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视新闻和报纸新闻、广播新闻一样,同属新闻的范畴,同受新闻基本规律的制约,因而具有相同的共性——新闻性。但电视新闻毕竟是以画面为特征、视听兼备的传播方式报道新近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实,是一种形象化的舆论,因而具有和报纸新闻、广播新闻相区别的个性——电视性。一条好的电视新闻应该是声音画面双方有机结合,新闻性、电视性两者俱佳。一档好的电视新闻节目亦是如此。“电视”一词源于希腊文的“从远处”、“远远的”和拉丁文的“看”,合起来即远距离传送的画面。通常用的TV不过是英文Television的简称,含意也是遥远之地能看得见的图象。相对于报纸新闻、广播新闻而言,电视新闻的优势是画面或图象,其弱势也是画面或图象。电视新闻能形象地层现事物的原貌,既可目睹,又可耳闻;它能把观众带到新事实发生的现场,尤其是现场直播,使人犹如身临其境;它能满足人们眼见为实,一睹为快的接受心理。显而易见,画面是电视新闻的最大优势。  相似文献   

2.
怎样提高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我们从近年来电视新闻改革的实践中,可以理出一些思路。一、增强新闻意识电视新闻,归根到底还是新闻。因此,电视新闻质量要上去,务必要遵循和报纸广播新闻共同的新闻传播规律,即重视时效性、真实性、客观性与社会性的规律,这是深化新闻改革的重要途径及趋势。具体操作如下:  相似文献   

3.
林薇 《视听界》2002,(4):25-25
电视新闻的写作依据来自画面,用以弥补视觉语言的局限性,起到说明、补充、升华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电视新闻写作不是游离声画的,而是与声画取长补短,和谐统一的。因而,电视新闻的写作有别于报纸新闻和广播新闻。  相似文献   

4.
电视新闻评论的电视化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视新闻评论从借鉴报纸、广播新闻评论模式"自己走路",到充分发挥电视特色"走自己的路",经历了数十年艰难摸索之后,以其形象化论据和抽象化思辨的有机融合,成为新型的主流新闻体裁,成为电视媒介的旗帜和灵魂。  相似文献   

5.
刘自克 《新闻窗》2013,(3):94-94
电视新闻写作将广播新闻的"听"和报纸新闻的"看"等特点有效结合,实现通过语言、文字对电视画面进行全方位的判断与了解,才能让电视新闻传播更容易实现准确、清晰地完成叙事功能。下面重点对当今电视新闻写作传播优势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以期更好了解新闻写作。一、电视新闻写作的特点与要求1.电视新闻写作的特点快速及时,线性传播电视新闻就时效性方面和其它媒介比较来说,优势非常明显,可以采用现场直播的方式,因此新闻写作强调时效性。  相似文献   

6.
电视新闻写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考虑电视媒介自身特点、受众的接受实际以及语言要适合主播或播音员播报等因素,所以电视新闻的语言有着与报纸新闻语言和广播新闻语言所不同的特点。本文结合语域的理论,从语场、语旨和语式角度来分析它们对电视新闻语言所产牛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唐潮 《视听界》2009,(3):103-104
电视新闻较之报纸、广播新闻更具有直接感、现场感、真实感、可信感。人们对电视新闻的要求,也更多在于图像。电视新闻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多选择、抓取那些富有新闻事实特征、最能说明新闻事实的细节图像、镜头。  相似文献   

8.
赵前卫  王波 《视听界》2005,(5):49-50
活动画面和有声语言构成的表意系统是电视最大的特色。追求新闻现场直播、追求画面是电视新闻竞争的利器,然而,与这股潮流背道而驰的一种电视新闻报道形式——图片新闻却正悄悄在电视新闻中运用。所谓电视图片新闻是运用单张或成组新闻摄影照片,结合文字解说来报道新闻,它是把在报纸、杂志中使用的新闻图片报道引用到电视新闻中的一种报道形式,也是摄影在电视这个平台上的延伸。由于主客观原因,有些新闻没有活动的画面,这时图片新闻可以作为补充,成为新闻源。如CCTV—5曾播发的《大威晋级》,当时没有及时的活动画面,新闻就采用摄影记者拍…  相似文献   

9.
电视新闻采访作为电视记的职业活动,始终贯穿在电视记对客观事物进行观察和了解、判断其新闻价值及其搜集选择报道素材,酝酿新闻主题的全过程中,电视新闻采访与报纸、广播新闻采访相比,有共性的一面,但也有自己的鲜明个性。在共性方面,三都要遵循新闻采访活动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在个性方面,电视新闻采访与字、广播的最大区别就是镜前采访,它把电视记的采访活动直接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从而使记的采访活动由单一的采集手段拓展为一种表现手  相似文献   

10.
罗梦 《新闻窗》2010,(2):128-128
无论是报纸、广播还是电视,新闻导语都是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作者总揽全篇材料和内容之后概括、提炼而成的,起着引起听众、观众注意。并提示新闻主题、确立全篇基调的作用。但是。报纸、广播和电视由于其传播手段和受众接受方式的不同.它们所要求的新闻导语也就不同。作为电视工作者,笔者认为:电视新闻有它自身的独特规律,特别是对声音、画面的运用,可以弥补其它媒体报道面窄、信息量少、表现形式呆板等不足现象。  相似文献   

11.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是电视记者或节目主持人在新闻事件现场对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向观众做口头叙述、评论新闻事件,同时通过镜头展示现场动态和环境的一种报道形式。与平面媒体和广播相比,电视报道本身就具有图文兼备、声像并茂的优点,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则更彰显出电视传播的优势。那么,怎样才能做好电视新闻现场报道,让它更具威力和魅力呢?  相似文献   

12.
郭晔 《编辑之友》2006,(3):68-69
电视新闻评论是新闻评论体裁在电视中的运用.早在电视出现以前,新闻评论就已经获得了相当的发展,成为报纸、广播表明自己观点、立场的最有力的思想武器.与报纸和广播新闻评论相比,电视新闻评论可谓是个"小弟弟",直到 20世纪 80年代中期,电视才开始把新闻评论列为新闻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播出量日渐增多.但与飞速发展的电视事业相比,电视新闻评论工作仍是一个薄弱环节,无论评论的力度还是频次,与目前丰富的电视节目内容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加强和改进电视新闻评论工作已成为当前摆在广大电视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相似文献   

13.
蔡刚 《出版经济》2004,(4):36-38
一、新新闻vs.守门员 今天的新闻不再是一种精心烹饪的大餐、一张人们每天早上或晚上必须阅读的报纸、收音机中午对早上报纸新闻的更新广播、晚间黄金时间的电视新闻.  相似文献   

14.
庄重 《记者摇篮》2012,(5):55-56
随着民生新闻形式的兴起,民生新闻形态的深入人心,民生新闻的传播媒介不断增多,诸如网络、手机、广播、报纸等。特别是网络的普及使电视新闻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因为网络的传播快,电视新闻不再作为受众得到第一手新闻的最佳途径,而且网络的涉及面宽,表达更为自由,人们互动交流的空间也更大。纵然网络如此强大,电视民生新闻仍旧有其长期生存并发展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新闻直播就是在现场把新闻事实的图像、声音及记者的报道、采访等转化为电信号,直接发射的即时播出方式。现在,随着电视传播手段及技术的不断提高。数字化采编设备的使用.通信卫星的传送.使得新闻事件的发生同新闻的播放能够达到同步进行,新闻直播使得电视新闻成为“对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电视新闻现场直播具有其独特的优势与特点。  相似文献   

16.
刘继光  范莉 《新闻前哨》2001,(11):27-27
电视新闻除了和报纸新闻、广播新闻一样具有新闻性这一共性外.还具有电视的特殊性──以画面为特征,集视听为一体的传播方式,每一条好的电视新闻,必然是声音与画面的有机结合。换句话说,就是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电视画面和声音在传递信息方面,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今年湖北电视台为纪念中国共产党80周年开辟的《老区纪行》和《旗帜》等新闻栏目,从电视画面中强烈地感受到,经过几十年艰苦奋斗,老区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画面中建国前和建国后人民生活的对比,让人真实地感受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电视画面“是一个…  相似文献   

17.
电视新闻与其他传统媒体新闻(即报纸、广播新闻)相比。具有声画并茂的优势,发挥着较好的传播作用,在宣传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那么,该如何充分发挥电视新闻的这一优势,将电视新闻的声音和图像有机结合起来,运用好,是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的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新闻报道形式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几十年前的报纸新闻,可能成为今天的经典,仍旧具有阅读和学习价值。今天的报纸新闻,还保留有许多过去的新闻题材和报道形式,可谓内容更新,形态稳定。电视新闻的变化要大得多,表现在采集和传播技术、表现形式及新闻内容等诸多方面。电视节目,主要是电视新闻节目改版越来越快,技术水平和对新闻的认识都在提高,电视新闻不仅好看,而且影响日益扩大。随着社会的进步、电视技术的发展以及新闻同行的不断探索,电视新闻正在发生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张弛 《记者摇篮》2009,(10):62-62
电视新闻的魅力,就在于它是声画一体的,它能让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而这种身临其境之感不是靠记者的文字描述,而是摄像员对于声画的捕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电视记者要在新闻发生的现场用摄像机表现或展示其新闻敏感,要比报纸、广播记者难的多。因为新闻现场往往是一瞬即逝,如果报纸和广播记者在新闻现场没看到或没听到,可以通过打听,或通过人们的议论加以补就。  相似文献   

20.
深度报道是一种全面深入的新闻报道形式.它揭示了新闻的主体与客体间的关联,从深度和广度两方面指出了新闻文本以受众认知效用为主导的运作方向.电视新闻与报纸、广播新闻相比属于后起之秀,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闻直播和滚动播出,使新闻时效性大大提高.电视新闻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