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国历代统治者对政权合法性的渴望是中国古代天文历法教育得到发展的政治动力,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是天文历法教育得到发展的现实动力;教育内容包括天文观测、天文仪器的学习与制定和历法的制定。学习的方法以实地观察、试验和实践为主。  相似文献   

2.
唐代天文人才的来源,主要有官方培养和民间征辟两种方式。官方培养由天文机构太史局承担,具体由灵台郎(天文博士)、保章正(历法博士)和漏刻博士负责。民间征辟是在官方天文人员紧缺的情况下,皇帝发布诏书,向天下诸州征求民间比较优秀的天文历算人才。此外,唐代还通过多种渠道吸纳一些有天文特长的官员参与天文事务,以充实国家的天文力量。  相似文献   

3.
戴建增 《成才之路》2009,(32):58-58
郑州市大河村遗址出土的绘有天文图案的彩陶,其时间之早,数量之多,纹饰之美,构图之严密,可谓史前杰作,可以说是中国最早记录天文星象和历法的陶器和陶片,为研究我国古代天文历法起源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4.
《中学文科》2007,(3):37-42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包括天文、历法、四大发明、医学、数学、建筑和著名科学家等内容,是中国古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技史在近几年高考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一直是高考考查的热点。  相似文献   

5.
历法就是依据天体运动的客观规律,按照某种人为的规定,把年、月、日等计时单位合理地编排起来,以便人们由此安排各种活动。古今中外的历法大体分为三种类型:一是阳历,也称太阳历。它是按照太阳的运行周期为天文依据而编制的历法。如古埃及历、古玛雅历及现行的格里历;二是阴历,亦称太阴历。它是以月亮的运行周期为天文依据,采用朔望月做为基本周期而编制的历法。如伊斯兰教历、希腊历;三是阴阳历。它是把太阳和月亮两者的运动局期同时作为天文依据而编制的历法,把回归年和朔望月并列为基本周期。我国辛亥革命前的历法(即现时的家历)及古巴比伦历都属于这一类。  相似文献   

6.
王冠 《下一代》2014,(12):7-7
中国南北朝时代南朝有个数学家、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叫祖冲之。他的祖父名叫祖昌,在宋朝做了一个管理朝廷建筑的长官。祖冲之长在这样的家庭里,从小就读了不少书,人家都称赞他是个博学的青年。他特别爱好研究数学,也喜欢研究天文历法,经常观测太阳和星球运行的情况,并且做了详细记录。宋孝武帝听到他的名气,派他到一个专门研究学术的官署"华林学省"工作。他对做官并没有兴趣,但是在那里,可以更加专心研究数学、天文了。  相似文献   

7.
会通中西自明末徐光启等人开始之后,到清初已成为学术研究特别是历算领域的主流。在中西会通方面,薛凤祚既对西方天文历法、自然科学与中国传统历法和自然科学进行比较与吸收,也对中西术数思想进行会通,试图用西方占星术复活中国传统术数。由于中西学术从体、用到思维方式都迥然有别,他的会通是不彻底的。然而,薛凤祚中西会通思想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天文机构一直被视为沟通“天”“人”的桥梁。作为仰观“天意”的国家机构,其创建、沿革与政局变动密不可分。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朱元璋在名义上仍属龙凤政权管辖时便创设了朱明政权的第一个天文机构——太史监,初创未久的太史监在职能上已具备日后钦天监的雏形。至洪武三年(1370年)更名为钦天监之前,太史监先后被更名为太史院、司天监。在短短的十数年时间内,明初天文机构的名称进行了多次变更。明初天文机构名称的频繁变更不仅是出于机构调整、人员变动的客观需求,更是朱元璋天学态度的体现及为应对当前政治环境变化而进行主动调整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元代安徽地区的科学技术成就,主要体现在农书编纂、印刷技术革新,以及医学、天文、历法、数学等方面。元代三部著名农书均与安徽关系密切,或由安徽籍人士参与编纂,或由时任安徽地方官纂成,对安徽及全国农业生产影响深远。旌德县尹王祯革新活字印刷技术,创造发明了木活字和转轮排字法,对我国出版印刷业影响深远。官办医学有所发展,惠民药局得到普及;以新安医学为代表的民间医学得到发展,诞生了一批医家,出版了一些医著。天文、历法、数学等领域内,一些民间学者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世界最早的文明古国之一。距今七八千年以前,我国的人文初祖伏羲、神农画八卦,创《连山易》,开古代哲学、数学和天文历法之先河。继之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乃至夏禹和汤武文王之世,代代相传,承前启后,与时俱进,发展、创新了中国科学,使中国古代哲学、数学和天文历法最早登上了世界科学的殿堂。一分为二和合二而一的辩证思维以及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从观象授时到四分历术的推算;从八卦阴阳对立转化及其卦象推算而产生的10进位制和二进制算术,都是中国对世界科学做出的最早、最辉煌的伟大贡献。特别是二进制算术和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对于今天发展计算机技术,保持生态平衡,建设生态文明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深远的世界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以《历学会通》为依据,探讨了薛凤祚的数学观。指出:明末清初,传教士传入的西学,使中国民间科学家薛凤祚认识到数学这一学科在自然科学以及社会科学中的地位和重要意义,形成了自己对数学的独特认识。薛凤祚"无一事不本于数"、"明于求理"和"象数之学"的数学观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薛凤祚的数学观对于清代数学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对于当代数学发展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礼和法作为中国古代政治最为重要的两环,对国家施政方针和国家走向影响巨大,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重视。在明初礼制创设之时,刘基广泛参与。他对于明初礼制既有理论思考又有创设实践。在明初诸礼制中,籍田礼、百官朝会之礼等国家礼制由刘基负责或参与厘定。这些礼仪制度是明初国家礼制的重要部分,也对明代乃至后世礼制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作为遗民子弟,刘献廷极力表彰忠烈豪侠,鄙视降清的变节者。刘献廷治学涉猎广泛,对农政、水利、历法、算学、地理、音韵等方面皆有研究;眼界开阔,强调做学问要经世致用,利济天下后世。他鄙视腐儒章句.批评士人大多知古而不知今。其声韵学,总结了满语、蒙语以及梵语、拉丁语等多种语言的发音规律。其治学志趣高远,超越时人,惜著述大多不传,学术后继无人,这不仅反映了经世致用学风在清初政治社会生态中的境遇,而且他“会通中西”的治学视野也反映了当时西学东渐对传统学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梅文鼎是我国明末清初的数学家、天文学家.他的数学哲学思想主要是:"征之于实";注重计算;重视逻辑推理;"会通"中西数学.  相似文献   

15.
杜强 《鸡西大学学报》2010,10(5):139-141
明初,朱元璋采取保守性海洋政策,实施海禁等一系列措施,朱棣则放松海禁,郑和下西洋树立了明朝的威信,扩大了明朝在海洋的影响力。明初海洋政策受到陆权思想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数学衰落之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数学曾一度辉煌,但在明朝之后却走向了衰落。文章通过分析中国传统数学与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认为中国传统数学衰落的真正原因在于其本身存在严重缺陷,另外中国古代的社会因素等也不利于数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蒙藏民族传统的亲和关系,为元朝有效治藏带来了诸多便利,并使藏区形成一种归附和心向中原的传统,同时,这种传统也并不会因元明政权交替而丧失,这就决定了明王朝治藏有故踵元制的一面。但是,由于元明交替更意味着中原统治民族的换位,既有民族关系格局被打破,又使明朝对藏施政必须进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8.
明末历局的开设及其组织编译《崇祯历书》和引进西方天文仪器,使中国的天文学走上了与世界天文学共同发展的道路。西方传教士也借进入历局参与修历的机会,得以深入宫廷传教,并使明末天主教在华传播事业在“南京教案”之后重新振兴。  相似文献   

19.
明清文人的疏离心态及其意象载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时期一些文人热衷于写“落花”组诗,反映出一股“疏离”心理潜流在滋长。明代唐寅等人吟咏落花,以散漫自纵的生活态度疏离士大夫主群体;明清易代之际的遗民诗人吟咏落花,以飘零自守的精神气节疏离当朝统治者;清中叶袁枚吟咏落花,以洒脱自适的生活观念疏离主流价值取向;晚清龚自珍吟咏落花,以激愤和前瞻的姿态疏离主流社会。从这种疏离主流的心态可以感受到明清知识分子对精神自由的渴求,以及对传统文化精华的解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