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中国如何应对国际会计准则"接轨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1月1日起IASB新修订和新发布的一系列准则开始生效,掀起了国际会计准则"接轨潮".中国应积极参与国际会计准则制定过程,探讨并采用适合我国挑战国际准则"接轨潮"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新会计准则与旧会计准则在计量基础、存货管理办法、债务重组、合并报表处理等方面有较大变化。我国会计准则基本上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强化了会计的功能又对企业会计带来了新的挑战等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多个方面谈了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的突破,分析了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探讨了我国新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程度,从而揭示了新会计报表列报准则实施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今日科苑》2008,(10):116-117
这个春天最吸引会计人眼球的事件,当然是新会计准则的颁布。谈及这场会计界的革命,就不能不提它对金融企业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了。新会计准则是在向国际会计准则靠拢背景下出台的,吸收了国际会计准则的成果,国际会计准则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就是未来新准则的影响。当然,新会计准则作  相似文献   

5.
我国加入WT0,会计市场作为一个服务市场应和国际接轨。我国会计将逐步融入国际会计中,本文分析了会计国际化,会计制度准则的变化对会计职业判断的影响,并提出了提高职业判断的途径、措施。  相似文献   

6.
通过比较新旧准则、新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异同点,文章认为上市公司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将对证券市场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刘霞花 《科技广场》2011,(10):124-126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正式公布了由1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组成的新会计准则体系,新会计准则充分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基本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实质性趋同。本文分析了新准则下基层人民银行会计财务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存在的问题,着重对会计标准现状进行论述,提出理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中央银行清算效率,改进和完善中央银行会计标准,维护金融体系稳健运行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债务重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一项重要交易活动,财务人员有必要读懂相关会计准则。为了规范债务重组交易事项的会计处理与信息披露,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本着与国际会计接轨及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原则再次修改并颁布了新的债务重组会计准则,与之前的准则相比新的准则有了一些变化,本文在此给予了详细的解析。  相似文献   

9.
会计准则的不断修正完善体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与国际持续趋同和等效的大形势,这种修正在一定时期内还将继续。少数股东权益成为越来越多上市公司需要面临的核算问题。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我国会计准则中关于固定资产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比较,说明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测之间的差异;分析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的协调方法;以及对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新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发布实施,是财政、会计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它既是旧有阶段的终点也是跨入新阶段的起点.标志着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最终实现了全面趋同,新准则的发布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就此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财政部新颁布的生物资产准则在诸多方面改进了原来的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体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但与IAS41相比,还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异。通过对上述准则的比较,从而引中出对我国会计准则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国内会计准则关于金融工具和政府补助的新变化,同时分析了国际会计准则关于会计概念框架、财务报告概念框架"计量"问题、"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以及股份支付会计处理的复杂性的新变化,并提出了国际会计准则新变化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相似文献   

14.
汪洋 《今日科苑》2009,(20):112-113
新准则对关联方披露做了修改和完善,本文主要对关联方新旧准则进行比较,借此说明新准则在关联方交易披露方面所做的修订内容及其原因、通过新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进行比较,分析我国关联方准则的可能的发展趋势和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郭妍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0):128-128,329
2007年1月1日财政部颁布实施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首次制订了《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该准则在考虑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从资产减值的理论基础出发,结合我国资产减值准备的发展历程,阐述了新准则颁布的必要性,探讨了新准则的特点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资产减值准备制度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真实性”一直被看作是会计工作的“生命”,我国新修订的《会计法》,要求会计提供的信息必须“真实、完整”;《企业会计制度》将“真实性”作为企业提供会计信息的首要原则,要求“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制定的《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规定企业对外财务报表必须具备“可理解性、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四个基本质量特征,其中“可靠性”是核心,而“真实反映”是其首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财政部发布了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一投资性房地产》,该准则体现了与国际会计惯例趋同的精神,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中的相关规定,并在有限度应用公允价值等方面进行了创新。文章针对投资性房地产准则在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一、无形资产定义、内容及其适用性分析(一)无形资产的定义及适用性新准则关于无形资产的定义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并首次将商誉从无形资产中剔除,放在企业合并中规范,这与国际会计准则规定及我国日益市场化的趋势相吻合。新准则的定义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规范相一致,其可辨认性标准也与其基本相同。即资产在符合以下条件时,满足无形  相似文献   

19.
本文探讨了关于国际会计准则协调方面的问题,介绍并评价了我国会计准则,又分析了国际会计准则和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会计准则的优缺点和差异,从而揭示出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1.1,重法律形式而轻经济实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的观点,“要使会计资料如实反映其意欲反映的交易或事项,那就必须根据其经济实质和法律实质进行反映和核算”。因此,当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和法律实质发生背离时,按经济实质进行会计处理。但长期以来,到底是“实质重于形式”还是“形式重于实质”困扰着会计界,而且往往是“法律形式”取代了“经济实质”,并以此指导会计处理财务报告模式之中,由于各国税法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