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班主任可以通过自己所掌握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知识,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班级管理中,通过在班级中开展心理辅导、进行相关的心理测试、主题班会渗入心理活动、与学生心灵沟通等途径和方法,充分发挥自己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郑霞  黄雅婷  李阳 《考试周刊》2012,(63):187-188
本文阐述了如何在高校开展心理主题班会,通过探索、研究和总结,探寻出创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并将此理论应用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结果表明,心理主题班会的开展,对带领者、参与者、辅导员、班级氛围、校园文化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心理班会是心理健康教育实现更深层渗透和普及的有益尝试。心理班会的概念和内涵还存在分歧,心理班会应属班会课范畴,但本质和心理课相同,因为运用了心理学原理和技术,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是班会课家族里的优秀成员。班主任在探索心理班会的过程中大致经历四个阶段,进入第三阶段才能算是本研究界定的心理班会,这为心理班会师资养成提供参考。心理健康教育的班本化首先应是班主任和班级管理的个性化,这也将是未来探索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4.
<正>主持人语心理班会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一个新趋势,它来源于一线教师的实践探索,班主任有意识地运用心理研究成果进行班级管理,心理健康教师有意识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师资培养,并逐步向班级管理乃至课堂教学中渗透,这样的双向互动形成了全新的教育共同体,它是心理健康教育多年孜孜以求的成果,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5.
孙昊 《班主任之友》2008,(10):38-40
心理班会又可称为心理辅导班会或心理主题班会,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班会课。  相似文献   

6.
心理主题班会是教师运用团体辅导方法,以学生的心理能力培养为切入点,旨在提升班级管理有效性的班会课。心理教师在组织心理主题班会课时,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和方法很好地融入班会课程中,协助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异性交往主题班会课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与异性相处之道,把握懵懂的青春情谊,并促进班级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氛围。对青春期异性交往主题班会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心理班会又可称为心理辅导班会或心理主题班会,顾名思义就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班会课.  相似文献   

8.
<正>一、心理班会的内涵及特点(一)心理班会的内涵心理班会又可称为心理辅导班会或心理主题班会,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以心理健康为主要内容的班会课,教师运用团体辅导、心理剧和心理游戏等形式,重视学生在班会过程中的体验,并对体验进行概括、总结和分析,最终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主题班会活动是班级教育的一种形式。主题班会是围绕某个主题、专题来组织的班级活动,是常见的班会类型。通过主题班会来澄清是非、提高认识、开展教育,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康的心理、善良的美德,促  相似文献   

10.
心理氧吧     
心理主题班会又称心理辅导班会;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班会课。目的是为学生排解心理困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我把它简单概括为八个字:为心灵解码,为智慧加油。学生都很喜欢这种班会课,称之为“心理氧吧”。班会的具体实施程序如下:  相似文献   

11.
在中职班级管理中对学生的的心理健康教育是至关重要的。中职学生有着自己独特的心理特点,而且可塑性也较强,因此学校必须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本文主要提出了充分利用班会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等四个措施,以加强中职班级管理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2.
从大学班级心理健康委员的职责、角色定位及工作开展等进行分析,发现主要有无所事事型、工作冒失型、自身障碍型等数种角色定位不当类型,在工作开展中对于哪些能做哪些不能逾越的认识还有待清晰。对大学班级心理委员的条件、职责、选拔流程、培训、活动开展等方面进行探讨,以进一步澄清认知、统一思想,提出大学生班级心理健康委员应以发展性心理辅导、心理健康主题班会为主要形式和主要导向,组织心理活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3.
蔡寿 《班主任》2011,(3):48
班会是最为常见的集体活动。它是以班为单位召开的会议,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心理健康、行为习惯教育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常规班会和主题班会是班会最常见的两种类型。常规班会又称班务会,它是班主任对班级学生一周的学习、  相似文献   

14.
心理辅导理念与技术在高校主题班会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题班会是高等院校思想品德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之一。心理辅导理念与技术引入大学生主题班会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创新。运用心理辅导理念精心设计高校主题班会的主题,把心理辅导的技术方法运用于高校主题班会的活动过程中,可以提高主题班会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索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通过创设和谐的班级环境、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倾出至真至诚缩短师生“心距”、开好知心班会让学生自我疏导调节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相似文献   

16.
<正>一、主题班会的概念及意义2011年,郑航、王蕙、曾君在《班级管理与学生指导》一书中明确了主题班会的含义:"主题班会是班主任根据教育要求和班级的实际情况,围绕一定主题而开展的班会活动,其最常用的教育形式主要包括班级辩论、演讲、讲座、讨论、游戏、报告、朗诵、表演、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等"。由此可以看出,更多的专家和学者更倾向于将主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探索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通过创设和谐的班级环境、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倾出至真至诚缩短师生"心距"、开好知心班会让学生自我疏导调节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相似文献   

18.
心理班会是高校辅导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心理班会要围绕思想意识、主题内涵、开展形式和效果评估四个方面进行组织建设,在此过程中需要辅导员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相关知识,以更好地为学生心理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19.
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班级作为高校三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与五级心理危机干预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班级心理委员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要加强班级心理委员的角色定位、业务培训与考核激励机制,充分发挥班级心理委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协助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一、什么是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 通过理论探讨和实践摸索,笔者试着给出以下定义: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是围绕一个专题,在班主任的组织和指导下,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以班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为依托,以学生为主体,为充分发挥班级中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而开展的一种生动活泼的自我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