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题(2004江苏高考压轴题)一个质量为M的雪橇静止在水平雪地上,一条质量为m的爱斯基摩狗站在该雪橇上.狗向雪橇的正后方跳下。随后又追赶并向前跳上雪橇;其后狗又反复地跳下、追赶并跳上雪橇,狗与雪橇始终沿一条直线运动.若狗跳离雪橇时雪橇的速度为v,则此时狗相对于地面的速度为v+u(其中u为狗相对于雪橇的速度,v+u为代数乖。若以雪橇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则可为正值,u为负值).设狗总以速度v追赶和跳上雪橇。雪橇与雪地间的摩擦忽略不计.已知v的大小为5m/s,u的大小为4m/s,M=30kg,m=10kg.  相似文献   

2.
动量守恒定律是高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高中学生普遍感到这部分内容比较难学,应用时容易出错,其原因除了要考虑其条件是否满足外,最主要的就是学生对动量守恒定律所具有的整体性、相对性、同时性、矢量性的内涵缺乏清楚的理解。下面通过学生在解一个题目时经常出现的错误对动量守恒定律的内涵进行例释。   题目在光滑水平面上,一辆质量为 M的小车上站有一个质量为 m的人,人和车一起以速度 v0作匀速运动。当人在车尾相对车以速率 v水平跳离车后,车的速度增加多少 ?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在利用动量守恒定律列…  相似文献   

3.
王帅 《物理教师》2010,31(9):44-44
问题:在光滑水平直轨道上停着一辆质量为M的平板车,车上有个质量为m的人,此人以水平速度v跳离小车,则小车获得的速度是多少? 解析:取人跳车方向为正方向,对车和人组成的系统由动量守恒定律有  相似文献   

4.
1.(1)组员跳上车的过程系统动量守恒.临界情况对应n个组员跳上车后车厢速度为v0,则n·m·2v0=(nm+ 2m)v0.解得n=2. (2)设第一个组员跳下车后车厢速度为v1,则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2m+ 2m)v0=(m+2m)v1+m(u+v1). 第二个组员跳下车后车厢速度为v0/2,则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3mv1=2m·v0/2+m(v0/2+u).  相似文献   

5.
例1在以速度v1向东行驶的甲车上的乘客看来,乙车向西行驶;在以速度v2向西行驶的丙车上的乘客看来,乙车向东行驶,则动车相对于地面的运动状况可能是()A以小于v1的速度向东行驶B.以小于v2的速度向西行驶C.以大于v1的速度向东行驶D.静止不动[1995年《第二届全国奥林匹克物理知识竞赛》(初三组)第27小题]解析 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西行驶,说明乙车相对于甲车的位置越来越远,而甲车相对于地面是以v1向东行驶,故乙车以地面为参照物可能是以小于v1的速度向东行驶,也可能静止不动.以丙车为参照物,乙车向东行驶,说明动车相对…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的引出 案例 质量为m的汽车以恒定功率P,由速度v1开始,沿平直的公路上行驶了时间t,通过的位移为s,速度变为v2,求车所受的阻力大小.(设阻力恒定).  相似文献   

7.
例1如图1所示,水平长传送带始终以速度v匀速运动.现将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放于左端(无初速度),最终小物块与传送带一起以速度v运动.在物块由速度为零增加至v的过程中。为传送小物块,电动机需额外做多少功?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动量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定律,利用其求解有关问题时,既方便,又简捷,但应用过程中若没有注意到其“五性”(即条件性、矢量性、同一性、同时性、整体性),则易出现劳而无功的结果.本文仅以一题为例,剖析其“五性”之内涵.题目光滑水平轨道上有一辆质量为M=20kg的小车,质量为m=60kg的人站在小车上,与车一起以v0=5m/s的速度运动.试求:(1)当人相对于车以u=2m/s的速度沿车前进的反方向行走时,车的速度为多大?(2)当人相对于车以u=2m/s的速度竖直跳起时,车的速度为多大?(3)当人相对于轨道以u=2m/s并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π3的速…  相似文献   

9.
题目 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一颗子弹以水平初速度v0向右射向木块,射穿木块后的速度为v0/2。设子弹质量为m,木块质量为M,且M=2m,木块对子弹的阻力恒定。若将木块固定在一传送带上,传送带始终以恒定速度μ水平向右运动,且u〈v0,子弹仍以v0的水平初速度从同一方向水平射人该木块。问:传送带的速度μ在什么范围内木块不会被射穿?  相似文献   

10.
1.D2.C3.B4.D5.C6.等腰梯形7.-4或68.49.110.2011.因1a+1a+1+1a+2=4760=13+14+15,且a为正整数,故a=3.12.过D作DG∥CF交AB于G,则BG=GF=12BF,且AFGF=AEDE.∴AF12BF=AEDE.2AF·DE=AE·BF.13.设电动扶梯可见级数为x,扶梯上行时速度为u,李明上行速度v,李明下行速度为3v.那么李明下行的时间为1503v=50v.在这个时间,电梯上移了(50v·u)级,李明从顶走到底,所以x+50v·u=150.①仿此,李明上行时,有x-75v·u=7…  相似文献   

11.
张景中 《数学教学》2010,(2):F0002-F0002,1-7,18
1.从一个不等式里看出导数 如果两个实数u〈v,则立刻有2u〈u+v〈2v. 这和导数有何关系? 把上面的不等式写成  相似文献   

12.
正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有一个"子弹打木块"的模型,即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体以速度v0从左端滑上质量为M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长木板上,如图1所示,最后小木块与长木板一同向右运动(相当于子弹未穿出木块的情况)此过程由于小物块m滑上长木板受到向左的摩擦力逐渐减速,长木板受到向右的摩擦力逐渐加速最终达到共同速度,这一模型存在如下四个结论.一、无论动摩擦因数u大小如何,最终速度恒为  相似文献   

13.
1.关于使用矢量式和标量式应注意的问题题目:气球质量为M,在下面的绳梯上站着一个质量为m的人,悬停在空中。现人以相对于气球为u的速度向上爬,求气球相对于地面的下降速度。〔解A〕人和气球组成一个系统,原来总动量为零。设气球下降速度为v。因人相对于气球向上爬的速度为u,则人相对于地面的速度为u-v。根据动量守恒定律,m(u-v) MV=0,解得V=-m/M-m u。〔解B〕根据V人对地=V人对球 V球对地,人相对于地面的速度为u V;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m(u v) Mv=0,解得v=/M mu。〔解A〕与〔解B〕结果不同。仔细分析可以发现,〔解A〕把人相对于地面的速度表达为u-v  相似文献   

14.
题甲、乙两车同时由A地开往B地,甲车在前一半路程中的速度为v1,后一半路程中的速度为v2(v1≠v2),乙车在前一半时间内的速度是v1,后一半时间内的速度是v2,问哪辆车先到达终点?请加以证明.  相似文献   

15.
题目如下图所示,一块足够长的木板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木板上自左向右放有序号为1,2,3,…,n的木块,所有木块的质量均为m,它们与木板问的动摩擦因数都相同.开始时,木板静止不动,第1,2,3,…,n号木块分别以初速度v0,2v0,3v0,…,nv0同时运动,v0方向向右.设木板的质量与所有木块的总质量相等,最终所有木块与木板以共同的速度匀速前进,试求:  相似文献   

16.
有一题如下: 如图1所示,光滑U形金属框架宽为L,足够长,其上放一质量为m的金属棒ab,左端连接有一电容器C和电键S,当S断开时,给棒一初速度v0,使棒垂直框架并沿框架运动。合上电键S,最终棒以速度v做匀速运动(v〈V0),求电容器的电容C。  相似文献   

17.
一道竞赛题的四种解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题目.(第22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题)两辆汽车A与B,在t=0时从十字路口O处分别以速度vA和vB沿水平的、相互正交的公路匀速前进,如图1所示.汽车A持续地以固定的频率v0鸣笛,求在任意时刻t汽车B的司机所检测到的笛声频率.已知声速为u,且当然有u〉vA、u〉vB.  相似文献   

18.
一、电场中的动量问题例1如图所示,长为2L、板面光滑且不导电的平板小车C放在光滑水平面上,车的右端有块挡板,车的质量mC=4m,绝缘物块B的质量mB=2m.若B以一定速度沿平板向C车的挡板前进并与挡板相碰,碰后小车的速度总等于碰前物块B速度的一半.今在静止的平板车的左端放一个电荷量为+q、质量为mA=m的金属块A.将物块B放在平板车的中央,在整个空间加一个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时,金属块A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当A以速度v0与B发生碰撞后,A以14v0的速度反弹回去,B向右运动(A、B均可视为质点,碰撞时间极短).(1)求匀强电场的大小和方向.(2)A第二…  相似文献   

19.
一、填空题1·长度的国际主单位是,在使用刻度尺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度线、和2·某同学身高为l·70,质量是48.3.小船在河里顺流而下,并有v*一v*,如果以河水作参照物,小船和船上坐的人都是,而岸上的树则是.4·gP图1所示,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从A运动到B所用的时间为1分钟,在。。段20米路程中用了4秒钟,则A、B两点的千一上L上二一一‘距离为千米.5.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而产生的,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_,-”————”———一”‘“’——H“””一—“““u“——“’u“‘<图1播速度是米/秒.6·温度计是根…  相似文献   

20.
题 两辆汽车A与B,在t=0时从十字路口O处分别以速度vA和vB沿水平的、相互正交的公路匀速前进,如图1所示.汽车A持续地以固定的频率v0鸣笛,求在任意时刻t汽车B的司机所检测到的笛声频率.已知声速为u,且当然有u〉uA、u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