人注目却同样占优势的电视新闻社——维纳斯新闻影片社与合众国际社电视新闻部,为全球的大众传播媒介(包括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提供大部分的国际新闻。这些通讯社拥用有数千名新闻记者、特约记者和通讯员,在100多个国家设有分社或办事处,拥有先进的通讯设备,并广泛使用通讯卫星。它们每天采集数百万字的消息和数千英尺长的新闻片,并使用多种语言(主要是英语和法语)向世界各地播发。它们都宣称其目标是提供公正全面的国际新闻,并与所有国家的通讯社订有交换新闻的协议。毫无疑问,跨国通讯社对全球新闻议程的影响是巨大的。从本世纪七十年代起,人们(尤其是第三世界的传媒评论家)开始注意到跨国通讯社存  相似文献   

15.
新闻贵在于一个“新”字,如果没有时效也就不称其为新闻了。因此,世界上不论是大通讯社还是小通讯社无不一直在为拼抢新闻的时效而进行激烈的争夺。争先抢发新闻固然是每一家通讯社的天职,然而,在国际新闻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西方四大通讯社(路透社、美联社、法新社、合众国际社)已不只是光拼抢信息性的新闻了。当然,对于那些还没有被公众认为是世界性的通讯社来说仍然在为新闻时效、发稿数量而进行艰苦的拼搏。然而,这正是走向世界性通讯社的必经之路。只有在发稿时效和数量上都胜别人一筹,才能站得住脚,才能逐步跨入世界性通讯社的行列。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世界性通讯社所具备的基本条件,也可以说是世界性通讯社的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16.
抄收中外通讯社的新闻电讯,编印成参考刊物提供给党政军有关领导同志参阅,是革命战争年代新华社所肩负的重要职能之一.它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新华社的前身红色中华通讯社(简称红中社)在江西瑞金成立之前.中央苏区的第一部红军电台就曾抄收中央社的新闻电讯和截抄国民党军队的军事电报,供红军领导人参阅,毛泽东曾对无线电通信技术人员说:"你们送来的材料太好了.让我们开了眼界,这是没有报纸的报纸啊!"  相似文献   

17.
通讯社号称是媒体中的媒体,为媒体提供新闻的。但是,在新的形势下,特别是微博兴起之后,通讯社的原发新闻或者说首创新闻,都在大幅下降。很多社会的热点,第一个引爆的,很多都不是通讯社,而是微博引爆的。微博有了第一条消息以后,这时候通讯社或者是网站,  相似文献   

18.
快起来与新起来——关于新闻时效性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今年以来,从《解放军报》到《火箭兵报》,3日内的新闻多起来了。尤其是一版,加电头的新闻数量明显增多,有的是“快讯”、有的是消息、通讯。但客观地分析,我们军队媒体在新闻时效性的追求上做得还不够。时效是构成新闻的关键要素《辞海》认为:新闻,是报纸、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机构对当前政治事件和社会事件所作的报道,要求迅速及时、真实准确、言简意明、以事实说话。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它的特性是向公众传递最新的各种信息。新是新闻的特性,是区别其他文体的标志,尽管这个新还包括新的事件、主题、思想和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9.
以往我们在述及美国报业所谓客观报道的由来时,一般都说它是十九世纪六十年代通讯社成立以后的产物.由于通讯社的成立,新闻的商品性更为显著.通讯社发布的新闻,要销售给持有不同政治立场、不同办报方针的报纸,自然不能再让这些新闻渗透有某政党、某报人的主张.于是,这些新闻日渐采用新的表现方法,只提供材料,不表述观点,将议论、意见排除在外而叙述事实本身.应该说,这样一个解释是合乎逻辑的.问题在于观客报道并不单纯只是个报道形式上的  相似文献   

20.
汪萍 《新闻与写作》2005,(12):15-15
手机新闻从2003年起,经美伊战争、雅典奥运会等重大事件的报道日臻成熟。大年初一晚10:10,新浪网新闻中心收到通讯社发来的关于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与地面失去联络的消息;10:19,第一篇快讯被刊登到新浪网站上;1、2分钟后,新浪向手机短信新闻订户发出了第一条信息,这也是国人最早收到的关于航天飞机失事的消息。这个小小的个人通讯工具之所以能在短期内跻身大众媒体之列]其信息特性上的突破值得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